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 阊门魅影4
在苏州府,人们习惯将奶妈叫做阿母,而吴姓女人则来自苏州城里的申府,是万历朝内阁首辅、中极殿大学士申时行的原配吴夫人。
到此为止,吴瑾和申府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就众说纷纭了,凡是能在大宅门里发生的情况基本都涵盖了,但真相到底是什么谁也说不清。
等到吴瑾的奶奶以及申时行那一辈的老人逐渐离世,吴家的底细就更成了迷雾,想查也没地方打听去了。
但有一样是实打实的,吴坊钱庄的生意越做越火红,吴瑾一介书生,愣是手眼通天,经常会拿到大笔白银周转,放贷利息也最低,业务速速遍及应天府、常州府、镇江府、扬州府。
即便在收贷时遇到了麻烦,只要去当地官府跑一趟,无论知府还是知县立马就和给自己家办事一般尽心尽力,无往不利。此时谁要是再认为常熟吴家和苏州申家没关系,谁就是在睁着眼说瞎话。
其实这也不算啥太怪的事情,像申家这样名声在外的豪门世家,通常不会放下身段直接参与经营,往往会找一些亲属、家仆之类的代理。这样一来钱也挣了,清高也守住了,两不耽误。
“什么高见低见的,咱做事没那么多讲究,有利则取,天经地义。日月银行坏了行规,挡了大伙的财路,我们也不必客气。可连着存了半年多的银子,家里就快揭不开锅了。
吴公子,这主意是你出的,好歹也得给个答复。若是再没个准日子,我回去没法和另外几家交待,到时候可不要怪我等不识大体。”
如果没有日月银行当靶子,在江浙一带的钱庄业务中,王家所代表的大地主集团、高师爷所代表的官商集团和吴公子所代表的士绅豪强集团之间也存在着很激烈的竞争关系。
存义公钱庄近水楼台先得月,牢牢控制着生丝和丝绸行业;锦盛润钱庄的根本在漕运和大米;吴坊钱庄最大的客户是私盐贩子和向日本走私的海商。
本地的二十四家钱庄银号,九成都以他们三家为尊,势力差不多,谁也吞不下谁,索性各管一摊井水不犯河水,百十年来倒也大体上相安无事。
但新政的兴起,有意无意的严重损害了当地钱庄的共同利益。海军的建立,让沿海欣欣向荣的私运产业遭遇了灭顶之灾;漕运衙门的裁撤,给了锦盛润当头一棒。
而松江纺纱厂和昌平毛纺厂的建立,让细棉布和毛线侵占了部分丝绸市场,再加上生丝走私遇阻,直接间接导致了生死和丝绸价格下滑,严重影响了大地主的收入。
官商、士绅、大地主们反抗过,怎奈景阳皇帝铁了心要推行新政,下手还那么狠毒,又掌控了兵权,正面对抗真打不过。
好在事情还没被做绝,新政也没有向江浙地区蔓延的迹象,吃点亏只能先忍着。可日月银行的横空出世,再次打破了本来就很脆弱的平衡。
发行胜利金币和银币、实行通存通兑、发放农业贷款和商业贷款、提供带利息的存款服务,所作所为一桩桩一件件,几乎都是在挖钱庄行业的根基,断所有钱庄银号的活路。
有道是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次想忍也没法忍了,摆在苏州府乃至整个江浙地区钱庄银号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不拼死一搏,把日月银行打倒,大家还能活。要不就收拾收拾残局,关门歇业卷铺盖回家。
大部分钱庄银号的掌柜和东家还是选择了前者,虽然有诸多迹象表明日月银行背后很可能也站着景阳皇帝,可它毕竟没挂着官府名头。理论上讲大家都是百姓对百姓,谁输谁赢各凭本事,还是有一搏之力的。
当然了,前提是必须团结,无论各自的产业受没受到新政的波及,都要拧成一股绳先把日月银行打趴下,再去分胜利果实。
“王掌柜莫要急……吴公子,太尊也想知道何时起事,今年的赈灾新法让江南米市损失巨大,锦盛润的手里也不太宽裕。”高师爷还是一贯的温言细语,明着是劝王胆别急,实际上也是一个意思,摆事实讲道理,不愿再拖下去了。
半年多之前,以苏州府二十家钱庄银号为主,再加上常州府、镇江府、应天府、扬州府的八家,还有浙江嘉兴府、湖州府、杭州府的六家,结成了联盟,筹集了五百多万两白银,有计划有步骤的存入日月银行,打算以库存白银为突破口,对日月银行进行打击。
这办法是吴公子出的,并取得了钱庄联盟的内部共识。一开始只是想大量仿造胜利银币,以更低的成色和更低的成本取而代之。
但经过各家的铸造师傅多次尝试,才发现仿造几乎是不可能的,哪怕不计成本依旧无法制造出相似的铸范。虽然是仿造劣币,成色上可以降低,但外观上不能差太多,否则被人一眼就看出真假谁还肯用。
大家都是业内人士,铸造私钱轻车熟路,一上手一打眼就知道钱币的成色和成本。按照以往的经验,日月银行发行的胜利钱币成色很高,图案很精美,成本自然也不会低,根本没有利润可言,发行的越多赔的越多。
于是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劣币做不成那就不做了,日月银行不是能用银子换银币嘛,还可以用银币支付利息,那咱们就分头去存银子,再把市面上能见到的银币都搜刮一空,逼着日月银行增加胜利银币的制造量。
这时候为难的就该是日月银行了,大量增发胜利银币,是可以缓解流通问题,但也会大大增加成本,等于是割肉饲鹰,不是长久之计。
不增发胜利银币,就无法扩大影响力,等于没发行一样,不光可以打击日月银行的信誉,还可以顺手阻挠景阳皇帝颁布的新度量衡体系。
这個办法之所以能赢得几十家钱庄银号的支持,主要还是风险小,无论输赢都不会大赔。胜利银币的成色很高,存银子和存银币没差别,砸在手里也不会贬值。
(本章完)
到此为止,吴瑾和申府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就众说纷纭了,凡是能在大宅门里发生的情况基本都涵盖了,但真相到底是什么谁也说不清。
等到吴瑾的奶奶以及申时行那一辈的老人逐渐离世,吴家的底细就更成了迷雾,想查也没地方打听去了。
但有一样是实打实的,吴坊钱庄的生意越做越火红,吴瑾一介书生,愣是手眼通天,经常会拿到大笔白银周转,放贷利息也最低,业务速速遍及应天府、常州府、镇江府、扬州府。
即便在收贷时遇到了麻烦,只要去当地官府跑一趟,无论知府还是知县立马就和给自己家办事一般尽心尽力,无往不利。此时谁要是再认为常熟吴家和苏州申家没关系,谁就是在睁着眼说瞎话。
其实这也不算啥太怪的事情,像申家这样名声在外的豪门世家,通常不会放下身段直接参与经营,往往会找一些亲属、家仆之类的代理。这样一来钱也挣了,清高也守住了,两不耽误。
“什么高见低见的,咱做事没那么多讲究,有利则取,天经地义。日月银行坏了行规,挡了大伙的财路,我们也不必客气。可连着存了半年多的银子,家里就快揭不开锅了。
吴公子,这主意是你出的,好歹也得给个答复。若是再没个准日子,我回去没法和另外几家交待,到时候可不要怪我等不识大体。”
如果没有日月银行当靶子,在江浙一带的钱庄业务中,王家所代表的大地主集团、高师爷所代表的官商集团和吴公子所代表的士绅豪强集团之间也存在着很激烈的竞争关系。
存义公钱庄近水楼台先得月,牢牢控制着生丝和丝绸行业;锦盛润钱庄的根本在漕运和大米;吴坊钱庄最大的客户是私盐贩子和向日本走私的海商。
本地的二十四家钱庄银号,九成都以他们三家为尊,势力差不多,谁也吞不下谁,索性各管一摊井水不犯河水,百十年来倒也大体上相安无事。
但新政的兴起,有意无意的严重损害了当地钱庄的共同利益。海军的建立,让沿海欣欣向荣的私运产业遭遇了灭顶之灾;漕运衙门的裁撤,给了锦盛润当头一棒。
而松江纺纱厂和昌平毛纺厂的建立,让细棉布和毛线侵占了部分丝绸市场,再加上生丝走私遇阻,直接间接导致了生死和丝绸价格下滑,严重影响了大地主的收入。
官商、士绅、大地主们反抗过,怎奈景阳皇帝铁了心要推行新政,下手还那么狠毒,又掌控了兵权,正面对抗真打不过。
好在事情还没被做绝,新政也没有向江浙地区蔓延的迹象,吃点亏只能先忍着。可日月银行的横空出世,再次打破了本来就很脆弱的平衡。
发行胜利金币和银币、实行通存通兑、发放农业贷款和商业贷款、提供带利息的存款服务,所作所为一桩桩一件件,几乎都是在挖钱庄行业的根基,断所有钱庄银号的活路。
有道是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次想忍也没法忍了,摆在苏州府乃至整个江浙地区钱庄银号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不拼死一搏,把日月银行打倒,大家还能活。要不就收拾收拾残局,关门歇业卷铺盖回家。
大部分钱庄银号的掌柜和东家还是选择了前者,虽然有诸多迹象表明日月银行背后很可能也站着景阳皇帝,可它毕竟没挂着官府名头。理论上讲大家都是百姓对百姓,谁输谁赢各凭本事,还是有一搏之力的。
当然了,前提是必须团结,无论各自的产业受没受到新政的波及,都要拧成一股绳先把日月银行打趴下,再去分胜利果实。
“王掌柜莫要急……吴公子,太尊也想知道何时起事,今年的赈灾新法让江南米市损失巨大,锦盛润的手里也不太宽裕。”高师爷还是一贯的温言细语,明着是劝王胆别急,实际上也是一个意思,摆事实讲道理,不愿再拖下去了。
半年多之前,以苏州府二十家钱庄银号为主,再加上常州府、镇江府、应天府、扬州府的八家,还有浙江嘉兴府、湖州府、杭州府的六家,结成了联盟,筹集了五百多万两白银,有计划有步骤的存入日月银行,打算以库存白银为突破口,对日月银行进行打击。
这办法是吴公子出的,并取得了钱庄联盟的内部共识。一开始只是想大量仿造胜利银币,以更低的成色和更低的成本取而代之。
但经过各家的铸造师傅多次尝试,才发现仿造几乎是不可能的,哪怕不计成本依旧无法制造出相似的铸范。虽然是仿造劣币,成色上可以降低,但外观上不能差太多,否则被人一眼就看出真假谁还肯用。
大家都是业内人士,铸造私钱轻车熟路,一上手一打眼就知道钱币的成色和成本。按照以往的经验,日月银行发行的胜利钱币成色很高,图案很精美,成本自然也不会低,根本没有利润可言,发行的越多赔的越多。
于是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劣币做不成那就不做了,日月银行不是能用银子换银币嘛,还可以用银币支付利息,那咱们就分头去存银子,再把市面上能见到的银币都搜刮一空,逼着日月银行增加胜利银币的制造量。
这时候为难的就该是日月银行了,大量增发胜利银币,是可以缓解流通问题,但也会大大增加成本,等于是割肉饲鹰,不是长久之计。
不增发胜利银币,就无法扩大影响力,等于没发行一样,不光可以打击日月银行的信誉,还可以顺手阻挠景阳皇帝颁布的新度量衡体系。
这個办法之所以能赢得几十家钱庄银号的支持,主要还是风险小,无论输赢都不会大赔。胜利银币的成色很高,存银子和存银币没差别,砸在手里也不会贬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