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章:姜龙泽和林毅来访!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碾子山村的人都在为七爷爷的葬礼忙碌着,李毅也不例外。
由于七爷爷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收养孩子,所以包括李毅在内的所有李家后辈就是他的孝子贤孙,为他披麻戴孝。
五天后,七爷爷李文和的葬礼终于结束了。
葬礼结束之后,李毅站在七爷爷的墓前,久久未动。
山风掠过,卷起几根枯草,飘落在墓碑前。
七爷爷一生刚毅,晚年却饱受病痛折磨,最终却在心愿完成之后安详离世。
李毅心里堵得慌,像是有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着,让他喘不过气。
唯一值得庆幸是,当得知李毅要成立老兵关怀基金会之后,姜老爷子和叶老爷子都非常的支持。
而谷老更是亲自为他开绿灯,为这件事情站台,事情出奇的顺利。
可以想象到,等基金会成立之后,肯定能够帮到不少老兵...
...........
2月1日,清晨的碾子山村笼罩在一片薄雾中。
今天是七爷爷“复三”的日子,在塞北地区,人死之后有三个比较重要的日子,第一个就是“头七”,第二个则是“复三”,即安葬之后的第三天,再一个就是周年(祭)。
由于七爷爷无儿无女,这些重要的日子就由李家的子孙后辈负责祭奠了。
李毅和几个李家族人蹲在七爷爷生前住过的老屋院子里,手指冻得发红却浑然不觉。
他面前的火盆里,纸钱正慢慢蜷曲、变黑,最后化作带着火星的灰烬。
一阵北风掠过,卷起几片未燃尽的纸钱,打着旋儿飘向远处光秃秃的山梁。
李毅下意识伸手想抓住那些飞舞的纸片,却在半空中停住了。
他突然想起七爷爷临终前说的话:“人死如灯灭,烧再多纸钱也暖不了死人,不如留着帮活人。”
李毅清楚的记得,七爷爷说话的时候,他的手就像枯树枝一样攥着他的手腕,青筋凸起的手背上还留着朝鲜战场上的弹片疤痕。
给七爷爷烧完纸,李毅正要回家,却听到院子外面传来一道呼喊声:“毅哥!”
洪亮的呼喊惊飞了院墙上的麻雀,也惊动了院子里的其他人,自然也包括李毅。
抬头看去,李毅看到小狗娃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小狗娃,你咋过来了,出啥事儿了?”李毅快走了几步说道。
“毅哥,你家里来人了,大娘让我过来叫你回去!”小狗娃大声说道。
李毅先是一愣,当即问道:“知道是谁来了吗?”
小狗娃打小就跟在李毅屁股后面跑,李家的亲朋好友他大多都见过,所以李毅才会这样问他。
“是县里的姜书记和林县长!”小狗娃回答道。
“就他们两个吗,姜三哥和建华哥没一起过来?”李毅再次问道。
“没看到!”
李毅点了点头,随后和其他族人说了一声,然后便急匆匆的向着家里走去。
刚回到自家大门前,就看到一辆半新不旧,挂着本地车牌的吉普车停在大门口。
快步走进院子,隔着窗户玻璃,李毅就看到了屋里的姜龙泽和林毅。
推门进来,李毅看到姜龙泽和林毅正坐在炕上喝茶,父亲坐在旁边和他们有一搭没一达的聊着,而母亲则是和杨苗在旁边的锅灶旁忙碌着,应该是在做饭。
看到李毅进来,姜龙泽当即笑着说道:“妹夫,你可算回来了!”
今天的姜龙泽穿着崭新的藏蓝色中山装,左胸口袋别着两支钢笔,在晨光中闪着金属光泽。
而林毅则是一身灰色干部装,裤线笔直,只是皮鞋有些破旧,上面还沾了些泥土,和他大县长的身份多少有些不配。
“五哥,林毅哥,你们啥时候到的?”李毅一边脱着身上的军大衣,一边笑着说道。
“刚到没多大会儿,你赶紧上炕喝口热茶,暖暖身子!”姜龙泽笑着说道。
被他这么一说,李毅也感觉浑身冷的厉害。
当即便脱鞋上炕,挨着姜龙泽坐了下来。
屋里的煤碳炉子烧得正旺,铁皮炉筒子都被烤的有些发红。
杨苗当即用搪瓷缸子给两人泡了茶,茶叶最普通的茉莉花茶,在滚水里慢慢舒展,散发出清冽的香气。
“对了,三哥和建华哥怎么没和你们一起过来?”李毅笑着问道。
姜龙泽笑了笑说道:“他们两个都在忙厂子里的事情,一个个都忙到昏天暗地,哪有时间过来。不过三哥也说了,让我告诉你,他等你去县城找他。”
“行,等忙完这几几天我就过去!”李毅笑着说道。
简单的寒暄过后,姜龙泽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牛皮纸袋,递到了李毅面前。
“啥了?”
“县里今年新出的挂历,还有一些小零嘴,也不值什么钱。”姜龙泽道。
而一旁的林毅则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文件夹,封面上“青山县1984年度经济报告”几个铅印字,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李毅也不客气,直接接过文件,翻开内页,纸张上还带着油墨的味道。
在李毅翻看文件的时候,林毅推了推金丝眼镜,然后说道:“去年全县 />
李毅的手指轻轻抚过报表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在“财政收入”那一栏停了下来。
2200万的结余数字被红笔圈了出来,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感叹号。
“去年县里的财政结余这么多?”李毅有些惊讶的问道。
姜龙泽一脸骄傲的说道:“不错吧,记的刚到青山县的时候,县财政一年收入也就200万左右,到了年底账上连两万块钱都剩不下。”
李毅点了点头说道:“看来今年的财政收入很客观啊?”
姜龙泽看了林毅一眼,而后说道:“老林,还是你来说吧!”
林毅笑了笑说道:“哈哈哈,那就我来说,今年县里各项收入超过了六千万,其中企业上缴的利税高达五千四百六十万,首次超过了农业税。”
“在扣除各项开销以及投资后,年底结余超过了两千万,这在青山县的历史上是独一份儿,绝对有里程碑意义。”
“是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嘛,这个意义未必是正面的!”李毅语出惊人的说道。
姜龙泽和林毅都被李毅这话给整懵了,对视一眼,然后全都直勾勾的看向李毅,等待他的解释。
“你们是不是特别高兴,县财政的账面上终于有盈余了?”李毅淡淡的问道。
“难道不值得高兴吗?”姜龙泽反问道。
“有钱是好事儿,但留在账面上却未必是好事儿,你们这样做让其他旗县区的领导同志怎么想,让上级领导又怎么想?”
接着李毅继续说道:“其他旗县的领导少不了羡慕嫉妒恨,而领导们则是觉得你们有本事儿,会搞钱,以后在分配资金的时候完全可以不考虑你们,甚至于不排除领导们还会从你们身上搞钱。”
“所以,对于你们这种单位来说,能搞钱是好事儿,搞到钱之后是用来投资也好,还是搞教育、民政救助都行,但却绝不能留在账上,要是能花的稍稍超点预算最好。”
听完李毅的分析,姜龙泽和林毅都懵了。
李毅说的这些他们都明白,但光顾着高兴了,却忘了这一点。
略作沉思,姜龙泽当即问道:“妹夫,那现在我们该咋办?”
李毅想了想说道:“你们可以向上级申请一下,就说去年星辰发展基金会给县里投资了5000万,现在账面有盈余,可以先还一部分。”
“等今年开春你们用的时候,再和基金会申请,如此一来就不会引起别人的觊觎了。”
姜龙泽眼睛一亮,当即说道:“这倒是一个办法,正好我们也想和你说说基金会的事儿!”
“行,五哥你说,我听着!”李毅道。
姜龙泽点了点头,随后便和李毅说起了基金会的情况...
................
由于七爷爷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收养孩子,所以包括李毅在内的所有李家后辈就是他的孝子贤孙,为他披麻戴孝。
五天后,七爷爷李文和的葬礼终于结束了。
葬礼结束之后,李毅站在七爷爷的墓前,久久未动。
山风掠过,卷起几根枯草,飘落在墓碑前。
七爷爷一生刚毅,晚年却饱受病痛折磨,最终却在心愿完成之后安详离世。
李毅心里堵得慌,像是有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着,让他喘不过气。
唯一值得庆幸是,当得知李毅要成立老兵关怀基金会之后,姜老爷子和叶老爷子都非常的支持。
而谷老更是亲自为他开绿灯,为这件事情站台,事情出奇的顺利。
可以想象到,等基金会成立之后,肯定能够帮到不少老兵...
...........
2月1日,清晨的碾子山村笼罩在一片薄雾中。
今天是七爷爷“复三”的日子,在塞北地区,人死之后有三个比较重要的日子,第一个就是“头七”,第二个则是“复三”,即安葬之后的第三天,再一个就是周年(祭)。
由于七爷爷无儿无女,这些重要的日子就由李家的子孙后辈负责祭奠了。
李毅和几个李家族人蹲在七爷爷生前住过的老屋院子里,手指冻得发红却浑然不觉。
他面前的火盆里,纸钱正慢慢蜷曲、变黑,最后化作带着火星的灰烬。
一阵北风掠过,卷起几片未燃尽的纸钱,打着旋儿飘向远处光秃秃的山梁。
李毅下意识伸手想抓住那些飞舞的纸片,却在半空中停住了。
他突然想起七爷爷临终前说的话:“人死如灯灭,烧再多纸钱也暖不了死人,不如留着帮活人。”
李毅清楚的记得,七爷爷说话的时候,他的手就像枯树枝一样攥着他的手腕,青筋凸起的手背上还留着朝鲜战场上的弹片疤痕。
给七爷爷烧完纸,李毅正要回家,却听到院子外面传来一道呼喊声:“毅哥!”
洪亮的呼喊惊飞了院墙上的麻雀,也惊动了院子里的其他人,自然也包括李毅。
抬头看去,李毅看到小狗娃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小狗娃,你咋过来了,出啥事儿了?”李毅快走了几步说道。
“毅哥,你家里来人了,大娘让我过来叫你回去!”小狗娃大声说道。
李毅先是一愣,当即问道:“知道是谁来了吗?”
小狗娃打小就跟在李毅屁股后面跑,李家的亲朋好友他大多都见过,所以李毅才会这样问他。
“是县里的姜书记和林县长!”小狗娃回答道。
“就他们两个吗,姜三哥和建华哥没一起过来?”李毅再次问道。
“没看到!”
李毅点了点头,随后和其他族人说了一声,然后便急匆匆的向着家里走去。
刚回到自家大门前,就看到一辆半新不旧,挂着本地车牌的吉普车停在大门口。
快步走进院子,隔着窗户玻璃,李毅就看到了屋里的姜龙泽和林毅。
推门进来,李毅看到姜龙泽和林毅正坐在炕上喝茶,父亲坐在旁边和他们有一搭没一达的聊着,而母亲则是和杨苗在旁边的锅灶旁忙碌着,应该是在做饭。
看到李毅进来,姜龙泽当即笑着说道:“妹夫,你可算回来了!”
今天的姜龙泽穿着崭新的藏蓝色中山装,左胸口袋别着两支钢笔,在晨光中闪着金属光泽。
而林毅则是一身灰色干部装,裤线笔直,只是皮鞋有些破旧,上面还沾了些泥土,和他大县长的身份多少有些不配。
“五哥,林毅哥,你们啥时候到的?”李毅一边脱着身上的军大衣,一边笑着说道。
“刚到没多大会儿,你赶紧上炕喝口热茶,暖暖身子!”姜龙泽笑着说道。
被他这么一说,李毅也感觉浑身冷的厉害。
当即便脱鞋上炕,挨着姜龙泽坐了下来。
屋里的煤碳炉子烧得正旺,铁皮炉筒子都被烤的有些发红。
杨苗当即用搪瓷缸子给两人泡了茶,茶叶最普通的茉莉花茶,在滚水里慢慢舒展,散发出清冽的香气。
“对了,三哥和建华哥怎么没和你们一起过来?”李毅笑着问道。
姜龙泽笑了笑说道:“他们两个都在忙厂子里的事情,一个个都忙到昏天暗地,哪有时间过来。不过三哥也说了,让我告诉你,他等你去县城找他。”
“行,等忙完这几几天我就过去!”李毅笑着说道。
简单的寒暄过后,姜龙泽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牛皮纸袋,递到了李毅面前。
“啥了?”
“县里今年新出的挂历,还有一些小零嘴,也不值什么钱。”姜龙泽道。
而一旁的林毅则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文件夹,封面上“青山县1984年度经济报告”几个铅印字,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李毅也不客气,直接接过文件,翻开内页,纸张上还带着油墨的味道。
在李毅翻看文件的时候,林毅推了推金丝眼镜,然后说道:“去年全县 />
李毅的手指轻轻抚过报表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在“财政收入”那一栏停了下来。
2200万的结余数字被红笔圈了出来,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感叹号。
“去年县里的财政结余这么多?”李毅有些惊讶的问道。
姜龙泽一脸骄傲的说道:“不错吧,记的刚到青山县的时候,县财政一年收入也就200万左右,到了年底账上连两万块钱都剩不下。”
李毅点了点头说道:“看来今年的财政收入很客观啊?”
姜龙泽看了林毅一眼,而后说道:“老林,还是你来说吧!”
林毅笑了笑说道:“哈哈哈,那就我来说,今年县里各项收入超过了六千万,其中企业上缴的利税高达五千四百六十万,首次超过了农业税。”
“在扣除各项开销以及投资后,年底结余超过了两千万,这在青山县的历史上是独一份儿,绝对有里程碑意义。”
“是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嘛,这个意义未必是正面的!”李毅语出惊人的说道。
姜龙泽和林毅都被李毅这话给整懵了,对视一眼,然后全都直勾勾的看向李毅,等待他的解释。
“你们是不是特别高兴,县财政的账面上终于有盈余了?”李毅淡淡的问道。
“难道不值得高兴吗?”姜龙泽反问道。
“有钱是好事儿,但留在账面上却未必是好事儿,你们这样做让其他旗县区的领导同志怎么想,让上级领导又怎么想?”
接着李毅继续说道:“其他旗县的领导少不了羡慕嫉妒恨,而领导们则是觉得你们有本事儿,会搞钱,以后在分配资金的时候完全可以不考虑你们,甚至于不排除领导们还会从你们身上搞钱。”
“所以,对于你们这种单位来说,能搞钱是好事儿,搞到钱之后是用来投资也好,还是搞教育、民政救助都行,但却绝不能留在账上,要是能花的稍稍超点预算最好。”
听完李毅的分析,姜龙泽和林毅都懵了。
李毅说的这些他们都明白,但光顾着高兴了,却忘了这一点。
略作沉思,姜龙泽当即问道:“妹夫,那现在我们该咋办?”
李毅想了想说道:“你们可以向上级申请一下,就说去年星辰发展基金会给县里投资了5000万,现在账面有盈余,可以先还一部分。”
“等今年开春你们用的时候,再和基金会申请,如此一来就不会引起别人的觊觎了。”
姜龙泽眼睛一亮,当即说道:“这倒是一个办法,正好我们也想和你说说基金会的事儿!”
“行,五哥你说,我听着!”李毅道。
姜龙泽点了点头,随后便和李毅说起了基金会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