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泰山书院

    城头箭矢如雨点一般落下。

    管亥睁大了眼睛,满脸不敢置信下令的人居然真的是平日待他似乎极好的族叔。

    在那一刻,管亥甚至能够看到族叔脸上狰狞的笑容。

    为什么。

    为什么不管自己的死活?

    不救我也就算了。

    还要放箭?

    管亥在这一刻充满了绝望。

    哪怕在被关羽打败的时候,他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拖延时间等待城门关上。

    但看到族人的绝情那一刻,依旧让他感到哀伤,愤怒痛苦不甘等等情绪涌上心头。

    这种被信任的人抛弃,被族人出卖的滋味,令人内心充满了煎熬。

    但管亥不知道,管氏族长早就巴不得他死。

    广县的人马组成有两部分。

    一部分是管氏宗族以及他们笼络的民众,约有三四千人,数量并不多。另外一部分,则是管亥带来的黄巾部曲,总数达到三万,人数最多。

    管亥是乐安人,与齐国管氏虽然祖上确实是一脉,而且还是管仲后代。但二族分家一百多年,早就没有了来往。

    原来管氏宗族首领笼络管亥,是看中了他的人马,试图将这些黄巾士兵划在他自己名下。

    毕竟当管亥带着人马过来投奔的时候,城里的力量就已经出现了失衡,管氏首领怎么可能安心得起来?

    兵权自然要握在自己手里才放心。

    然而管亥在黄巾士卒中素有威望,士兵皆服他,很难夺他的权,使得管氏首领不得不巴结着管亥,一直不敢轻举妄动。

    现在看到管亥陷在城外,管氏首领当时差点没笑出声,立即下令放箭,而且都是往管亥身上招呼。

    城楼上的人都是管事首领的亲信,自然听命于他,纷纷向管亥与关羽方向射箭。

    “叮叮当当!”

    关羽挥舞长刀,将射来的箭支格挡。

    身后大军中立即有盾牌手一拥而上,形成坚实的盾牌墙,将主将护住。

    “绑上,带走。”

    关羽翻身下马,在盾牌手的掩护下,缓缓撤退。

    众人将管亥也带走。

    管亥此时哀莫大于心死,没有任何反抗就被士兵们抓起来。

    关羽带着大军撤退二里,安营扎寨。

    其实回来之后他就有点后悔,光顾着完成四弟交代的任务,居然没有第一时间冲进城。

    如果当时候他就趁着敌人没有防备,全军出击,现在没准已经占领广县了。

    只是管亥来后,关羽觉得手痒难耐,又想起陈暮说看能不能尝试收服管亥,忍不住上去打了一场,错过了攻城最佳时间。

    这样一来,再攻打县城的话,要么就旷日持久地围城,要么就得牺牲不少士兵生命来强攻,似乎有点不划算。

    算了。

    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还是看能不能想想其它办法吧。

    关羽不像张飞那么莽,有自己的考量。

    营地扎好后已经是傍晚。

    军中生火做饭,除了放哨和巡逻的士兵以外,大部分士兵要么躲在帐篷里,要么架上火堆取暖。

    隆冬十二月,虽未下雪,北风却汹涌澎湃地呼啸而来,冷得令人发抖。

    关羽在自己营帐中看了一会儿书,一灯如豆,点亮了昏暗的帐篷。白色的布料上,映照出一个高大的身影。

    天色稍晚一些,大约是人定时刻,也就是晚上9点钟左右,关羽准备放下书本去睡觉。

    今日得养精蓄锐,明天还得攻城。

    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帐篷外忽然有人说道:“将军,管亥求见。”

    “哦?带进来。”

    关羽没有劝降别人的经验,他原本是想抓了管亥,让陈暮去处理,没想到管亥自己找上门来。

    管亥被五花大绑地带进营帐中,士兵本来想让他跪下,被关羽制止。

    “管亥是条汉子,莫要轻辱,给他松绑吧。”

    “这......唯。”

    士兵本来想说这人力气很大,万一在账内行凶怎么办,忽然想起自家主将的武力值,顿时就放心地给管亥松绑。

    等管亥被解开,关羽才坐在位置上问道:“管亥,你要求见我是有何事啊?”

    管亥苦笑道:“你既然说莫要轻辱,白天在城下又为何辱我?”

    关羽一头雾水道:“我何事辱你了?”

    管亥握紧了拳头:“你说给某一条生路,难道你认为某的命就一定掌控在你之手吗?”

    关羽一愣,仔细回味着这句话,如果别人跟自己这么说的话......

    好吧。

    确实有点轻视人家的意思。

    关羽诚恳说道:“是我说错话了,抱歉。”

    他是个傲上而不轻下之人,管亥要是个豪强出身,肯定不值得他废口舌。

    但人家是贫农,造反也是迫不得已。加上陈暮有过吩咐,所以关羽的态度还是相当不错。

    见他道歉,管亥惨颜笑道:“罢了,我都已经是阶下之囚,还能说什么呢?”

    关羽摆摆手道:“非也,我之前就已经说过,你是条好汉子,不为国效力可惜了,不如随我加入官军,投身军伍,报效国家。”

    “这......”

    管亥迟疑。

    其实他今天来找关羽,就证明了他的态度已经出现了摇摆,现在欠缺的,只是一番说辞而已。

    关羽想了想,说道:“莫非你还惦记着你那什么宗族不成?还想让他们再放一次箭?”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管亥脸上露出愤怒的表情,喝骂道:“管包那老贼,枉我平日待他如亲叔父。没想到我落难时不救助也就算了,反而.......这该死的老贼,我必生啖此贼肉!”

    待他谩骂过后,关羽才叹道:“我以前听我四弟说过一句话,世人皆为利,为了利益,手足可以相残,父子可以反目。只有真正的仁义之师,才能被世人敬佩。我兄长刘玄德素有仁义之名,你何不投入我军帐下呢?”

    管亥毫不犹豫地单膝下跪,拱手说道:“我已见识到所谓宗族嘴脸,再不愿为他们效力。刘玄德之名,我亦听说过。从今天开始,我便跟随将军,愿做帐下小吏,从此不离不弃,生死相随。”

    “好。”

    关羽大喜,上前扶起管亥道:“我得管亥,取广县易如反掌矣。”

    这其实也是为什么关羽会希望管亥投降的原因。

    之前陈暮就调查过广县的情况,广县名义上是管氏宗贼为首,实际上主力人马依旧是管亥的黄巾士兵。

    管亥在这些士兵当中威望很高,如果能够收服管亥,那广县就非常容易攻破了。

    而且陈暮的算计不止于此。

    管亥不仅在广县威望高,在整个青州黄巾当中,都有名气。

    后来他能够拉起数万人马攻打北海,就是因为管亥曾经是黄巾第一猛将,被士兵拥戴。

    如果能够利用管亥,谋略昌国的徐和跟高苑的司马俱,就要轻松许多。

    第二天,关羽开始下令攻城。

    管氏宗贼的首领很快为自己的目光短浅付出了代价。

    管亥亲自上阵,身先士卒,登城先入,众乃蚁附,杀上了城头。

    事实上当管亥变成官军攻城的时候,城内的黄巾士兵就彻底没有了战力,纷纷给他让路,只有管氏宗贼在负隅顽抗。

    但管氏宗贼人少,没有了黄巾士兵的帮助后,如何守得住四面八方攻上城头的两万官军?

    很快广县城池大破,关羽率军杀入城内,管亥大声命令黄巾士兵投降,城内几乎没有任何反抗,整个管氏宗族被屠戮一空,关羽收降黄巾士卒三万人。

    很多人奇怪,为什么汉朝人只要是个丁似乎就很能打。

    英雄人物随随便便招募数千人,就能搞起一番大事,攻城略地,士兵个个强悍。

    这其实是因为汉朝百姓每人都要服兵役,除了有钱人家的公子哥以外,贫民百姓几乎人人都有当兵的专业素养。

    所以关羽收降了这三万黄巾士卒,加在一起就有五万人。

    这五万人在齐国境内,堪称无敌。

    除了在般阳昌国的徐和以外,再也没有第二股势力能聚拢起这样一支大军。

    到中平三年,也就是186年一月份的时候,齐国境内不服从官府政令,割据县城乡野称霸的豪强宗贼就为之一清。

    其中大部分在广县被攻破之后,见势头不对,立即派人来临淄请降。

    对于这部分人,陈暮虽然没有赶尽杀绝,但也绝不会就这么轻飘飘地放过,勒令他们将窝藏的罪犯交出去,霸占的田地还回去,上交一笔钱财赎罪。

    等齐国境内只有般阳昌国两地还未收复的时候,陈暮派典韦带两万人驻扎在临淄西面的西安县。

    没错。

    齐国的确有个叫西安县的地方,是西汉时所设,位置在临淄以西,昌国以北。

    典韦驻扎在西安,配合济南梁邹、于陵的刘备军,乐安临济的陆康军,那么就是三路将徐和司马俱包围了起来,这样陈暮就能放心大胆地处理北海东莱二郡。

    东汉末年的时候,青州有六郡,东莱、北海、齐国、乐安、济南以及后来刘备担任的平原国,平原国的地理位置是在济南国西北方,如果从地图上看的话,你会发现它处于清河渤海包夹当中,更像是冀州的一块地方。

    事实上后来的曹魏时期,的确被划到了冀州,不过目前还是属于青州范畴。只是平原国听名字就知道,黄河下游主要流经区域,地貌是广阔的平原,也就是后世的鲁西北地区,物产丰富,十分富饶。

    由于这里是平原地区,几乎无险可守,因此黄巾再傻也不可能待在这地方,所以平原国陈暮就暂时没有去考虑,他下一步是打算先肃清了东莱和北海二郡,再处理徐和跟司马俱。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如今的平原相是陈纪,就是陈群的老爹。乐安太守是陆逊的从祖父陆康,再加上隔壁琅琊国还有个诸葛家,这小小的青徐二州,真是藏龙卧虎。

    陈暮这个时候在心里已经盘算着,差不多也是该开设一个书院,看能不能尝试一下邀请这些人的子嗣过来进学读书。

    嗯。

    陈平留下来的家学经典,就是一个很好的噱头。

    这个年代家学经典可都是珍藏起来的好东西,非自己家人和亲传弟子不能教。

    而且自己又是杨赐的学生,在士人中已经小有名气,有资格教授弟子。

    今年开春,就可以正式开设书院了。

    名字都想好了,泰山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