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知识垄断
重建太学。</br>这四个字,刚从曹操口里说出来,大殿上剩下的文官,瞬间明白曹操想做什么。</br>曹操这是准备培养可以处理政务的文士、能人,以此反抗他们的限制,这就是曹操的反击,但是重建太学,最重要的不是能否得到刘协的同意,而是书籍、知识等底蕴。</br>书籍在这个年代,可是超级宝贵的东西。</br>如果曹操连足够的书籍都没有,就无法传授知识,那么他的太学基本毫无用处。</br>天下书籍最多的地方,无疑就是他们世家士族,除了他们世家,再也找不出第二个群体,对于曹操重建太学的反抗方式,在场的大臣,只是一笑了之。</br>伏完和司马防、孔融等人相视一眼,都能看出对方眼神里,对曹操重建太学的不屑。</br>以曹家的底蕴,很难收集那么多书籍来重建太学。</br>就算曹操能得到一批书籍,按照这些书籍大量地造书,但是成本很高,耗时很长,等到曹操把书籍做出来,已经是很久之后了。</br>他们对于这些,相当的自信。</br>并不反对,曹操如此做法。</br>“重建太学吗?”</br>刘协听了,念叨两遍,好像也能想到曹操的意图如何,道:“曹司空想怎么重建,就怎么重建,朕没问题。”</br>曹操朗声道:“臣领命,不过臣还想请陛下,下一道圣旨,这样比较符合规矩。”</br>“行吧!”</br>刘协同意了。</br>这就给曹操圣旨,让曹操去折腾。</br>他现在的目的很简单,只是想好好活下来,再无其他念头。</br>衣带诏的事件过后,他认为自己要死了,如今能活下来,算是幸运。</br>很怕将来,做不到一直幸运。</br>“多谢陛下!”</br>曹操郑重道:“太学,乃我们大汉,学问之根本,臣一定竭尽全力,把当年在雒阳的太学重建起来,不会让陛下失望!”</br>提起曾经的雒阳,刘协还是很怀念,一直想回去,但现在被曹操控制,回去只能是空谈。</br>“臣没别的事情了。”</br>曹操又道。</br>既然曹操没事,刘协更没别的事情。</br>朝堂都被曹操控制,就算有事,也是曹操私底下和身边的人商议,其他公卿大臣,可以说没有什么存在感。</br>朝会便是如此,落下帷幕了。</br>曹操领了刘协的圣旨,再集中身边的人,准备重建太学,对此荀彧等文士自然是赞同的,认为太学很应该重建。</br>太学可是大汉,学问最高的地方。</br>如果重建起来,对于他们文士而言,意义非凡。</br>如果没钱重建,做法也很简单,让陈舟安排摸金校尉,再去挖几个王陵就够了。</br>钱的问题,不再是问题。</br>但是重建太学的消息刚传出去,那些世家又开始明里暗里的抵制,直说要让曹操连治国理政的人都找不到,特别是那些主动致仕的文士,抵制得更激烈。</br>曹操一点也不慌张,让荀彧发出求贤令,征集天下有才学的文士、读书人,不论出身,不论地位,只要有能力,别说寒门,哪怕流民都可以。</br>一旦通过他的考核,马上可以在朝中任职。</br>朝堂上空缺出来的官职很多,当官是很多人一生,乃至整个家族的改变,只要当官了,社会地位就能得到提高。</br>曹操的求贤令一出,响应的人还是不少。</br>比如说那些寒门,他们寻求机会,摆脱寒门的身份,想要跻身士族,很渴望通过当官来改变。</br>那些抵制曹操的世家,看到求贤令带来的影响,恨得咬牙切齿,又无可奈何。</br>——</br>就在曹操筹备重建太学的时候,陈舟继续负责造纸和印刷。</br>说好的书籍问题,他可以全面解决,这不是吹牛,只要这两个技术能完善起来,曹操的太学,就不再缺少任何书籍。</br>其实技术又不是很难,要做到相对比较容易,不过需要在官渡之战爆发之前把这些做好,爆发的时候要去打仗没时间理会。</br>把前期准备的工作做好了,正好遇上战争,打完仗回来,重建的太学就能建造得差不多,可以顺利投入使用,反抗官场和知识的垄断。</br>陈舟把这个,丢给下面的人折腾了几天。</br>现在的天气,越来越寒冷。</br>进度是慢了点,但最后还是做出来了,曹昂来到陈家,要带陈舟去看一看。</br>来到工厂的时候。</br>只见曹泰他们,安排工人们,把风干好的纸张收起来,带回去存放,再裁剪好用来印刷书籍。</br>“先生。”</br>曹馥见了首先说道。</br>他们在这里,过得还是很安逸,不仅能学到很多东西,还有带兵和练兵的机会。</br>回去之后,还得到父亲的承认。</br>当初愿意留下,那是最明智的选择。</br>再对比一下夏侯衡他们,那是完全不一样了。</br>“怎么样了?”</br>陈舟刚来就问。</br>“先生,都做好了。”</br>曹馥拿起了一张纸,道:“我们按照先生的计划,做出了好几种不同类型的纸,有用来画画的,有用来书写,也有用来印刷,这就是用来印刷的纸张。”</br>陈舟把纸张接过,拿在手里掂量了一会,表面上看依旧粗糙,但又足够的厚实,用来印刷完全没问题,赞叹道:“做得不错!”</br>“印刷那边,也有进度了。”</br>曹泰说道:“我们尝试印出第一本书,先生的想法真的太厉害了,我们用纸张装订一本《大学》,十分轻薄,比竹简好太多了,拿在手里还不费劲。”</br>最重要的是,这些书籍,只要把版排做好,就能批量地印刷装订,可以省去很多手抄的麻烦。</br>这些书的出现,绝对能把天下书籍的价值,全部打下来。</br>曹泰的话刚说完,就递了一本,印好的《大学》给陈舟。</br>陈舟翻开书页看了看,装订得很好,印刷的内容也是清晰的,暂时没有别的问题。</br>“不错!”</br>陈舟看完了,把书本丢回去,续道:“把我们的所有书籍,印刷多几套,再送回去给主公看看。”</br>“是!”</br>曹泰和曹馥点头道。</br>曹昂说道:“用先生这个技术,印刷出来的书籍,足够我们在重建的太学里使用,外面还有不少人嘲笑父亲重建太学,其实就是白忙活,顿时感到很可笑。”</br>在他们的认知之中,没有足够的书籍支撑,重建太学这一做法,确实白忙活。</br>“不仅仅是太学。”</br>陈舟说道:“我还有一个想法,在太学里面,建造一个藏书阁,囊括天下书籍,什么样的书都有,可以让人随时进来翻阅。”</br>这才是真正的,打破世家垄断知识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