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俺们都懂!
津门,果品铺子。
掌柜的对“算盘”道:“张站长,真要再联系那个人?那个人当初可说的是去去就回,现在一去就是半年多,连个人影都见不着,咱们拢共没从他那赚几个钱,用电台联络的风险太大,不值当的呀!”
张站长袖着手,垂着眼睑,“你懂什么?那个人才是真正的生意人,买卖人!搞情报交易,离不开这种人,那个金司令你也见到了,你觉得一般的情报能打动她?就算有重要情报,要是没有懂行的人跟她谈价钱,怕是也卖不出好价钱来!你知道金司令今天说什么吗?她说要是弄到了关于这次刺杀案件的情报,她就出十根小黄鱼!这样的买卖咱们只要干上几笔,就能去关外买房子置地,娶媳妇过日子!不比整天提心吊胆的强?”
掌柜的瞪大眼,“她真能出十根小黄鱼?”
“废话,你忘了你跟过她几次了,这个人关系很硬,之前都敢跟那位林少佐不对付,现在两人又合作了,听她的口风,有更大的官儿支持他俩的合作,那他们得有多少经费?不像咱们,一个站就俩人,一年几十块大洋的经费,全靠自己做买卖挣钱,有时候还得倒贴给上边!”
别看掌柜的叫这个家伙“站长”,但此站非彼站,这个站就是联络站,有人也叫交通站,是地下系统最基层一级单位。
而且这俩人还不是特科部的,而是北方局的,经费肯定就又少了一些。
掌柜的一跺脚,“成!那我就去发报!”
...........................
津门。
林泽有空又跑到港口工地视察。
这种视察更多是传递一种态度,上面人的注意力到位了,底下人干活就会更周到、更仔细。
这就跟家里装修房子的道理差不多,你对装修队太客气,上来就买水递烟,人家反而可能欺负你。
反而你挑挑拣拣,对细节很是在意,甚至挑毛病要求返工,人家可能会更认真更细致的干活。
这次视察是周学进陪着,自从他一开始例行公事的来了几次以后,现在几乎每天都在这里。
对外当然是宣称要严格把关,力求让林爷满意。
实际上是这几万工人让他太眼馋了!
几万工人啊!
要是能发展个十分之一......
工程进展不算慢,清淤工作基本上完成了,现在主要在搞回填。
当然,离港口完全建成还需要个几年,林泽不着急,建的慢点才好,要是小鬼子投降之前就建完了,那不是便宜了他们?
“学进,工地上伙食怎么样?多米尼克那家伙没耍花招吧?”
周学进笑道:“有林爷在,他不敢玩儿家伙,米利坚人有钱,一开始弄来的都是白面,弄得工人都不敢吃,后来我跟他说了一下,用杂和面当主食,省下来的钱多弄点副食品,弄点食用油,每人分的不多,但能保证体力,这样就不乍眼了。”
嗯,不管怎么说,给工人吃白面馒头还是太容易引起关注了。
“行,中午我就在这吃,看看工人们吃的怎么样,对了,宫本那边又送来衣服了吗?干重活,衣服磨损的快。”
“您放心吧,前不久宫本先生又派人送来一批,现在天热了,正好给工人们换上。”
工地上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场面,拉土的,打夯的,清淤的,砸石头的。
没有什么监工,只有一些“施工员”跑来跑去,指挥工人干活。
李老汉仍旧干着拉土的活,他赤着上身,一来是天热了,二来是他不舍得穿发给他的工服,那都是好料子哩!过个几年,等孙子长大了,还能留给他穿!
他在前面拉,一个年轻点的在后面推。
往来几趟,年轻的男人喘着粗气,擦了一把汗。
“老李叔,老李叔,歇歇,咱歇歇,喝碗水吧!”
李老汉放下肩头的绳子,“好,喝碗水就接着干,眼看又要吃晌午饭了,可不敢歇时间长了!”
年轻人认真点头,“我算了,咱们晌午前能推二十趟呢,这活干的不慢,不慢!”
两人来到一处小棚,拿起粗陶碗,在大水桶里舀了一碗水。
年轻人说到:“以前天冷喝热水,现在这么热了,咋还喝热的?”
李老汉指点道:“你看你喘的,再喝凉水,要激炸了你的肺!快点喝,喝完了好干活。”
在林泽看来,工人们的待遇堪称可怜。
每天天刚亮就要起来,吃一顿早饭,然后去干活,一直干到中午吃饭,才能略微休息,然后继续干,直到天黑。
除了管吃管住,几乎没有工钱,就算那些招聘来的有经验的工人,一个月也不过两块钱,简直可以说少的可怜!
可工人不是这么认为的。
一开始很多人觉得,这个东家恐怕是脑子不好!
哪有一天吃三顿饭的!
等后来菜里的油花越来越多,甚至出现肉片的时候,他们开始衷心为东家祝福!
这是活菩萨啊!
当有人在工地上摔断了腿,非但没有人打骂,反而找了洋大夫来给他诊治,大伙儿都沉默了!
这里是天堂吗?
这要再不好好干活,要是偷奸耍滑,那还是人吗?
一开始,工人们只是模模糊糊知道有一位林爷给他们饭吃。
到后来,每到晚上散了工,各个工棚都有一些很会说故事的人。
这些人就像是三不管说书的,讲起故事来那叫一个声情并茂,工人们相当爱听!
从这些人嘴里,工人们逐渐了解道,是林爷排除万难,给他们找了活干,给他们弄来粮食,给他们衣裳穿。
也是从这些人嘴里,工人们知道了林爷在津门有多不容易,为了保护好同胞,不惜给鬼子当差,有一次因为对工人太好被看不过去的人举报,结果被弄到北平审查了好几天,差点连命都丢了。
当时就有工人拍案而起,“嫩他娘!谁想跟林爷过不去,先从俺们身上踩过去!没有林爷,俺们早就饿死、冻死了,俺们这条命就交给他了!”
后来钮主任就派人来辟谣,说事情根本不是那样,大家不要以讹传讹。
工人们纷纷表示理解,俺们都懂!
这些事儿都不能明说,俺们都懂!
掌柜的对“算盘”道:“张站长,真要再联系那个人?那个人当初可说的是去去就回,现在一去就是半年多,连个人影都见不着,咱们拢共没从他那赚几个钱,用电台联络的风险太大,不值当的呀!”
张站长袖着手,垂着眼睑,“你懂什么?那个人才是真正的生意人,买卖人!搞情报交易,离不开这种人,那个金司令你也见到了,你觉得一般的情报能打动她?就算有重要情报,要是没有懂行的人跟她谈价钱,怕是也卖不出好价钱来!你知道金司令今天说什么吗?她说要是弄到了关于这次刺杀案件的情报,她就出十根小黄鱼!这样的买卖咱们只要干上几笔,就能去关外买房子置地,娶媳妇过日子!不比整天提心吊胆的强?”
掌柜的瞪大眼,“她真能出十根小黄鱼?”
“废话,你忘了你跟过她几次了,这个人关系很硬,之前都敢跟那位林少佐不对付,现在两人又合作了,听她的口风,有更大的官儿支持他俩的合作,那他们得有多少经费?不像咱们,一个站就俩人,一年几十块大洋的经费,全靠自己做买卖挣钱,有时候还得倒贴给上边!”
别看掌柜的叫这个家伙“站长”,但此站非彼站,这个站就是联络站,有人也叫交通站,是地下系统最基层一级单位。
而且这俩人还不是特科部的,而是北方局的,经费肯定就又少了一些。
掌柜的一跺脚,“成!那我就去发报!”
...........................
津门。
林泽有空又跑到港口工地视察。
这种视察更多是传递一种态度,上面人的注意力到位了,底下人干活就会更周到、更仔细。
这就跟家里装修房子的道理差不多,你对装修队太客气,上来就买水递烟,人家反而可能欺负你。
反而你挑挑拣拣,对细节很是在意,甚至挑毛病要求返工,人家可能会更认真更细致的干活。
这次视察是周学进陪着,自从他一开始例行公事的来了几次以后,现在几乎每天都在这里。
对外当然是宣称要严格把关,力求让林爷满意。
实际上是这几万工人让他太眼馋了!
几万工人啊!
要是能发展个十分之一......
工程进展不算慢,清淤工作基本上完成了,现在主要在搞回填。
当然,离港口完全建成还需要个几年,林泽不着急,建的慢点才好,要是小鬼子投降之前就建完了,那不是便宜了他们?
“学进,工地上伙食怎么样?多米尼克那家伙没耍花招吧?”
周学进笑道:“有林爷在,他不敢玩儿家伙,米利坚人有钱,一开始弄来的都是白面,弄得工人都不敢吃,后来我跟他说了一下,用杂和面当主食,省下来的钱多弄点副食品,弄点食用油,每人分的不多,但能保证体力,这样就不乍眼了。”
嗯,不管怎么说,给工人吃白面馒头还是太容易引起关注了。
“行,中午我就在这吃,看看工人们吃的怎么样,对了,宫本那边又送来衣服了吗?干重活,衣服磨损的快。”
“您放心吧,前不久宫本先生又派人送来一批,现在天热了,正好给工人们换上。”
工地上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场面,拉土的,打夯的,清淤的,砸石头的。
没有什么监工,只有一些“施工员”跑来跑去,指挥工人干活。
李老汉仍旧干着拉土的活,他赤着上身,一来是天热了,二来是他不舍得穿发给他的工服,那都是好料子哩!过个几年,等孙子长大了,还能留给他穿!
他在前面拉,一个年轻点的在后面推。
往来几趟,年轻的男人喘着粗气,擦了一把汗。
“老李叔,老李叔,歇歇,咱歇歇,喝碗水吧!”
李老汉放下肩头的绳子,“好,喝碗水就接着干,眼看又要吃晌午饭了,可不敢歇时间长了!”
年轻人认真点头,“我算了,咱们晌午前能推二十趟呢,这活干的不慢,不慢!”
两人来到一处小棚,拿起粗陶碗,在大水桶里舀了一碗水。
年轻人说到:“以前天冷喝热水,现在这么热了,咋还喝热的?”
李老汉指点道:“你看你喘的,再喝凉水,要激炸了你的肺!快点喝,喝完了好干活。”
在林泽看来,工人们的待遇堪称可怜。
每天天刚亮就要起来,吃一顿早饭,然后去干活,一直干到中午吃饭,才能略微休息,然后继续干,直到天黑。
除了管吃管住,几乎没有工钱,就算那些招聘来的有经验的工人,一个月也不过两块钱,简直可以说少的可怜!
可工人不是这么认为的。
一开始很多人觉得,这个东家恐怕是脑子不好!
哪有一天吃三顿饭的!
等后来菜里的油花越来越多,甚至出现肉片的时候,他们开始衷心为东家祝福!
这是活菩萨啊!
当有人在工地上摔断了腿,非但没有人打骂,反而找了洋大夫来给他诊治,大伙儿都沉默了!
这里是天堂吗?
这要再不好好干活,要是偷奸耍滑,那还是人吗?
一开始,工人们只是模模糊糊知道有一位林爷给他们饭吃。
到后来,每到晚上散了工,各个工棚都有一些很会说故事的人。
这些人就像是三不管说书的,讲起故事来那叫一个声情并茂,工人们相当爱听!
从这些人嘴里,工人们逐渐了解道,是林爷排除万难,给他们找了活干,给他们弄来粮食,给他们衣裳穿。
也是从这些人嘴里,工人们知道了林爷在津门有多不容易,为了保护好同胞,不惜给鬼子当差,有一次因为对工人太好被看不过去的人举报,结果被弄到北平审查了好几天,差点连命都丢了。
当时就有工人拍案而起,“嫩他娘!谁想跟林爷过不去,先从俺们身上踩过去!没有林爷,俺们早就饿死、冻死了,俺们这条命就交给他了!”
后来钮主任就派人来辟谣,说事情根本不是那样,大家不要以讹传讹。
工人们纷纷表示理解,俺们都懂!
这些事儿都不能明说,俺们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