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尽皆封侯

    />

    若是寻常臣子如袁耀这般,定会为帝王所忌惮。

    可对袁术来说,这完全不是问题。

    他就袁耀这么一个儿子,皇位早晚都是要传给袁耀的。

    早传晚传,对袁绍来说都无关紧要。

    只要儿子袁耀愿意,袁术就是现在传皇位都可以,自然也不怕袁耀功劳大。

    袁耀笑着对袁术道:

    “父皇,为大乾开疆拓土,可不仅是儿子一个人的功劳。

    有大乾将士们的共同努力,我军方能得胜。

    父皇要赏赐,就赏赐将士们吧。”

    袁术一摆手,对袁耀道:

    “赏赐之事吾儿即可做主,不用来问朕,哈哈哈…”

    袁术早就说过,让袁耀平心意论功行赏,袁耀只是再次确认一下罢了。

    有了父皇袁绍的首肯,袁耀就开始大封有功之臣。

    其实袁耀在封群臣之前,也可以先封自己。

    以他如今在大乾的威望,即便是登基为帝,也没人会反对。

    连他的父皇袁术都会不反对。

    不过袁耀还不想这么早就当皇帝。

    天下尚未一统,还有好几个反王也在称帝。

    这时候当皇帝,岂不是要与数路反贼平起平坐?

    袁耀觉得没什么意思。

    等到什么时候袁耀一统天下,把其他诸侯都扫灭了,骷髅王老爹也彻底过够了皇帝瘾…

    到那时候,袁耀再称帝不迟。

    数日后,袁耀几乎将所有立下功劳的文臣武将们,全都赏赐了一遍。

    这赏赐包括府邸、商铺、土地的使用权以及官职爵位。

    立下大功之人,甚至能够得封侯爵。

    至于美人,袁耀决定不再赏赐。

    大乾百姓都是自由民,奴仆与主人都是雇佣关系。

    麾下的臣子位高权重、富甲一方,还怕没有美人投怀送抱吗?

    就比如此刻,袁耀麾下就有几位重臣,在秦淮河畔翠云居摆宴,庆贺封侯之喜。

    此几人,乃是我袁耀屡立战功的孙权、吕蒙、阎行、马忠、徐琨等人。

    这些名将联手之下,不知坑了曹魏多少万大军,封侯也是应有之意。

    孙权举起酒樽,喜气洋洋道:

    “吾等能有今日,皆赖主公欣赏擢拔。

    这一杯酒,敬主公!”

    阎行连连点头,举杯大笑道:

    “对对对!

    敬主公!”

    吕蒙也开口道:

    “如今我等尽皆封侯,仲谋兄…

    遥想当年,你我岂能料到有今日啊?”

    当年孙权与吕蒙刚刚投效袁耀的时候,也曾畅想过美好的未来。

    不过那时候就算是想,也不敢想太多。

    孙权想的是,自己能成为孙家的家主,把孙家发扬光大。

    吕蒙的想法是,能当上将军就满足了。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能够封侯。

    孙权脸上满是崇敬之色,对众人道:

    “主公器重我等,不但给吾等封侯,给吾等的封号,也是一等一的吉号。

    这真是吾等的荣耀啊!”

    吕蒙道:

    “除了誓死效忠主公,我们真没有什么能够回报主公的了。”

    袁耀给这些人封侯,取的封号还真都是吉利的封号。

    袁耀封孙权为‘杰侯’,取一世人杰之意。

    封吕蒙为‘瑞侯’,取大乾祥瑞之意。

    至于阎行,则封为‘舒侯’,马忠为‘贝侯’。

    大将徐琨,则被袁耀封为‘蔡侯’。

    凭他们五个人的功劳,也对得起袁耀所封的侯位。

    众人推杯换盏,翠云居内的歌女载歌载舞,欢笑之声传出老远。

    整个秦淮河,都被他们尽收眼底。

    这些功勋卓著的大乾将军们,也算是走上了人生巅峰。

    而在远处秦淮河畔,有一白衣青年坐在石堤上,双目出神地看着远方。

    一个少年书童站在白衣青年身旁,好生侍奉。

    在远处,还有数名身穿黑色劲装的武士相随。

    好似在护卫,亦或是控制白衣青年的行踪。

    秦淮河上,一艘花船传出阵阵歌声,落入青年耳中。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这声音十分清脆悦耳,一听便出自大家之口,也勾起了白衣青年不少回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当年我随主公出猎,半路便听孩童吟诵这歌谣。

    一晃眼,数年过去了,主公也不在了。

    而我郭奉孝的归处,又在何方?”

    “这歌唱得真好啊。

    也不知,是哪位大家…”

    郭嘉自言自语,身后突然传来一道清亮的男声:

    “吟唱此歌之人,乃是秦淮河上新晋的秦淮八艳,艺名‘杜十娘’,杜大家。”

    郭嘉回头望去,只见杨修穿着一身青衣,身后跟着典魁,向郭嘉走来。

    “德祖知晓的倒是多。

    德祖公务繁忙,怎么有空来寻我这个闲人?”

    杨修很自然地坐在了郭嘉身旁,笑道:

    “我原本要协助尚书台的诸位大人们,负责调拨大军的粮草。

    现在主公凯旋而归,我们也就清闲了些。

    主公赏赐过有功的将士们之后,还给我们放了假,所以我才有机会来寻奉孝。”

    说到此处,杨修从腰间掏出两壶天仙酿,将其中一壶递给郭嘉道:

    “好久没跟奉孝先生一同饮酒了,来一壶?”

    郭嘉接过酒壶,打开瓶盖,一股酒香扑鼻而来。

    “好酒啊。

    德祖,你确实是发达了,都能喝得起这么好的酒了。”

    杨修笑道:

    “主公对吾等臣子赏赐甚厚,良田商铺、奢府豪宅应有尽有。

    一壶酒又算得了什么?

    如果奉孝先生愿意,我这便包下河上画舫,与先生同游秦淮。”

    “有了太子的赏赐,德祖这气魄就是不一样。”

    郭嘉笑道:

    “看来是忘了当年身居军营,每日吃硬饼、喝凉水,给嘉当奴仆的时候了。”

    杨修听郭嘉这样说,神色突然一凛,对郭嘉抱拳道:

    “先生对吾之厚恩,吾永不敢忘。

    奉孝先生从未拿我当奴仆来看,反而是我的半个老师。

    吾杨修,当以师礼对待先生。”

    “是你自己聪明,我可没教你什么。”

    郭嘉抓起酒壶饮了一口,说道:

    “不过这天仙酿,还真是不错啊!

    想当年我在主公麾下,也是赏赐不断,挥金如土。

    却没饮过这等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