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洪承畴的想法
洪承畴被激起了谈性,便娓娓道来。
原来,王二最近这些时间可没闲着。
从澄城县离开之后,首先是进入宜君县,召集了六千大军,攻破宜君县城,剁了知县脑袋,到这里大伙儿都还知道。
接下来,王二继续向北移动。
他知道离西安越近,越容易被官兵追剿,想要安全还是得继续向北才行,于是穿过宜君县进入了洛川,在这里与洛川不沾泥合兵一处。
短暂的相处之后,王二没看上不沾泥的人品,不想和他一块儿玩,又继续北上,不久就到了延安府的外围。
洪承畴道:“王二赶到延安府时,正好碰上安塞闯王也造反起事。”
李道玄听到“闯王”两个字,微微一愣,但马上明白过来,这个时候还早了点,这个闯王并不是李自成,而是第一代闯王,安塞高迎祥。
这时候还是农民起义早期,高迎祥不想连累亲族,所以没有自报姓名,而是以“闯王”的诨号在打天下,两年以后才会自暴姓名,所以现在除了李道玄之外,没人知道他的真名。
洪承畴继续道:“王二与安塞闯王合兵一处,声势大振,总兵力超过了一万。但延安府是一个府城,不是他们打得下来的,两人绕过府城继续北上,不久之后到了榆林地。”
三十二低声道:“榆林地区不会也在闹造反吧?”
洪承畴笑:“你说对了,榆林地区也正闹得欢快,绥德紫金梁、府谷王嘉一好造反起事,王二、闯王与王嘉胤、紫金梁汇合,四个匪首聚在一块儿,兵力多达数万,声势浩大。”
众人听到这里,脸上都不禁露出骇然之色。
不知不觉间,外面的贼军已经达到几万这个量级了么?
洪承畴:“那主嘉胤是边军出身,弓马娴熟,还懂得如何训练士兵,打造兵器。而王二则是声名赫赫天下第一反贼,两人凑在一块儿,一个用自己的名声就能揽来大批绿林豪杰相投,另一人则用训练边军的手段训练反贼.….
说到这里,洪承畴居然说得乐了起来:“掠自明春自定!嘿!掠自明春自定!真是笑死本官也。去年此时,谁要是去报告贼人作乱,巡抚大人就不分清红皂白,
地上打板子,不允许说这世上有贼,哈哈哈哈,现在好了,你不说,我不说,大家都不说,然后贼子就已经动辄几万人了。现在不想说也得说,我看他脑袋痛还是不痛。
众人:“......”
许久,才听到三十二叹了口气:“闹来闹去,终究是老百姓受苦,唉。洪大人,在下没什么眼光见识,不知道这反贼之事,究竟该如何才能解决?”
洪承畴胸腔里早就压着一大堆的想法,苦于无人可说,现在被人问起,想到在这里说了也没什么关系,便干脆继续侃侃而谈:“流贼之祸,始于天灾,而这天灾短期内看不到解决之道,因此,招抚流贼是没有用的,就算能一时抚之,他们没有粮食可吃,早晚又得反。想要平此贼乱,终究要将贼寇全部杀个精光才是。”
三十二:“全部杀光,太过有违天和,能不能反过来考量,如果有足够的粮食吃,
就不必杀个精光了?
“正是!如果有足够的粮食,能安抚得了,倒也不必杀光。”洪承畴道然而天下大旱,这旱灾见不到半点结束的样子,到哪里去弄来足够的粮食?除非老天爷开眼.…...”
他摇了摇头:“所以,终究是得杀个干净才行的。”
在他的位置上,看不到除了杀之外,还有别的出路。
李道玄也不禁叹了口气,虽然他和明廷不穿一条裤子,也没打算帮明廷。但如果站在明廷的立场上来看,剿灭流寇却毫无疑问是最佳,或者说唯一的解决办法。
明朝末年,有多位巡抚、总督对流寇采取过招抚的态度,例如杨鹤、熊文灿都主持过招抚,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为啥?
原因很简单,你把人招抚回来,得给人提供食物,提供耕地,得让人能活下来,如果做不到,那你怎么抚?
但明廷财政拉垮,提供不了足够的食物。
天灾当头,明廷也提供不了能种出粮食的环境。
几次招抚,最后都失败了,反而因为招抚给了流寇休养生息的机会,流寇假装接受招抚,吃朝廷几顿,休养生息几天,然后马上又反,再度闹腾起来,把更多的良民裹胁为贼,进一步破坏生产力,降低粮食产量。
生产力被破坏之后,粮食产量更低,最后导致有了几千万人的粮食缺口。
有了这么大的缺口,就得有这么多人死掉,剩下的人才有足够的食物渡过灾年。
所以,朝廷当时唯一正解,应该就是在造反初期就放弃招抚的天真想法,拼命剿灭叛军,保护好没造反的老百姓,保护好生产力,才能阻止粮食缺口的进一步扩大,后面才能少死些人。
但一开始就血腥剿灭的话,又太伤天和,除了满清、张献忠和少数网络爽文作者之外,别的人做不出来。
所以明廷才只能一会儿招抚,一会儿又围剿。在抚与剿之间摇摆不足。
幸运的是,李道玄对抗得了天灾。
他不和明廷穿一条裤子,他有底气可以不走“杀光”这条路,他有的是粮食,现在唯一欠缺的,只是能管理好各方面事务的人才.....
李道玄开口道:“问问洪承畴,如果真有人能解决粮食问题,他会如何做?”
高一叶赶紧在三十二耳边悄悄转述。
三十二定了定睛,沉声道:“洪大人,你莫怪在下交浅言深……在下斗胆相问,若是有人能给大人提供足够的食物……”
洪承畴嘿地笑了一声:“若真有足够的食物,那可就简单了,把那几个做事情没分寸,反复横跳的劣贼杀个干净,然后将那些被迫从贼的良民招抚下来,给予足够的食物,这场匪患自然可定。”
说到这里,不禁叹了口气:“但这终究只能想一想罢了,首先,本官拿不出这么多粮食。其次,本官不过是一个区区四品督粮道,押送粮草的小官儿,似这等大事,哪轮得到本官来作主?由那些年老昏庸的蠢才来做这件事,只会搞得一塌糊涂。”
他说的这个方法,其实正是李道玄现在正在用的办法,心想:此人能力很强,现在也还没有劣绩。若是能在他堕落之前将他赚进高家村来变成自家小人,不给他堕落的机会。以这个人的能力,说不定能有些作用。
可惜....
这种四品大官,要变成自家小人可不容易,绝不是自己显个灵就能使得他倒头就拜的。
官越大的人,权力**也越大,小心眼儿和小手段也越多。
自己向他“显灵”,展示灭霸之手的话,他大概率会当场膜拜,表现臣服,装得很乖的样子。然后一走出自己的视野范围就逃得远远的,这辈子再不踏进高家村一步。
这种人就有这么鸡贼。
只能暂且作罢!
随缘吧。
/。零点中文网]/
原来,王二最近这些时间可没闲着。
从澄城县离开之后,首先是进入宜君县,召集了六千大军,攻破宜君县城,剁了知县脑袋,到这里大伙儿都还知道。
接下来,王二继续向北移动。
他知道离西安越近,越容易被官兵追剿,想要安全还是得继续向北才行,于是穿过宜君县进入了洛川,在这里与洛川不沾泥合兵一处。
短暂的相处之后,王二没看上不沾泥的人品,不想和他一块儿玩,又继续北上,不久就到了延安府的外围。
洪承畴道:“王二赶到延安府时,正好碰上安塞闯王也造反起事。”
李道玄听到“闯王”两个字,微微一愣,但马上明白过来,这个时候还早了点,这个闯王并不是李自成,而是第一代闯王,安塞高迎祥。
这时候还是农民起义早期,高迎祥不想连累亲族,所以没有自报姓名,而是以“闯王”的诨号在打天下,两年以后才会自暴姓名,所以现在除了李道玄之外,没人知道他的真名。
洪承畴继续道:“王二与安塞闯王合兵一处,声势大振,总兵力超过了一万。但延安府是一个府城,不是他们打得下来的,两人绕过府城继续北上,不久之后到了榆林地。”
三十二低声道:“榆林地区不会也在闹造反吧?”
洪承畴笑:“你说对了,榆林地区也正闹得欢快,绥德紫金梁、府谷王嘉一好造反起事,王二、闯王与王嘉胤、紫金梁汇合,四个匪首聚在一块儿,兵力多达数万,声势浩大。”
众人听到这里,脸上都不禁露出骇然之色。
不知不觉间,外面的贼军已经达到几万这个量级了么?
洪承畴:“那主嘉胤是边军出身,弓马娴熟,还懂得如何训练士兵,打造兵器。而王二则是声名赫赫天下第一反贼,两人凑在一块儿,一个用自己的名声就能揽来大批绿林豪杰相投,另一人则用训练边军的手段训练反贼.….
说到这里,洪承畴居然说得乐了起来:“掠自明春自定!嘿!掠自明春自定!真是笑死本官也。去年此时,谁要是去报告贼人作乱,巡抚大人就不分清红皂白,
地上打板子,不允许说这世上有贼,哈哈哈哈,现在好了,你不说,我不说,大家都不说,然后贼子就已经动辄几万人了。现在不想说也得说,我看他脑袋痛还是不痛。
众人:“......”
许久,才听到三十二叹了口气:“闹来闹去,终究是老百姓受苦,唉。洪大人,在下没什么眼光见识,不知道这反贼之事,究竟该如何才能解决?”
洪承畴胸腔里早就压着一大堆的想法,苦于无人可说,现在被人问起,想到在这里说了也没什么关系,便干脆继续侃侃而谈:“流贼之祸,始于天灾,而这天灾短期内看不到解决之道,因此,招抚流贼是没有用的,就算能一时抚之,他们没有粮食可吃,早晚又得反。想要平此贼乱,终究要将贼寇全部杀个精光才是。”
三十二:“全部杀光,太过有违天和,能不能反过来考量,如果有足够的粮食吃,
就不必杀个精光了?
“正是!如果有足够的粮食,能安抚得了,倒也不必杀光。”洪承畴道然而天下大旱,这旱灾见不到半点结束的样子,到哪里去弄来足够的粮食?除非老天爷开眼.…...”
他摇了摇头:“所以,终究是得杀个干净才行的。”
在他的位置上,看不到除了杀之外,还有别的出路。
李道玄也不禁叹了口气,虽然他和明廷不穿一条裤子,也没打算帮明廷。但如果站在明廷的立场上来看,剿灭流寇却毫无疑问是最佳,或者说唯一的解决办法。
明朝末年,有多位巡抚、总督对流寇采取过招抚的态度,例如杨鹤、熊文灿都主持过招抚,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为啥?
原因很简单,你把人招抚回来,得给人提供食物,提供耕地,得让人能活下来,如果做不到,那你怎么抚?
但明廷财政拉垮,提供不了足够的食物。
天灾当头,明廷也提供不了能种出粮食的环境。
几次招抚,最后都失败了,反而因为招抚给了流寇休养生息的机会,流寇假装接受招抚,吃朝廷几顿,休养生息几天,然后马上又反,再度闹腾起来,把更多的良民裹胁为贼,进一步破坏生产力,降低粮食产量。
生产力被破坏之后,粮食产量更低,最后导致有了几千万人的粮食缺口。
有了这么大的缺口,就得有这么多人死掉,剩下的人才有足够的食物渡过灾年。
所以,朝廷当时唯一正解,应该就是在造反初期就放弃招抚的天真想法,拼命剿灭叛军,保护好没造反的老百姓,保护好生产力,才能阻止粮食缺口的进一步扩大,后面才能少死些人。
但一开始就血腥剿灭的话,又太伤天和,除了满清、张献忠和少数网络爽文作者之外,别的人做不出来。
所以明廷才只能一会儿招抚,一会儿又围剿。在抚与剿之间摇摆不足。
幸运的是,李道玄对抗得了天灾。
他不和明廷穿一条裤子,他有底气可以不走“杀光”这条路,他有的是粮食,现在唯一欠缺的,只是能管理好各方面事务的人才.....
李道玄开口道:“问问洪承畴,如果真有人能解决粮食问题,他会如何做?”
高一叶赶紧在三十二耳边悄悄转述。
三十二定了定睛,沉声道:“洪大人,你莫怪在下交浅言深……在下斗胆相问,若是有人能给大人提供足够的食物……”
洪承畴嘿地笑了一声:“若真有足够的食物,那可就简单了,把那几个做事情没分寸,反复横跳的劣贼杀个干净,然后将那些被迫从贼的良民招抚下来,给予足够的食物,这场匪患自然可定。”
说到这里,不禁叹了口气:“但这终究只能想一想罢了,首先,本官拿不出这么多粮食。其次,本官不过是一个区区四品督粮道,押送粮草的小官儿,似这等大事,哪轮得到本官来作主?由那些年老昏庸的蠢才来做这件事,只会搞得一塌糊涂。”
他说的这个方法,其实正是李道玄现在正在用的办法,心想:此人能力很强,现在也还没有劣绩。若是能在他堕落之前将他赚进高家村来变成自家小人,不给他堕落的机会。以这个人的能力,说不定能有些作用。
可惜....
这种四品大官,要变成自家小人可不容易,绝不是自己显个灵就能使得他倒头就拜的。
官越大的人,权力**也越大,小心眼儿和小手段也越多。
自己向他“显灵”,展示灭霸之手的话,他大概率会当场膜拜,表现臣服,装得很乖的样子。然后一走出自己的视野范围就逃得远远的,这辈子再不踏进高家村一步。
这种人就有这么鸡贼。
只能暂且作罢!
随缘吧。
/。零点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