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大国关注2
专业就是专业,如果把布莱克-本的观点报道出去,相信民众至少不会那么恐慌。NASA负责人,绝对是世界上最权威的太空专家,其观点还是很值得信任。至少里根认为有道理,看来有些时候情报解决不了的问题,交给专业人士分析也不错。至少能够节省开支,同时也不用冒太大风险。
里根:“那么黑云集团有没有可能得到太阳炮设计方案和相关计划,或者是之前有遗漏的科学家,我们没找到或者不知道。”
又是涉及到情报和专业知识,难怪今天叫他们两个一起过来。总统的想法果然与众不同,两位局长可以形成很好的互补。
但是这对于威廉-约瑟夫-凯西来说有些难度,毕竟二战时期中央情报局还没有成立。很多情报工作,都是联邦调查局在负责。可你又不能说不知道,不光丢人,还是涉及到能力问题。明知道总统叫你过来干什么,难道不知道提前准备。
虽然NASA也是二战后才成立,德国火箭方面专家可是有不少在NASA工作。大名鼎鼎的冯-布劳恩,也包括太阳炮计划的提出者赫尔曼-奥伯特。
看到威廉-约瑟夫-凯西求助的眼神,布莱克-本也想同这位中情局长搞好关系。对方刚刚被训斥,目前肯定也给不出什么意见和情报。
布莱克-本:“德国二战时期最著名的火箭方面专家当属冯-布莱恩和赫尔曼-奥伯特,后者还是太阳炮计划的提出者。两人之前都曾在NASA工作过一段时间。不过我敢保证,他们不可能有泄密机会。冯-布莱恩在7年前已经去世,战后一直生产在美国,除了工作,基本上没有同任何人有过交集。”
“至于赫尔曼-奥伯特,虽然为很多企业、高校和机构工作过。但关于太阳炮计划,绝对不会泄露出去。我也是过来之前翻阅历史档案才找到相关介绍;其他人不可能获得完整资料。”
“不过当年太阳炮的相关设计蓝图在苏战区,不排除苏联人获得部分资料。好在当时德国人为了掩盖罪证,把能销毁的资料都销毁了。”
“重要科学家,学术带头人,总工程师级别的科技人员,基本上都被带到了美国,其他人掌握的资料有限。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包子轩不可能得到太阳炮的设计方案。”
“但是不排除一种可能,自己研发。我这个小师弟对科研的投入,NASA都望尘莫及;而且本身技术实力过硬。以黑云集团的科研实力,以及财力,研发出40年前的武器可谓轻而易举。”
“我倒是不认为他会生产太阳炮,世界各国不可能让一家私人企业,掌握能够威胁到全人类的武器装备。还有学习理工科、以及天体物理的人都知道,太阳炮性价比很低,低到难以想象。”
“花费如此大代价生产的武器,轻易就会被一颗普通卫星或导弹摧毁,没有人会做这种傻事。但是购买金属钠,还真可能同太阳有关。应该是关于能源方面,黑云集团绝对是研发出更好的太阳能装置,才会如此大张旗鼓购买金属钠。”
“目前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至于其他说法,反正我不认可。”
威廉-约瑟夫-凯西投来赶紧眼神,这是把他的问题也帮忙回答了。没想到这小子还挺上道,看来以后可以好好交往一下。
既然不是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苏联也不可能研发类似武器就好。至于黑云集团购买金属钠到底是做什么,作为总统还真没有那么关心。如果连这点小事都管,还不把人给累死。
布莱克-本离开后,里根对着威廉-约瑟夫-凯西说道:“刚刚看你欲言又止,是不是还有什么重要信息。”
里根是演员出身,察言观色的能力很强。这位中情局局长的神态和表情,根本瞒不住他。而且对方根本就是想让他知道,肯定还有情报没有汇报。
威廉-约瑟夫-凯西想了一下说道:“太阳炮计划的设计者,赫尔曼-奥伯特虽然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可是就在不久前,摩根家族的管家莱昂却亲自过去见过他一次。停留时间很短,好像是去验证什么。”
涉及到摩根家族,里根也不好多说什么;不过心里肯定不痛快。他是多么聪明的一个人,结合包子轩和摩根家族的矛盾,立马就明白什么意思。
老摩根也是够可以,为了给对手找麻烦,居然弄得整个国家都跟着恐慌。看来有时候真是要敲打一下,否则这帮人还以为整个国家还是他们在控制,谁都要听他们摆布。
里根:“这件事情我知道了,注意保密。加强对原德国科学家的监控。哪怕老年痴呆也不能放过,这帮人都是聪明人,谁知道是不是装的,有些事情不得不防。”
于此同时,苏联最高领导的卧房内,也在进行类似汇报。
1984年2月13日,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逝世后,切尔年科接任苏联共产党*****,4月11日兼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就任***后已经体弱多病,此后不久健康更加恶化,无法正常履行职务,任***13个月后即去世,苏联为其举行了国葬并葬入了克里姆林宫墓园。由戈尔巴乔夫接任***职务。
此时的切尔年科连下地走路都费劲,可是谁让人家党内地位高;论资排辈也该是他接任最高领导人职务。
克格勃实际负责人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克留奇科夫,正在向切尔年科和戈尔巴乔夫汇报相关情况。
克留奇科夫1924年2月29日生于现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市。1967年进入苏联国家安全机关工作,曾任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安德罗波夫的助理、秘书局局长、对外情报局局长等职。
可以说绝对是让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头疼的人物,但此时面对一个垂垂老矣的领导人,必须要表现的足够尊重,并且执行其一切命令。这就是此时苏联的老人政治,领导干部终身制,让整个国家都像是进入了暮年,根本没有一点活力。
由于切尔年科身体不好,苏联领导层担心随时会离开人世。想着勃列日涅夫和安德罗波夫刚刚去世没多久,可不敢在找老人来担任国家最高领导。每年都要举行国葬,这谁受得了。下一任领导人必须年富力强,在切尔年科接任后就已经达成共识。
于是在今年2月,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第二号人物,政治局核心成员;主管农业、经济、教育、意识形态和外交事务。
虽然切尔年科才是最高领导人,但也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因此对于一手提拔上来的戈尔巴乔夫并没有任何避讳和排斥,甚至愿意看到对方掌握国家权利。
遇到重大事件有下属汇报的时候,切尔年科都会让人请戈尔巴乔夫过来。算是对其身份的认可,同时也是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
切尔年科虚弱的声音说道:“克留奇科夫同志,关于黑云集团大量购买金属钠,有传言是为了建造太阳炮,克格勃对这件事情掌握多少。”
只是短短一句话,说出来都很费劲。足以证明切尔年科身体状况有多么糟糕,可现在他还是国家最高领导人;任何决策,还必须要他来做主,
克留奇科夫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前任领导人安德罗波夫亲信,毕竟后者在克格勃任职多年;而且克留奇科夫也是安德罗波夫一手提拔起来的人。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安德罗波夫已经是过去式,想要在位置上继续做下去,必须要听从切尔年科的命令行事。
直接听命于最高领导人,是克格勃的信条。
克留奇科夫:“目前并没有情报和资料显示,黑云集团购买金属钠,是为了建造太阳炮。”
“过来您这里之前,我咨询过格鲁什科同志,他认为目前黑云集团还不具备完成太阳炮的能力。按照现在的技术发展,未来一百年内,没有那个国家可以把太阳炮发射到太空中。”
“而且根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太阳炮最早是德国火箭专家赫尔曼-奥伯特提出。按照格鲁什科同志的说法,除非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掌握航天技术,要不然太阳炮根本组装不起来。”
“苏联红军在占领佩纳明德军事基地的时候,曾经得到过关于太阳炮的相关资料。按照现在火箭的运载能力,至少需要发射30000万枚以上火箭,才能把太阳炮组装完成。而在这期间,还不能出现一点差错,对手一颗导弹,都会让你前功尽弃。”
“即使美国举国之力想要发射太阳炮,苏联只需要一枚导弹就足以将其摧毁。包子轩是学习航空航天专业出身,根本不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一旦得知对方研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无论那个国家都不能容忍。”
“同时我已经责令香江地区情报人员,时刻关注黑云集团的动向。”
里根:“那么黑云集团有没有可能得到太阳炮设计方案和相关计划,或者是之前有遗漏的科学家,我们没找到或者不知道。”
又是涉及到情报和专业知识,难怪今天叫他们两个一起过来。总统的想法果然与众不同,两位局长可以形成很好的互补。
但是这对于威廉-约瑟夫-凯西来说有些难度,毕竟二战时期中央情报局还没有成立。很多情报工作,都是联邦调查局在负责。可你又不能说不知道,不光丢人,还是涉及到能力问题。明知道总统叫你过来干什么,难道不知道提前准备。
虽然NASA也是二战后才成立,德国火箭方面专家可是有不少在NASA工作。大名鼎鼎的冯-布劳恩,也包括太阳炮计划的提出者赫尔曼-奥伯特。
看到威廉-约瑟夫-凯西求助的眼神,布莱克-本也想同这位中情局长搞好关系。对方刚刚被训斥,目前肯定也给不出什么意见和情报。
布莱克-本:“德国二战时期最著名的火箭方面专家当属冯-布莱恩和赫尔曼-奥伯特,后者还是太阳炮计划的提出者。两人之前都曾在NASA工作过一段时间。不过我敢保证,他们不可能有泄密机会。冯-布莱恩在7年前已经去世,战后一直生产在美国,除了工作,基本上没有同任何人有过交集。”
“至于赫尔曼-奥伯特,虽然为很多企业、高校和机构工作过。但关于太阳炮计划,绝对不会泄露出去。我也是过来之前翻阅历史档案才找到相关介绍;其他人不可能获得完整资料。”
“不过当年太阳炮的相关设计蓝图在苏战区,不排除苏联人获得部分资料。好在当时德国人为了掩盖罪证,把能销毁的资料都销毁了。”
“重要科学家,学术带头人,总工程师级别的科技人员,基本上都被带到了美国,其他人掌握的资料有限。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包子轩不可能得到太阳炮的设计方案。”
“但是不排除一种可能,自己研发。我这个小师弟对科研的投入,NASA都望尘莫及;而且本身技术实力过硬。以黑云集团的科研实力,以及财力,研发出40年前的武器可谓轻而易举。”
“我倒是不认为他会生产太阳炮,世界各国不可能让一家私人企业,掌握能够威胁到全人类的武器装备。还有学习理工科、以及天体物理的人都知道,太阳炮性价比很低,低到难以想象。”
“花费如此大代价生产的武器,轻易就会被一颗普通卫星或导弹摧毁,没有人会做这种傻事。但是购买金属钠,还真可能同太阳有关。应该是关于能源方面,黑云集团绝对是研发出更好的太阳能装置,才会如此大张旗鼓购买金属钠。”
“目前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至于其他说法,反正我不认可。”
威廉-约瑟夫-凯西投来赶紧眼神,这是把他的问题也帮忙回答了。没想到这小子还挺上道,看来以后可以好好交往一下。
既然不是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苏联也不可能研发类似武器就好。至于黑云集团购买金属钠到底是做什么,作为总统还真没有那么关心。如果连这点小事都管,还不把人给累死。
布莱克-本离开后,里根对着威廉-约瑟夫-凯西说道:“刚刚看你欲言又止,是不是还有什么重要信息。”
里根是演员出身,察言观色的能力很强。这位中情局局长的神态和表情,根本瞒不住他。而且对方根本就是想让他知道,肯定还有情报没有汇报。
威廉-约瑟夫-凯西想了一下说道:“太阳炮计划的设计者,赫尔曼-奥伯特虽然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可是就在不久前,摩根家族的管家莱昂却亲自过去见过他一次。停留时间很短,好像是去验证什么。”
涉及到摩根家族,里根也不好多说什么;不过心里肯定不痛快。他是多么聪明的一个人,结合包子轩和摩根家族的矛盾,立马就明白什么意思。
老摩根也是够可以,为了给对手找麻烦,居然弄得整个国家都跟着恐慌。看来有时候真是要敲打一下,否则这帮人还以为整个国家还是他们在控制,谁都要听他们摆布。
里根:“这件事情我知道了,注意保密。加强对原德国科学家的监控。哪怕老年痴呆也不能放过,这帮人都是聪明人,谁知道是不是装的,有些事情不得不防。”
于此同时,苏联最高领导的卧房内,也在进行类似汇报。
1984年2月13日,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逝世后,切尔年科接任苏联共产党*****,4月11日兼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就任***后已经体弱多病,此后不久健康更加恶化,无法正常履行职务,任***13个月后即去世,苏联为其举行了国葬并葬入了克里姆林宫墓园。由戈尔巴乔夫接任***职务。
此时的切尔年科连下地走路都费劲,可是谁让人家党内地位高;论资排辈也该是他接任最高领导人职务。
克格勃实际负责人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克留奇科夫,正在向切尔年科和戈尔巴乔夫汇报相关情况。
克留奇科夫1924年2月29日生于现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市。1967年进入苏联国家安全机关工作,曾任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安德罗波夫的助理、秘书局局长、对外情报局局长等职。
可以说绝对是让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头疼的人物,但此时面对一个垂垂老矣的领导人,必须要表现的足够尊重,并且执行其一切命令。这就是此时苏联的老人政治,领导干部终身制,让整个国家都像是进入了暮年,根本没有一点活力。
由于切尔年科身体不好,苏联领导层担心随时会离开人世。想着勃列日涅夫和安德罗波夫刚刚去世没多久,可不敢在找老人来担任国家最高领导。每年都要举行国葬,这谁受得了。下一任领导人必须年富力强,在切尔年科接任后就已经达成共识。
于是在今年2月,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第二号人物,政治局核心成员;主管农业、经济、教育、意识形态和外交事务。
虽然切尔年科才是最高领导人,但也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因此对于一手提拔上来的戈尔巴乔夫并没有任何避讳和排斥,甚至愿意看到对方掌握国家权利。
遇到重大事件有下属汇报的时候,切尔年科都会让人请戈尔巴乔夫过来。算是对其身份的认可,同时也是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
切尔年科虚弱的声音说道:“克留奇科夫同志,关于黑云集团大量购买金属钠,有传言是为了建造太阳炮,克格勃对这件事情掌握多少。”
只是短短一句话,说出来都很费劲。足以证明切尔年科身体状况有多么糟糕,可现在他还是国家最高领导人;任何决策,还必须要他来做主,
克留奇科夫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前任领导人安德罗波夫亲信,毕竟后者在克格勃任职多年;而且克留奇科夫也是安德罗波夫一手提拔起来的人。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安德罗波夫已经是过去式,想要在位置上继续做下去,必须要听从切尔年科的命令行事。
直接听命于最高领导人,是克格勃的信条。
克留奇科夫:“目前并没有情报和资料显示,黑云集团购买金属钠,是为了建造太阳炮。”
“过来您这里之前,我咨询过格鲁什科同志,他认为目前黑云集团还不具备完成太阳炮的能力。按照现在的技术发展,未来一百年内,没有那个国家可以把太阳炮发射到太空中。”
“而且根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太阳炮最早是德国火箭专家赫尔曼-奥伯特提出。按照格鲁什科同志的说法,除非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掌握航天技术,要不然太阳炮根本组装不起来。”
“苏联红军在占领佩纳明德军事基地的时候,曾经得到过关于太阳炮的相关资料。按照现在火箭的运载能力,至少需要发射30000万枚以上火箭,才能把太阳炮组装完成。而在这期间,还不能出现一点差错,对手一颗导弹,都会让你前功尽弃。”
“即使美国举国之力想要发射太阳炮,苏联只需要一枚导弹就足以将其摧毁。包子轩是学习航空航天专业出身,根本不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一旦得知对方研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无论那个国家都不能容忍。”
“同时我已经责令香江地区情报人员,时刻关注黑云集团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