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我好像上当了

    洪荒东部有一神山,名曰昆仑。

    昆仑山乃是东方祖脉,也是如今的洪荒第一神山。

    山脉连绵无尽,灵气浓郁如水,奇珍异宝,应有尽有。数不清的仙禽异兽栖息其间,物种兴盛,景色怡人,乃是第一等的仙家福地。

    尤其是那位于主峰之巅的麒麟崖上,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

    在那最高处。

    一座天宫宝阙傲然屹立。

    玉辰精气萦绕,日月祥光绽放。

    此天宫名为玉虚。

    乃阐教教主圣人玉清元始天尊道场!

    此刻,一朵祥云飘然落于昆仑山主峰之巅的麒麟崖上。

    驾云的是一个中年道人,身着一件素色云纹道袍,面容清秀儒雅,看起来仙风道骨,超凡脱俗。

    这道人正是元始天尊座下亲传,十二金仙中排行第十的玉鼎真人。

    他本在玉泉山金霞洞中闭关修行,今日却是突然心血来潮,知是老师相召,故而匆匆驾云而来。

    白鹤童子早在门前迎候,接了玉鼎真人快步走进玉虚宫。

    这座圣人道场内部宏大无垠,宛如一方大千世界。

    天空星辰罗布,祥光万道,瑞气千重;地面白玉铺就,纤尘不染,洁净无瑕。

    一切都美轮美奂。

    于中央一座八卦台上,玉清圣人元始天尊盘坐云床,周身自然散发出无量祥光。

    朵朵天花乱坠,颗颗金莲上涌。

    到了近前,玉鼎真人恭恭敬敬地拜倒,“弟子玉鼎拜见师尊,愿师尊圣寿无疆!”

    “起来吧!”

    元始天尊淡然开口,声音平和中正。

    “谢师尊!”

    玉鼎真人叩首致谢,然后才站起身来,礼数十分周全。

    元始天尊望着他缓缓开口道:“今日召尔前来,有一要事交代。”

    玉鼎真人连忙躬身聆听,“师尊但请吩咐。”

    “南赡部洲大商灌县境内,有一幼童名唤杨戬,此子命格不凡,你且去收他为徒,悉心教导,或可助你避过杀劫。”

    “多谢师尊指点!”

    玉鼎真人连忙道谢。

    他们十二金仙因为深入红尘,沾染因果太重的缘故,迟迟无法斩出三尸虫,不仅证不了大罗道果,近来更是深受杀劫临身之扰,俱都是忧虑难安,只得封闭洞府,不敢外出。

    如今听闻有法子可避杀劫,自是喜不自胜。

    这时,元始天尊又道:“不过那杨戬乃是天帝之妹瑶姬公主与一凡人所生,只怕他们未必愿意让你带走他们的孩子。

    此番前去,你得多费些心思才是。”

    “弟子明白!”

    玉鼎真人恭敬行礼,心里却并没有怎么在意。

    这天底下,难道还有人会拒绝拜入阐教?

    ……

    大罗山,

    位于南赡部洲西北部。

    此山仙峰巅险,峻岭崔嵬,坡生瑞草,地长灵芝,称得上是世间福地之最。

    不过很少有人知晓,在这山巅之上还有一座洞天。

    洞天内仙鸾仙鹤成群,白鹿白猿作对,祥光万道临福地,瑞气千条照洞门。

    这座洞天便是“玄都洞”。

    洞内有一宝宫,名唤“八景宫”。

    这座八景宫便是人教教主圣人太清道德天尊的道场!

    响午时分,一个穿着青色道袍的青年乘着祥云来到大罗山,轻车熟路地进了玄都洞洞天。

    他身形削瘦,四肢修长,一头黑色长发简单盘了个圆髻,用一根树枝随意簪住,看上去有些无精打采就好像没睡醒一般。

    当他来到八景宫前时,便见两個粉雕玉琢的童子快步迎了出来,恭恭敬敬地作揖行礼,面上展露喜色。

    “小老爷您回来了,老爷他在丹房等您呢。”

    在这八景宫内,能够被称为老爷的自然就只有太清道德天尊,而能够被称为小老爷的也就只有一个,那便是玄都大法师。

    他是女娲圣人亲手捏造的初代人祖,同时也是太清圣人座下唯一的亲传弟子。

    “哦。”

    玄都应了一声,伸手摸了摸两个童子的脑袋,然后凭空变出两串冰糖葫芦递到了他们面前。

    两个童子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多谢小老爷!”

    玄都笑了笑,慢悠悠地走向丹房,神态悠闲自在,似乎世事无所牵挂,一切从容不迫。

    不多时,他便来到一座典雅的宝殿前,作揖道:“老师,我回来了!”

    话音方落,一道苍老且温和的声音便传了出来。

    “进来吧。”

    玄都走进丹房,一股浓郁的丹香扑面而来。

    只见宝殿内部丹气弥漫,凝结成霞光瑞霭,两侧摆放着高大的木架,上面摆满了葫芦、净瓶等等容器。

    这些容器内装着的全都是各种各样的丹药,任意一颗流传到外面去,都要被那些洪荒仙神抢破头。

    在大殿的中央,屹立着一座高达三丈六尺五寸的八卦丹炉,此刻炉内的六丁神火烧得正旺,火光透射出来将整个大殿都映得通红。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道盘坐在距离丹炉不远处的蒲团上,头戴太清鱼尾冠,身着阴阳八卦袍,手持一把翠绿的芭蕉扇轻轻地扇着炉火,面上无喜无悲,处处都透着淡然与随性。

    玄都走上前,接过那芭蕉扇,动作熟稔地往地上一蹲,朝着丹炉扇风,口中随意地问道:

    “老师这次唤我回来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太清圣人望着玄都,微笑道:“倒也没有那么要紧,只是眼下封神大劫将至,为师有些话要交代于你。”

    玄都挑了挑眉,“此前阐、截、人三教不是已经在碧游宫中签押过封神榜了吗?

    难道有人不打算遵守约定?”

    太清圣人对他的疑问不置可否,淡淡地开口道:“三教签押封神榜之时俱都弥封姓名,即便是为师也不知道阐截两教有哪些人上榜……”

    玄都听到这里,立刻便明白话里的意思。

    “若是这样的话,那阐、截两教是必然要斗上一场了。”

    “正是如此。”

    太清圣人淡淡地道:“虽然三教签押封神榜之后,你那两位师叔都严令弟子紧闭洞门,默诵黄庭,但量劫一至,因果纠缠之下,根性浅薄者自然还是会踏入红尘的。”

    “那这事跟咱们人教应该没关系吧?”

    玄都疑惑地望向太清圣人,“您可就我这么一个弟子,总不至于也要送去天庭吧?”

    太清圣人没有回答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淡淡地道:“前些日子,伱二师叔来了大罗山。”

    “他想请您帮忙对付小师叔?”

    玄都眉头微皱,手上扇火的动作不自觉地停了下来。

    “不错。”

    太清圣人微微颔首,“据你二师叔所言,截教如今虽然万仙来朝,气运鼎盛,但门下弟子却良莠不齐,多有湿化卵生之辈以食人为乐。

    你二师叔的意思是想借大劫之机,肃清截教,让这些根性浅薄之辈入天庭为神,这样于截教也有益处……你对此怎么看?”

    玄都微微撇嘴,“当然是用眼睛看。”

    太清圣人望着他,“你的意思是作壁上观?”

    玄都笑着道:“反正换做是我的话,肯定懒得掺和这事,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太清圣人自然明白他话里的意思,微笑道:“话虽如此,但封神一事我人教总归要拿出个态度来……既然你让我作壁上观,那这事便交由你处置吧。”

    “啊?”

    玄都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总感觉自己好像上了个恶当。

    “别啊,老师!我还要继续游历人间呢,您要是不想管这破事,那就再收个徒弟……”

    未等他把话说完,太清圣人便轻轻一挥手,一股无形的力量直接托起蹲在地上的玄都,将他送出了八景宫。

    “且去,且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