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王大爷的窘境
等一会,众人将钱弄齐交给了林昆。
最后转交给了杨小乐。
一共1200块钱,清点完毕以后,杨小乐这才抬起头来:“数目是对的,没有问题。那我就先回去了啊!”
顺手将东西给塞进了带来的小号布袋子里。
站起身来离开了大院。
身后的人看着他都是一脸的怪异。
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提着一千多块钱的巨款就这样出门了,也不怕被人抢了。
林昆屋里,一男子对着他问道;“大师兄,这小子什么来路。”
没人在了,称呼都变了。
林昆摇了摇头:“不清楚,那天师爷叫我过去接货,只是说人可以放心,没有说是什么路子。”
其他人听到是索爷那边的人,就不再多问了。
杨小乐还不清楚,因为当时和索爷一句不问来路的话,导致索爷没有细说情况,让他在众人眼神十分的神秘。
出了大院悄悄看了一下,没看到杨小虎的身影,他赶忙骑着跑了。
不是怕这狗东西打他。
主要是担心交易惹来麻烦。
骑了一段路,杨小乐想到了什么,看来短期之内还是不要过来卖东西了。
感觉这些家伙对这些东西不太稀罕。
不过想想也是。
现在到处都在播报大丰收,城里人的心思也没有紧张吃喝的东西,现在只是锦上添花的感觉。
看了一下时间,感觉差不多到饭点了,还得赶快赶回去。
不然又要开始怀疑他了。
走在路上,杨小乐感觉还是需要收个合适的小弟,不然以后每次出来卖东西都自己出面也是比较麻烦。
可惜,没有能信得过的人。
自己大哥可以信得过,但是他不想把对方牵扯进来。
一时间也没有头绪。
杨小乐路过一家弹棉花的,想了一下,还是弄了一下棉花出来去了弹棉花的作坊。
价格还是和之前是一样的。
弄了几十斤棉花出来。
老头可不管谁弄棉花,称重完了以后说道:“一共34斤,要什么样的?”
自然是要两床大的。
“两床十六斤的。”
“嗯,住哪里?一个礼拜以后来拿!”
“兵马司胡同61号。”
随口报了杨小虎家的地址,反正到时候拿单子过来提货就好了。
老头写完以后,将单子递给了他,“单子别丢了,不然可不给你换啊!”
杨小乐笑着接了过去。
其实要是认识的话,其实不用单子,到时候来拿就好了。
到时候让大哥偷偷来拿就好了。
回到四合院里,大院里传来了阵阵香味。
杨广志正拿着半包烟,和大院里的男人们唠嗑呢!
王秋菊正在炒肉,看到他过来,翻了翻锅里的肉,问了一下:“回来啦?你去他们家干嘛?他们有没有提钱的事情。”
这个和生产队倒挂不一样。
欠钱的感觉真的太难受了,深怕追着他们屁股后面要钱。
“哦,就是去看看,没提钱的事情,你放心好了,他们说了,不着急,可以慢慢的还!”
听到这话,王秋菊轻哦了一声。
不急就好。
今年是周末,大人小孩都在家,是大院里集体改善伙食的时间,主要是吃肉。
分开烧肉的话,天天都有人馋,还不如放在一天。
旁边一直盯着锅里的喜子高兴的对着他说道:“哥,娘说下午的时候带我们去动物园玩。”
杨小乐眉毛一挑,老娘今天愿意下血本了啊!
这进城以后就是不一样了啊!
询问了一下价格,和北海公园一样的价格,才五分钱一个人,孩子3分。
一家人也就2毛4分钱。
杨小乐其实不太想去,今天是周末,娱乐项目匮乏的年代,动物园价格不是贵的情况下,估计那里是人山人海。
当然了,这也是他的心态,其他人那肯定是特别想去。
一家人还没去过呢!
没一会饭菜就好了。
辣椒炒肉片,韭菜炒鸡蛋,红烧豆腐,炒大白菜。
四个菜,蔬菜的量还是挺大的。
这水平,也就以前过年的时候能够媲美了,平时农村是不用想了。
不过这些菜就算是在城里一个月也就两顿左右。
人口多的会多点,但是量会少。
毕竟是按人口分的。
吃着饭,杨小乐想到杨广志工作的问题,就对着她问道:“娘,老爹工作的事情伱到时候留心点,要是能找到这种顶工的那就最好了。”
这种情况自然是很少发生。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无儿无女的老人才能这样操作,有儿有女的现在都是拿养老的钱,或者福利好的话子女顶工。
但是也不是没希望。
王秋菊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算了吧,我这工作的钱还没还呢!要是再弄一个,我们得还到什么时候啊?”
杨小乐闻言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哪天找个机会摊牌得了,每天为了几毛一块钱的事情抠抠搜搜的,也不嫌累的慌。
思绪间,门口传来了吵闹的声音。
几人都是一阵的奇怪,听声音应该是大焊工王大爷家。
让人稀奇的是对面的房老师和大木工赵师傅家,仿佛是习以为常一样,伸头看了看,安静的坐在屋里吃饭。
王秋菊看见几人好奇准备出去,拦住了几人:“行了,别去了,是王大爷家。应该是小儿子过来了。”
杨广志端着饭碗又重新坐了回来。
奇怪的问了一下;“怎么回事啊?”
王秋菊给夹了一块鸡蛋,这才说道;“哦,没什么,就是家里的一些事情呗!……”
随后将事情的原因给说了出来。
原来王大爷家有两个儿子,已经结婚搬出去了。
王大娘已经退休了,在家给大儿子带两个孙子和一个孙女,以后就靠着老大家养老了。
有些偏心,但是王大爷家对老二家也不算差,一个月也补贴一点钱。
问题是老二好吃懒做,孩子倒是生了不少。
这不,每到改善伙食的时候,一家人拖家带口的就过来了,风卷残云如蝗虫过境。
换时间?
想多了!
那日子更不用过了,闹的更凶。
时间长了,肯定会发生矛盾。
于是老大和老二家为了这事情,没少发生争执,今天也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情吵起来了。
(本章完)
最后转交给了杨小乐。
一共1200块钱,清点完毕以后,杨小乐这才抬起头来:“数目是对的,没有问题。那我就先回去了啊!”
顺手将东西给塞进了带来的小号布袋子里。
站起身来离开了大院。
身后的人看着他都是一脸的怪异。
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提着一千多块钱的巨款就这样出门了,也不怕被人抢了。
林昆屋里,一男子对着他问道;“大师兄,这小子什么来路。”
没人在了,称呼都变了。
林昆摇了摇头:“不清楚,那天师爷叫我过去接货,只是说人可以放心,没有说是什么路子。”
其他人听到是索爷那边的人,就不再多问了。
杨小乐还不清楚,因为当时和索爷一句不问来路的话,导致索爷没有细说情况,让他在众人眼神十分的神秘。
出了大院悄悄看了一下,没看到杨小虎的身影,他赶忙骑着跑了。
不是怕这狗东西打他。
主要是担心交易惹来麻烦。
骑了一段路,杨小乐想到了什么,看来短期之内还是不要过来卖东西了。
感觉这些家伙对这些东西不太稀罕。
不过想想也是。
现在到处都在播报大丰收,城里人的心思也没有紧张吃喝的东西,现在只是锦上添花的感觉。
看了一下时间,感觉差不多到饭点了,还得赶快赶回去。
不然又要开始怀疑他了。
走在路上,杨小乐感觉还是需要收个合适的小弟,不然以后每次出来卖东西都自己出面也是比较麻烦。
可惜,没有能信得过的人。
自己大哥可以信得过,但是他不想把对方牵扯进来。
一时间也没有头绪。
杨小乐路过一家弹棉花的,想了一下,还是弄了一下棉花出来去了弹棉花的作坊。
价格还是和之前是一样的。
弄了几十斤棉花出来。
老头可不管谁弄棉花,称重完了以后说道:“一共34斤,要什么样的?”
自然是要两床大的。
“两床十六斤的。”
“嗯,住哪里?一个礼拜以后来拿!”
“兵马司胡同61号。”
随口报了杨小虎家的地址,反正到时候拿单子过来提货就好了。
老头写完以后,将单子递给了他,“单子别丢了,不然可不给你换啊!”
杨小乐笑着接了过去。
其实要是认识的话,其实不用单子,到时候来拿就好了。
到时候让大哥偷偷来拿就好了。
回到四合院里,大院里传来了阵阵香味。
杨广志正拿着半包烟,和大院里的男人们唠嗑呢!
王秋菊正在炒肉,看到他过来,翻了翻锅里的肉,问了一下:“回来啦?你去他们家干嘛?他们有没有提钱的事情。”
这个和生产队倒挂不一样。
欠钱的感觉真的太难受了,深怕追着他们屁股后面要钱。
“哦,就是去看看,没提钱的事情,你放心好了,他们说了,不着急,可以慢慢的还!”
听到这话,王秋菊轻哦了一声。
不急就好。
今年是周末,大人小孩都在家,是大院里集体改善伙食的时间,主要是吃肉。
分开烧肉的话,天天都有人馋,还不如放在一天。
旁边一直盯着锅里的喜子高兴的对着他说道:“哥,娘说下午的时候带我们去动物园玩。”
杨小乐眉毛一挑,老娘今天愿意下血本了啊!
这进城以后就是不一样了啊!
询问了一下价格,和北海公园一样的价格,才五分钱一个人,孩子3分。
一家人也就2毛4分钱。
杨小乐其实不太想去,今天是周末,娱乐项目匮乏的年代,动物园价格不是贵的情况下,估计那里是人山人海。
当然了,这也是他的心态,其他人那肯定是特别想去。
一家人还没去过呢!
没一会饭菜就好了。
辣椒炒肉片,韭菜炒鸡蛋,红烧豆腐,炒大白菜。
四个菜,蔬菜的量还是挺大的。
这水平,也就以前过年的时候能够媲美了,平时农村是不用想了。
不过这些菜就算是在城里一个月也就两顿左右。
人口多的会多点,但是量会少。
毕竟是按人口分的。
吃着饭,杨小乐想到杨广志工作的问题,就对着她问道:“娘,老爹工作的事情伱到时候留心点,要是能找到这种顶工的那就最好了。”
这种情况自然是很少发生。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无儿无女的老人才能这样操作,有儿有女的现在都是拿养老的钱,或者福利好的话子女顶工。
但是也不是没希望。
王秋菊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算了吧,我这工作的钱还没还呢!要是再弄一个,我们得还到什么时候啊?”
杨小乐闻言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哪天找个机会摊牌得了,每天为了几毛一块钱的事情抠抠搜搜的,也不嫌累的慌。
思绪间,门口传来了吵闹的声音。
几人都是一阵的奇怪,听声音应该是大焊工王大爷家。
让人稀奇的是对面的房老师和大木工赵师傅家,仿佛是习以为常一样,伸头看了看,安静的坐在屋里吃饭。
王秋菊看见几人好奇准备出去,拦住了几人:“行了,别去了,是王大爷家。应该是小儿子过来了。”
杨广志端着饭碗又重新坐了回来。
奇怪的问了一下;“怎么回事啊?”
王秋菊给夹了一块鸡蛋,这才说道;“哦,没什么,就是家里的一些事情呗!……”
随后将事情的原因给说了出来。
原来王大爷家有两个儿子,已经结婚搬出去了。
王大娘已经退休了,在家给大儿子带两个孙子和一个孙女,以后就靠着老大家养老了。
有些偏心,但是王大爷家对老二家也不算差,一个月也补贴一点钱。
问题是老二好吃懒做,孩子倒是生了不少。
这不,每到改善伙食的时候,一家人拖家带口的就过来了,风卷残云如蝗虫过境。
换时间?
想多了!
那日子更不用过了,闹的更凶。
时间长了,肯定会发生矛盾。
于是老大和老二家为了这事情,没少发生争执,今天也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情吵起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