第214章 不给也得给!

    “领导,电话”

    “谁的?”

    “红星公社”

    “我知道了”

    ……

    李学武在门口的洗手盆里洗了把脸,这才走到办公桌边上接了电话。

    “喂,尹书记”

    ……

    电话是尹满仓打来的,也是在问李学武是否回来了。

    他走的这一个月,很多事情都有脱钩的现象。

    单就红星村来说,每周都要少一车农夫产品下山,而李学武不上山,红星村出了事,尹满仓都没个人商量。

    以前当然是跟村里的几个干部商量,可村里的几个干部哪有李学武的眼光长远。

    尹满仓想的是每周李学武上山检查工作的时候跟他谈一谈村里的事。

    可自打那个叫萧子洪的副处长上山检查工作以后,李学武就不上山了。

    是人懒了,还是看不上红星村那点破烂了?

    要是人懒了都还好,要是看不上红星村这些东西他可就要慌了手脚。

    穷乡僻壤的,没有个好亲戚扶持着,就一群地里刨食的,能算个啥。

    李学武在红星村的待遇是很高的,那些村干部都知道李学武是谁,也都知道李学武跟尹满仓的关系。

    说直白点,要不是李学武跟尹满仓有亲戚关系,他们还信不着李学武呢。

    他们村又没有好看的闺女,凭什么一个大饼砸头上了。

    今年这一夏,村里人各个都鼓了腰包,多了没有,手脚勤快的,百八十块钱的算是攒下了。

    可别嫌这钱少,城里人敢说一个月拿三十块钱工资,可也剩不下多少,那都是生活的钱。

    农村人也是一样,一年到头,连一块钱长啥样都没见着过的有的是。

    到年底了,连队会计一拢账,家里能分到二斤白面都算好年头了。

    今年?

    嘿,得看跟谁比,还得看怎么个比法。

    “我这可真不是乱说的”

    尹满仓的声音有些虚,不过在电话里还是如实地说道:“县里都垮了,全县二十五个公社,有一多半公社和许多生产队被换了旗,好多公社和大队、小队干部……哎呀~”

    说到最后忍不住啧舌,显然情况是很严重的,叹息声就代表那些地区的管理出现了问题,甚至是瘫痪……

    李学武拿着电话问道:“红星公社呢?你们那里儿的情况怎么样?”

    “我们这里还好,毕竟路太难走了,说是那些小崽子扛着自行车趴了一半的路又回去了~”

    尹满仓的声音从电话里都能听见庆幸的意味,他自己也说:“村里听着闲话的,还真有闹的,老七埋了仨,消停多了”。

    “……”

    李学武真是有些大无语,这老姑夫处理问题的手法比他还直接。

    解决不了思想问题就解决产生问题的人,不用拐弯抹角的。

    尹满仓打来电话的意思有介绍情况的意图,也有跟李学武说周围环境的意思,毕竟训练场在山上。

    如果轧钢厂这边有问题,把问题带到了山上,他怕控制不住。

    李学武让他放心,并且叮嘱他,把好山口那一关,农夫产品的问题要发挥食品厂的功能,腌制的咸菜要准备充足,等下一批贸易项目开展,这些咸菜他都要了。

    这就是贸易项目带来的好处,按吨计数的贸易量能让一个单位机器转的冒火花。

    跟尹满仓说了有时间会去山上,放下电话后,李学武又想了想红星村的问题,从红星村又放眼全国看问题。

    红星村所在的县绝对不是个例,这种情况上周他听新闻也知道了,龙江那边也出现了。

    由点及面,基本上能确定,今年要出大问题。

    基层组织的瘫痪,最要命的其实是没有人负责生产工作了。

    现在是九月份,龙江那边已经到了秋收的季节,京城这边也是一样。

    可能晚,也就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