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马邑之谋(下)【1】
清晨,当日出的阳光洒落在马邑县的城头上的时候,站在城头上的守军看到了远处掀起的尘烟。
根据多年经验的判断,军侯李群立刻明白,这是有大股的骑兵正在朝着马邑县的方向而来。
李群的父亲本是一名并州老卒。
十年前,李群的父亲在平成外救下了两名少年,其中一个名为张辽,而另一个名为张迅。
也正是因为如此,张氏为了回报,这才帮忙运作,才有了今天李群这个军侯的职位。
之前张辽还有张迅去往凉州,本想让李群跟着一起去。
不过李群那时候已经成婚,且父母年事已高无法去往凉州,李群也就推辞了。
“快,立刻派人去城中通知程将军。”
李群扭头冲着身边的亲卫说道。
马邑县官邸。
身着盔甲的程昱在收到李群派人来送达的消息之后便从座位上缓缓的站起身来。
眼神当中那一抹决然之色极为坚韧。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程昱大步的朝着县府官邸外走去,然后一路带着亲随朝着马邑县北侧城墙的位置走去。
马邑城外。
于夫罗带着数百名骑兵此时已经来到了马邑城下,距离城门的位置还有一箭之地。
骑在马上的于夫罗目光看向马邑城头上插着的旗帜。
贾,李,程,三面黑色的帅旗分布在马邑的城头上。
而城头上,程昱也带着亲随登上了北城,看到了立于城外的于夫罗。
“将军,这些匈奴骑兵刚刚到来,说是要见城中守将,属下不敢擅做主张,于是通知将军。”
李群站在程昱的身旁拱手低头说道。
程昱目光看着城外的于夫罗,然后微微点头。
“我乃程昱,城下何人啊。”
程昱看着城外的于夫罗明知故问。
于夫罗策马上前了一步和身后的须卜骨都侯以及侍卫拉开了距离,仰头冲着城头上的程昱说道:“我乃是羌渠单于之长子于夫罗,素和公主和呼厨泉的兄长。”
“哦?”程昱挑了挑眉,脸上还带着嘲弄的表情说道:“既然是匈奴右贤王,为何来到这里,按照之前的布置,你不是应当在弹汗山附近吗?”
“我奉父亲的命令牵制鲜卑大军,但鲜卑大军依然退去,我担心父亲的身体,于是便前来支援。”
“前几日父亲身体不适,这几日每况日下,父亲让我领兵。”
城头上的程昱安静的听着于夫罗的话。
于夫罗的伪装还有借口此时在程昱看来无比的可笑和漏洞百出。
不过程昱当然不会揭穿于夫罗。
不管于夫罗的借口有多么的漏洞百出,演技有多么的可笑,他今天都会放于夫罗进来。
“就在昨日,父亲病情忽然恶化,此时就在数十里之外,我担心父亲病情,知晓凉王大军在此处,所以想前来求药。”
于夫罗一边说,一边伸手指向了身旁的须卜骨都侯说道:“这是须卜骨都侯,是我父亲最信任的部将,程将军可以问他。”
程昱嘴角微微上扬。
好一个最信任的部将。
程昱收敛起嘴角上扬的弧度,然后微微点了点头。
“没想到匈奴还有你这样的孝子,大汉一向以孝为先,你很好。”
程昱装作夸赞的说道:“难得你有这份心,既然如此,你便先进来吧,本将自会在城中寻药为你父亲诊治,你也可以通知后续大军前往马邑县外驻扎,然后将你父亲送入城中医治。”
城门外的于夫罗听到程昱的话之后,差点就笑出声来。
而一旁的须卜骨都侯脸上却是一副截然相反的表情,眼中隐隐带着担忧之色。
“等下入城之后,注意观察城里的情况,不要露出什么破绽来被城中的人发现。”
“还有,现在去派人通知郭先生,就说可以带领我麾下的两万大军朝着马邑城来了。”
“按照约定时间,举火为号,杀入城内。”
于夫罗冲着一旁的须卜骨都侯嘱咐。
随着城门开启,于夫罗则是策马进入了马邑城。
..............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空逐渐被浸透的墨色侵染。
两万匈奴大军按照约定的时间,一路缓慢前行至天色完全漆黑下来之后才来到马邑城外。
城内,收到消息的于夫罗立马找到了正在官邸当中的程昱。
此时程昱坐在官邸当中,桌案上点着烛火。
“是右贤王来了啊。”
看到走进官邸正厅当中的于夫罗,程昱放下了手中的文书。
“程将军,我的父亲已经领兵到了马邑城外,现在我就去接他进城医治,多谢程将军。”于夫罗冲着程昱说道。
程昱微笑着摇头:“右贤王多礼了,这算不得什么,倒是右贤王你行动不便,不远千里心中还挂念着你的父亲,如此孝道美德应当宣扬一番才是。”
听到‘行动不便’这四个字的时候。
于夫罗低下了头,目光看向了残缺的右腿。
眼神当中闪过厉色。
这腿......还不是拜段羽所赐。
平复了一下心情之后,于夫罗抬起头来和程昱告辞,然后转身带着属下便前往了马邑城北去迎接所谓的羌渠单于。
而就当于夫罗前脚刚走没有多久,后脚张辽的祖父便从官邸的西厢房带着几名张氏的族人来到了程昱面前。
见到张辽的祖父,程昱立马站起身来冲着其拱手作揖:“张老。”
“不敢当,不敢当,程将军快快请起。”张辽的祖父一边摆手一边说道:“按照程将军的命令,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只等程将军一声令下了。”
程昱面色严肃的点了点头:“程昱再次待凉王殿下,敬谢张老深明大义。”
从制定马邑之谋开始,马邑张氏便是重要的一环。
事实上,于夫罗包括步度根看到的所谓的凉州大军进入马邑县,不过就是一个障眼法而已。
事实上,进入马邑县的凉州军只有几百人。
这些人从城北进入,城南而出,反反复复更换旗帜这才看起来好像是有数万大军进入城中。
虽然是诱饵,但也不可能将凉州主力大军作为诱饵。
汉武帝时期的马邑之谋前车之鉴,凉州军也不可能埋伏在马邑县周围。
所以,想要彻底剿灭这支匈奴和鲜卑联军,只能从马邑县着手。
而身为马邑第一豪强的张氏人口众多,自然是配合这一场马邑之谋最好的人选。
可一旦匈奴还有鲜卑入城,那张氏自然避免不了遭到杀戮。
“哈哈。”
张辽的祖父豪迈一笑,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英雄之气。
“程将军,我张氏上千族人随文远兄弟落户凉州,就算这城中张氏尽灭,但马邑张氏日后一定会更加繁荣是不是?”
程昱点头。
这一点不可否认。
如果这一战成功了,那马邑张氏功不可没。
搬迁到凉州,如今跟随张辽张迅兄弟在外征战的那些张氏族子都会受其恩泽。
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大智慧,大勇气,很少有人能做得到。
“那就拜托张老了。”
程昱再次拱手施礼,随后下达了命令。
..............
马邑北门,随着城门缓缓开启。
身披甲胄的于夫罗骑在马上,瞳孔中倒映着周围火把跳动的赤红之色。
城外,同样一支人数数百的匈奴骑兵正护送着一辆马车,缓缓的朝着城北的方向而来。
城头上,军侯李群目光看向城外,一手按着腰间的佩剑正指挥着身旁的士兵缓缓的放下护城河的吊桥。
随着吊桥落地,李群抬起了手臂做了一个停止的动作:“好了,停下吧,等这些人过来之后,立马收起吊桥。”
李群的目光看向了远处的匈奴大军。
密密麻麻的火把竖立在平原之上,总让李群心中有种隐隐的不安和警惕。
根据多年经验的判断,军侯李群立刻明白,这是有大股的骑兵正在朝着马邑县的方向而来。
李群的父亲本是一名并州老卒。
十年前,李群的父亲在平成外救下了两名少年,其中一个名为张辽,而另一个名为张迅。
也正是因为如此,张氏为了回报,这才帮忙运作,才有了今天李群这个军侯的职位。
之前张辽还有张迅去往凉州,本想让李群跟着一起去。
不过李群那时候已经成婚,且父母年事已高无法去往凉州,李群也就推辞了。
“快,立刻派人去城中通知程将军。”
李群扭头冲着身边的亲卫说道。
马邑县官邸。
身着盔甲的程昱在收到李群派人来送达的消息之后便从座位上缓缓的站起身来。
眼神当中那一抹决然之色极为坚韧。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程昱大步的朝着县府官邸外走去,然后一路带着亲随朝着马邑县北侧城墙的位置走去。
马邑城外。
于夫罗带着数百名骑兵此时已经来到了马邑城下,距离城门的位置还有一箭之地。
骑在马上的于夫罗目光看向马邑城头上插着的旗帜。
贾,李,程,三面黑色的帅旗分布在马邑的城头上。
而城头上,程昱也带着亲随登上了北城,看到了立于城外的于夫罗。
“将军,这些匈奴骑兵刚刚到来,说是要见城中守将,属下不敢擅做主张,于是通知将军。”
李群站在程昱的身旁拱手低头说道。
程昱目光看着城外的于夫罗,然后微微点头。
“我乃程昱,城下何人啊。”
程昱看着城外的于夫罗明知故问。
于夫罗策马上前了一步和身后的须卜骨都侯以及侍卫拉开了距离,仰头冲着城头上的程昱说道:“我乃是羌渠单于之长子于夫罗,素和公主和呼厨泉的兄长。”
“哦?”程昱挑了挑眉,脸上还带着嘲弄的表情说道:“既然是匈奴右贤王,为何来到这里,按照之前的布置,你不是应当在弹汗山附近吗?”
“我奉父亲的命令牵制鲜卑大军,但鲜卑大军依然退去,我担心父亲的身体,于是便前来支援。”
“前几日父亲身体不适,这几日每况日下,父亲让我领兵。”
城头上的程昱安静的听着于夫罗的话。
于夫罗的伪装还有借口此时在程昱看来无比的可笑和漏洞百出。
不过程昱当然不会揭穿于夫罗。
不管于夫罗的借口有多么的漏洞百出,演技有多么的可笑,他今天都会放于夫罗进来。
“就在昨日,父亲病情忽然恶化,此时就在数十里之外,我担心父亲病情,知晓凉王大军在此处,所以想前来求药。”
于夫罗一边说,一边伸手指向了身旁的须卜骨都侯说道:“这是须卜骨都侯,是我父亲最信任的部将,程将军可以问他。”
程昱嘴角微微上扬。
好一个最信任的部将。
程昱收敛起嘴角上扬的弧度,然后微微点了点头。
“没想到匈奴还有你这样的孝子,大汉一向以孝为先,你很好。”
程昱装作夸赞的说道:“难得你有这份心,既然如此,你便先进来吧,本将自会在城中寻药为你父亲诊治,你也可以通知后续大军前往马邑县外驻扎,然后将你父亲送入城中医治。”
城门外的于夫罗听到程昱的话之后,差点就笑出声来。
而一旁的须卜骨都侯脸上却是一副截然相反的表情,眼中隐隐带着担忧之色。
“等下入城之后,注意观察城里的情况,不要露出什么破绽来被城中的人发现。”
“还有,现在去派人通知郭先生,就说可以带领我麾下的两万大军朝着马邑城来了。”
“按照约定时间,举火为号,杀入城内。”
于夫罗冲着一旁的须卜骨都侯嘱咐。
随着城门开启,于夫罗则是策马进入了马邑城。
..............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空逐渐被浸透的墨色侵染。
两万匈奴大军按照约定的时间,一路缓慢前行至天色完全漆黑下来之后才来到马邑城外。
城内,收到消息的于夫罗立马找到了正在官邸当中的程昱。
此时程昱坐在官邸当中,桌案上点着烛火。
“是右贤王来了啊。”
看到走进官邸正厅当中的于夫罗,程昱放下了手中的文书。
“程将军,我的父亲已经领兵到了马邑城外,现在我就去接他进城医治,多谢程将军。”于夫罗冲着程昱说道。
程昱微笑着摇头:“右贤王多礼了,这算不得什么,倒是右贤王你行动不便,不远千里心中还挂念着你的父亲,如此孝道美德应当宣扬一番才是。”
听到‘行动不便’这四个字的时候。
于夫罗低下了头,目光看向了残缺的右腿。
眼神当中闪过厉色。
这腿......还不是拜段羽所赐。
平复了一下心情之后,于夫罗抬起头来和程昱告辞,然后转身带着属下便前往了马邑城北去迎接所谓的羌渠单于。
而就当于夫罗前脚刚走没有多久,后脚张辽的祖父便从官邸的西厢房带着几名张氏的族人来到了程昱面前。
见到张辽的祖父,程昱立马站起身来冲着其拱手作揖:“张老。”
“不敢当,不敢当,程将军快快请起。”张辽的祖父一边摆手一边说道:“按照程将军的命令,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只等程将军一声令下了。”
程昱面色严肃的点了点头:“程昱再次待凉王殿下,敬谢张老深明大义。”
从制定马邑之谋开始,马邑张氏便是重要的一环。
事实上,于夫罗包括步度根看到的所谓的凉州大军进入马邑县,不过就是一个障眼法而已。
事实上,进入马邑县的凉州军只有几百人。
这些人从城北进入,城南而出,反反复复更换旗帜这才看起来好像是有数万大军进入城中。
虽然是诱饵,但也不可能将凉州主力大军作为诱饵。
汉武帝时期的马邑之谋前车之鉴,凉州军也不可能埋伏在马邑县周围。
所以,想要彻底剿灭这支匈奴和鲜卑联军,只能从马邑县着手。
而身为马邑第一豪强的张氏人口众多,自然是配合这一场马邑之谋最好的人选。
可一旦匈奴还有鲜卑入城,那张氏自然避免不了遭到杀戮。
“哈哈。”
张辽的祖父豪迈一笑,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英雄之气。
“程将军,我张氏上千族人随文远兄弟落户凉州,就算这城中张氏尽灭,但马邑张氏日后一定会更加繁荣是不是?”
程昱点头。
这一点不可否认。
如果这一战成功了,那马邑张氏功不可没。
搬迁到凉州,如今跟随张辽张迅兄弟在外征战的那些张氏族子都会受其恩泽。
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大智慧,大勇气,很少有人能做得到。
“那就拜托张老了。”
程昱再次拱手施礼,随后下达了命令。
..............
马邑北门,随着城门缓缓开启。
身披甲胄的于夫罗骑在马上,瞳孔中倒映着周围火把跳动的赤红之色。
城外,同样一支人数数百的匈奴骑兵正护送着一辆马车,缓缓的朝着城北的方向而来。
城头上,军侯李群目光看向城外,一手按着腰间的佩剑正指挥着身旁的士兵缓缓的放下护城河的吊桥。
随着吊桥落地,李群抬起了手臂做了一个停止的动作:“好了,停下吧,等这些人过来之后,立马收起吊桥。”
李群的目光看向了远处的匈奴大军。
密密麻麻的火把竖立在平原之上,总让李群心中有种隐隐的不安和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