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沈园顺服顾昭明去县城。
顾昭明略微思索了会儿,就答应了下来。
他考上秀才后,除刚开始那几天出门拜访了下私塾里的夫子,他便没有再出门了。
一来手头紧,二来,镇子上的夫子已经教不了他什么了。
原本他打算自己在家里自学,可一段时间下来,他觉得还是得跟着老师学,学问才能精进。
要说县里,最好的学堂自然官学,可惜,他一个最后一名,是没有资格进官学。
他只能在县里找个学院,继续读书。
这次虽是去卖胰子,正好借着这次机会,打听下县里学堂的情况。
再则,顾昭明自负自己才学不错,他想去官学试一试。
为此,他决定先做几篇文章。
沈园自然是支持的。
顾昭明的文章还没做好,村子里搬回了一家人,那家正是前几天马翠花说的顾大华一家。
顾大华家的老宅离顾家不远,只隔着两户人家。
他们的房子年久失修,回来那天,顾大华媳妇罗氏还上来跟顾家打招呼,又请了相邻几家修缮屋子,一时间倒也热闹。
罗氏是一个很喜欢串门子的人,不到三十岁的样子,模样跟村里的媳妇还不一样,皮肤白白嫩嫩的,樱桃嘴,秋水眸,见人三分笑,嘴巴还会说,一回村里便收获了不少人的好感。
当然,对她有好感的大部分是男人,至于女人就不好说了。
这日沈蓉去给长生送饭,还没走到村中心的老皂荚树那头,便听到银铃般的笑声从树那边传过来。
沈蓉定睛一看,一个有些眼熟的妇人,正和坐在树旁石墩上的几个男人不知道在说什么,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她身边还有另外几个大胆的小媳妇,不时地往几个男人身上抓一把。
沈蓉认得那个妇人,她是刚从镇子上搬回来的罗氏。
那几个媳妇,都是外村嫁进来的,沈蓉跟她们不熟,但知道,那几个媳妇平日风评不太好,不管是上一世,还是这一辈子,沈蓉跟着那几个媳妇都保持着距离。
而那说笑的五六个男人,沈蓉只大概认得是村子里面几个没讨到媳妇的人,沈顾两族的人都有。
这时,二狗子从树旁路过,罗氏指着他不知道说了什么,几个男男女女竟看着二狗子笑了起来。
二狗子脸色有些不好,可他一直身体也不太好,个子小,也不敢招惹那几个人,快步从那几个人旁边走过。
刚过来,二狗子看到沈蓉,脸色才缓了缓,“弟妹,你去哪儿?前面那几个人,你离他们远点儿,别搭理。”
沈蓉点点头,“谢谢二狗哥。”
刚才李二狗被人取笑,沈蓉都看在眼里。
她是去给长生送饭的,压根就没打算招惹那些人。
沈蓉不知道,自己跟二狗子说话时,被树旁那几个人男女都看到了。
等她刚要路过皂荚树时,罗氏阴阳怪气道:“呦,这是谁家媳妇,长得漂亮,走在路上都有男人搭话。”
大家知道沈武的是个护犊子的,特别是沈蓉这个女儿,得罪沈蓉就是得罪沈武。
而沈武这个人,村里没人想得罪,手上有那么几下子,有钱有地,谁会想不开招惹?
不说沈蓉还有三兄弟护着,她还有长生那个打人往死里揍的傻子男人,村里哪个不长眼地敢招惹沈蓉?
更何况,大家知道沈蓉在跟着沈连川学习医术,现在大家看病,捡药的活儿,都是沈蓉在做,以后大家没准还有事儿要求到她手上呢!
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大夫啊!
因此一时间,大家倒是没附和罗氏的话。
可罗氏就不一样了,她嫁给顾大华的时候,顾大华跟爹娘就已经是住镇子上了,后来公公婆婆相继去世,最后搬回村子里。
到现在,她对于村里人的情况,也就是这几天才了解了几家而已。
罗氏老远就看到沈蓉了,长得比她还漂亮,说话走路斯斯文文的,一看就是哪家的新媳妇。
刚才她打趣二狗子瘦巴巴的,不像个男人,结果二狗子居然一副对她避之不及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个母老虎呢!
她心里正不爽呢!没想到二狗子一转身,跟沈蓉说起了话,罗氏心里顿时不高兴了。
她长得不错,一回村,就吸引了不少男人的目光,对于村里男人示好,她心里是有些得意。
可没想到,她居然在二狗子那里碰了壁,罗氏觉得自己那么多人面子。
沈蓉比她年轻,比她还好看,衣裳穿得也不像一个村姑,再一看,身边这几个男人目光有意无意落在沈蓉身上,罗梅花顿时心生嫉妒。
沈蓉目不转睛,像是没听到似的,挎着篮子从几人身边走过。
罗梅花见沈蓉直接忽视她,那刀子般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沈蓉。
直到沈蓉离开,彻底看不到人影儿,她这才收回目光,笑着向身边的媳妇打听起沈蓉的事来。
“这是谁呀?都是一个村的,这么目中无人。”罗梅花看向身边的媳妇。
那小媳妇一脸不以为意道:“这是沈三娘,沈武的女儿,嫁给了村子里的傻子长生。”
另外一个女人也附和着:“嗨!人家哪里是目中无人,我看她是跟傻子呆久了,见到人都不知道打招呼,那二傻子不是这个样子么?”
几个小媳妇叽叽喳喳议论了起来。
“不至于,我看她还跟二狗说话呢!”一个顾姓男人道。
罗氏立马嗤笑道:“人家又不是你媳妇,你护那么紧至于么?”
“我护着你行了吧!”顾摸了一把对方的腰,罗氏立马一把拍过去,嘴里笑骂道:“死鬼!抓子往哪里放呢!”
“嘿嘿……”男人嘿嘿一笑,也不生气,一边躲着罗氏,一边伸手抓罗梅花的屁股。
罗氏往另外几个女人身后躲,男人立马去追。
你追,我躲。
你逃,我追。
几个男女顿时打闹成一团。
不远处,几个坐在祠堂门口晒太阳的老人看到那一幕,都忍不住摇头咋舌,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这搁在以前,这几个娘们都得浸一百次猪笼都不够!”
顾昭明略微思索了会儿,就答应了下来。
他考上秀才后,除刚开始那几天出门拜访了下私塾里的夫子,他便没有再出门了。
一来手头紧,二来,镇子上的夫子已经教不了他什么了。
原本他打算自己在家里自学,可一段时间下来,他觉得还是得跟着老师学,学问才能精进。
要说县里,最好的学堂自然官学,可惜,他一个最后一名,是没有资格进官学。
他只能在县里找个学院,继续读书。
这次虽是去卖胰子,正好借着这次机会,打听下县里学堂的情况。
再则,顾昭明自负自己才学不错,他想去官学试一试。
为此,他决定先做几篇文章。
沈园自然是支持的。
顾昭明的文章还没做好,村子里搬回了一家人,那家正是前几天马翠花说的顾大华一家。
顾大华家的老宅离顾家不远,只隔着两户人家。
他们的房子年久失修,回来那天,顾大华媳妇罗氏还上来跟顾家打招呼,又请了相邻几家修缮屋子,一时间倒也热闹。
罗氏是一个很喜欢串门子的人,不到三十岁的样子,模样跟村里的媳妇还不一样,皮肤白白嫩嫩的,樱桃嘴,秋水眸,见人三分笑,嘴巴还会说,一回村里便收获了不少人的好感。
当然,对她有好感的大部分是男人,至于女人就不好说了。
这日沈蓉去给长生送饭,还没走到村中心的老皂荚树那头,便听到银铃般的笑声从树那边传过来。
沈蓉定睛一看,一个有些眼熟的妇人,正和坐在树旁石墩上的几个男人不知道在说什么,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她身边还有另外几个大胆的小媳妇,不时地往几个男人身上抓一把。
沈蓉认得那个妇人,她是刚从镇子上搬回来的罗氏。
那几个媳妇,都是外村嫁进来的,沈蓉跟她们不熟,但知道,那几个媳妇平日风评不太好,不管是上一世,还是这一辈子,沈蓉跟着那几个媳妇都保持着距离。
而那说笑的五六个男人,沈蓉只大概认得是村子里面几个没讨到媳妇的人,沈顾两族的人都有。
这时,二狗子从树旁路过,罗氏指着他不知道说了什么,几个男男女女竟看着二狗子笑了起来。
二狗子脸色有些不好,可他一直身体也不太好,个子小,也不敢招惹那几个人,快步从那几个人旁边走过。
刚过来,二狗子看到沈蓉,脸色才缓了缓,“弟妹,你去哪儿?前面那几个人,你离他们远点儿,别搭理。”
沈蓉点点头,“谢谢二狗哥。”
刚才李二狗被人取笑,沈蓉都看在眼里。
她是去给长生送饭的,压根就没打算招惹那些人。
沈蓉不知道,自己跟二狗子说话时,被树旁那几个人男女都看到了。
等她刚要路过皂荚树时,罗氏阴阳怪气道:“呦,这是谁家媳妇,长得漂亮,走在路上都有男人搭话。”
大家知道沈武的是个护犊子的,特别是沈蓉这个女儿,得罪沈蓉就是得罪沈武。
而沈武这个人,村里没人想得罪,手上有那么几下子,有钱有地,谁会想不开招惹?
不说沈蓉还有三兄弟护着,她还有长生那个打人往死里揍的傻子男人,村里哪个不长眼地敢招惹沈蓉?
更何况,大家知道沈蓉在跟着沈连川学习医术,现在大家看病,捡药的活儿,都是沈蓉在做,以后大家没准还有事儿要求到她手上呢!
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大夫啊!
因此一时间,大家倒是没附和罗氏的话。
可罗氏就不一样了,她嫁给顾大华的时候,顾大华跟爹娘就已经是住镇子上了,后来公公婆婆相继去世,最后搬回村子里。
到现在,她对于村里人的情况,也就是这几天才了解了几家而已。
罗氏老远就看到沈蓉了,长得比她还漂亮,说话走路斯斯文文的,一看就是哪家的新媳妇。
刚才她打趣二狗子瘦巴巴的,不像个男人,结果二狗子居然一副对她避之不及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个母老虎呢!
她心里正不爽呢!没想到二狗子一转身,跟沈蓉说起了话,罗氏心里顿时不高兴了。
她长得不错,一回村,就吸引了不少男人的目光,对于村里男人示好,她心里是有些得意。
可没想到,她居然在二狗子那里碰了壁,罗氏觉得自己那么多人面子。
沈蓉比她年轻,比她还好看,衣裳穿得也不像一个村姑,再一看,身边这几个男人目光有意无意落在沈蓉身上,罗梅花顿时心生嫉妒。
沈蓉目不转睛,像是没听到似的,挎着篮子从几人身边走过。
罗梅花见沈蓉直接忽视她,那刀子般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沈蓉。
直到沈蓉离开,彻底看不到人影儿,她这才收回目光,笑着向身边的媳妇打听起沈蓉的事来。
“这是谁呀?都是一个村的,这么目中无人。”罗梅花看向身边的媳妇。
那小媳妇一脸不以为意道:“这是沈三娘,沈武的女儿,嫁给了村子里的傻子长生。”
另外一个女人也附和着:“嗨!人家哪里是目中无人,我看她是跟傻子呆久了,见到人都不知道打招呼,那二傻子不是这个样子么?”
几个小媳妇叽叽喳喳议论了起来。
“不至于,我看她还跟二狗说话呢!”一个顾姓男人道。
罗氏立马嗤笑道:“人家又不是你媳妇,你护那么紧至于么?”
“我护着你行了吧!”顾摸了一把对方的腰,罗氏立马一把拍过去,嘴里笑骂道:“死鬼!抓子往哪里放呢!”
“嘿嘿……”男人嘿嘿一笑,也不生气,一边躲着罗氏,一边伸手抓罗梅花的屁股。
罗氏往另外几个女人身后躲,男人立马去追。
你追,我躲。
你逃,我追。
几个男女顿时打闹成一团。
不远处,几个坐在祠堂门口晒太阳的老人看到那一幕,都忍不住摇头咋舌,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这搁在以前,这几个娘们都得浸一百次猪笼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