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太子之议

    “蒋奇虽败,可他的败军已被淳于琼将军收拢。

    除去阵亡的士卒,还能有六七万之众。

    再加上淳于琼所统御的部队,可凑足十万。

    陛下可调十万精兵回冀州,与淳于琼合兵一处,集中精兵二十万围剿贼军。”

    “贼军虽有赵云之勇,然仅凭数万贼众,如何抵挡陛下二十万精锐之师?”

    “至于我军与袁耀的战场,有六十万大军足矣。”

    袁绍点点头,令十万大军回援,他麾下还有六十万大军。

    对比袁耀的二十万大军,依旧是碾压性的优势。

    而且这根本不用诸葛亮多说,冀州不得不救。

    黑山军的情况,袁绍也很了解。

    二十万精兵,在做好准备的情况下,镇压数万黑山贼简直轻而易举。

    袁绍开口道:

    “袁耀小儿,想用这上不得台面的诡计算计我大燕,当真可笑。

    朕就从孔明之策,派兵灭了那黑山贼寇!

    诸位说说,朕该派哪位将军前往啊?”

    郭图眼珠滴溜溜乱转,心中正在仔细盘算。

    去剿灭黑山贼寇,可是立下大功的好机会啊!

    之前陛下就说过,皇子尚和皇子谭谁立下更多战功,就立谁为太子。

    能不能趁着这个机会,把袁谭的太子之位坐实?

    郭图是袁谭的铁杆支持者,将来袁谭如果当了皇帝,他至少能位列三公,享受无边富贵。

    郭图当即对袁绍拜道:

    “陛下...

    臣有一个人选,可为陛下分忧!”

    “何人啊?”

    “大皇子!

    大皇子在东寨抵御乾军的时候,就曾数次击退乾军的进攻。

    展现出过人的勇武和谋略。

    按照陛下之前的约定,理当厚赏大皇子才是啊!”

    “如今冀州之地,又有宵小之辈祸乱我大燕。

    陛下正好可命大皇子代您行征伐之事,剿灭逆贼,扬我国威!”

    袁绍微微颔首,最近这段时间,大皇子袁谭表现确实不错,为自己打了不少胜仗。

    袁绍对他,也没有之前那么讨厌了。

    虽然袁谭的容貌为袁绍不喜,可这个儿子能干实事啊!

    尤其是懂用兵打仗,这在乱世之中非常重要。

    反观袁尚,虽有自己年轻时候的风采,这些时日却是损兵折将,连营寨都差点丢了。

    把大燕江山交给袁尚,自己也不放心啊...

    想到此处,袁绍竟更倾向于立袁谭为太子。

    “显思,你可愿率军回冀州,为朕灭了赵云与张燕二贼?”

    袁谭最近在郭嘉的辅佐之下,于两国交战中大放异彩,可谓顺风顺水。

    听到袁绍又要对自己委以重任,袁谭精神一振,出列抱拳道:

    “儿臣愿意为父皇分忧!

    定为父皇讨灭乱贼!”

    “哈哈哈哈...

    好!

    不愧是我袁绍的儿子。”

    一旁的袁尚看着袁绍开怀大笑,心中暗恨。

    父皇的宠爱,一直都是属于自己的!

    兄长袁谭从来都是被父皇严肃斥责,今天这是怎么了?

    难道父皇要把对自己的宠爱,都给袁谭了吗?

    这绝对不行!

    父皇的宠爱是自己的,太子之位,也必须是自己的!

    袁绍可不管袁尚在想什么,他选太子,要考量的是继承人能否振兴大燕,一统天下。

    现在看来,袁尚这方面的能力确实差了点。

    而且郭图所说的厚赏是什么,袁绍也记得。

    那不就是太子之位吗?

    现在看来,倒是袁谭更符合自己对继承人的要求。

    或许...自己不必废长立幼了。

    “显思啊,你能这么想,朕很高兴。

    那朕就给你这个机会,派你去平定冀州逆贼。

    若是你能击败黑山乱贼,朕就封你为太子!”

    袁谭听了袁绍之言,心中狂喜!

    父皇要封自己为太子了!

    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得到了父皇的认可!

    之前东郭先生还说,父皇不可能封自己为太子,父皇倾向的人选是袁尚。

    父皇的选择,连东郭先生都算错了。

    他算错了父皇对自己的亲情!

    袁谭五体投地,对袁绍跪拜道:

    “而定竭尽所能,不负父皇厚望!”

    袁谭惊喜莫名,袁尚则心如死灰,一脸呆滞。

    父皇...要封大哥为太子了?

    怎么会这样?

    不!不可能的!

    太子的位置,应该属于自己才对啊!

    如果当真让大哥当了太子,等他登基之后,自己焉有命在?

    就算袁谭能留自己一命,他袁尚这一辈子也废了。

    如果不能继承父皇的皇位,当上大燕皇帝,袁尚将生不如死!

    袁谭、袁尚的表情,诸葛亮都看在眼里,不由暗暗摇头。

    这大燕皇帝袁绍...糊涂啊!

    袁绍看着挺精明,怎么能办出这么糊涂的事情?

    就算想立太子,也不应该在这个时候立。

    此事立太子,袁谭、袁尚...甚至在一旁阴沉着脸的袁熙,都会成为燕国和乾国大战的隐患。

    当真是败笔!

    其实诸葛亮在得知袁绍命三个儿子和一个外甥各自执掌一州的时候,就觉得这是取乱之道。

    袁绍的这些子嗣各自执掌一地,待袁绍百年之后,哪个能心甘情愿地交出权力?

    子嗣之间,非爆发大战不可!

    就照这个势头下去,诸葛亮觉得袁耀都没必要兴兵征讨燕国,就熬着袁绍就可以了。

    把袁绍熬死,燕国内乱,袁耀可以轻松夺取燕地。

    至于现在立太子,则更是作死,会将三个儿子积累的矛盾提前引爆。

    最让诸葛亮难受的是,这种事他还没法劝!

    诸葛亮是蜀汉丞相,在大燕是外臣。

    袁绍的臣子,尚不敢在立太子这种事上乱说话,他诸葛亮又如何开口?

    诸葛亮只是叹了一口气,一句话没说。

    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疲惫感。

    “陛下英明!

    陛下至圣至明!”

    与郁闷的诸葛亮相比,郭图则是欢天喜地,对袁绍道:

    “陛下,臣还有一个妙计,可助陛下破敌!”

    “嗯?

    你还有计?”

    郭图笑道:

    “这计策,臣还是受袁耀小儿的启发。

    他不是派赵云联络黑山贼寇,祸乱我大燕吗?

    陛下也可遣一上将,深入敌后祸乱乾国!”

    “我大燕有黑山贼,他乾国也有九公山黄贼寇!

    论实力,九公山黄巾贼寇,还在黑山贼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