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昆仑山 第11章:一触即发
成道永继续说道,“李兄,除了这些王侯公子哥们有众多护卫保持,只凭你我这种人来到此处已然是个奇迹!告诉你哦,应试不成功我也就不打算回去了,找个地方随便一趟就完事。”
李旭听闻大惊,“这是为何?”
成道永道,“以我这凡身肉躯,再回去,这路上肯定是撑不过去了。你也知道,我也身无分文了!哈哈哈……”
李旭道,“你可轻生,即使考不上,也有其他法子。莫不要让家里父母担挂。”
成道永又放声大笑,“哈哈哈,李兄多虑了。我自小父母双亡,吃着村里百家饭长大……前不久村里闹饥荒,村里人基本都饿死了。于是我才流落出来,无意听说昆仑山之事。于是四处打听,这才了解了昆仑山的神奇之处,便下定决心定要应试成功。否则便结束这一生……好在,耗时一个月,终于来到这里了。李兄,你真不知昆仑山?”
李旭摇了摇头,心里是在佩服这小子。看样子,这小子也最多九、十岁的样子,想不到他小小年纪经历了这么多。
成道永坐在李旭身边,二人席地而坐就在村口土墙边。成道永一边啃着手里的烧鸡,一边说道,“这几日我已经打听到更多这次应试的消息了,你请我吃烧鸡,我告诉你也无妨。”
成道永又瞄了瞄周围,然后小声说道,“据说,昆仑山每年考生收取人数都不一,今年好像只有一十七个名额。”
李旭对这个倒有些好奇了,“为何每年收取人数不一?”
成道永继续小声说道,“每年昆仑山毕业或被开除的学生的人数有多少,第二年年初考生的数量便是多少。当然,也有一两个特招,那都是例外。我听到那些贵公子说今年只有十七个名额……哎,这对我们这些寒门学子而言那可真是难上加难啊。”
细数当下,便有一百来名考生,路上还有伤亡、失踪甚至知难而退折返的人。竟只为这一十七个名额……呵呵,这昆仑山到底有何神圣之处,竟让这些考生甘愿沦落至此也要挤破脑袋进去学习。
李旭问道,“这昆仑山上到底有何东西这么神圣?”
成道永也摇头道,“这就不知道了。毕竟来到这里的考生也没有一个真正上去过。”
李旭又问道,“那住在这里的人呢?有打探到什么?”
成道永不止地点头,佩服道,“李兄果然是心细之人。这里也就十来户人家,我每家都问了。这里的人基本没上过昆仑山。他们虽然和昆仑山的人有过接触,但对昆仑山上的事也是一概不知。不过也不知道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就是不肯透露一丁点的信息。那些贵公子也曾用重金收买,也套不得一点有用的信息。”
哟,还弄得这么神秘?李旭被吊足了胃口,又对这昆仑神山起了更大的兴趣。
就在李旭到这个小村镇的第三天,终于来了两位身着灰白素道袍的两位年轻先生。他二人打扮干净简约,却又英姿飒爽不失风度。
第2/2页)
二人来到小镇中央,其中一人大声唤道,“今年来昆仑山应考的各位到此集合了。”
此声音不是特别大,但又传送得到,让镇上每一个人都能清楚听到,仿佛是用千里传音的功夫喊出来的话一样。李旭还在诧异,这难道就是武侠小说里的内力?
众人也都纷纷迎了过来,此时李旭才看清楚来这里应考的考生们到底是什么样。大部分人都和自己年龄差不多,也就八、九、十岁的年纪,最大的也不过十五六岁,还以为能看到二十多三十岁的人,兴许还可以多聊聊交个朋友呢。
其中一个考生约莫十二三岁,他靠近二位先生,身边带了四位护卫,表情不可一世的样子。他趾高气扬地指着说话那人,喊道,“你就是昆仑山的人?快,赶紧安排小爷我入山。来了这么些日子,连昆仑山的入门口在哪都不知道……喂,我说,你们从哪下来的?”
两名先生依然微笑着,另一人说道,“西南边陲碳商王氏之子,我等这就是来公布第一考的,切不要着急,容我等慢慢道来。”
这王公子似乎娇生惯养惯了,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大叫道,“少废话了,赶紧说吧。”
这时另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走出,此少年风度翩翩,一身全黑绸衣气宇轩昂,说道,“呵,商人之子还妄想在昆仑求学,我看你是撒网要撒迎头网,开船要开顶风船。”
李旭惊到,好犀利的言辞,而且神奇的是,这句谚语,不像是出自几千年前的朝代吧?嘿,这就有点意思了,看来这个世界词汇量储存还蛮丰富的嘛。
王公子着急道,“你说什么?你是谁?敢在这里放肆?来人!”
王公子旁边四名护卫提刀上前。
“给我砍了他!”
这黑衣少年倒也不怕,拉开架势道,“好啊,小爷我正愁没地方施展筋骨。”摆好架势进入战斗准备。
二位先生后说话的那位赶紧说道,“益州军十三万七千精锐镇守西南与之抗衡的其中一霸,久闻南诏国人人习武、人人文武双全,今日一见果不其然。但还望这位少侠且慢动手。”
黑衣少年惊道,“先生知道我?”
那位先生继续道,“见少侠的架势,左手持拳内弯护胸,右手持后背欲判断对手行动而出招拳或掌或兵器,此乃南诏国军队战斗时的起手时,名贯口。我想,少侠应该是南诏国苏将军的三公子吧。”
苏三公子立刻抱拳,“昆仑山博学多才,果然名不虚传。晚生在这里献丑了。”
成道永在一旁小声道,“李兄,这人让人好生佩服,客客气气很有礼貌,到时咱们也不免去交个朋友。”
可李旭是什么人,这一切他都看在眼里。他可真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学画画,学画第一基础就是要学会观察。需要抓住物或人的特色,捕捉到绘画物特点才能画得像。
李旭在成道永旁边小声解释道,“此人绝不简单。”
李旭听闻大惊,“这是为何?”
成道永道,“以我这凡身肉躯,再回去,这路上肯定是撑不过去了。你也知道,我也身无分文了!哈哈哈……”
李旭道,“你可轻生,即使考不上,也有其他法子。莫不要让家里父母担挂。”
成道永又放声大笑,“哈哈哈,李兄多虑了。我自小父母双亡,吃着村里百家饭长大……前不久村里闹饥荒,村里人基本都饿死了。于是我才流落出来,无意听说昆仑山之事。于是四处打听,这才了解了昆仑山的神奇之处,便下定决心定要应试成功。否则便结束这一生……好在,耗时一个月,终于来到这里了。李兄,你真不知昆仑山?”
李旭摇了摇头,心里是在佩服这小子。看样子,这小子也最多九、十岁的样子,想不到他小小年纪经历了这么多。
成道永坐在李旭身边,二人席地而坐就在村口土墙边。成道永一边啃着手里的烧鸡,一边说道,“这几日我已经打听到更多这次应试的消息了,你请我吃烧鸡,我告诉你也无妨。”
成道永又瞄了瞄周围,然后小声说道,“据说,昆仑山每年考生收取人数都不一,今年好像只有一十七个名额。”
李旭对这个倒有些好奇了,“为何每年收取人数不一?”
成道永继续小声说道,“每年昆仑山毕业或被开除的学生的人数有多少,第二年年初考生的数量便是多少。当然,也有一两个特招,那都是例外。我听到那些贵公子说今年只有十七个名额……哎,这对我们这些寒门学子而言那可真是难上加难啊。”
细数当下,便有一百来名考生,路上还有伤亡、失踪甚至知难而退折返的人。竟只为这一十七个名额……呵呵,这昆仑山到底有何神圣之处,竟让这些考生甘愿沦落至此也要挤破脑袋进去学习。
李旭问道,“这昆仑山上到底有何东西这么神圣?”
成道永也摇头道,“这就不知道了。毕竟来到这里的考生也没有一个真正上去过。”
李旭又问道,“那住在这里的人呢?有打探到什么?”
成道永不止地点头,佩服道,“李兄果然是心细之人。这里也就十来户人家,我每家都问了。这里的人基本没上过昆仑山。他们虽然和昆仑山的人有过接触,但对昆仑山上的事也是一概不知。不过也不知道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就是不肯透露一丁点的信息。那些贵公子也曾用重金收买,也套不得一点有用的信息。”
哟,还弄得这么神秘?李旭被吊足了胃口,又对这昆仑神山起了更大的兴趣。
就在李旭到这个小村镇的第三天,终于来了两位身着灰白素道袍的两位年轻先生。他二人打扮干净简约,却又英姿飒爽不失风度。
第2/2页)
二人来到小镇中央,其中一人大声唤道,“今年来昆仑山应考的各位到此集合了。”
此声音不是特别大,但又传送得到,让镇上每一个人都能清楚听到,仿佛是用千里传音的功夫喊出来的话一样。李旭还在诧异,这难道就是武侠小说里的内力?
众人也都纷纷迎了过来,此时李旭才看清楚来这里应考的考生们到底是什么样。大部分人都和自己年龄差不多,也就八、九、十岁的年纪,最大的也不过十五六岁,还以为能看到二十多三十岁的人,兴许还可以多聊聊交个朋友呢。
其中一个考生约莫十二三岁,他靠近二位先生,身边带了四位护卫,表情不可一世的样子。他趾高气扬地指着说话那人,喊道,“你就是昆仑山的人?快,赶紧安排小爷我入山。来了这么些日子,连昆仑山的入门口在哪都不知道……喂,我说,你们从哪下来的?”
两名先生依然微笑着,另一人说道,“西南边陲碳商王氏之子,我等这就是来公布第一考的,切不要着急,容我等慢慢道来。”
这王公子似乎娇生惯养惯了,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大叫道,“少废话了,赶紧说吧。”
这时另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走出,此少年风度翩翩,一身全黑绸衣气宇轩昂,说道,“呵,商人之子还妄想在昆仑求学,我看你是撒网要撒迎头网,开船要开顶风船。”
李旭惊到,好犀利的言辞,而且神奇的是,这句谚语,不像是出自几千年前的朝代吧?嘿,这就有点意思了,看来这个世界词汇量储存还蛮丰富的嘛。
王公子着急道,“你说什么?你是谁?敢在这里放肆?来人!”
王公子旁边四名护卫提刀上前。
“给我砍了他!”
这黑衣少年倒也不怕,拉开架势道,“好啊,小爷我正愁没地方施展筋骨。”摆好架势进入战斗准备。
二位先生后说话的那位赶紧说道,“益州军十三万七千精锐镇守西南与之抗衡的其中一霸,久闻南诏国人人习武、人人文武双全,今日一见果不其然。但还望这位少侠且慢动手。”
黑衣少年惊道,“先生知道我?”
那位先生继续道,“见少侠的架势,左手持拳内弯护胸,右手持后背欲判断对手行动而出招拳或掌或兵器,此乃南诏国军队战斗时的起手时,名贯口。我想,少侠应该是南诏国苏将军的三公子吧。”
苏三公子立刻抱拳,“昆仑山博学多才,果然名不虚传。晚生在这里献丑了。”
成道永在一旁小声道,“李兄,这人让人好生佩服,客客气气很有礼貌,到时咱们也不免去交个朋友。”
可李旭是什么人,这一切他都看在眼里。他可真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学画画,学画第一基础就是要学会观察。需要抓住物或人的特色,捕捉到绘画物特点才能画得像。
李旭在成道永旁边小声解释道,“此人绝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