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章 此时不敲汪公公一笔,更待何时?

    平昌王府的其他人,也看出了李暖玉的用意。

    纷纷附和说:“汪公公,这荒郊野岭的,得了重病,可是件可怕的事情,搞不好会丢命的,你还是赶紧治吧……”

    汪公公被护卫队长搀扶起来,忍着全身的痛痒,眸色阴沉凝视着李暖玉。

    “三郡主这是威胁咱家?”

    “岂敢。”李暖玉两手一摊,满脸无辜状。

    “公公如今代表的是皇上,咱们全家可是阶下囚,身份悬殊着呢。”

    汪公公愤恨咬牙,朝身边的两人摆手,“去找大夫……”

    他冷冷扫了眼平昌王府全家人,在护卫们的搀扶下,艰难地爬进了马车里。

    敢威胁他,他不怕!

    车队调转了个方向,离开了这处荒林。

    眼见汪公公一行人,渐渐走远,大郡主李韵玉着慌起来,“李暖玉,汪公公不要你治!你是不是把价钱要得太高了,把他吓走了?要点粮食得了,要什么马车和银钱呀?这下好了,什么也没得到。”

    二郡主李琼玉,也愁苦着脸,拉着平昌王妃的袖子叹着气,“母妃,现在可怎么办啊!”

    平昌王妃是京城高门贵女,在王府没抄家前,平时出门连鞋子底都没有脏过,站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她如何知道怎么办?

    她长长叹了声,转身问平昌王,“王爷可有今后的安排?”

    原以为,皇上派人送他们全家来服苦役思过,去的只是穷山村,穷人能活下去,他们也能。

    可现在,哪有村子的影子?

    这里连路都看不到,莫说村里人了!

    平昌王背着手,迤迤然打量着四周,“船到桥头自然直!慌什么?”

    “父亲,咱们到前方的小山上去吧,那里站得高,看得远,肯定看得到远处的村子。先寻一处人家借住下来再说,这天色也不早了……”世子李景明说。

    平昌王点头,“就这么安排吧,到山上去!”

    但李暖玉却摇摇头,“不急,等汪公公回来找我看病后,咱们再去寻村子,咱们坐着马车行路快。”

    大郡主李韵玉扬眉讽笑,“他人都走了,还会回来?上午在路上时,他急于看病,才有求于你,现在他是空马车回去,半个时辰后只怕是已经到县城了!还怕找不到好大夫?”

    李暖玉坐在地上,揉起了小腿,“但我相信,他一定会回来。”她看了看天色,“现在,太阳还在树梢尖上,等太阳掉到地平线那里,汪公公一定会回来。”

    平昌王眸光惊讶,“暖玉,你这么有把握?”

    李暖玉抿唇微笑,“他得的病,十分古怪,普通大夫是治不好的。他不来找我,只能回京城请名医了,就看他受不受得了一个多月的痛痒了。要是病情发展得快,没准还在半路时,人就没了。”

    看着她狡黠自信的笑容,平昌王点头,“那好,那就先等等汪公公。”

    反正这会儿也不知能去哪里,不如等着试一试。

    于是,大家在原地坐着休息起来。

    事实上,果然如李暖玉说的那样,汪公公离开后没多久,又带着人折返了回来。

    当马车停下,两个护卫搀扶着脸上满是大小不一的红肿块额头上冷汗淋漓的汪公公下马车时,平昌王一家,全都朝李暖玉投来佩服的目光。

    “暖玉,你可太神了,你说汪公公会回来,他还真回来了。”大郡主李韵玉拉了拉李暖玉的袖子,小声说,“汪公公去而复返,你要借机多要些好处,咱们家被关起来后,身上值钱的东西全都被搜走了,现在我们身无分文,没有银钱,咱们将来怎么活?”

    李暖玉睇了眼大郡主,勾唇说道,“我会的。”

    此时不敲一笔,更待何时?

    “咦,汪公公怎么又回来了?”平昌王走过去,背着手好整以暇问道。

    “汪公公,你这脸色不好看,头肿得都变形了,这是生了什么病吗?”二公子李景睿,狐狸眼洋溢着微笑,一本正经关切地问。

    “哎呀,这病可有传染?”三公子故装害怕的样子,一蹦三步远,飞快往后退,藏到了二公子的身后。

    平昌王妃和大郡主还有二郡主,则冷着脸看着汪公公。

    只有李暖玉,笑微微朝汪公公点头,“我说汪公公,我都说了叫你别走,瞧瞧你被病痛折磨的样子,啧啧啧,很难受吧?不听大夫言,吃亏在眼前,下次你生了病,可记得要马上医治啊!”

    被平昌王府一家像看猴子一样瞧着,汪公公气得磨牙,“三郡主,快救治咱家。”

    “来了来了。”李暖玉从空间取了银针,但施针前,却又说,“汪公公,不好意思,我不信任你,你把诊金先交出来,我看了心安才好施针。”

    汪公公将牙齿咬了又咬,朝护卫队长摆手,“把吃的搬下来,拿五两银子给他们,将他们坐过的马车给他们。”

    “五两不够盖房子,最少得二十两!”李暖玉又伸手。

    “三郡主,咱家可以给你二十两银子,但你不能再讨价还价!否则……哼,咱家面见皇上后,说什么话,可全看咱家的心情了!”汪公公冷笑着扯着唇角。

    但因为面部浮肿僵硬,他的表情一点都展现不出来。

    “暖玉,就按他说的,二十两!”平昌王也担心,将汪公公逼迫得太过,皇帝又不知会使什么幺蛾子迫害他们一家!

    见好就收为好。

    李暖玉点头,“那就这么定了。”

    汪公公朝身边人挥手,“取二十两银子给他们。”

    粮食,马车,银子,全都到位。

    李暖玉这才开始诊治。

    她从空间又取了个药瓶,倒了一片药给汪公公服下,接着,又施了针。

    将小瓶子中剩下的药给了汪公公,“里面还有五片药,每天一片,吃完就能痊愈。”

    汪公公发现,喉咙的肿胀确实好一些,身上也没有那么痛了。

    再看看手上,肿起的红块,也消退了不少。

    他愤恨地抓过瓶子,拂袖坐进了马车里,“走!”

    一队人马,很快就离开了。

    李三公子拍手大笑,“三妹,好样的!”

    大郡主摸着李暖玉的衣兜和袖子,“暖玉,你身上怎么藏着奇怪的药瓶子和银针?牢房的嬷嬷们没搜你的身吗?”

    李暖玉想说,当然搜身了,连帕子都搜走了。

    但,她不是李家原来的女儿。

    原主在路上时,已经饿死了。

    现在她是现代一世带着一个医药仓库的李暖玉。

    “嬷嬷搜了一半忽然拉肚子,再回来时,她搜别人去了,所以我才留下了几个瓶子。”她随口编了个借口搪塞过去。

    “不聊天了,说正事了。”平昌王摆手,“如今有了车,有了吃的,有少量银子,但只够解决眼前的困局,得安排个长远的打算。按老大说的,现在,咱们到那边山坡上去看看,找个最近的村子住下。”

    虽然山坡并不太高,也就十来丈的高度,也有小路蜿蜒而上,但马车上不去。

    最后商议下,由李景明带着二公子去山上打探,其他人留在马车旁休息。

    李暖玉也说要去看看。

    李景明拍拍她的肩头,“行,小妹也去吧!”

    兄妹三人,往山上走来。

    走到半山坡时,李暖玉听到有人在喊救命。

    “高大爷,你忍着点,我这就拉你上来。”一个少年的声音说。

    “好疼,哎呀,我这骨头怕是断了吧?”一个老汉在哀痛地叹气。

    李暖玉朝两位哥哥摆摆手,指指前面,“大哥,二哥,前面有人,咱们去看看。”

    三人顺着声音,找到了那里。

    原来,一个老汉掉到了山坡下,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正在用蔓藤试图将老汉从坡底拉上来。

    老汉的腿似乎摔断了,正坐在地上,扶着腿不住地哀嚎。

    “需要帮忙吗?”李暖玉走过去,朝少年点头说。

    少年抬头,看到走来的李暖玉,整个人怔住了。

    “要要要,你们救我上来,我让我儿子报答你们,我儿子是村里的里正。”老汉大声说,“晏泽一个人使不上力,你们帮帮他。”

    李暖玉大喜,原来救了位贵人。

    救了里正的老爹,将来好找里正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