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朝野巨震
性情大变,万柳书院的高台辩论,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如果说天底下哪个群体最吃辩论这一套,儒家和法家首当其冲。这里面有个道理在。
兵家对辩论这种事是不太在乎的,你就是再能说,也是一句话就怼南墙上去:纸上谈兵!
所以历代兵仙都是带兵打出来的,军事理论家,如果本身不是一个军事家,那就最多当个参谋。
墨家一开始是比较喜欢辩论的,墨子靠嘴炮和模拟战击败过鲁班,堪称是墨家辩论的高光时刻。
但由于墨家在诸子百家中被迫害得比较厉害,后来就变成侠客流儿了,性情大变,成了最烦辩论的人。
侠以武犯禁,谁管你有理没理,我觉得你没理,你就是没理。要不就拿拳头比比道理。
农家就更不喜欢辩论了,我埋头种地养猪,辩论个啥?我是跟庄稼辩论,还是跟猪辩论?
医家也不太喜欢辩论,因为辩论没毛意义,没听说哪个人靠辩论成为名医的。谁能把人治好,谁就是名医。
道家对辩论态度一般,偶尔内部切磋一下,然后发现谁也说服不了谁,就去你的吧。你修你的丹鼎,我修我的清修,井水不犯河水。
法家喜欢辩论,是因为他们主张法行天下,所以法应该是严谨的,只能有一个最终解释的权利。
所以法家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很喜欢辩论。他们认为法越辩越明,就像石匠雕刻一个雕像一样,千锤万凿,最后成为完美的法典。
而且法家从诞生开始,就面临着情与法之争,权与法之争,要想维护法家的地位,就必须不断辩论,不断战斗。
而儒家喜欢辩论,则与他们的自信有关系。儒家自从汉代飘起来之后,就觉得真理掌握在了儒家手中。
既然真理在手,那儒家就认为凡事要讲道理才合适。这是读书人的基本操守,所以才会有“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说法。
而且儒家也很擅长讲理,一方面是独尊儒术之后,儒家人多势众,不管跟谁讲理都是文化群殴。
另一方面是儒家掌控了朝廷政权,官字两个口,拿着棒子跟你辩论,自然底气十足,随时准备以德服人。
所以这些因素导致儒家对讲理这件事儿,不但喜欢,而且上瘾,上瘾到了什么程度呢?那就是朝闻道,夕死足矣。
请注意,这个“朝闻道,夕死足矣”可不光是针对儒家自己的,而是针对所有人的。
比如一个人犯了死刑,被拖到刑场上准备问斩了,开刀之前监斩官也会对死囚单方面讲一番道理,希望他能先闻道再死。
而凡事都是有正反两面的,最喜欢讲理的儒家,一旦在讲理上受挫,带来的冲击和震撼也是最大的。
高台论道之后,万柳学院不少学生都陷入了emo状态。因为他们忽然发现,本来要成为他们校长的章大儒,好像讲理失败了。
而作为他们背后的后台,实际校董的当朝首辅徐阶,也没能取得胜利。作为官场和民间儒家两大巨头,他们都没能证明儒家执政的优越性。
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众多的读书人,从束发读诗书的第一天,就觉得自己的未来是要做官的,这是唯一目标。
所以他们修德兼修身,仰观与俯察,韬略胸中存。位卑未敢忘忧国,一腔热血在山林……
为什么他们有这样的自信呢?因为他们知道,朝中当官的大佬们,都是儒家,他们会把一茬又一茬的儒家子弟,选入朝廷当官。
这就像你二舅在某事业单位当主任,你读书的第一天开始,你爹妈是不是就告诉你:好好学,你毕业时你二舅还没到退休年龄呢,你只要考上大学,就可以……
没错,儒家读书人们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带着对二舅的期待,奋发图强,努力学习那些道德文章的。
可突然有一天,一个人站在高台上举报了你二舅,说你二舅这个主任的位子来之不正,而且排挤打压同僚,人品有问题。
你慌不慌?你肯定慌啊。如果你不慌,那一定是因为你大舅在更高的位置当个局长啥的,反正你大舅你二舅都是你舅,否则你立刻就会觉得天都塌了。
所以万柳书院的学子们私下里开始辩论起了高台论道上的话题,企图通过内部的考撕破类模拟赛,击败萧风,找回自信。
可他们忘了一件事儿,自信这东西,就像窗户纸一样,一旦被捅破了,你越是强行修补,越容易把窟窿搞得更大。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情绪从万柳书院逐渐向外蔓延,天下的百姓也开始产生小小的疑问——咋就是说,这官,就非得都让儒家来当不可吗?
这个疑问此刻也萦绕在嘉靖的心中,让他震惊不已。
他这些年来和文官斗得鸡飞狗跳,乌烟瘴气的,但却从没想过这个问题。
哪怕他为了证明我爹是我爹的问题,一顿棍子打飞了很多文官的屁股。
哪怕他拒绝上朝面对让他厌恶的官员,只躲在西苑里见几个自己愿意见或不得不见的大臣。
哪怕是尊崇道家,以皇帝至尊身穿道袍,手拿拂尘,头戴香叶冠,蒲团不离身。
但他真的从没有想过,动摇儒家在王朝中的主体地位,因为他也是从小就被灌输,儒家当官,这事儿是天经地义的。
可听完锦衣卫们传过来的辩论实况转播,嘉靖忽然觉得很奇怪:为啥儒家当官,掌控朝堂,这事儿就是天经地义的呢?
因为我堂兄是这么做的?因为我大伯是这么做的?因为我爷爷是这么做的?因为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做的?
那又如何,师弟说得对呀,儒家和诸子百家一样,都是有优点有缺点的,这不是很明显吗?
就从他们不让我认爹这一点上看,明显就是错的呀!所以为啥必须独尊儒家呢?
看师弟建立的国坊,提拔的技科官员,在这几次大战之中表现很突出啊。能造枪炮也能挣钱啊!
诸子百家,各有长短,择其善者而用之,择其不善而灭之,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吧!
当然,作为皇帝,嘉靖还是冷静地思考了一下,儒家在保持王朝稳定方面的作用,这个依旧是他最关心的内容。
所以嘉靖召来了徐阶和萧风,决定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为自己的下一步决断做准备。
徐阶自从高台论道之后,就知道大事不妙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以有备打无备,联合了章大儒之力,竟然仍会在论道中吃亏。
本来他是想通过高台论道,创造一次看似非官方,其实有官方背景的论坛,借用舆论来打压萧风的气焰。
一方面延阻他出征日本,达到权臣巅峰的脚步;另一方面稳定儒家不断下降的趋势,重新掌控朝堂。
但没想到,一招棋错,满盘皆输。现在儒家地位不但没能稳固住,反而还开始加速下滑了。
根据礼部在各地的采样调查,目前读书人已经出现了分化,还在安心读四书五经的,至少下降了两成!
而这两成读书人,或转而研究兵法,或转而研究技科,或转而研究种地养猪……
反正条条大路通罗马,大家自然不会再死守着一条独木桥了,何况这条独木桥还是发生踩踏事故最多的路。
所以当嘉靖提出自己的问题时,徐阶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并准备了最有效的答案。
嘉靖的问题是:如何让各种人才更好地为大明所用呢?是否需要调整朝堂官员结构,是否会导致天下动荡。
“万岁,儒学为体,杂学为用,此为天下稳定之根本。为何呢?因为只有儒家强调忠君,其他杂家并无此念啊!”
这就是历朝历代的读书人,总能够让儒家转危为安的原因所在,毕竟在忠君这方面,儒家是最讲究的。
徐阶看嘉靖在沉吟,赶紧加把火:“万岁,臣知道万岁心思,必是受了万柳书院高台论道的影响。
萧大人素有急智,这一点所有人都望尘莫及,所以臣与章台柳论道失利,并不能说明萧大人就是对的。
何况就算萧大人其他方面说得都对,百家平等纵有千般好处,却终有一点致命坏处,那就是百家之中,唯有儒家最忠君。
儒家在主位,则君王在主位,儒家一旦沦为百家之一,则整个朝堂,都将不复以君王为先,朝纲不在,社稷不存啊!”
嘉靖看了萧风一眼,萧风淡然微笑着,并不说话,因为他知道,徐阶一定还有后手儿呢。
果然,见萧风未反驳,徐阶也只好继续往下演独角戏。他调动自己的情绪,悲愤地看着嘉靖,就好像大明的皇位也有徐家一份似的。
“万岁,诸子百家中,道家尊神尊仙,对人间帝王并无大的尊敬。而且以天道为尊,轻视君臣之道。
故而万岁以道家修行自身,固然可延年益寿,羽化升仙,但道门中人见万岁不行跪拜之礼,百姓见之,作何感想?
若非儒家以忠君之心压制,百姓必然会敬神仙超过敬皇帝,求神仙多过求朝廷,则皇权必然衰落啊。”
嘉靖皱皱眉头,没有说什么,心里也知道徐阶说得有道理。一旦百姓信神仙超过信朝廷,就容易被邪教挑唆,危及皇权。
“万岁,墨家动辄声称侠义,要求兼爱非攻。可他们的侠义是按照他们心中标准所定的,并非按朝廷法度所定。
侠以武犯禁,墨家从头到尾都没有过忠君的心,他们把自己看成是正义的使者,也是皇权的最大威胁啊。”
嘉靖点点头,墨家从秦朝开始,甚至还没独尊儒术之前就已经被朝廷打压了,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万岁,兵家乃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这种凶器若没有忠君这一层压着,天下何以能太平?”
嘉靖很同意这一点,历朝历代,朝堂中出十个奸臣也不会大乱,大将中出一个有异心的,就天下大乱。
“万岁,法家以法为天,动辄要求天子犯法与民同罪,毫无忠君之意,若不以儒家压制,何其危险?”
嘉靖再次看向萧风:“师弟,徐爱卿言之有理,在忠君这一点上,确实是没有能比得过儒家的。
若是其他杂学为官者增多,儒家逐渐势弱,国虽强而君权弱,天下也会动荡,确实十分可虑啊。”
萧风微笑道:“师兄,徐首辅说的没错,儒家的核心在于礼和德。忠君既在于君臣之礼,也在于德行之心。
这是儒家的长处,其他各家确实在这一条上与儒家相去甚远,所以儒家的礼和德还是不能丢掉的。”
徐阶刚松了口气,萧风就笑道:“师兄,我有个问题,道门修行之道甚多,师兄为何只选了丹鼎和清修两种呢?”
嘉靖心说修武道太苦了,我也没那个天赋啊。双修我也试过啊,结果最后总是单枪难破双刀,败下阵来。
“师弟,大道渊深,人力有穷,自然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修行法门,方才能事倍功半。”
萧风连连点头:“师兄此言,大智慧也。儒家的忠君德化,乃是其长处,师兄自当择其善者而从之。
对于儒家理论中对大明无用的,或不利的,师兄当可择其不善而灭之。治国之道与修行之道,本就是相通的呀。”
徐阶大怒:“胡说八道,儒家理论,皆为匡扶社稷,忠君爱国,何来对大明无用或不利的?”
萧风笑道:“儒家心心念念,要凌驾于其他诸家之上,自认为儒家地位下降,就会危及皇权,天下大乱。
这就是狂傲悖逆之心。诸子百家中,就你儒家的学问最大吗?就你儒家的能力最强吗?”
徐阶忍着气,不肯掉入萧风的陷阱:“萧大人,我刚才已经说了,并不是儒家想要掌控朝堂,凌驾诸家之上。
而是儒家最忠君,所以儒家理应掌控朝堂,压制其他各家的不臣之心,才能维护皇权,维护天下太平。
这与学问大小无关,能力强弱无关,宁用无能之君子,不用有为之小人。一切以忠君之心为标准,其他各家谁能相比?”
萧风摇头道:“徐大人,皇权是儒家给的吗?皇权是上天所授,先祖英烈,一刀一枪拼杀所得,与儒家有何关系?
既然皇权不是儒家给的,儒家又有什么资格觉得,只有儒家才能维护皇权,安定天下呢?”
徐阶当然不敢说皇权是儒家给的,但他必须要坚持自己的观点。
“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还是那句话,因为儒家最忠君,所以儒家必须压制其他各家,才能维护皇权,维护天下!”
萧风诧异道:“难道谁对皇帝最忠心,谁就应该掌控朝堂,压制其他各家吗?这样才能维护皇权,维护天下吗?”
徐阶斩钉截铁地点点头,心说你有本事就说出比儒家理论上更忠君的一家来,这绝不存在!
萧风笑了笑:“徐首辅,你说是你更忠君,还是黄公公更忠君呢?是你儒家更忠君,还是太监更忠君呢?”
「你们是更喜欢投票呢,还是更喜欢催更呢?」
如果说天底下哪个群体最吃辩论这一套,儒家和法家首当其冲。这里面有个道理在。
兵家对辩论这种事是不太在乎的,你就是再能说,也是一句话就怼南墙上去:纸上谈兵!
所以历代兵仙都是带兵打出来的,军事理论家,如果本身不是一个军事家,那就最多当个参谋。
墨家一开始是比较喜欢辩论的,墨子靠嘴炮和模拟战击败过鲁班,堪称是墨家辩论的高光时刻。
但由于墨家在诸子百家中被迫害得比较厉害,后来就变成侠客流儿了,性情大变,成了最烦辩论的人。
侠以武犯禁,谁管你有理没理,我觉得你没理,你就是没理。要不就拿拳头比比道理。
农家就更不喜欢辩论了,我埋头种地养猪,辩论个啥?我是跟庄稼辩论,还是跟猪辩论?
医家也不太喜欢辩论,因为辩论没毛意义,没听说哪个人靠辩论成为名医的。谁能把人治好,谁就是名医。
道家对辩论态度一般,偶尔内部切磋一下,然后发现谁也说服不了谁,就去你的吧。你修你的丹鼎,我修我的清修,井水不犯河水。
法家喜欢辩论,是因为他们主张法行天下,所以法应该是严谨的,只能有一个最终解释的权利。
所以法家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很喜欢辩论。他们认为法越辩越明,就像石匠雕刻一个雕像一样,千锤万凿,最后成为完美的法典。
而且法家从诞生开始,就面临着情与法之争,权与法之争,要想维护法家的地位,就必须不断辩论,不断战斗。
而儒家喜欢辩论,则与他们的自信有关系。儒家自从汉代飘起来之后,就觉得真理掌握在了儒家手中。
既然真理在手,那儒家就认为凡事要讲道理才合适。这是读书人的基本操守,所以才会有“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说法。
而且儒家也很擅长讲理,一方面是独尊儒术之后,儒家人多势众,不管跟谁讲理都是文化群殴。
另一方面是儒家掌控了朝廷政权,官字两个口,拿着棒子跟你辩论,自然底气十足,随时准备以德服人。
所以这些因素导致儒家对讲理这件事儿,不但喜欢,而且上瘾,上瘾到了什么程度呢?那就是朝闻道,夕死足矣。
请注意,这个“朝闻道,夕死足矣”可不光是针对儒家自己的,而是针对所有人的。
比如一个人犯了死刑,被拖到刑场上准备问斩了,开刀之前监斩官也会对死囚单方面讲一番道理,希望他能先闻道再死。
而凡事都是有正反两面的,最喜欢讲理的儒家,一旦在讲理上受挫,带来的冲击和震撼也是最大的。
高台论道之后,万柳学院不少学生都陷入了emo状态。因为他们忽然发现,本来要成为他们校长的章大儒,好像讲理失败了。
而作为他们背后的后台,实际校董的当朝首辅徐阶,也没能取得胜利。作为官场和民间儒家两大巨头,他们都没能证明儒家执政的优越性。
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众多的读书人,从束发读诗书的第一天,就觉得自己的未来是要做官的,这是唯一目标。
所以他们修德兼修身,仰观与俯察,韬略胸中存。位卑未敢忘忧国,一腔热血在山林……
为什么他们有这样的自信呢?因为他们知道,朝中当官的大佬们,都是儒家,他们会把一茬又一茬的儒家子弟,选入朝廷当官。
这就像你二舅在某事业单位当主任,你读书的第一天开始,你爹妈是不是就告诉你:好好学,你毕业时你二舅还没到退休年龄呢,你只要考上大学,就可以……
没错,儒家读书人们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带着对二舅的期待,奋发图强,努力学习那些道德文章的。
可突然有一天,一个人站在高台上举报了你二舅,说你二舅这个主任的位子来之不正,而且排挤打压同僚,人品有问题。
你慌不慌?你肯定慌啊。如果你不慌,那一定是因为你大舅在更高的位置当个局长啥的,反正你大舅你二舅都是你舅,否则你立刻就会觉得天都塌了。
所以万柳书院的学子们私下里开始辩论起了高台论道上的话题,企图通过内部的考撕破类模拟赛,击败萧风,找回自信。
可他们忘了一件事儿,自信这东西,就像窗户纸一样,一旦被捅破了,你越是强行修补,越容易把窟窿搞得更大。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情绪从万柳书院逐渐向外蔓延,天下的百姓也开始产生小小的疑问——咋就是说,这官,就非得都让儒家来当不可吗?
这个疑问此刻也萦绕在嘉靖的心中,让他震惊不已。
他这些年来和文官斗得鸡飞狗跳,乌烟瘴气的,但却从没想过这个问题。
哪怕他为了证明我爹是我爹的问题,一顿棍子打飞了很多文官的屁股。
哪怕他拒绝上朝面对让他厌恶的官员,只躲在西苑里见几个自己愿意见或不得不见的大臣。
哪怕是尊崇道家,以皇帝至尊身穿道袍,手拿拂尘,头戴香叶冠,蒲团不离身。
但他真的从没有想过,动摇儒家在王朝中的主体地位,因为他也是从小就被灌输,儒家当官,这事儿是天经地义的。
可听完锦衣卫们传过来的辩论实况转播,嘉靖忽然觉得很奇怪:为啥儒家当官,掌控朝堂,这事儿就是天经地义的呢?
因为我堂兄是这么做的?因为我大伯是这么做的?因为我爷爷是这么做的?因为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做的?
那又如何,师弟说得对呀,儒家和诸子百家一样,都是有优点有缺点的,这不是很明显吗?
就从他们不让我认爹这一点上看,明显就是错的呀!所以为啥必须独尊儒家呢?
看师弟建立的国坊,提拔的技科官员,在这几次大战之中表现很突出啊。能造枪炮也能挣钱啊!
诸子百家,各有长短,择其善者而用之,择其不善而灭之,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吧!
当然,作为皇帝,嘉靖还是冷静地思考了一下,儒家在保持王朝稳定方面的作用,这个依旧是他最关心的内容。
所以嘉靖召来了徐阶和萧风,决定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为自己的下一步决断做准备。
徐阶自从高台论道之后,就知道大事不妙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以有备打无备,联合了章大儒之力,竟然仍会在论道中吃亏。
本来他是想通过高台论道,创造一次看似非官方,其实有官方背景的论坛,借用舆论来打压萧风的气焰。
一方面延阻他出征日本,达到权臣巅峰的脚步;另一方面稳定儒家不断下降的趋势,重新掌控朝堂。
但没想到,一招棋错,满盘皆输。现在儒家地位不但没能稳固住,反而还开始加速下滑了。
根据礼部在各地的采样调查,目前读书人已经出现了分化,还在安心读四书五经的,至少下降了两成!
而这两成读书人,或转而研究兵法,或转而研究技科,或转而研究种地养猪……
反正条条大路通罗马,大家自然不会再死守着一条独木桥了,何况这条独木桥还是发生踩踏事故最多的路。
所以当嘉靖提出自己的问题时,徐阶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并准备了最有效的答案。
嘉靖的问题是:如何让各种人才更好地为大明所用呢?是否需要调整朝堂官员结构,是否会导致天下动荡。
“万岁,儒学为体,杂学为用,此为天下稳定之根本。为何呢?因为只有儒家强调忠君,其他杂家并无此念啊!”
这就是历朝历代的读书人,总能够让儒家转危为安的原因所在,毕竟在忠君这方面,儒家是最讲究的。
徐阶看嘉靖在沉吟,赶紧加把火:“万岁,臣知道万岁心思,必是受了万柳书院高台论道的影响。
萧大人素有急智,这一点所有人都望尘莫及,所以臣与章台柳论道失利,并不能说明萧大人就是对的。
何况就算萧大人其他方面说得都对,百家平等纵有千般好处,却终有一点致命坏处,那就是百家之中,唯有儒家最忠君。
儒家在主位,则君王在主位,儒家一旦沦为百家之一,则整个朝堂,都将不复以君王为先,朝纲不在,社稷不存啊!”
嘉靖看了萧风一眼,萧风淡然微笑着,并不说话,因为他知道,徐阶一定还有后手儿呢。
果然,见萧风未反驳,徐阶也只好继续往下演独角戏。他调动自己的情绪,悲愤地看着嘉靖,就好像大明的皇位也有徐家一份似的。
“万岁,诸子百家中,道家尊神尊仙,对人间帝王并无大的尊敬。而且以天道为尊,轻视君臣之道。
故而万岁以道家修行自身,固然可延年益寿,羽化升仙,但道门中人见万岁不行跪拜之礼,百姓见之,作何感想?
若非儒家以忠君之心压制,百姓必然会敬神仙超过敬皇帝,求神仙多过求朝廷,则皇权必然衰落啊。”
嘉靖皱皱眉头,没有说什么,心里也知道徐阶说得有道理。一旦百姓信神仙超过信朝廷,就容易被邪教挑唆,危及皇权。
“万岁,墨家动辄声称侠义,要求兼爱非攻。可他们的侠义是按照他们心中标准所定的,并非按朝廷法度所定。
侠以武犯禁,墨家从头到尾都没有过忠君的心,他们把自己看成是正义的使者,也是皇权的最大威胁啊。”
嘉靖点点头,墨家从秦朝开始,甚至还没独尊儒术之前就已经被朝廷打压了,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万岁,兵家乃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这种凶器若没有忠君这一层压着,天下何以能太平?”
嘉靖很同意这一点,历朝历代,朝堂中出十个奸臣也不会大乱,大将中出一个有异心的,就天下大乱。
“万岁,法家以法为天,动辄要求天子犯法与民同罪,毫无忠君之意,若不以儒家压制,何其危险?”
嘉靖再次看向萧风:“师弟,徐爱卿言之有理,在忠君这一点上,确实是没有能比得过儒家的。
若是其他杂学为官者增多,儒家逐渐势弱,国虽强而君权弱,天下也会动荡,确实十分可虑啊。”
萧风微笑道:“师兄,徐首辅说的没错,儒家的核心在于礼和德。忠君既在于君臣之礼,也在于德行之心。
这是儒家的长处,其他各家确实在这一条上与儒家相去甚远,所以儒家的礼和德还是不能丢掉的。”
徐阶刚松了口气,萧风就笑道:“师兄,我有个问题,道门修行之道甚多,师兄为何只选了丹鼎和清修两种呢?”
嘉靖心说修武道太苦了,我也没那个天赋啊。双修我也试过啊,结果最后总是单枪难破双刀,败下阵来。
“师弟,大道渊深,人力有穷,自然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修行法门,方才能事倍功半。”
萧风连连点头:“师兄此言,大智慧也。儒家的忠君德化,乃是其长处,师兄自当择其善者而从之。
对于儒家理论中对大明无用的,或不利的,师兄当可择其不善而灭之。治国之道与修行之道,本就是相通的呀。”
徐阶大怒:“胡说八道,儒家理论,皆为匡扶社稷,忠君爱国,何来对大明无用或不利的?”
萧风笑道:“儒家心心念念,要凌驾于其他诸家之上,自认为儒家地位下降,就会危及皇权,天下大乱。
这就是狂傲悖逆之心。诸子百家中,就你儒家的学问最大吗?就你儒家的能力最强吗?”
徐阶忍着气,不肯掉入萧风的陷阱:“萧大人,我刚才已经说了,并不是儒家想要掌控朝堂,凌驾诸家之上。
而是儒家最忠君,所以儒家理应掌控朝堂,压制其他各家的不臣之心,才能维护皇权,维护天下太平。
这与学问大小无关,能力强弱无关,宁用无能之君子,不用有为之小人。一切以忠君之心为标准,其他各家谁能相比?”
萧风摇头道:“徐大人,皇权是儒家给的吗?皇权是上天所授,先祖英烈,一刀一枪拼杀所得,与儒家有何关系?
既然皇权不是儒家给的,儒家又有什么资格觉得,只有儒家才能维护皇权,安定天下呢?”
徐阶当然不敢说皇权是儒家给的,但他必须要坚持自己的观点。
“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还是那句话,因为儒家最忠君,所以儒家必须压制其他各家,才能维护皇权,维护天下!”
萧风诧异道:“难道谁对皇帝最忠心,谁就应该掌控朝堂,压制其他各家吗?这样才能维护皇权,维护天下吗?”
徐阶斩钉截铁地点点头,心说你有本事就说出比儒家理论上更忠君的一家来,这绝不存在!
萧风笑了笑:“徐首辅,你说是你更忠君,还是黄公公更忠君呢?是你儒家更忠君,还是太监更忠君呢?”
「你们是更喜欢投票呢,还是更喜欢催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