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平娃,你这话我可就不爱听了!
燕师大作家班,这学期的最后一节“大师课”,是由贾平娃来上的。
作为写出了《商都》《浮躁》《废都》的作家,他来上的,却不是课,而是在教大伙儿怎么写散文。
讲台上,胖头胖脑的贾平娃,操着他那陕西口音浓重的普通话,慢悠悠地和大家讲着自己对散文的看法:
“自从60年代的刘白羽、秦牧等人掀起最后一个散文高潮以后,此后国内的散文,就开始陷入‘迎合’、‘应景’的怪圈,泛滥着‘啊’这样的惊叹词,到处是装腔作势、花拳绣腿。
还有一种散文,无病呻吟,写小感情、写琐碎事、写花花草草,从头到尾唠唠叨叨,简直成了泼妇、贱人!这既由于散文这种体裁的局限性,也由于作家个人的格局。
所以我从90年代开始,就提倡‘大散文’——题材要广泛、情感要博大、思考要深沉……”
这倒确实是贾平娃一直以来的创作主张之一,为此他特地创办了一份名为《美文》的期刊,专门收录符合他“大散文”观点的文章。
张潮却实在不爱听贾平娃的这一套嗑。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所谓“大散文”在90年代被他提出以后,确实渐成散文之中的显学。除了他自己以外,于秋雨和梁衡都可以算其中的佼佼者。
但是此类散文的弊病也很明显,一是写法上的整齐甚至雷同,从眼前风景或世俗人情中提炼一个宏大的主旨,已经成为一种套路。只要你熟练掌握“故事+诗性语言+文化感叹”三步走,谁都能大差不差地写出一篇“大散文”来。
这种相对单调重复的文本结构,导致了“大散文”在21世纪初的滥觞。
这些“大散文”的提倡者,在打倒了杨朔以后,自己同样陷入了杨朔当年的困境当中。
二是贾平娃提倡“大散文”概念,从张潮多了20年的前世经验来看,更像是一种在文坛上跑马圈地的行为。贾平娃依靠此类操作,不断巩固着自己文坛“西北王”的地位,并且一直试图“上洛”。
直到女儿浅浅在网络上暴雷,他才消停下来。
等到自由讨论环节,张潮道:“贾老师刚刚对散文的看法,我不认同。”
贾平娃没有想到竟然有人反对,一看是张潮,不由得好奇道:“我记得你这个小娃娃从来不写散文吧?”、
张潮一愣,才反应过来,自己这一年多写了不少,现代诗也写了几首,但还真没碰过散文。主要原因是散文太过于私人化,没有切身经历,抄也抄不像。
就好像自己虽然熟读李娟多年后出版的几本散文集,但是他不可能像一样,把自己的这份阅读经验,移植为自己的作品。
不过他还是很快反应过来道:“正是因为没写,所以才不认同。”
贾平娃道:“那你说说看。”
张潮缓缓道:“散文属于文学,而文学在我看来,是人内在生命世界的一种外现形式。作为非虚构文体的散文,情真意切才是它的根本,无论是‘大’或者‘小’,只能是写作过程中因势赋形而生,而不是为了刻意印证某种理论。
贾老师您反对散文‘迎合’,但迎合自己对文体预设的立场,就不是‘迎合’了吗?”
贾平娃笑道:“我来以前,晓生就和我说,你是个刺头,爱做反对派。没想到还真是。既然你反对‘大散文’,那你自己的散文观是什么?”
张潮思索了一会儿才道:“我写散文,一定不会摆开架势,看到一块石头、一个古迹,就要从《诗经》或者古希腊悲剧说起,也不会动辄联系人性、历史或者哲学。
第2/2页)
在我心里,散文是外部世界在我内心的投影,写的是我这个人的感性体验,反应的是现实世界与我这个人的联系……它是最不应该被某种概念框定的一种问题。
我对‘散文’的‘散’,理解就是‘自由’——形式自由、内容自由、精神自由。只有在真的需要时才‘大’,平常‘小’也无妨,反而更能体现散文的自由。”
贾平娃和几个上了年纪的男同学们纷纷感觉有被冒犯到——就你20岁,就你随时能‘大’,了不起吗?
不过贾平娃还是很快反应过来,笑咪咪地道:“那好,这次散文课作业,你就交一份你觉得可以反映你这个观点的散文。写的不好,那就别怪我打分不客气。”
张潮毫不犹豫地答道:“好!”
贾平娃只当这是张潮的书生意气,却没有想到张潮被勾的确实想写点散文了。重生以前,他在不同的异乡漂泊了20年,甚少回家;重生以后,也不过在家里呆了不到半年,就又来了燕京。
家乡长福越来越像自己做的一个时常被惊醒的梦,破碎、断续,甚至有些不真切。
他想写写长福、写写登云路、写写那些熟悉的大街小巷和一年多来的感受了。
一周以后,贾平娃就收到了张潮的“作业”。一开始他还不在意,因为很多时候依靠想象和技巧,但散文不一样,没有生活经验的积淀,很难写得熨帖。
但很快,他就被张潮的文字吸引了:
【过去登云路起厝,不论大小,总要留出个院子,叫“埕下”。埕下的土地一部分铺上石头或水泥硬化,一部分就用来养花种菜。我家的故厝就有这样一个埕下,中间铺了水泥,两边翻成菜园,倒没有种花……】
【登云路的故厝是传统的土木结构——垒土为墙,横木为梁,乌瓦白壁,挑檐雨廊——所以常能引得燕雀来栖……麻雀是无需我们操心的,它在方言中叫“隻隻”,大概是喜欢群居的缘故。隻隻是鸟中的升斗小民,随遇而安,不争不躁,谨小慎微……】
【方言里描述雨雪降临,所用的动词迥然而异——雨,是逿雨;雪,是落雪。……雪是罕物,是贵客,是南方小城里难以期遇的奇迹——所以把活泼却有些气壮声粗的“逿”字给它不合适,只有温柔而清脆的一声“落雪”,方合它轻盈的气质。】
张潮一口气交过来三篇文章,贾平娃看完以后陷入了沉思当中。
相较于张潮的,他的散文初读并不惊艳,但是细细咀嚼,他笔下的长福县城和登云路,又似在眼前。这种平淡、从容、朴实的风格,似乎消失在文坛上很久了。
这些散文,既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宣喻道理,甚至没有为这些叙写赋予任何特别的含义,但是其中流淌的情绪,就已经让人觉得动容。
贾平娃当然不会因为他的几篇文章,就认为自己“大散文”的理念是错的……思索良久,他还是联系了张潮。
“贾老师,我的作业,你能打几分?不会真的不及格吧?”
“你的散文,我就不打分了。”
“不打分?那我期末成绩怎么办?”
“成绩嘛……肯定算你合格。但是这些散文的分数,我要让读者来打!”
“什么意思?”
“你想写的肯定不止这三篇吧?你来《美文》,我给你开个专栏,每期登一篇。我想看看读者是怎么评价你的散文的。”第2/2页)
在我心里,散文是外部世界在我内心的投影,写的是我这个人的感性体验,反应的是现实世界与我这个人的联系……它是最不应该被某种概念框定的一种问题。
我对‘散文’的‘散’,理解就是‘自由’——形式自由、内容自由、精神自由。只有在真的需要时才‘大’,平常‘小’也无妨,反而更能体现散文的自由。”
贾平娃和几个上了年纪的男同学们纷纷感觉有被冒犯到——就你20岁,就你随时能‘大’,了不起吗?
不过贾平娃还是很快反应过来,笑咪咪地道:“那好,这次散文课作业,你就交一份你觉得可以反映你这个观点的散文。写的不好,那就别怪我打分不客气。”
张潮毫不犹豫地答道:“好!”
贾平娃只当这是张潮的书生意气,却没有想到张潮被勾的确实想写点散文了。重生以前,他在不同的异乡漂泊了20年,甚少回家;重生以后,也不过在家里呆了不到半年,就又来了燕京。
家乡长福越来越像自己做的一个时常被惊醒的梦,破碎、断续,甚至有些不真切。
他想写写长福、写写登云路、写写那些熟悉的大街小巷和一年多来的感受了。
一周以后,贾平娃就收到了张潮的“作业”。一开始他还不在意,因为很多时候依靠想象和技巧,但散文不一样,没有生活经验的积淀,很难写得熨帖。
但很快,他就被张潮的文字吸引了:
【过去登云路起厝,不论大小,总要留出个院子,叫“埕下”。埕下的土地一部分铺上石头或水泥硬化,一部分就用来养花种菜。我家的故厝就有这样一个埕下,中间铺了水泥,两边翻成菜园,倒没有种花……】
【登云路的故厝是传统的土木结构——垒土为墙,横木为梁,乌瓦白壁,挑檐雨廊——所以常能引得燕雀来栖……麻雀是无需我们操心的,它在方言中叫“隻隻”,大概是喜欢群居的缘故。隻隻是鸟中的升斗小民,随遇而安,不争不躁,谨小慎微……】
【方言里描述雨雪降临,所用的动词迥然而异——雨,是逿雨;雪,是落雪。……雪是罕物,是贵客,是南方小城里难以期遇的奇迹——所以把活泼却有些气壮声粗的“逿”字给它不合适,只有温柔而清脆的一声“落雪”,方合它轻盈的气质。】
张潮一口气交过来三篇文章,贾平娃看完以后陷入了沉思当中。
相较于张潮的,他的散文初读并不惊艳,但是细细咀嚼,他笔下的长福县城和登云路,又似在眼前。这种平淡、从容、朴实的风格,似乎消失在文坛上很久了。
这些散文,既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宣喻道理,甚至没有为这些叙写赋予任何特别的含义,但是其中流淌的情绪,就已经让人觉得动容。
贾平娃当然不会因为他的几篇文章,就认为自己“大散文”的理念是错的……思索良久,他还是联系了张潮。
“贾老师,我的作业,你能打几分?不会真的不及格吧?”
“你的散文,我就不打分了。”
“不打分?那我期末成绩怎么办?”
“成绩嘛……肯定算你合格。但是这些散文的分数,我要让读者来打!”
“什么意思?”
“你想写的肯定不止这三篇吧?你来《美文》,我给你开个专栏,每期登一篇。我想看看读者是怎么评价你的散文的。”第2/2页)
在我心里,散文是外部世界在我内心的投影,写的是我这个人的感性体验,反应的是现实世界与我这个人的联系……它是最不应该被某种概念框定的一种问题。
我对‘散文’的‘散’,理解就是‘自由’——形式自由、内容自由、精神自由。只有在真的需要时才‘大’,平常‘小’也无妨,反而更能体现散文的自由。”
贾平娃和几个上了年纪的男同学们纷纷感觉有被冒犯到——就你20岁,就你随时能‘大’,了不起吗?
不过贾平娃还是很快反应过来,笑咪咪地道:“那好,这次散文课作业,你就交一份你觉得可以反映你这个观点的散文。写的不好,那就别怪我打分不客气。”
张潮毫不犹豫地答道:“好!”
贾平娃只当这是张潮的书生意气,却没有想到张潮被勾的确实想写点散文了。重生以前,他在不同的异乡漂泊了20年,甚少回家;重生以后,也不过在家里呆了不到半年,就又来了燕京。
家乡长福越来越像自己做的一个时常被惊醒的梦,破碎、断续,甚至有些不真切。
他想写写长福、写写登云路、写写那些熟悉的大街小巷和一年多来的感受了。
一周以后,贾平娃就收到了张潮的“作业”。一开始他还不在意,因为很多时候依靠想象和技巧,但散文不一样,没有生活经验的积淀,很难写得熨帖。
但很快,他就被张潮的文字吸引了:
【过去登云路起厝,不论大小,总要留出个院子,叫“埕下”。埕下的土地一部分铺上石头或水泥硬化,一部分就用来养花种菜。我家的故厝就有这样一个埕下,中间铺了水泥,两边翻成菜园,倒没有种花……】
【登云路的故厝是传统的土木结构——垒土为墙,横木为梁,乌瓦白壁,挑檐雨廊——所以常能引得燕雀来栖……麻雀是无需我们操心的,它在方言中叫“隻隻”,大概是喜欢群居的缘故。隻隻是鸟中的升斗小民,随遇而安,不争不躁,谨小慎微……】
【方言里描述雨雪降临,所用的动词迥然而异——雨,是逿雨;雪,是落雪。……雪是罕物,是贵客,是南方小城里难以期遇的奇迹——所以把活泼却有些气壮声粗的“逿”字给它不合适,只有温柔而清脆的一声“落雪”,方合它轻盈的气质。】
张潮一口气交过来三篇文章,贾平娃看完以后陷入了沉思当中。
相较于张潮的,他的散文初读并不惊艳,但是细细咀嚼,他笔下的长福县城和登云路,又似在眼前。这种平淡、从容、朴实的风格,似乎消失在文坛上很久了。
这些散文,既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宣喻道理,甚至没有为这些叙写赋予任何特别的含义,但是其中流淌的情绪,就已经让人觉得动容。
贾平娃当然不会因为他的几篇文章,就认为自己“大散文”的理念是错的……思索良久,他还是联系了张潮。
“贾老师,我的作业,你能打几分?不会真的不及格吧?”
“你的散文,我就不打分了。”
“不打分?那我期末成绩怎么办?”
“成绩嘛……肯定算你合格。但是这些散文的分数,我要让读者来打!”
“什么意思?”
“你想写的肯定不止这三篇吧?你来《美文》,我给你开个专栏,每期登一篇。我想看看读者是怎么评价你的散文的。”第2/2页)
在我心里,散文是外部世界在我内心的投影,写的是我这个人的感性体验,反应的是现实世界与我这个人的联系……它是最不应该被某种概念框定的一种问题。
我对‘散文’的‘散’,理解就是‘自由’——形式自由、内容自由、精神自由。只有在真的需要时才‘大’,平常‘小’也无妨,反而更能体现散文的自由。”
贾平娃和几个上了年纪的男同学们纷纷感觉有被冒犯到——就你20岁,就你随时能‘大’,了不起吗?
不过贾平娃还是很快反应过来,笑咪咪地道:“那好,这次散文课作业,你就交一份你觉得可以反映你这个观点的散文。写的不好,那就别怪我打分不客气。”
张潮毫不犹豫地答道:“好!”
贾平娃只当这是张潮的书生意气,却没有想到张潮被勾的确实想写点散文了。重生以前,他在不同的异乡漂泊了20年,甚少回家;重生以后,也不过在家里呆了不到半年,就又来了燕京。
家乡长福越来越像自己做的一个时常被惊醒的梦,破碎、断续,甚至有些不真切。
他想写写长福、写写登云路、写写那些熟悉的大街小巷和一年多来的感受了。
一周以后,贾平娃就收到了张潮的“作业”。一开始他还不在意,因为很多时候依靠想象和技巧,但散文不一样,没有生活经验的积淀,很难写得熨帖。
但很快,他就被张潮的文字吸引了:
【过去登云路起厝,不论大小,总要留出个院子,叫“埕下”。埕下的土地一部分铺上石头或水泥硬化,一部分就用来养花种菜。我家的故厝就有这样一个埕下,中间铺了水泥,两边翻成菜园,倒没有种花……】
【登云路的故厝是传统的土木结构——垒土为墙,横木为梁,乌瓦白壁,挑檐雨廊——所以常能引得燕雀来栖……麻雀是无需我们操心的,它在方言中叫“隻隻”,大概是喜欢群居的缘故。隻隻是鸟中的升斗小民,随遇而安,不争不躁,谨小慎微……】
【方言里描述雨雪降临,所用的动词迥然而异——雨,是逿雨;雪,是落雪。……雪是罕物,是贵客,是南方小城里难以期遇的奇迹——所以把活泼却有些气壮声粗的“逿”字给它不合适,只有温柔而清脆的一声“落雪”,方合它轻盈的气质。】
张潮一口气交过来三篇文章,贾平娃看完以后陷入了沉思当中。
相较于张潮的,他的散文初读并不惊艳,但是细细咀嚼,他笔下的长福县城和登云路,又似在眼前。这种平淡、从容、朴实的风格,似乎消失在文坛上很久了。
这些散文,既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宣喻道理,甚至没有为这些叙写赋予任何特别的含义,但是其中流淌的情绪,就已经让人觉得动容。
贾平娃当然不会因为他的几篇文章,就认为自己“大散文”的理念是错的……思索良久,他还是联系了张潮。
“贾老师,我的作业,你能打几分?不会真的不及格吧?”
“你的散文,我就不打分了。”
“不打分?那我期末成绩怎么办?”
“成绩嘛……肯定算你合格。但是这些散文的分数,我要让读者来打!”
“什么意思?”
“你想写的肯定不止这三篇吧?你来《美文》,我给你开个专栏,每期登一篇。我想看看读者是怎么评价你的散文的。”第2/2页)
在我心里,散文是外部世界在我内心的投影,写的是我这个人的感性体验,反应的是现实世界与我这个人的联系……它是最不应该被某种概念框定的一种问题。
我对‘散文’的‘散’,理解就是‘自由’——形式自由、内容自由、精神自由。只有在真的需要时才‘大’,平常‘小’也无妨,反而更能体现散文的自由。”
贾平娃和几个上了年纪的男同学们纷纷感觉有被冒犯到——就你20岁,就你随时能‘大’,了不起吗?
不过贾平娃还是很快反应过来,笑咪咪地道:“那好,这次散文课作业,你就交一份你觉得可以反映你这个观点的散文。写的不好,那就别怪我打分不客气。”
张潮毫不犹豫地答道:“好!”
贾平娃只当这是张潮的书生意气,却没有想到张潮被勾的确实想写点散文了。重生以前,他在不同的异乡漂泊了20年,甚少回家;重生以后,也不过在家里呆了不到半年,就又来了燕京。
家乡长福越来越像自己做的一个时常被惊醒的梦,破碎、断续,甚至有些不真切。
他想写写长福、写写登云路、写写那些熟悉的大街小巷和一年多来的感受了。
一周以后,贾平娃就收到了张潮的“作业”。一开始他还不在意,因为很多时候依靠想象和技巧,但散文不一样,没有生活经验的积淀,很难写得熨帖。
但很快,他就被张潮的文字吸引了:
【过去登云路起厝,不论大小,总要留出个院子,叫“埕下”。埕下的土地一部分铺上石头或水泥硬化,一部分就用来养花种菜。我家的故厝就有这样一个埕下,中间铺了水泥,两边翻成菜园,倒没有种花……】
【登云路的故厝是传统的土木结构——垒土为墙,横木为梁,乌瓦白壁,挑檐雨廊——所以常能引得燕雀来栖……麻雀是无需我们操心的,它在方言中叫“隻隻”,大概是喜欢群居的缘故。隻隻是鸟中的升斗小民,随遇而安,不争不躁,谨小慎微……】
【方言里描述雨雪降临,所用的动词迥然而异——雨,是逿雨;雪,是落雪。……雪是罕物,是贵客,是南方小城里难以期遇的奇迹——所以把活泼却有些气壮声粗的“逿”字给它不合适,只有温柔而清脆的一声“落雪”,方合它轻盈的气质。】
张潮一口气交过来三篇文章,贾平娃看完以后陷入了沉思当中。
相较于张潮的,他的散文初读并不惊艳,但是细细咀嚼,他笔下的长福县城和登云路,又似在眼前。这种平淡、从容、朴实的风格,似乎消失在文坛上很久了。
这些散文,既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宣喻道理,甚至没有为这些叙写赋予任何特别的含义,但是其中流淌的情绪,就已经让人觉得动容。
贾平娃当然不会因为他的几篇文章,就认为自己“大散文”的理念是错的……思索良久,他还是联系了张潮。
“贾老师,我的作业,你能打几分?不会真的不及格吧?”
“你的散文,我就不打分了。”
“不打分?那我期末成绩怎么办?”
“成绩嘛……肯定算你合格。但是这些散文的分数,我要让读者来打!”
“什么意思?”
“你想写的肯定不止这三篇吧?你来《美文》,我给你开个专栏,每期登一篇。我想看看读者是怎么评价你的散文的。”第2/2页)
在我心里,散文是外部世界在我内心的投影,写的是我这个人的感性体验,反应的是现实世界与我这个人的联系……它是最不应该被某种概念框定的一种问题。
我对‘散文’的‘散’,理解就是‘自由’——形式自由、内容自由、精神自由。只有在真的需要时才‘大’,平常‘小’也无妨,反而更能体现散文的自由。”
贾平娃和几个上了年纪的男同学们纷纷感觉有被冒犯到——就你20岁,就你随时能‘大’,了不起吗?
不过贾平娃还是很快反应过来,笑咪咪地道:“那好,这次散文课作业,你就交一份你觉得可以反映你这个观点的散文。写的不好,那就别怪我打分不客气。”
张潮毫不犹豫地答道:“好!”
贾平娃只当这是张潮的书生意气,却没有想到张潮被勾的确实想写点散文了。重生以前,他在不同的异乡漂泊了20年,甚少回家;重生以后,也不过在家里呆了不到半年,就又来了燕京。
家乡长福越来越像自己做的一个时常被惊醒的梦,破碎、断续,甚至有些不真切。
他想写写长福、写写登云路、写写那些熟悉的大街小巷和一年多来的感受了。
一周以后,贾平娃就收到了张潮的“作业”。一开始他还不在意,因为很多时候依靠想象和技巧,但散文不一样,没有生活经验的积淀,很难写得熨帖。
但很快,他就被张潮的文字吸引了:
【过去登云路起厝,不论大小,总要留出个院子,叫“埕下”。埕下的土地一部分铺上石头或水泥硬化,一部分就用来养花种菜。我家的故厝就有这样一个埕下,中间铺了水泥,两边翻成菜园,倒没有种花……】
【登云路的故厝是传统的土木结构——垒土为墙,横木为梁,乌瓦白壁,挑檐雨廊——所以常能引得燕雀来栖……麻雀是无需我们操心的,它在方言中叫“隻隻”,大概是喜欢群居的缘故。隻隻是鸟中的升斗小民,随遇而安,不争不躁,谨小慎微……】
【方言里描述雨雪降临,所用的动词迥然而异——雨,是逿雨;雪,是落雪。……雪是罕物,是贵客,是南方小城里难以期遇的奇迹——所以把活泼却有些气壮声粗的“逿”字给它不合适,只有温柔而清脆的一声“落雪”,方合它轻盈的气质。】
张潮一口气交过来三篇文章,贾平娃看完以后陷入了沉思当中。
相较于张潮的,他的散文初读并不惊艳,但是细细咀嚼,他笔下的长福县城和登云路,又似在眼前。这种平淡、从容、朴实的风格,似乎消失在文坛上很久了。
这些散文,既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宣喻道理,甚至没有为这些叙写赋予任何特别的含义,但是其中流淌的情绪,就已经让人觉得动容。
贾平娃当然不会因为他的几篇文章,就认为自己“大散文”的理念是错的……思索良久,他还是联系了张潮。
“贾老师,我的作业,你能打几分?不会真的不及格吧?”
“你的散文,我就不打分了。”
“不打分?那我期末成绩怎么办?”
“成绩嘛……肯定算你合格。但是这些散文的分数,我要让读者来打!”
“什么意思?”
“你想写的肯定不止这三篇吧?你来《美文》,我给你开个专栏,每期登一篇。我想看看读者是怎么评价你的散文的。”第2/2页)
在我心里,散文是外部世界在我内心的投影,写的是我这个人的感性体验,反应的是现实世界与我这个人的联系……它是最不应该被某种概念框定的一种问题。
我对‘散文’的‘散’,理解就是‘自由’——形式自由、内容自由、精神自由。只有在真的需要时才‘大’,平常‘小’也无妨,反而更能体现散文的自由。”
贾平娃和几个上了年纪的男同学们纷纷感觉有被冒犯到——就你20岁,就你随时能‘大’,了不起吗?
不过贾平娃还是很快反应过来,笑咪咪地道:“那好,这次散文课作业,你就交一份你觉得可以反映你这个观点的散文。写的不好,那就别怪我打分不客气。”
张潮毫不犹豫地答道:“好!”
贾平娃只当这是张潮的书生意气,却没有想到张潮被勾的确实想写点散文了。重生以前,他在不同的异乡漂泊了20年,甚少回家;重生以后,也不过在家里呆了不到半年,就又来了燕京。
家乡长福越来越像自己做的一个时常被惊醒的梦,破碎、断续,甚至有些不真切。
他想写写长福、写写登云路、写写那些熟悉的大街小巷和一年多来的感受了。
一周以后,贾平娃就收到了张潮的“作业”。一开始他还不在意,因为很多时候依靠想象和技巧,但散文不一样,没有生活经验的积淀,很难写得熨帖。
但很快,他就被张潮的文字吸引了:
【过去登云路起厝,不论大小,总要留出个院子,叫“埕下”。埕下的土地一部分铺上石头或水泥硬化,一部分就用来养花种菜。我家的故厝就有这样一个埕下,中间铺了水泥,两边翻成菜园,倒没有种花……】
【登云路的故厝是传统的土木结构——垒土为墙,横木为梁,乌瓦白壁,挑檐雨廊——所以常能引得燕雀来栖……麻雀是无需我们操心的,它在方言中叫“隻隻”,大概是喜欢群居的缘故。隻隻是鸟中的升斗小民,随遇而安,不争不躁,谨小慎微……】
【方言里描述雨雪降临,所用的动词迥然而异——雨,是逿雨;雪,是落雪。……雪是罕物,是贵客,是南方小城里难以期遇的奇迹——所以把活泼却有些气壮声粗的“逿”字给它不合适,只有温柔而清脆的一声“落雪”,方合它轻盈的气质。】
张潮一口气交过来三篇文章,贾平娃看完以后陷入了沉思当中。
相较于张潮的,他的散文初读并不惊艳,但是细细咀嚼,他笔下的长福县城和登云路,又似在眼前。这种平淡、从容、朴实的风格,似乎消失在文坛上很久了。
这些散文,既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宣喻道理,甚至没有为这些叙写赋予任何特别的含义,但是其中流淌的情绪,就已经让人觉得动容。
贾平娃当然不会因为他的几篇文章,就认为自己“大散文”的理念是错的……思索良久,他还是联系了张潮。
“贾老师,我的作业,你能打几分?不会真的不及格吧?”
“你的散文,我就不打分了。”
“不打分?那我期末成绩怎么办?”
“成绩嘛……肯定算你合格。但是这些散文的分数,我要让读者来打!”
“什么意思?”
“你想写的肯定不止这三篇吧?你来《美文》,我给你开个专栏,每期登一篇。我想看看读者是怎么评价你的散文的。”第2/2页)
在我心里,散文是外部世界在我内心的投影,写的是我这个人的感性体验,反应的是现实世界与我这个人的联系……它是最不应该被某种概念框定的一种问题。
我对‘散文’的‘散’,理解就是‘自由’——形式自由、内容自由、精神自由。只有在真的需要时才‘大’,平常‘小’也无妨,反而更能体现散文的自由。”
贾平娃和几个上了年纪的男同学们纷纷感觉有被冒犯到——就你20岁,就你随时能‘大’,了不起吗?
不过贾平娃还是很快反应过来,笑咪咪地道:“那好,这次散文课作业,你就交一份你觉得可以反映你这个观点的散文。写的不好,那就别怪我打分不客气。”
张潮毫不犹豫地答道:“好!”
贾平娃只当这是张潮的书生意气,却没有想到张潮被勾的确实想写点散文了。重生以前,他在不同的异乡漂泊了20年,甚少回家;重生以后,也不过在家里呆了不到半年,就又来了燕京。
家乡长福越来越像自己做的一个时常被惊醒的梦,破碎、断续,甚至有些不真切。
他想写写长福、写写登云路、写写那些熟悉的大街小巷和一年多来的感受了。
一周以后,贾平娃就收到了张潮的“作业”。一开始他还不在意,因为很多时候依靠想象和技巧,但散文不一样,没有生活经验的积淀,很难写得熨帖。
但很快,他就被张潮的文字吸引了:
【过去登云路起厝,不论大小,总要留出个院子,叫“埕下”。埕下的土地一部分铺上石头或水泥硬化,一部分就用来养花种菜。我家的故厝就有这样一个埕下,中间铺了水泥,两边翻成菜园,倒没有种花……】
【登云路的故厝是传统的土木结构——垒土为墙,横木为梁,乌瓦白壁,挑檐雨廊——所以常能引得燕雀来栖……麻雀是无需我们操心的,它在方言中叫“隻隻”,大概是喜欢群居的缘故。隻隻是鸟中的升斗小民,随遇而安,不争不躁,谨小慎微……】
【方言里描述雨雪降临,所用的动词迥然而异——雨,是逿雨;雪,是落雪。……雪是罕物,是贵客,是南方小城里难以期遇的奇迹——所以把活泼却有些气壮声粗的“逿”字给它不合适,只有温柔而清脆的一声“落雪”,方合它轻盈的气质。】
张潮一口气交过来三篇文章,贾平娃看完以后陷入了沉思当中。
相较于张潮的,他的散文初读并不惊艳,但是细细咀嚼,他笔下的长福县城和登云路,又似在眼前。这种平淡、从容、朴实的风格,似乎消失在文坛上很久了。
这些散文,既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宣喻道理,甚至没有为这些叙写赋予任何特别的含义,但是其中流淌的情绪,就已经让人觉得动容。
贾平娃当然不会因为他的几篇文章,就认为自己“大散文”的理念是错的……思索良久,他还是联系了张潮。
“贾老师,我的作业,你能打几分?不会真的不及格吧?”
“你的散文,我就不打分了。”
“不打分?那我期末成绩怎么办?”
“成绩嘛……肯定算你合格。但是这些散文的分数,我要让读者来打!”
“什么意思?”
“你想写的肯定不止这三篇吧?你来《美文》,我给你开个专栏,每期登一篇。我想看看读者是怎么评价你的散文的。”
作为写出了《商都》《浮躁》《废都》的作家,他来上的,却不是课,而是在教大伙儿怎么写散文。
讲台上,胖头胖脑的贾平娃,操着他那陕西口音浓重的普通话,慢悠悠地和大家讲着自己对散文的看法:
“自从60年代的刘白羽、秦牧等人掀起最后一个散文高潮以后,此后国内的散文,就开始陷入‘迎合’、‘应景’的怪圈,泛滥着‘啊’这样的惊叹词,到处是装腔作势、花拳绣腿。
还有一种散文,无病呻吟,写小感情、写琐碎事、写花花草草,从头到尾唠唠叨叨,简直成了泼妇、贱人!这既由于散文这种体裁的局限性,也由于作家个人的格局。
所以我从90年代开始,就提倡‘大散文’——题材要广泛、情感要博大、思考要深沉……”
这倒确实是贾平娃一直以来的创作主张之一,为此他特地创办了一份名为《美文》的期刊,专门收录符合他“大散文”观点的文章。
张潮却实在不爱听贾平娃的这一套嗑。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所谓“大散文”在90年代被他提出以后,确实渐成散文之中的显学。除了他自己以外,于秋雨和梁衡都可以算其中的佼佼者。
但是此类散文的弊病也很明显,一是写法上的整齐甚至雷同,从眼前风景或世俗人情中提炼一个宏大的主旨,已经成为一种套路。只要你熟练掌握“故事+诗性语言+文化感叹”三步走,谁都能大差不差地写出一篇“大散文”来。
这种相对单调重复的文本结构,导致了“大散文”在21世纪初的滥觞。
这些“大散文”的提倡者,在打倒了杨朔以后,自己同样陷入了杨朔当年的困境当中。
二是贾平娃提倡“大散文”概念,从张潮多了20年的前世经验来看,更像是一种在文坛上跑马圈地的行为。贾平娃依靠此类操作,不断巩固着自己文坛“西北王”的地位,并且一直试图“上洛”。
直到女儿浅浅在网络上暴雷,他才消停下来。
等到自由讨论环节,张潮道:“贾老师刚刚对散文的看法,我不认同。”
贾平娃没有想到竟然有人反对,一看是张潮,不由得好奇道:“我记得你这个小娃娃从来不写散文吧?”、
张潮一愣,才反应过来,自己这一年多写了不少,现代诗也写了几首,但还真没碰过散文。主要原因是散文太过于私人化,没有切身经历,抄也抄不像。
就好像自己虽然熟读李娟多年后出版的几本散文集,但是他不可能像一样,把自己的这份阅读经验,移植为自己的作品。
不过他还是很快反应过来道:“正是因为没写,所以才不认同。”
贾平娃道:“那你说说看。”
张潮缓缓道:“散文属于文学,而文学在我看来,是人内在生命世界的一种外现形式。作为非虚构文体的散文,情真意切才是它的根本,无论是‘大’或者‘小’,只能是写作过程中因势赋形而生,而不是为了刻意印证某种理论。
贾老师您反对散文‘迎合’,但迎合自己对文体预设的立场,就不是‘迎合’了吗?”
贾平娃笑道:“我来以前,晓生就和我说,你是个刺头,爱做反对派。没想到还真是。既然你反对‘大散文’,那你自己的散文观是什么?”
张潮思索了一会儿才道:“我写散文,一定不会摆开架势,看到一块石头、一个古迹,就要从《诗经》或者古希腊悲剧说起,也不会动辄联系人性、历史或者哲学。
第2/2页)
在我心里,散文是外部世界在我内心的投影,写的是我这个人的感性体验,反应的是现实世界与我这个人的联系……它是最不应该被某种概念框定的一种问题。
我对‘散文’的‘散’,理解就是‘自由’——形式自由、内容自由、精神自由。只有在真的需要时才‘大’,平常‘小’也无妨,反而更能体现散文的自由。”
贾平娃和几个上了年纪的男同学们纷纷感觉有被冒犯到——就你20岁,就你随时能‘大’,了不起吗?
不过贾平娃还是很快反应过来,笑咪咪地道:“那好,这次散文课作业,你就交一份你觉得可以反映你这个观点的散文。写的不好,那就别怪我打分不客气。”
张潮毫不犹豫地答道:“好!”
贾平娃只当这是张潮的书生意气,却没有想到张潮被勾的确实想写点散文了。重生以前,他在不同的异乡漂泊了20年,甚少回家;重生以后,也不过在家里呆了不到半年,就又来了燕京。
家乡长福越来越像自己做的一个时常被惊醒的梦,破碎、断续,甚至有些不真切。
他想写写长福、写写登云路、写写那些熟悉的大街小巷和一年多来的感受了。
一周以后,贾平娃就收到了张潮的“作业”。一开始他还不在意,因为很多时候依靠想象和技巧,但散文不一样,没有生活经验的积淀,很难写得熨帖。
但很快,他就被张潮的文字吸引了:
【过去登云路起厝,不论大小,总要留出个院子,叫“埕下”。埕下的土地一部分铺上石头或水泥硬化,一部分就用来养花种菜。我家的故厝就有这样一个埕下,中间铺了水泥,两边翻成菜园,倒没有种花……】
【登云路的故厝是传统的土木结构——垒土为墙,横木为梁,乌瓦白壁,挑檐雨廊——所以常能引得燕雀来栖……麻雀是无需我们操心的,它在方言中叫“隻隻”,大概是喜欢群居的缘故。隻隻是鸟中的升斗小民,随遇而安,不争不躁,谨小慎微……】
【方言里描述雨雪降临,所用的动词迥然而异——雨,是逿雨;雪,是落雪。……雪是罕物,是贵客,是南方小城里难以期遇的奇迹——所以把活泼却有些气壮声粗的“逿”字给它不合适,只有温柔而清脆的一声“落雪”,方合它轻盈的气质。】
张潮一口气交过来三篇文章,贾平娃看完以后陷入了沉思当中。
相较于张潮的,他的散文初读并不惊艳,但是细细咀嚼,他笔下的长福县城和登云路,又似在眼前。这种平淡、从容、朴实的风格,似乎消失在文坛上很久了。
这些散文,既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宣喻道理,甚至没有为这些叙写赋予任何特别的含义,但是其中流淌的情绪,就已经让人觉得动容。
贾平娃当然不会因为他的几篇文章,就认为自己“大散文”的理念是错的……思索良久,他还是联系了张潮。
“贾老师,我的作业,你能打几分?不会真的不及格吧?”
“你的散文,我就不打分了。”
“不打分?那我期末成绩怎么办?”
“成绩嘛……肯定算你合格。但是这些散文的分数,我要让读者来打!”
“什么意思?”
“你想写的肯定不止这三篇吧?你来《美文》,我给你开个专栏,每期登一篇。我想看看读者是怎么评价你的散文的。”第2/2页)
在我心里,散文是外部世界在我内心的投影,写的是我这个人的感性体验,反应的是现实世界与我这个人的联系……它是最不应该被某种概念框定的一种问题。
我对‘散文’的‘散’,理解就是‘自由’——形式自由、内容自由、精神自由。只有在真的需要时才‘大’,平常‘小’也无妨,反而更能体现散文的自由。”
贾平娃和几个上了年纪的男同学们纷纷感觉有被冒犯到——就你20岁,就你随时能‘大’,了不起吗?
不过贾平娃还是很快反应过来,笑咪咪地道:“那好,这次散文课作业,你就交一份你觉得可以反映你这个观点的散文。写的不好,那就别怪我打分不客气。”
张潮毫不犹豫地答道:“好!”
贾平娃只当这是张潮的书生意气,却没有想到张潮被勾的确实想写点散文了。重生以前,他在不同的异乡漂泊了20年,甚少回家;重生以后,也不过在家里呆了不到半年,就又来了燕京。
家乡长福越来越像自己做的一个时常被惊醒的梦,破碎、断续,甚至有些不真切。
他想写写长福、写写登云路、写写那些熟悉的大街小巷和一年多来的感受了。
一周以后,贾平娃就收到了张潮的“作业”。一开始他还不在意,因为很多时候依靠想象和技巧,但散文不一样,没有生活经验的积淀,很难写得熨帖。
但很快,他就被张潮的文字吸引了:
【过去登云路起厝,不论大小,总要留出个院子,叫“埕下”。埕下的土地一部分铺上石头或水泥硬化,一部分就用来养花种菜。我家的故厝就有这样一个埕下,中间铺了水泥,两边翻成菜园,倒没有种花……】
【登云路的故厝是传统的土木结构——垒土为墙,横木为梁,乌瓦白壁,挑檐雨廊——所以常能引得燕雀来栖……麻雀是无需我们操心的,它在方言中叫“隻隻”,大概是喜欢群居的缘故。隻隻是鸟中的升斗小民,随遇而安,不争不躁,谨小慎微……】
【方言里描述雨雪降临,所用的动词迥然而异——雨,是逿雨;雪,是落雪。……雪是罕物,是贵客,是南方小城里难以期遇的奇迹——所以把活泼却有些气壮声粗的“逿”字给它不合适,只有温柔而清脆的一声“落雪”,方合它轻盈的气质。】
张潮一口气交过来三篇文章,贾平娃看完以后陷入了沉思当中。
相较于张潮的,他的散文初读并不惊艳,但是细细咀嚼,他笔下的长福县城和登云路,又似在眼前。这种平淡、从容、朴实的风格,似乎消失在文坛上很久了。
这些散文,既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宣喻道理,甚至没有为这些叙写赋予任何特别的含义,但是其中流淌的情绪,就已经让人觉得动容。
贾平娃当然不会因为他的几篇文章,就认为自己“大散文”的理念是错的……思索良久,他还是联系了张潮。
“贾老师,我的作业,你能打几分?不会真的不及格吧?”
“你的散文,我就不打分了。”
“不打分?那我期末成绩怎么办?”
“成绩嘛……肯定算你合格。但是这些散文的分数,我要让读者来打!”
“什么意思?”
“你想写的肯定不止这三篇吧?你来《美文》,我给你开个专栏,每期登一篇。我想看看读者是怎么评价你的散文的。”第2/2页)
在我心里,散文是外部世界在我内心的投影,写的是我这个人的感性体验,反应的是现实世界与我这个人的联系……它是最不应该被某种概念框定的一种问题。
我对‘散文’的‘散’,理解就是‘自由’——形式自由、内容自由、精神自由。只有在真的需要时才‘大’,平常‘小’也无妨,反而更能体现散文的自由。”
贾平娃和几个上了年纪的男同学们纷纷感觉有被冒犯到——就你20岁,就你随时能‘大’,了不起吗?
不过贾平娃还是很快反应过来,笑咪咪地道:“那好,这次散文课作业,你就交一份你觉得可以反映你这个观点的散文。写的不好,那就别怪我打分不客气。”
张潮毫不犹豫地答道:“好!”
贾平娃只当这是张潮的书生意气,却没有想到张潮被勾的确实想写点散文了。重生以前,他在不同的异乡漂泊了20年,甚少回家;重生以后,也不过在家里呆了不到半年,就又来了燕京。
家乡长福越来越像自己做的一个时常被惊醒的梦,破碎、断续,甚至有些不真切。
他想写写长福、写写登云路、写写那些熟悉的大街小巷和一年多来的感受了。
一周以后,贾平娃就收到了张潮的“作业”。一开始他还不在意,因为很多时候依靠想象和技巧,但散文不一样,没有生活经验的积淀,很难写得熨帖。
但很快,他就被张潮的文字吸引了:
【过去登云路起厝,不论大小,总要留出个院子,叫“埕下”。埕下的土地一部分铺上石头或水泥硬化,一部分就用来养花种菜。我家的故厝就有这样一个埕下,中间铺了水泥,两边翻成菜园,倒没有种花……】
【登云路的故厝是传统的土木结构——垒土为墙,横木为梁,乌瓦白壁,挑檐雨廊——所以常能引得燕雀来栖……麻雀是无需我们操心的,它在方言中叫“隻隻”,大概是喜欢群居的缘故。隻隻是鸟中的升斗小民,随遇而安,不争不躁,谨小慎微……】
【方言里描述雨雪降临,所用的动词迥然而异——雨,是逿雨;雪,是落雪。……雪是罕物,是贵客,是南方小城里难以期遇的奇迹——所以把活泼却有些气壮声粗的“逿”字给它不合适,只有温柔而清脆的一声“落雪”,方合它轻盈的气质。】
张潮一口气交过来三篇文章,贾平娃看完以后陷入了沉思当中。
相较于张潮的,他的散文初读并不惊艳,但是细细咀嚼,他笔下的长福县城和登云路,又似在眼前。这种平淡、从容、朴实的风格,似乎消失在文坛上很久了。
这些散文,既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宣喻道理,甚至没有为这些叙写赋予任何特别的含义,但是其中流淌的情绪,就已经让人觉得动容。
贾平娃当然不会因为他的几篇文章,就认为自己“大散文”的理念是错的……思索良久,他还是联系了张潮。
“贾老师,我的作业,你能打几分?不会真的不及格吧?”
“你的散文,我就不打分了。”
“不打分?那我期末成绩怎么办?”
“成绩嘛……肯定算你合格。但是这些散文的分数,我要让读者来打!”
“什么意思?”
“你想写的肯定不止这三篇吧?你来《美文》,我给你开个专栏,每期登一篇。我想看看读者是怎么评价你的散文的。”第2/2页)
在我心里,散文是外部世界在我内心的投影,写的是我这个人的感性体验,反应的是现实世界与我这个人的联系……它是最不应该被某种概念框定的一种问题。
我对‘散文’的‘散’,理解就是‘自由’——形式自由、内容自由、精神自由。只有在真的需要时才‘大’,平常‘小’也无妨,反而更能体现散文的自由。”
贾平娃和几个上了年纪的男同学们纷纷感觉有被冒犯到——就你20岁,就你随时能‘大’,了不起吗?
不过贾平娃还是很快反应过来,笑咪咪地道:“那好,这次散文课作业,你就交一份你觉得可以反映你这个观点的散文。写的不好,那就别怪我打分不客气。”
张潮毫不犹豫地答道:“好!”
贾平娃只当这是张潮的书生意气,却没有想到张潮被勾的确实想写点散文了。重生以前,他在不同的异乡漂泊了20年,甚少回家;重生以后,也不过在家里呆了不到半年,就又来了燕京。
家乡长福越来越像自己做的一个时常被惊醒的梦,破碎、断续,甚至有些不真切。
他想写写长福、写写登云路、写写那些熟悉的大街小巷和一年多来的感受了。
一周以后,贾平娃就收到了张潮的“作业”。一开始他还不在意,因为很多时候依靠想象和技巧,但散文不一样,没有生活经验的积淀,很难写得熨帖。
但很快,他就被张潮的文字吸引了:
【过去登云路起厝,不论大小,总要留出个院子,叫“埕下”。埕下的土地一部分铺上石头或水泥硬化,一部分就用来养花种菜。我家的故厝就有这样一个埕下,中间铺了水泥,两边翻成菜园,倒没有种花……】
【登云路的故厝是传统的土木结构——垒土为墙,横木为梁,乌瓦白壁,挑檐雨廊——所以常能引得燕雀来栖……麻雀是无需我们操心的,它在方言中叫“隻隻”,大概是喜欢群居的缘故。隻隻是鸟中的升斗小民,随遇而安,不争不躁,谨小慎微……】
【方言里描述雨雪降临,所用的动词迥然而异——雨,是逿雨;雪,是落雪。……雪是罕物,是贵客,是南方小城里难以期遇的奇迹——所以把活泼却有些气壮声粗的“逿”字给它不合适,只有温柔而清脆的一声“落雪”,方合它轻盈的气质。】
张潮一口气交过来三篇文章,贾平娃看完以后陷入了沉思当中。
相较于张潮的,他的散文初读并不惊艳,但是细细咀嚼,他笔下的长福县城和登云路,又似在眼前。这种平淡、从容、朴实的风格,似乎消失在文坛上很久了。
这些散文,既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宣喻道理,甚至没有为这些叙写赋予任何特别的含义,但是其中流淌的情绪,就已经让人觉得动容。
贾平娃当然不会因为他的几篇文章,就认为自己“大散文”的理念是错的……思索良久,他还是联系了张潮。
“贾老师,我的作业,你能打几分?不会真的不及格吧?”
“你的散文,我就不打分了。”
“不打分?那我期末成绩怎么办?”
“成绩嘛……肯定算你合格。但是这些散文的分数,我要让读者来打!”
“什么意思?”
“你想写的肯定不止这三篇吧?你来《美文》,我给你开个专栏,每期登一篇。我想看看读者是怎么评价你的散文的。”第2/2页)
在我心里,散文是外部世界在我内心的投影,写的是我这个人的感性体验,反应的是现实世界与我这个人的联系……它是最不应该被某种概念框定的一种问题。
我对‘散文’的‘散’,理解就是‘自由’——形式自由、内容自由、精神自由。只有在真的需要时才‘大’,平常‘小’也无妨,反而更能体现散文的自由。”
贾平娃和几个上了年纪的男同学们纷纷感觉有被冒犯到——就你20岁,就你随时能‘大’,了不起吗?
不过贾平娃还是很快反应过来,笑咪咪地道:“那好,这次散文课作业,你就交一份你觉得可以反映你这个观点的散文。写的不好,那就别怪我打分不客气。”
张潮毫不犹豫地答道:“好!”
贾平娃只当这是张潮的书生意气,却没有想到张潮被勾的确实想写点散文了。重生以前,他在不同的异乡漂泊了20年,甚少回家;重生以后,也不过在家里呆了不到半年,就又来了燕京。
家乡长福越来越像自己做的一个时常被惊醒的梦,破碎、断续,甚至有些不真切。
他想写写长福、写写登云路、写写那些熟悉的大街小巷和一年多来的感受了。
一周以后,贾平娃就收到了张潮的“作业”。一开始他还不在意,因为很多时候依靠想象和技巧,但散文不一样,没有生活经验的积淀,很难写得熨帖。
但很快,他就被张潮的文字吸引了:
【过去登云路起厝,不论大小,总要留出个院子,叫“埕下”。埕下的土地一部分铺上石头或水泥硬化,一部分就用来养花种菜。我家的故厝就有这样一个埕下,中间铺了水泥,两边翻成菜园,倒没有种花……】
【登云路的故厝是传统的土木结构——垒土为墙,横木为梁,乌瓦白壁,挑檐雨廊——所以常能引得燕雀来栖……麻雀是无需我们操心的,它在方言中叫“隻隻”,大概是喜欢群居的缘故。隻隻是鸟中的升斗小民,随遇而安,不争不躁,谨小慎微……】
【方言里描述雨雪降临,所用的动词迥然而异——雨,是逿雨;雪,是落雪。……雪是罕物,是贵客,是南方小城里难以期遇的奇迹——所以把活泼却有些气壮声粗的“逿”字给它不合适,只有温柔而清脆的一声“落雪”,方合它轻盈的气质。】
张潮一口气交过来三篇文章,贾平娃看完以后陷入了沉思当中。
相较于张潮的,他的散文初读并不惊艳,但是细细咀嚼,他笔下的长福县城和登云路,又似在眼前。这种平淡、从容、朴实的风格,似乎消失在文坛上很久了。
这些散文,既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宣喻道理,甚至没有为这些叙写赋予任何特别的含义,但是其中流淌的情绪,就已经让人觉得动容。
贾平娃当然不会因为他的几篇文章,就认为自己“大散文”的理念是错的……思索良久,他还是联系了张潮。
“贾老师,我的作业,你能打几分?不会真的不及格吧?”
“你的散文,我就不打分了。”
“不打分?那我期末成绩怎么办?”
“成绩嘛……肯定算你合格。但是这些散文的分数,我要让读者来打!”
“什么意思?”
“你想写的肯定不止这三篇吧?你来《美文》,我给你开个专栏,每期登一篇。我想看看读者是怎么评价你的散文的。”第2/2页)
在我心里,散文是外部世界在我内心的投影,写的是我这个人的感性体验,反应的是现实世界与我这个人的联系……它是最不应该被某种概念框定的一种问题。
我对‘散文’的‘散’,理解就是‘自由’——形式自由、内容自由、精神自由。只有在真的需要时才‘大’,平常‘小’也无妨,反而更能体现散文的自由。”
贾平娃和几个上了年纪的男同学们纷纷感觉有被冒犯到——就你20岁,就你随时能‘大’,了不起吗?
不过贾平娃还是很快反应过来,笑咪咪地道:“那好,这次散文课作业,你就交一份你觉得可以反映你这个观点的散文。写的不好,那就别怪我打分不客气。”
张潮毫不犹豫地答道:“好!”
贾平娃只当这是张潮的书生意气,却没有想到张潮被勾的确实想写点散文了。重生以前,他在不同的异乡漂泊了20年,甚少回家;重生以后,也不过在家里呆了不到半年,就又来了燕京。
家乡长福越来越像自己做的一个时常被惊醒的梦,破碎、断续,甚至有些不真切。
他想写写长福、写写登云路、写写那些熟悉的大街小巷和一年多来的感受了。
一周以后,贾平娃就收到了张潮的“作业”。一开始他还不在意,因为很多时候依靠想象和技巧,但散文不一样,没有生活经验的积淀,很难写得熨帖。
但很快,他就被张潮的文字吸引了:
【过去登云路起厝,不论大小,总要留出个院子,叫“埕下”。埕下的土地一部分铺上石头或水泥硬化,一部分就用来养花种菜。我家的故厝就有这样一个埕下,中间铺了水泥,两边翻成菜园,倒没有种花……】
【登云路的故厝是传统的土木结构——垒土为墙,横木为梁,乌瓦白壁,挑檐雨廊——所以常能引得燕雀来栖……麻雀是无需我们操心的,它在方言中叫“隻隻”,大概是喜欢群居的缘故。隻隻是鸟中的升斗小民,随遇而安,不争不躁,谨小慎微……】
【方言里描述雨雪降临,所用的动词迥然而异——雨,是逿雨;雪,是落雪。……雪是罕物,是贵客,是南方小城里难以期遇的奇迹——所以把活泼却有些气壮声粗的“逿”字给它不合适,只有温柔而清脆的一声“落雪”,方合它轻盈的气质。】
张潮一口气交过来三篇文章,贾平娃看完以后陷入了沉思当中。
相较于张潮的,他的散文初读并不惊艳,但是细细咀嚼,他笔下的长福县城和登云路,又似在眼前。这种平淡、从容、朴实的风格,似乎消失在文坛上很久了。
这些散文,既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宣喻道理,甚至没有为这些叙写赋予任何特别的含义,但是其中流淌的情绪,就已经让人觉得动容。
贾平娃当然不会因为他的几篇文章,就认为自己“大散文”的理念是错的……思索良久,他还是联系了张潮。
“贾老师,我的作业,你能打几分?不会真的不及格吧?”
“你的散文,我就不打分了。”
“不打分?那我期末成绩怎么办?”
“成绩嘛……肯定算你合格。但是这些散文的分数,我要让读者来打!”
“什么意思?”
“你想写的肯定不止这三篇吧?你来《美文》,我给你开个专栏,每期登一篇。我想看看读者是怎么评价你的散文的。”第2/2页)
在我心里,散文是外部世界在我内心的投影,写的是我这个人的感性体验,反应的是现实世界与我这个人的联系……它是最不应该被某种概念框定的一种问题。
我对‘散文’的‘散’,理解就是‘自由’——形式自由、内容自由、精神自由。只有在真的需要时才‘大’,平常‘小’也无妨,反而更能体现散文的自由。”
贾平娃和几个上了年纪的男同学们纷纷感觉有被冒犯到——就你20岁,就你随时能‘大’,了不起吗?
不过贾平娃还是很快反应过来,笑咪咪地道:“那好,这次散文课作业,你就交一份你觉得可以反映你这个观点的散文。写的不好,那就别怪我打分不客气。”
张潮毫不犹豫地答道:“好!”
贾平娃只当这是张潮的书生意气,却没有想到张潮被勾的确实想写点散文了。重生以前,他在不同的异乡漂泊了20年,甚少回家;重生以后,也不过在家里呆了不到半年,就又来了燕京。
家乡长福越来越像自己做的一个时常被惊醒的梦,破碎、断续,甚至有些不真切。
他想写写长福、写写登云路、写写那些熟悉的大街小巷和一年多来的感受了。
一周以后,贾平娃就收到了张潮的“作业”。一开始他还不在意,因为很多时候依靠想象和技巧,但散文不一样,没有生活经验的积淀,很难写得熨帖。
但很快,他就被张潮的文字吸引了:
【过去登云路起厝,不论大小,总要留出个院子,叫“埕下”。埕下的土地一部分铺上石头或水泥硬化,一部分就用来养花种菜。我家的故厝就有这样一个埕下,中间铺了水泥,两边翻成菜园,倒没有种花……】
【登云路的故厝是传统的土木结构——垒土为墙,横木为梁,乌瓦白壁,挑檐雨廊——所以常能引得燕雀来栖……麻雀是无需我们操心的,它在方言中叫“隻隻”,大概是喜欢群居的缘故。隻隻是鸟中的升斗小民,随遇而安,不争不躁,谨小慎微……】
【方言里描述雨雪降临,所用的动词迥然而异——雨,是逿雨;雪,是落雪。……雪是罕物,是贵客,是南方小城里难以期遇的奇迹——所以把活泼却有些气壮声粗的“逿”字给它不合适,只有温柔而清脆的一声“落雪”,方合它轻盈的气质。】
张潮一口气交过来三篇文章,贾平娃看完以后陷入了沉思当中。
相较于张潮的,他的散文初读并不惊艳,但是细细咀嚼,他笔下的长福县城和登云路,又似在眼前。这种平淡、从容、朴实的风格,似乎消失在文坛上很久了。
这些散文,既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宣喻道理,甚至没有为这些叙写赋予任何特别的含义,但是其中流淌的情绪,就已经让人觉得动容。
贾平娃当然不会因为他的几篇文章,就认为自己“大散文”的理念是错的……思索良久,他还是联系了张潮。
“贾老师,我的作业,你能打几分?不会真的不及格吧?”
“你的散文,我就不打分了。”
“不打分?那我期末成绩怎么办?”
“成绩嘛……肯定算你合格。但是这些散文的分数,我要让读者来打!”
“什么意思?”
“你想写的肯定不止这三篇吧?你来《美文》,我给你开个专栏,每期登一篇。我想看看读者是怎么评价你的散文的。”第2/2页)
在我心里,散文是外部世界在我内心的投影,写的是我这个人的感性体验,反应的是现实世界与我这个人的联系……它是最不应该被某种概念框定的一种问题。
我对‘散文’的‘散’,理解就是‘自由’——形式自由、内容自由、精神自由。只有在真的需要时才‘大’,平常‘小’也无妨,反而更能体现散文的自由。”
贾平娃和几个上了年纪的男同学们纷纷感觉有被冒犯到——就你20岁,就你随时能‘大’,了不起吗?
不过贾平娃还是很快反应过来,笑咪咪地道:“那好,这次散文课作业,你就交一份你觉得可以反映你这个观点的散文。写的不好,那就别怪我打分不客气。”
张潮毫不犹豫地答道:“好!”
贾平娃只当这是张潮的书生意气,却没有想到张潮被勾的确实想写点散文了。重生以前,他在不同的异乡漂泊了20年,甚少回家;重生以后,也不过在家里呆了不到半年,就又来了燕京。
家乡长福越来越像自己做的一个时常被惊醒的梦,破碎、断续,甚至有些不真切。
他想写写长福、写写登云路、写写那些熟悉的大街小巷和一年多来的感受了。
一周以后,贾平娃就收到了张潮的“作业”。一开始他还不在意,因为很多时候依靠想象和技巧,但散文不一样,没有生活经验的积淀,很难写得熨帖。
但很快,他就被张潮的文字吸引了:
【过去登云路起厝,不论大小,总要留出个院子,叫“埕下”。埕下的土地一部分铺上石头或水泥硬化,一部分就用来养花种菜。我家的故厝就有这样一个埕下,中间铺了水泥,两边翻成菜园,倒没有种花……】
【登云路的故厝是传统的土木结构——垒土为墙,横木为梁,乌瓦白壁,挑檐雨廊——所以常能引得燕雀来栖……麻雀是无需我们操心的,它在方言中叫“隻隻”,大概是喜欢群居的缘故。隻隻是鸟中的升斗小民,随遇而安,不争不躁,谨小慎微……】
【方言里描述雨雪降临,所用的动词迥然而异——雨,是逿雨;雪,是落雪。……雪是罕物,是贵客,是南方小城里难以期遇的奇迹——所以把活泼却有些气壮声粗的“逿”字给它不合适,只有温柔而清脆的一声“落雪”,方合它轻盈的气质。】
张潮一口气交过来三篇文章,贾平娃看完以后陷入了沉思当中。
相较于张潮的,他的散文初读并不惊艳,但是细细咀嚼,他笔下的长福县城和登云路,又似在眼前。这种平淡、从容、朴实的风格,似乎消失在文坛上很久了。
这些散文,既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宣喻道理,甚至没有为这些叙写赋予任何特别的含义,但是其中流淌的情绪,就已经让人觉得动容。
贾平娃当然不会因为他的几篇文章,就认为自己“大散文”的理念是错的……思索良久,他还是联系了张潮。
“贾老师,我的作业,你能打几分?不会真的不及格吧?”
“你的散文,我就不打分了。”
“不打分?那我期末成绩怎么办?”
“成绩嘛……肯定算你合格。但是这些散文的分数,我要让读者来打!”
“什么意思?”
“你想写的肯定不止这三篇吧?你来《美文》,我给你开个专栏,每期登一篇。我想看看读者是怎么评价你的散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