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第 9 章

    魏大娘之前都只有能力送魏楹到村里的私塾。

    这次她想送他到镇上的书院去,得五钱银子一个月的束脩呢。

    如今,魏家也就一两多银子的家底。

    听说魏楹在十里八村念书是念得最好的,不过乡下孩子也很少有机会像他这样专心念书就是了。

    下一次赶集的时候,魏大娘将家里攒的四十个鸡蛋带去卖了八十文。

    沈寄的鱼丸汤依然是早早收摊卖了两百来文。

    这次她得了二十文的分红,十中抽一这是魏家母子给她的酬劳。

    旁边那些来魏家用自家的菜换取了福气结几种做法的大婶,今天也摆起了地摊售卖。

    只是生意比魏大娘却差了许多。

    这十种沈寄之前已经卖出去二三百个,每一种也有二三十个。

    许多人买了回去也拆开来看过,然后大致知道了是如何编织的,逐渐传扬开。

    有些心灵手巧的还发明了新的编法,这些新旧做法也在闺中流传开来。

    所以,再售卖同样的就没什么市场了。

    不过,各人还是卖出去三五十个,只是价格是降了不少。

    还有人特意来看了看有没有新品种卖,估计也是想买回去学。

    红绳便宜,而且编这个本来就不费事。

    还有个吉祥的名字,带上身上既可以当小饰物也可以辟邪。

    今天的情形当然和几个大婶的预期相差很大。

    她们今日看到沈寄和魏大娘没再卖福气结还暗自心喜来着。

    结果没想到自己辛苦编出来的,却和那日看到魏大娘售卖的热闹情形大为不同。

    可是,沈寄教了她们,而且自己也没再卖了,她们也无话可说。

    只能在旁边眼红地看着魏家的鱼丸汤依然热卖。

    这三个婶子里有一个是里正的女人,另外两人都是以她为首。

    其实今天卖福气结她们也是有赚头的,只是比沈寄头两次卖的时候小了不少。

    有些人的心是不懂满足和感恩的,尤其是还看着魏家的鱼丸汤依然像上次一样卖了那么多钱。

    哼,怪不得肯告诉她们,是明知道会这样吧。

    有些事情还是避免不了的,所以魏大娘和沈寄都尽力无视。

    不过,福气结恐怕真的是卖不了几次了。

    沈寄记得的样式再多也是有限的,要创新她没有那么多精力。

    毕竟,还要做家务和卖鱼丸汤。

    但是现在是七月,下河摸鱼很轻松。

    可随着天气转凉,鱼丸汤最多卖到十月。

    这样,就必须等到春暖花开,来年的三月间才可以重新开始下河捉鱼,整整有小半年的空档。

    这个问题沈寄早就想过。

    不过她会做的不只是鱼丸汤一样,如今魏大娘也肯投资。所以其实心底并不担心。

    不过,魏楹能想到,而且提出解决办法,让她也很高兴。

    这样她再做其他也就是顺理成章了。

    魏楹的建议就是可以卖上次沈寄烧的肥肠。

    沈寄自己也察觉到了,她和这里土生土长的人有太多的不同。

    估计魏楹这个人精也都是看在眼底的。

    所以这次增加新品种的话题她自己并没有提起,而且她也不想卖肥肠。

    偶尔让她收拾一次还成,那是为了自己的嘴。

    可是要时常收拾那就太坑爹了。

    多脏多臭啊,魏楹只是嘴巴动一动提建议,干活的可全是她呢。

    而且,现在魏家条件渐渐好了,她也展现出自己的用处,也不怕魏大娘再打主意把自己卖了换药钱了。

    所以对于魏楹的提议,她小小声的拒绝了,“少爷,天天要洗非常的臭,我怕是会被熏晕过去的。不过如果你还想吃,明天去了市集倒是可以买回来做。除了烧来吃,还有别的吃法的。至于增加新品种,是得增加,不过不一定是肥肠。还有三个月呢,我们再看看吧。”

    当时魏楹看了沈寄两眼,“嗯,对,既然寄姐做菜好吃,那不管什么食材做出来都会很美味。不一定拘于肥肠了。我的确想吃明儿再买回来做吧。”

    所以这会儿,魏大娘便是要带着沈寄再去买肥肠,顺带买些肉。

    路过上次那家布店,魏大娘进去扯了几尺花布准备给沈寄做新衣服穿。

    这是怀柔,不过也是她该得的,沈寄道谢收下。

    魏楹的新衣服这三天晚上魏大娘已经赶制出来了,很是合身。

    看着也很挺括。

    人靠衣装,一下子让芝麻包子的美色又上了一个台阶。

    魏楹的衣料是十五文一尺的,今天沈寄的也有十二文一尺。

    魏大娘却没给自己做新衣服,她想省下钱送魏楹去镇上的学堂。

    给魏楹做新衣服是为了让他到学堂不受人轻视。

    给沈寄做新衣服是为了哄着她卖力替魏家干活挣钱。

    毕竟从到魏家的第一天起,她就一直是换穿魏大娘改小的两件旧衣服。

    如今,魏家的家底还是很薄的。

    之前为了给魏楹治病,差一点就要卖田了。

    不过,如今魏楹好起来了,药钱这块就算是省下了。

    只要勤劳肯做事慢慢的应当可以积攒点钱下来。

    可惜明年又要送魏楹去赴考,先是州县一级,然后如果顺利还有省一级的。

    这个花费可不小啊!

    路费、还有到考点的一应花销。

    沈寄边走边想着到时候攒够了银子怎么和魏家拆伙的问题。

    供一个考生,那是无底洞!

    顺利还好,万一中间出点岔子,芝麻包子从翩翩少年考成个白头翁,那她岂不是得跟着搭上一辈子。

    魏大娘这次依然是买了一斤多肉。

    不过今天来得早些,买了块半肥瘦的。

    然又后要了一副肥肠和几根骨头做添头。

    上一次的烧肥肠和萝卜骨头汤很美味。

    这次魏大娘便没再要沈寄一人背着了。

    车上只有王二叔知道这臭臭的肥肠洗干净做出来是美味。

    而且他吃了沈寄送的肥肠,今天就特地给她们找了个不错的位置坐,不至于被别人挤到边上去。

    回去的时候大家基本都比来的时候东西少,很少人还舍得花钱坐车的。

    也有人抗议那东西不好闻。

    王二叔呵呵笑道:“这东西闻着不好闻,到时候弄好了吃着可香呢。魏大娘、寄姐、坐稳了。”

    言下之意,这两人他载定了,不满意可以下车。

    车是他的,他自然能做主。

    回去以后,魏大娘先唤沈寄去量身高胖瘦。

    乡下做衣服讲究做得宽大,这样过几年都还能穿。

    如果衣料好没磨破,再过几年还能放一放线再穿。

    “寄姐,你光会做菜还不够,想不想跟我学做衣服?日后你也用得上的。”

    沈寄想了下,这里的女人就算针线活不好,但是至少基本的也会,不然就有点异类了。

    就像魏大娘,虽然厨艺不好,但是和一群村里的女人比,差距也不是太大。

    所以,如果沈寄想本土化,能学会当然是最好的了。

    难得魏大娘肯教,于是沈寄欣然道:“我当然想学,请大娘教我。嗯,我会做好其他的活然后再抽时间练习的。”

    自从来到这里,沈寄想过很多。回去?不可能的了,自己已经被撞死了的。

    那么,就只有留下好好过活。

    她发现在古代生活,并不是从前看过的穿越小说里那么容易。

    轻易就发明些超越时代的东西,然后名利双;或者随便做做生意就家财万贯。

    她只能这么认真的活着。

    “嗯,我先从最基本的教起,能学到什么样就要看你自己了。”

    当天沈寄用一半肥肠做了一笼粉蒸肥肠,另一半煮过后放起来明日爆炒。

    再配了个凉拌三丝,又用煮过肥肠的汤汁做了个青菜汤。

    而买的肉则先熬油装起来,然后再做了白菜回锅肉。

    这样荤素搭配,不会太油腻,而且拌菜也很爽口。

    蒸肥肠的米粉是魏大娘用家里的小手摇磨,按沈寄的要求磨出来的,细腻均匀。

    如今鱼丸汤每三天能卖到两百文左右,一个月就是二两银子。

    再加上魏大娘的绣活、鸡蛋还有庙会时卖福气结,魏家一个月差不多能有将近三两银子的收益。

    而且,马上十几亩地的租子也就是新谷就要送来。

    自家田里的菜虽然不像别家的长得好可以卖钱,但自己摘来吃是省了菜钱的。

    所以,平日也可以吃干饭,用点米磨米粉也没有问题。

    至少在吃上头如今魏家是在往小康奔了。

    魏楹之前身子虚,如今天天打五禽戏,吃上三碗饭,魏大娘心头欢喜得很。

    连带着沈寄也跟着过上了好日子。

    今天赶集还哄着魏大娘买了干黄豆回来,明天可以磨豆浆吃。

    再配上自己炸的金黄、金黄的油条,那滋味可美。

    魏楹看到沈寄一边编着福气结,一边在咂嘴,仔细听还能听到她的咂嘴声。

    不由笑道:“寄姐,又在琢磨什么好吃的?”

    这个寄姐会做吃的,同时也是个吃货。

    对吃无比的上心,旁的倒不怎么往心里去。

    有这个反应那肯定是在想什么好吃的。

    面对魏楹促狭的笑,沈寄忙收起遐想,“哦,没什么,就是想着好久没有吃过豆浆配油条了。少爷,要是咱们住在镇上,可以卖的东西就多了,也不用每三天都需要背那么多东西赶集。镇上的人花钱比村里的大方多了。”

    村里人基本都是自给自足,如果到了城里,就是卖早点也能挣到不少钱的。

    魏大娘在旁边裁布料,闻言道:“卖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