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御前的举荐

    这个东西就是锡汞齐,紧紧的粘在玻璃上,镜子就做成了!

    崔云兰看着镜子中,清晰无比的自己,惊讶不已,“什么样的镜子,能够看得出我的睫毛来!”

    “老爷,我们要发大财了。”楼小丫在旁边高兴地说道。

    “你们觉得,这样的一面镜子,应该卖多少两银子合适?”徐川问道。

    楼小丫想了想:“最少100两,还得根据大小来定,越大越贵。”

    “好,就按照你说的来。”

    “发财喽!”

    皇宫,垂拱殿内。

    今天这里的人异常的多,显得有些拥挤了。

    赵构端坐在龙椅之上,在他下面站着的,是六部的尚书,还有两个皇子。

    在两个皇子旁边,是锦衣卫李大志和徐高增二人。

    王渊坐在一个墩子上,这是太傅独有的礼遇。

    “今天朕叫你们来,开这个小朝会。主要有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讨论宰相谁来接任?第二件事情,是讨论如何对金人作战。”

    这第一件事情很多人已经想到了,但是第二件事情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不过眼下所有人都摒声静气不说话,等着赵构点名。

    “秦桧暗通敌国,欺君罔上,贪赃枉法,朕心痛啊,所以,叫你们来。就是为了开诚布公的谈一谈,大家畅欲言,择出一个众目所归的宰相来。”

    “王渊,这里你年纪最长,你先来说吧。”

    王源心里一咯噔,今天我来这儿,主要是想要提反对意见的,你让我说,我怎么说?

    “启奏圣上,微臣以为,宰相之职,朝中上下,无人可以胜任。”

    “如今金兵即将南侵,何不空置此职位?由圣上直接管理六部,调配、协调户部、兵部、枢密院等?”

    “这样一来,朝廷上下也可令行通达,少去了诸多麻烦公文,也好让天下百姓知道,圣上勤政爱民,为国事日夜操劳不朽。”

    “若是列祖列宗知道了,一定在天有灵,感召圣上的鞠躬尽瘁之心,殚精竭虑之意,上天一定会保佑我大宋王朝……”

    “行了,行了,别说了。”赵构直接打断道。

    在赵构心里,王渊提的这个建议属实是把他往火坑里推。

    其他人也惊讶了,为什么三号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这不是要改祖制吗?

    祖宗之法不可改!

    王渊提出来的这个建议不着调,赵构把目光看向了两位皇子,但是又觉得直接让他们提建议,有点冒然了,转而看向了左冲制。

    “左爱卿,你可有何意见?有没有什么人想要举荐的?”

    “启奏圣上,微臣举荐潘大人,出任新的宰相。”

    “哦?说说原因。”

    潘云峰曾经被赵构考虑过,但是赵构后面觉得,这个人能力不行。

    “潘大人掌管吏部多年,对朝廷百官都有了解,而且近年来勤勤恳恳,忠君体国,举荐了不少官员,都做出了功绩,可见潘大人有识人之慧眼。”

    “此外,百官之中,潘大人素有贤称,为人敬重。诸多官员常以潘大人为标榜,勤勉踏实,用心做事,廉洁奉公。”

    “若是潘大人为相,定能总理朝政,带领百官,上能为圣上分忧解难,下能为百官传情达意,定可外御金兵于北,内定朝堂于安!”

    “这是臣的肺腑之言,请皇上明鉴。”

    刚才的这一通话,说的潘云峰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赵构听完之后,不置可否,而是转头看向工部尚书张银兴。

    “张爱卿,说说你的意见吧。有什么说什么,畅所欲言。”

    张银兴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一段说辞。

    “皇上,微臣以为,朝廷部之中,三位尚书大人皆可胜任。左大人,蔡大人,潘大人,志虑忠纯,兢兢业业,皆可接任宰相,出任中书门下平章事,统领六部。”

    “不过,若是非要选举一人的话,微臣以为,左大人最是合适。”

    众人本来以为张银兴是一个滑头,你说谁都可以,那么就是谁都不可以吗?

    但没想到他话锋一转,举荐起了左冲制。

    左冲制心中一惊,然后又暗暗窃喜。

    如果能够有人为自己说话,又被皇上采信的话,那就太好了。

    自己一方面既没有得罪赵羡晟、潘云峰,一方面既能够如愿以偿,两全其美。

    甚至,左冲制已经在开始盘算,真的成为宰相之后,应该如何答谢张银兴。

    虽然张银兴是徐川举荐才有了今天,是政敌,但人是会变的,以前是敌人,现在就可以是朋友。

    “你说你要举荐左冲制,是有什么特别好的理由吗?”赵构问道。

    张银兴直接回答道:“左大人资历最老,论资排辈的话,应该是……”

    “行了,不要再说了。”赵构直接打断了他。

    难看台下的这些人,赵构心中烦躁不已。

    太难了,朝廷之中,,朝廷之中竟然选不出一个合适的人来。

    秦桧已经被关押了,徐川已经被免职了。

    以前被自己当做拉动朝廷的两匹大马,现在都没在了,赵构心中空落落的,不是个滋味。

    心中烦闷,但是赵构面上依然是镇定自若,转头,看向了旁边的两个皇子。

    “你们两个说说吧。”

    赵构没有点名说让谁先说,赵羡晟直接开口了:“父皇,儿臣也以为,应该由潘云峰大人来接任中书一职!”

    “潘大人素有名望,儿臣在吏部处置事务多日,儿臣亲眼所见众多官员对潘大人尊敬情形,心生佩服。”

    “如今秦桧下狱,朝廷上下人心惶惶,若是有谁能够稳定朝堂,那必然是潘大人了!”

    这个时候,蔡云栾也站出来说道:“启奏圣上,微臣以为,应当由潘大人出任中书一职。”

    “如今朝局多难,应该尽快稳定人心,正是岁末年初之时,应该尽快任命中书,收拢六部、各衙门诸多政务。”

    “适才,圣上所言,应对用兵之事,依然需要中书居中协调,方可各部协同。”

    “故而,应尽快任一能臣,潘大人最能胜任。”

    赵构看着堂下的这些人,心中渐渐有了主意,矮个子里面拔高个儿,怎么着也应该选一个人出来,暂时主持大局,稳住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