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抵达

    “各位,接下来就要到东非了!船上的人员告诉我,再过不到一小时,我们估计就能抵达东非第二大城市,蒙巴萨市。”

    “我知道,对于各位而言,东非是一个陌生的国度,在蒙巴萨你们或许能够窥见她的冰山一角,作为东非人,诚实的品质是刻入骨髓的,所以接下来,我会将东非的情况如实的对你们透露一些。”

    负责“押送”欧洲各国人才回国的可利亚德,他的话一说完,一种不妙的预感涌上这些被东非“骗过来”的欧洲移民心头。

    诚然,为了招揽人才,东非人在欧洲肯定会对祖国的“富强,和平,文明,友善”进行一些添油加醋的描述。

    但是,现在合同已经签了,船都快到岸了,后悔基本上没有机会了,东非人员自然也就随性了不少,难不成这些上了东非“贼船”的欧洲人还能跳海游回去不成。

    “大家也不用担心,东非和宣传中可能有些出入,不过误差不至于太大,你们的工作也会受到东非政府的保障,待遇上不会比合同低,当然,想要更高的待遇,那就要看各位实力了,东非是一个尊重知识和技术的国家,在东非你们不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可利亚德可以说越描越黑,仿佛东非真是缅甸北部的吃人魔窟,这让船上的欧洲客人们心里越来越凉。

    “……”可利亚德没有照顾大家的心理状态,终于进入正题开始讲解各种东非的生活常识。

    而随着可利亚德的深入讲解,大家有些怀疑,可利亚德描述的国家貌似有些“梦幻”,集体农业,国有制,一五计划,怎么感觉像欧洲“幽灵”党宣传的那一套。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东非作为一个君主制国家,肯定不可能是那种国家。

    可利亚德自然没有必要和他们解释的太过清楚,毕竟东非的政治制度在全世界都过于异类,就是东非都被王室的各种操作搞得眼花缭乱,东非的具体情况,还是要他们亲自体会一番,才能有更好的判断。

    1900年12月3日,中午11点,东非第一批从欧洲引入的高级人才,正式抵达蒙巴萨。

    “这里就是蒙巴萨!”

    在经历了红海沿线国家和地区对大家心理的摧残之后,蒙巴萨是船上欧洲人见到的第一座非洲国际化大都市。

    本次航线从奥匈帝国的的里雅斯特开始,随后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这也是船上欧洲人第一次见到非洲,毫无疑问,埃及,奥斯曼,意大利红海殖民地,吉布提等地的茫茫沙海,让大家心中十分失落。

    因为撒哈拉沙漠的原因,大多数人对非洲的刻板印象就是干旱,而这佐证了大家的想法,那东非……

    实际上在索马里东部沿海,船上的乘客们就已经进入东非海域,但是索马里那个地方,如果刨除谢贝利河流域和朱巴河流域,基本上和红海沿岸没有太大区别。

    但是等到蒙巴萨,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半,整個蒙巴萨毫无疑问是十分繁华的,光是从建筑和工厂密集度上来看,就完全不逊色于任何欧洲城市,这里的气候条件也比北部好的多,只不过和欧洲北部相比还是比较干旱的,有些类似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感觉。

    看着这些欧洲移民震撼的眼神,可利亚德的心理获得了极大满足感,这是作为东非人对祖国的自豪。

    可利亚德对着他们大声说道:“蒙巴萨市人口接近七十万,是当前东非第二大城市,工商业十分发达,欧洲城市有的,蒙巴萨都不缺,同时东非的工业品也通过蒙巴萨等港口城市,畅销海外,包括一些汽车,电力设备等高科技产品,蒙巴萨……”

    在可利亚德讲述蒙巴萨情况的时候,很多乘客交头接耳起来。

    “安东罗波夫,基辅有多少人?”

    “应该是二三十万左右吧!不过我们乌克兰地区,敖德萨人口应该更多一些,我记得八十年代敖德萨人口就已经有二十多万了。”安德罗波夫回答道。

    “那东非和乌克兰相比,你认为哪个地方更发达?”

    “不好说,不过单从蒙巴萨的情况,那肯定东非更胜一筹,毕竟支撑如此大规模人口的城市在俄国也是很少见的,恐怕只有圣彼得堡,莫斯科和华沙能对比,但是刚才可利亚德也说了,蒙巴萨只是东非的第二大城市。”

    “我知道东非第一大城市,在欧洲的时候,那个东非的教育部副部长说过,也就是达累斯萨拉姆市,不过好像达累斯萨拉姆市和蒙巴萨差距不大,也就是说达累斯萨拉姆市人口应该也就七八十万水平,这样看来,东非和俄国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毕竟我们排在前二的城市,人口都比东非更多。”

    安德罗波夫:“这说明不了什么,可利亚德曾经说过,东非城市发展路径和欧洲不同,他们特大城市少,但是中小型城市实力都不错,而且据说东非的城市化率比我们俄国要高,这说明东非工业有可能比俄国要发达一些,毕竟东非很多产品也是比较出名的,尤其是汽车和电力设备,还有东非的农产品在俄国也很盛行。”

    俄国一直是东

    非农业产品的重要消费市场,仅次于德意志地区,作为比德意志地区更加寒冷的国家,东非是距离沙俄最近的热带产品产区。

    当然,从地理上来说,印度和东南亚距离俄国更近,但是从航线上,东非优势更大,尤其是走黑海航线,并且如今东南亚地区开发程度过低,完全无法和东非竞争。

    东南亚的大规模开发,还需要英,法两国的努力,现在东南亚不像后世人口那么多,开发程度也低,就比如前世东南亚是世界最大橡胶产地,现在橡胶业几乎被东非垄断,英,法虽然在东南亚等地有橡胶园,但是刚刚处在起步阶段,还要面临东非的竞争,发展十分缓慢。

    作为世界第一大橡胶生产国,靠着大规模种植和完善橡胶产业优势,东非严重压低了国际橡胶的价格,就是为了打压巴西,东南亚等地区的橡胶产业。

    橡胶只是一个方面,在热带水果,香料等产业东非采取的也是类似措施,在中,东欧市场几乎形成了垄断趋势,这也不会和中,东欧这些粮食种植大国产生经济竞争。

    而相对应的,东非也会从中,东欧地区进口大量粮食,至于东非粮食则用作饲料或者工业生产,就拿食品加工业来说,东非如果不进口俄国的优质小麦,用本国小麦加工再出口,口感上就差很多。

    不过,东非对俄国的贸易总体上处在顺差地位,东非对俄国的进口主要体现在粮食,矿产和少量工业品领域,这其中都有东非政府的干预,做生意有来有往,才能细水长流。

    就像远东帝国和英国早期贸易,远东帝国凭借发达的手工业,打的英国工业品完全不堪一击,玩不起的英国干脆直接通过战争和其他阴损手段使得远东帝国手工业强行破产,从而使本国工业品流入远东帝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