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教妻

    李二兄听了李二嫂这话,转而起了身,顾不得只穿着里衣从被窝里出来的寒冷,摸索着把床头的灯盏点着了。

    就着灯光,披着一件外衫的李二兄就瞧着床上侧着身子躺着的李二嫂。

    李二兄心中有太多的话,但想了想还是没有说出口。

    李二嫂反而是瞧着李二兄脸上的表情,知道是自己小心眼儿的话惹人厌了。

    李二嫂小心的轻声说:“二郎,我是有些眼皮子浅,你别嫌我。

    我知道三娘是有大本事的人,我跟着阿娘和大嫂在那盟会里忙活,都是三娘厉害,才能找了官家来,给那些贫苦女娘人家找活儿。

    我就是小心眼上来了,你别气。

    我就咱俩一块儿的时候说两句,万万不会在三娘面前带出来。”

    李二嫂说了这些,看着李二兄仍旧不说话,就有些慌了。

    李二嫂赶紧坐起身,伸手去抓李二兄的手,李二兄没拒绝,听着李二嫂软声软语的唤他:“二郎,二郎,你说句话,别不理人,我怕的慌。

    我以后,定不眼气三娘了,你别不理我。”

    李二兄听着这都带着哭腔的话,终究是垮了肩膀,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李二兄转而想起,当初他与李母说起,想要求娶吴家村里的李二嫂的时候,李母是这般说的:“二郎,我知那兰娘是个长的好的,又能干,在村子里定是个人人夸的好女娘来。

    可咱们家终究是在长安城里过日子的,你瞧瞧你大嫂,武人家出身,祖上也是出过将军的,她家自小的教养,就是配个有官身的郎胥都行的。

    要不是你大兄靠着亡父的脸面,他自身又不差,未来有机会升迁,蒋家可不会把你大嫂嫁给你大兄的。

    若是你铁了心要娶吴家村的兰娘,阿娘也不阻拦你。

    只阿娘说一句,要是将来你们一块儿过日子磕碰了,你别恼她,她的出身约束了她的见识,你既然要与她结为夫妻,那就在以后的日子里好好教她。

    兰娘是个善心的孩子,你若肯用心教,她定能学会。”

    李二兄抬手握住李二嫂的手掌,来回摩挲着,再次叹了一口气后说:“兰娘,你都知道三娘现在是个有本事的人了。

    你就不该只把她看成普通的小姑子来对待,谁家的小姑能有三娘这般厉害的?

    往后,你把三娘看作李家

    三娘现下做到的,多少男子都赶不上她?”

    李二兄拿起床头李二嫂的外衫给她披上,对着她继续讲:“三娘天分高,于医道上有奇才,我是赶不上的。

    咱家之前分得的千两银子都是靠着三娘的能为得来的,你可别忘了这点儿。

    别说她现下只有七八两银子一月的薪俸,就是一两银子没有,她手里几千两的银子,还怕没钱?”

    李二嫂好似被说的转了心思,点头后回应道:“三娘是个有能为的女娘,盟会里一开始还是靠着三娘给的千两银子维持着。

    后头太医署那边给了单子,又有徐三郎君给联系的活儿,这么一来一去,我瞧着阿娘做的帐,竟是还赚了一些。

    不过,阿娘说,这银子得留在账上,作为以后救济贫苦女娘的银钱来。”

    “兰娘,你忘了医师都能收的感谢钱了。

    三娘哪回出诊上人家里给人瞧病,过后人家不得给个五两十两的,有钱的人家,给二十两也是能有的。

    正堂里现下新摆上的白瓷茶具,不就是三娘给人瞧病,人家送予她的么?”

    李二兄坐正了身子,肃着脸,看着李二嫂一板一眼的总结道:“所以,三娘是不差钱的,她的钱都是她靠自己个儿的本事挣得,她爱怎么就怎么。

    她没靠着家里,她愿意出钱感谢家里人帮扶她的忙,那是她愿意。

    至于家里的东西,爹娘的为人你知道,大概率是会让我们三兄妹平分的,顶多阿娘自己的体己银子是会留给露珠儿罢了。

    你只把三娘看作李家幼子就是了,幼子留在父母身边尽孝,分得父母资产也是应当的。

    兰娘,你可明白?”

    李二嫂瞧着李二兄严肃的眼神,赶紧点头应是:“二郎,我已是懂了,以后必不会如此了。”

    两人再躺下的时候,已是深夜了,屋外的风呜呜的刮,吹在窗户纸上,让人不由得裹紧了被子。

    次日,待得李三娘起身了,刚一打开屋门,泥土腥味儿就在鼻尖炸开。

    下雨了,应是不久前才开始下的,现下天空仍旧雾蒙蒙的,有细细的雨丝从空中落下。

    李三娘打了个寒颤,想着待会儿出门的时候,自己也得找个褙子穿着,瞅着这天,很有可能落雪。

    等李三娘从廊下走出,冰凉的雨滴滴落到脸上的时候,才是真的觉出冷来。

    “快点儿进来,还下着小雨呢。”

    到了厨房,李大嫂在厨房里头对着李三娘喊道。

    “大嫂,这雨冰冰凉,还真是冻人。

    今晚看来是要多点上一个炭盆了,要不然可真冷的受不住。”

    “现下,厨房倒是最暖和的地方了。

    回头,我和阿娘说说,还得多买些柴火备着,万一要是今年冷的大了,还是得多用柴火取暖来。”

    两人正说着,李二兄也缩着脖子进来了,听到李大嫂同李三娘说的话,就紧跟着说:“大嫂说的有理,那回头,我再看看,这炭火也多买上一些的好,家里这几个小的可不能挨冻。”

    李三娘提着热水往出走,一边走一边说:“那这得多买点儿,咱家今年可多了不少人,再有隔壁盟会那边也是用的着的。”

    李大嫂点头:“你快收拾吧,我想着这事儿呢,回头就和阿娘说,你放心。”

    等吃完早食,陪着露珠儿说了话儿,李家门口就有人来了。

    “高掌事,怎的劳动您了?”

    李三娘有些惊讶,怎么自家的掌事竟是来了?

    之前,孙医监那边送信是说,到时候派两个兵士来李家接李三娘,这样子也方便李三娘这个外人进京郊大营。

    “你是我手下的医师,你这外出授讲,这头一次我自是要跟着去瞧瞧的。

    我已是与孙医监说过了的,这两位就是来接送你的。”

    怎么说呢?

    门当户对这个成语还是有道理的。

    只不过,也不绝对,若是有一方愿意包容,就还是能行的。

    但是,无数例子证明,不推荐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