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所托非人

    杨奇没想到自己还能有再次指挥北军的机会。

    昔日在长安,他虽身为北军校尉,但他年轻无军功,又出身弘农杨氏,在北军之中可没什么名望,惟一一次领兵,便撞上吕布郭汜之乱,从此之后,杨定的仕途起起落落,颇为不顺,可以称得上一句“时运不济”。

    杨奇如今是大司农的属官,领着个导官的职位,掌御用和祭祀的米食干糒,无论如何都和北军扯不上关系。

    因此门客在董承面前提议用杨定分裂北军时,董承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然而门客却劝道“国舅,杨奇管理北军时,现下的北军校尉李蒙曾属杨奇麾下,二人素有旧谊。北军之中亦有不少昔日的长安守军,这些人唯忠于天子,同后来编入的青州军积不相能且杨彪之事在前,这杨定安能不怨情势紧迫,唯有冒险一试。”

    董承心知这关头容不得他再多加考虑,他膝行至自己最信任的门客身前“举族累卵,命皆悬于先生之手,请必竭尽心力,以副所托”

    老门客笼罩在阴影处的面孔露出个带着嘲弄意味的笑容,注视着董承伏在地面上的脊背。

    他话语中的谎言很多。

    杨定和李蒙之间可没什么情谊。

    至于那些长安守军

    比起天子,说不准那些人会更愿意听种伯衡的命令。

    此时此刻,这样一支可用的军马送到种辑手边,他到底会如何抉择呢

    应当是不会去用的。

    老门客有些遗憾,幸而他还有董承。

    杨定、李蒙和那些长安守军,能给曹操造成的伤害微乎其微,自然也不可能对董承当下的局面有任何改善,但,只要这群人动起来,覆灭在曹操手上,对于他而言便是对方全部的价值。

    董承不会是有知道这些事的那一天了。

    杨奇不知道自己在被人算计,答应董承去北军煽动军变时,除去以为这背后是刘协的意思外,他也有一些自己的私心。

    或许是受杨氏与袁氏的关系影响,天子诸侯之中,杨奇的立场隐隐要偏向于袁绍。

    曹操到底是阉宦之后,若非倚靠地利,他安能有今日

    不过一朝得势,便迫不及待剪除天子羽翼,对他们这些士族下手,如此猖狞之徒,尚不如李、郭之流,怎能叫自己这些人愿意屈仕于他

    倘若可以借此机会救出天子

    杨奇只能暗恨时间紧迫,他来不及遣人去冀州给袁绍传信,他坚信袁氏世受汉室恩德,名声煊赫,其下田丰和沮授等人,皆刚直士也,若天子在冀州,定无不至遭受这样的屈辱

    另一边,北军之中,经历过两次长安之乱的李蒙敏锐地感受到了似曾相识的“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

    “王三,这个时辰夏侯将军还未至营中,你就不觉得有些不对劲”

    李蒙在一堆捧着碗的士卒中,一眼看到边上的空地上有一个摞了三个干饼的碗,他习以为常地走过去坐下,往右边一拍,果然立刻听到王三憨厚的应答声“啊”

    王三摸了摸脑袋,咽下嘴里的饼“或许是见兄弟去了不是说那个小夏侯将军昨日刚回来吗”

    李蒙咂咂嘴,似乎想说什么,他看了一眼埋头啃饼的王三,无声叹了口气,又把那些话给吞了下去。

    他心里的活跃着诸多猜想,抬起头扫过四周,一双眼闪着锐利的慌忙,迅速锁定士卒中那些熟悉的面容。

    无论接下来发生何事,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别吃了,悄悄让兄弟们拿好长刀弓箭,尽量往我营帐边上靠。等兄弟来了以后,你一个人去找少太史令,要是发觉外边不对劲,马上给我传个信儿,我带兄弟们过去找你们。”

    “俺晓得,你放心。”

    王三一句话多不问,把碗里剩下的几个饼往怀里一揣就站起来,得益于他毫无存在感的特性,王三甚至不需要去找上官编理由,要什么手信,只消往进出的某支队伍中一插,便能顺顺利利地混出去。

    冬天穿得厚,王三出了北军军营,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将军衣脱下,翻过来卷了卷,重新套进自己的粗麻衣裳里,悄无声息地掩盖住自己的身份。

    外边一件褐色麻衣,配上他低着的,黝黑憨厚的面容,王三挤入街头往来的人群中,就仿佛一滴水落进江河一般融洽自然。

    许都的街道在旧有的基础上,仿制长安布局,重新划分了闾里,方市,虽然场景与街头往来的人皆非旧时模样,但行走在街道间,王三还是会生出些许难以言喻的熟悉感。

    王三轻车熟路地穿过东市,他走得快,一双眼快速翕动着,随时留意四周熙攘的人群,一切似乎都与往常别无一二,看不出一丝一毫李蒙所说的“不对劲”。

    眼看着要到种府前,王三眼尖地望见有一个人正在门前同仆役在说着什么,王三不知那人身份,有心等那人离去后再入种府,但又怕这人非是善类,会对种氏父子不利。

    正握刀寻思间,那人恰巧侧过半张脸,王三认出这是乐进麾下的校尉霍丘。

    他隐约知晓这霍丘与种平关系匪浅,照理说自己不该防备此人,但此时此刻容不得他不戒备,王三并不急于冒头,而是耐心等霍丘离去之后,才借着种府外的一株柳树翻进了后院。

    “太史令,太史令,俺又来了。”

    王三猫在种平屋外的窗户下,压着嗓子呼唤了两遍后,屏息倾听屋内的动静。

    随着一阵脚步响起,推开窗,露出的却是一张陌生的脸。

    “北军”

    吴质眼中还带着几分诧异,语气却极为肯定,他想到种平离开前留下的话,试探着开口“来的可是王三太史令请李校尉按兵不动,待城中有追捕吴硕,董承之令时,可速领命,彼时若有吴硕已出逃城外之流言,请速领兵出城。”

    “俺懂了。”

    王三点了点头,他对种平有着堪称盲目的自信,既然种平提前已有安排,他又怎会不听从

    吴质望着王三那张黝黑的面孔,想起种平临行前隐隐流露出的慎重与担忧,终究还是不能彻底放下心,又细细交代一遍,才放了王三离去。

    “莫非是太尉激愤之下做了什么错事”

    空荡荡的屋内只剩下他一人,吴质站在原地,喃喃自问。

    他与种氏父子相处了这些日子,对于两人的性情都有个大概的了解,如果说这天底下能有什么事让种平神思恍惚到甚至想提刀出门的,那决计与种辑离不开关系。

    而种辑种辑不必带刀剑,只需每日上朝,就足以做下祸及性命的大事,吴质提心吊胆了许久,昨夜察觉到种平神色不对时,他第一反应竟然是能拖到现在才闹出事来,想来已是种辑克制的极限了。

    连国舅董承都牵扯其中,太尉到底是做下了何等大事总不能是去刺杀曹操了吧

    吴质沉下心一琢磨,发现这的确是种辑冲动之下能做出来的事,可再一忖度,若是种辑刺杀曹操,又怎会扯到董承身上

    他并不执着于探究明白种辑到底做了何事,吴质合上窗户,从种平床榻下拖出个桐木箱子。

    种府仆役本就不多,此时仍留在府上的,不过一个老门房和两个仆僮罢了,种平也提前留下财物,言明吴质帮他传过消息后便可自行出城,不必在许都多留。

    吴质自箱中取了足够的铢钱,想了一想,又取了件种平穿惯了的青色袍子出来收在一边。

    “太史令,我只能做到这地步了,成与不成,亦只能听天由命。”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