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第 17 章
贾代善没捞到附葬皇陵的恩旨,自然要葬回金陵。
贾史氏养尊处优惯了的,别看她后来动辄威胁儿子要回金陵,实际上她也就是小时候跟着史家在金陵住过几年,年纪稍微大一点,就到了京城,至今都没有离开过。让她跟着灵柩回金陵,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一路上得多受罪啊!
因此,贾史氏借口伤心过度,身体不好,无法成行,只叫贾赦贾政兄弟两个,再加一个想要趁机躲躲风头的贾敬一块扶灵回乡,一干女眷却都留了下了,府里似乎一下子平静下来。
此时已经入冬,距离宫变已经过去了大半年。菜市口前一阵子还血流成河,至今从那里经过还能闻到隐约的血腥味。
对张家的判决也已经下来了,张家老太傅是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的,毕竟人家都致仕好几年了,又是几朝老臣,总归要给些颜面。倒霉的是张修贤,他作为詹士府的官员,却对东宫的动静一无所知,这是什么,这是失职!
张修贤被罢职,全家流放琼州。张家其他各房也受了牵连,做官的要么被罢官,要么被贬职,还没做官的直接勒令回乡尽孝,好好一大家子人,一下子就天各一方。
张家这般,比起其他人家,已经算是从轻发落。明眼人都知道,张家这次无非就是被台风尾扫了一下,等事情过去了,还有起复之机。
荣国府这边,张氏听到消息,简直是喜极而泣,嘴里直念“阿弥陀佛”。她如今不方便出门,却是准备了一大堆东西,托人给娘家送过去。贾史氏固然目光短浅,却也不是什么蠢人,这会儿只觉得庆幸。亏得之前张氏没出事,要不然算是跟张家结了死仇,日后张家报复起来,便是贾代善还在,荣国府也非得伤筋动骨不可。为了找补,贾史氏不仅允许张氏派人给娘家送钱送物,也准备了不少程仪,一起送了过去。
张氏面上感恩戴德,心中却是冷笑,如此势利的人家,竟是叫自己给赶上了!
贾史氏倒是个醒事的,王氏却不是什么聪明人。眼看着贾史氏居然对张氏又恢复了之前的态度,她顿时就急了。
王家的女儿从来都是不读书的,王氏自个就是个目不识丁的,也就是认识账本上几个数字。前些年的时候,起码还有几分好颜色,跟贾政很是好过一阵子。但是等到新鲜劲过去了,王氏又不是什么会婉转迎合的人,不懂什么闺房之趣,对于贾政来说,就显得有些索然无味,以至于如今夫妻感情愈发淡薄。对于王氏来说,丈夫就是个靠不住的,能依靠的还是自家儿子。
王氏是个蠢人,很多时候蠢人的杀伤力却是叫人难以想象的。在王氏看来,如今袭爵的已经是贾赦,再想办法将贾赦拉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若是贾赦没有嫡子呢?贾家但凡不想让这个爵位就此断绝,就得过继,那还有比自己的珠儿更好的人选吗?
既然有了这样的想头,张氏母子就变成了王氏的眼中钉、肉中刺。她可不管张家是个什么情况,小孩子夭折的多了,一尸两命的妇人也多了去了,只要张氏母子死了,张家还能如何?便是贾史氏,除非她想要让家丑外扬,否则的话,就得帮自己将事情遮掩过去。
为了这个目标,王氏这些日子,那真的是小动作不断。之前仗着掌家,她就叫人偷偷在给大房的饭菜里面加入山楂、红花之类会让孕妇流产的东西,可惜的是,张氏乃至贾瑚根本不碰大厨房送过去的东西,王氏的打算落了空。
王氏也没有因此偃旗息鼓,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她如今就在算着张氏怀孕的月份,准备到时候给张氏来个狠的。
但是,她很快淡定不起来了。
张氏又重提了贾瑚去平王府做伴读的事情:“老太太,儿媳这身子愈发重了,精神也短了,老爷不在,也没人教导瑚儿,瑚儿这个年纪,也不能一直跟着我一个妇道人家。前儿个,平王府那边又有人过来询问瑚儿做伴读的事情,小王爷如今也不小了,伴读的事情也不能一直拖着,瑚儿再不去,王府就要另选他人!”
张氏话还没说完,王氏就插口道:“咱们府里如今在守孝,瑚儿还是嫡长孙,哪能随便出门呢!”
张氏叹道:“国公爷在世的时候,就惦记着府里改换门楣的事情,总跟瑚儿说,要叫瑚儿去读书!若是我娘家还在京里,那自然没什么可说的,可如今却是不成了!瑚儿如今正是读书的时候,若是因为守孝的事情耽搁了,也是国公爷不愿意看到的!”
贾史氏看了王氏一眼,说道:“知道你心疼儿子,只是咱们府里不是有族学吗?只是启蒙而已,在族学应该也耽误不了!”
张氏低头说道:“族学的情况,儿媳也知道一些。这么多年来,除了族叔前两年自个考中了秀才之外,并无人在科场上有所成就……”这话已经是往好听里面说了,贾代儒前些年说是管着族学,实际上只顾着自己的前程,对于学里的孩子都是放养,族人送孩子过去无非就是冲着学里的各种补贴来的,对孩子根本没什么期待。但凡是对孩子有期望的,宁可送到外头私塾,也是不往族学送的,这俨然也算是贾家的笑话了。
王氏嘀咕了一声:“东府敬大伯不就考中进士了吗?”
张氏静静地看着王氏,看得王氏都有些不自在起来,才说道:“敬大伯当时可是拜了李学士为师,可并未在族学读过几日!”
“咱们毕竟是丧家,不如也从外头聘个西席回来,正好瑚儿和珠儿可以一起读书,小兄弟两个也可以多多亲香,将来也能齐心协力!”贾史氏神情和蔼,口中说道。
张氏做出一副无可奈何模样:“好的西席先生哪有那么容易找到的,国公爷在的时候尚且难得,何况是如今?倒是平王府那边,虽说小王爷不需要参加科举,但是西席先生也是托了顾家专门延请的江南名儒,错过这次,那真是几乎就没机会了!”
张氏话都说到这个地步,贾史氏和王氏但凡不想要撕破脸,也只能答应下来。
贾史氏养尊处优惯了的,别看她后来动辄威胁儿子要回金陵,实际上她也就是小时候跟着史家在金陵住过几年,年纪稍微大一点,就到了京城,至今都没有离开过。让她跟着灵柩回金陵,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一路上得多受罪啊!
因此,贾史氏借口伤心过度,身体不好,无法成行,只叫贾赦贾政兄弟两个,再加一个想要趁机躲躲风头的贾敬一块扶灵回乡,一干女眷却都留了下了,府里似乎一下子平静下来。
此时已经入冬,距离宫变已经过去了大半年。菜市口前一阵子还血流成河,至今从那里经过还能闻到隐约的血腥味。
对张家的判决也已经下来了,张家老太傅是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的,毕竟人家都致仕好几年了,又是几朝老臣,总归要给些颜面。倒霉的是张修贤,他作为詹士府的官员,却对东宫的动静一无所知,这是什么,这是失职!
张修贤被罢职,全家流放琼州。张家其他各房也受了牵连,做官的要么被罢官,要么被贬职,还没做官的直接勒令回乡尽孝,好好一大家子人,一下子就天各一方。
张家这般,比起其他人家,已经算是从轻发落。明眼人都知道,张家这次无非就是被台风尾扫了一下,等事情过去了,还有起复之机。
荣国府这边,张氏听到消息,简直是喜极而泣,嘴里直念“阿弥陀佛”。她如今不方便出门,却是准备了一大堆东西,托人给娘家送过去。贾史氏固然目光短浅,却也不是什么蠢人,这会儿只觉得庆幸。亏得之前张氏没出事,要不然算是跟张家结了死仇,日后张家报复起来,便是贾代善还在,荣国府也非得伤筋动骨不可。为了找补,贾史氏不仅允许张氏派人给娘家送钱送物,也准备了不少程仪,一起送了过去。
张氏面上感恩戴德,心中却是冷笑,如此势利的人家,竟是叫自己给赶上了!
贾史氏倒是个醒事的,王氏却不是什么聪明人。眼看着贾史氏居然对张氏又恢复了之前的态度,她顿时就急了。
王家的女儿从来都是不读书的,王氏自个就是个目不识丁的,也就是认识账本上几个数字。前些年的时候,起码还有几分好颜色,跟贾政很是好过一阵子。但是等到新鲜劲过去了,王氏又不是什么会婉转迎合的人,不懂什么闺房之趣,对于贾政来说,就显得有些索然无味,以至于如今夫妻感情愈发淡薄。对于王氏来说,丈夫就是个靠不住的,能依靠的还是自家儿子。
王氏是个蠢人,很多时候蠢人的杀伤力却是叫人难以想象的。在王氏看来,如今袭爵的已经是贾赦,再想办法将贾赦拉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若是贾赦没有嫡子呢?贾家但凡不想让这个爵位就此断绝,就得过继,那还有比自己的珠儿更好的人选吗?
既然有了这样的想头,张氏母子就变成了王氏的眼中钉、肉中刺。她可不管张家是个什么情况,小孩子夭折的多了,一尸两命的妇人也多了去了,只要张氏母子死了,张家还能如何?便是贾史氏,除非她想要让家丑外扬,否则的话,就得帮自己将事情遮掩过去。
为了这个目标,王氏这些日子,那真的是小动作不断。之前仗着掌家,她就叫人偷偷在给大房的饭菜里面加入山楂、红花之类会让孕妇流产的东西,可惜的是,张氏乃至贾瑚根本不碰大厨房送过去的东西,王氏的打算落了空。
王氏也没有因此偃旗息鼓,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她如今就在算着张氏怀孕的月份,准备到时候给张氏来个狠的。
但是,她很快淡定不起来了。
张氏又重提了贾瑚去平王府做伴读的事情:“老太太,儿媳这身子愈发重了,精神也短了,老爷不在,也没人教导瑚儿,瑚儿这个年纪,也不能一直跟着我一个妇道人家。前儿个,平王府那边又有人过来询问瑚儿做伴读的事情,小王爷如今也不小了,伴读的事情也不能一直拖着,瑚儿再不去,王府就要另选他人!”
张氏话还没说完,王氏就插口道:“咱们府里如今在守孝,瑚儿还是嫡长孙,哪能随便出门呢!”
张氏叹道:“国公爷在世的时候,就惦记着府里改换门楣的事情,总跟瑚儿说,要叫瑚儿去读书!若是我娘家还在京里,那自然没什么可说的,可如今却是不成了!瑚儿如今正是读书的时候,若是因为守孝的事情耽搁了,也是国公爷不愿意看到的!”
贾史氏看了王氏一眼,说道:“知道你心疼儿子,只是咱们府里不是有族学吗?只是启蒙而已,在族学应该也耽误不了!”
张氏低头说道:“族学的情况,儿媳也知道一些。这么多年来,除了族叔前两年自个考中了秀才之外,并无人在科场上有所成就……”这话已经是往好听里面说了,贾代儒前些年说是管着族学,实际上只顾着自己的前程,对于学里的孩子都是放养,族人送孩子过去无非就是冲着学里的各种补贴来的,对孩子根本没什么期待。但凡是对孩子有期望的,宁可送到外头私塾,也是不往族学送的,这俨然也算是贾家的笑话了。
王氏嘀咕了一声:“东府敬大伯不就考中进士了吗?”
张氏静静地看着王氏,看得王氏都有些不自在起来,才说道:“敬大伯当时可是拜了李学士为师,可并未在族学读过几日!”
“咱们毕竟是丧家,不如也从外头聘个西席回来,正好瑚儿和珠儿可以一起读书,小兄弟两个也可以多多亲香,将来也能齐心协力!”贾史氏神情和蔼,口中说道。
张氏做出一副无可奈何模样:“好的西席先生哪有那么容易找到的,国公爷在的时候尚且难得,何况是如今?倒是平王府那边,虽说小王爷不需要参加科举,但是西席先生也是托了顾家专门延请的江南名儒,错过这次,那真是几乎就没机会了!”
张氏话都说到这个地步,贾史氏和王氏但凡不想要撕破脸,也只能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