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国之罪人

    老人“哼”了一声道:“你道我不知么?只听弦响便知是北弩。”

    江朔奇道:“这臂张弩还有南北之分?我看唐军军械制式统一,东西两军跨地万里,看起来并无任何差别。”

    老人道:“那是你小子眼大无珠,不懂兵器之道。”

    江朔心里怪自己不该多嘴,忙叉手道:“是,是,原是我不知。”

    老人见江朔“是”了半天,竟然不追问,怒道:“你这小子,不懂却也不问,如此不求甚解的么?”

    江朔心道我原想让着他,不想反倒落了不是,只得顺着老人的意思,问道:“臂张弩有何区别,还请老先生教我。”

    老人一本正经道:“我不是什么先生,我叫柳汲,你就叫我大匠吧。”

    江朔心中好笑,哪有人叫别人称自己大匠的?但心想和一个边地老人又有什么可争的,便即叉手道:“是,请大匠不吝赐教。”

    柳汲老人道:“弓弩之要在于制造弓臂,下品用杂木,中品用桑木,上品却是柘木,唐弩数量极大,不可能都用柘木,多用桑柘复合弓,无论南北东西,皆是如此,但北地干燥寒冷,木中少了水分,便容易折断,南方湿润温暖,韧性更加,因此历代良弓皆出自蜀中。”

    江朔听了点点头,柳汲道:“唐军制弓匠人自然知道此中道理,虽说其力制为一石,其实工匠在制造北弓时减了一分力,制造南弓时则加了一分,如此一来,力量不同弓弦之声便不同,南北弩弓弦之异,简直和南人北人体型差异一样大。”

    江朔其实从未听出弩机发出的声音如何不同,但见这位柳汲说的郑重其事,想必所言非虚,于是叉手道:“原来如此,段大匠果然好见识。”

    没想到柳汲竟又怒道:“柳汲便是柳汲,哪个和你说我姓段了?”

    江朔一愣,心道:你不是段俭魏的阿爷么?怎的不姓段?罗罗似乎看出江朔的疑问,在一旁笑道:“我和你说过了,乌蛮无姓,我叫罗罗,我阿爷叫柳汲,都是名,没有姓的。”

    江朔道:“这么说段俭魏也不姓段咯?”

    柳汲道:“段郎自然是姓段,你这小子怎么夹缠不清?”

    江朔这下可是彻底糊涂了,他不敢再问柳汲,求助似的转头望向罗罗,罗罗道:“阿爷是罗罗的亲阿爷,却不是阿哥的亲阿爷。”

    段俭魏道:“我是白蛮,罗罗和他阿爷却是乌蛮,我阿爷慕唐之风,给自己定了个段姓,上古时段氏为掌铸冶镈的官职,我阿爷与柳汲大匠有嵇康、向秀之谊,又有柳林锻铁之雅好。因此一个取姓为段,一个取名为柳汲。”

    江朔这才悟道:“竹林七贤中嵇康和向秀最好,他二人在汲水之畔的柳林中打铁,柳汲便是柳林、汲水之意了。”

    柳汲捋须道:“小子倒还有些见识。”

    其实江朔知道“竹林七贤”,也还是因为太白先生,唐朝文士多好魏晋名士,而李白最为推崇的便是竹林七贤,在东鲁时与五位好友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和陶沔并称“竹溪六逸”,就有模仿竹林七贤之意,江朔没少听七贤的故事,因此知道“柳”“汲”的意涵。

    江朔问段俭魏:“那段郎你怎么称柳汲……柳汲大匠为阿爷?”

    段俭魏道:“我阿爷与柳汲阿爷世为蒙舍诏大王阁罗盛家臣,后随着皮逻阁征战,助云南王一统六诏,不想我阿爷战死疆场,彼时我尚年幼,柳汲阿爷便收养了我。”

    江朔道:“原来是义父。”

    段俭魏道:“虽非生父,义父待我直如亲生的无二。”

    柳汲又“哼”了一声道:“你却不听为父之言,一味要和大唐作对,莫不是想气死老夫么。”

    段俭魏柔声道:“阿爷,我是有苦衷的……”

    江朔亦不解道:“大匠,你既然是乌蛮,段郎胜了唐军就算不喜,也不至于如此气愤吧?”

    柳汲道:“你懂什么?我亲眼见识过大唐的繁华与强盛,南诏就算凭着运气能胜在一时,终有运气耗尽的一天,唐虽百败不损其国,南诏一败则国之不存也。”

    江朔道:“原来大匠你也去过大唐?”

    柳汲道:“什么叫‘也’,我这‘大匠’之名,就是唐皇封的。”

    江朔一呆,没想到这位柳汲还真是“大匠”,却不知是什么大匠,锻铁的大匠么?

    柳汲似乎看穿了他的心事,道:“老夫别的不会,就会打铁,大匠者自然是兵器大匠咯。”

    江朔听到“兵器大匠”四字,只觉得耳熟,似乎曾听说过不止一次,柳汲随手一指江朔的腰间道:“你腰里佩的裴将军就是我改的。”

    江朔大吃一惊,世上居然有这么巧的事?他忽然想起李嗣业曾告诉他,替七星宝剑配鞘的兵器大匠出自河东柳氏。但随即一想,这位柳汲名字里有个“柳”字,恐怕是李嗣业误以为柳汲是河东柳氏,却没想到这名字是柳汲自取的。

    柳汲见他出神,道:“你不信?此剑原是东吴大帝孙权的佩剑,原是用的鲨皮鞘,但裴旻得此剑时,距汉末已不下五百年了,剑鞘早已朽坏,且汉剑短于唐剑,作战时多有不利,我想起故乡有树名樫木,既然坚且韧,正合着可以做剑鞘,又能将宝剑头尾相连,组成双手剑,说起来……”

    他捻须神思道:“这剑尾的精铜套丝还是段俭魏的阿爷所铸造。”

    江朔奇道:“原来段郎的阿爷也是铸剑师。”

    柳汲道:“非也,俭魏的阿爷心性聪慧,非我所能比,老夫只会卖傻力气,他学的却是谋略、机括之学。我做的很多兵器,其中的巧思往往出自俭魏阿爷。”

    江朔此刻已心悦诚服道:“大匠,你们是怎么认识裴将军的?”

    柳汲道:“不要以为只有东瀛日本才有留学生,我等年轻时仰慕大唐,彼时南诏尚未立国,翻越大山离开南诏,到中原求学的人多得很。我和俭魏阿爷想要学打铁,就只能从军,当年我二人便在裴旻军中,一个铸造刀剑兵刃,一个改进军械机括,正是有了这段军中经历,我们回到南诏后才会有排兵布阵的本事。”他看着段俭魏道:“所谓段家世代相传的兵书、战策其实都不过传了一代而已。”

    柳汲又瞥了一眼江朔,道:“小子,你还没说为何裴旻将七星宝剑给了你。”

    江朔不敢隐瞒,从汉水屠龙开始,将裴旻如何失去七星宝剑,黑白二龙如何双双殒命,自己离开习习山庄时候阿楚夫人让他带走了宝剑,自己后来遇裴旻还剑,裴旻却反将宝剑赠给了他等前事诉说一遍。

    柳汲听了捻须道:“奇哉,奇哉。”

    罗罗不解问道:“阿爷,你说什么事奇怪?”

    柳汲道:“裴旻在任龙华军使时,又一次遇到奚人伏击,虽然力战得脱,却丢失了七星宝剑,幸得契丹将领李楷洛潜入敌军营中,夺回了宝剑,饶是如此大功一件,裴旻也没说把宝剑赠予李楷洛,只是厚赠金银而已,江小友,你却何其幸运,裴旻竟然将随身的佩剑赠给了你。”

    江朔听了也隐隐觉得裴旻赠剑时似有不协之处,但彼时自己还是少年,裴旻思虑竟然如此深远,当时就想好了要利用自己么?

    柳汲又道:“你腰后的玄铁刀也是我所打造,那一年北地松漠天降陨铁,一块整玄铁摔为两段,契丹人用尽各种方法仍然无法熔炼打造,彼等知我治剑之名,便请我为他们打造长短二刀,以天然陨石为锋刃,你腰后所挂就是其中的短刀。”

    柳汲的眼睛似乎能穿透江朔,看得到他身背后的佩挂,说起话来从容淡定,江朔听了也忍不住按了一下后腰的短刀。

    段俭魏道:“柳汲阿爷不但替唐军打造军刃,更将唐人冶铁锻造之术带回南诏,才成就了南诏剑的威名。”

    江朔忽然记起,道:“听说当年皮逻阁获封云南王,他派人进京朝拜圣人,献上三浪剑,圣人试之锋锐无匹,亲赐南诏剑之名,之后南诏剑声名大噪,成为世间闻名的神剑。”

    罗罗道:“那自然是我阿爷铸造的宝剑,三浪者,指的是邆赕诏、浪穹诏和施浪诏,三浪乌、白蛮混居,皆在西洱河之北,自古以来就是南诏冶金制剑之地,尤其是浪穹诏,在我阿爷的带领下,已成了南诏第一铸剑之所。”

    段俭魏解释道:“唐刀需用百炼钢,我阿爷将冶铁之际,上覆石炭,待石炭渗入铁中,所得刀剑比之唐刀更加坚韧锋锐,盖因木炭者木之精,石炭者土之精,土能生金,石炭自然要大大好过木炭。”

    其实柳汲冶炼方法称为“渗碳”,钢铁变得坚硬、耐磨的真正原因是“碳”,但彼时此技术不为人所知,还道是“木精”“土精”之辨。

    柳汲瞪了一眼段俭魏,似乎意思是要你给我解释,道:“正因为我熟悉唐军兵刃军械,才知道唐军的厉害,大唐可附,不可叛。如今俭魏你一意孤行,灭了何履光的水军,自以为英雄了得,只怕是要成为南诏国的大罪人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