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外来道士也难念经

    贫道在熬蜡油。

    不是用来滴的那种。

    熬炼蜡油,制造蜡烛,期间要不停搅拌和加料,一锅下来浑身酸麻胀痛,体力消耗巨大。

    昨夜被折腾到死,好不容易坚持到最后。

    “唐铭,我听说高年级的学徒,就宋毅他们,已经在诵读道经了。”

    “一旦开悟入道,就可能入了道坊高功修士的眼,被选为道童,那就彻底改头换面,甚至修道成仙!”

    “你说,咱们这样学徒下去啥时候到头?又什么时候才能够开悟入道成为这个道童啊?”

    熄火后,张铁牛艳羡到眼神闪烁,小声向他嘀咕。

    “嗯?”

    唐铭一颤,脑袋往上一拔,精神头儿足了起来。

    诵读经典开悟入道,就有可能被选为道童?

    他前世虽然不说诵读道藏无数,但也算博览道书三百卷。

    可谓是学识满满的道士,不然也不会有实力通过授箓前的考察。

    那岂不是自己的机会来了?

    “怎么会……”

    就在他开始回忆自己之前诵读过无数遍的道藏,可是却发现脑海中一片空白,竟然记不起一个字!

    难道,此世的道如此之厚重,当下自己无法承受前世的道?

    也许是自己必须要授箓成功名列天曹之后,才能够发现原因。

    具体究竟为何,还是要找尽快一本当世的道经研读,才能知晓。

    “昨晚,我见到牛犇他跟宋毅有说有笑的,这小子一定是在打听道经的事情!”

    张铁牛继续吃味儿地说。

    听闻此话,唐铭眼神放远。

    他看到张铁牛嘴里提及的牛犇在角落里躲清闲,并未做工,嘟嘟哝哝地还不停拍脑袋抓耳挠腮的,看起来像幼儿园小朋友背书,略有些滑稽。

    只是对方瞧见唐铭的目光,躲闪的厉害,随即悄悄溜走。

    “所有人,集合!”

    不大会儿,突然听得院内一声雷动。

    当唐铭再次抬头,发现教头丁雄站在台阶上正一声令下召集众人。

    一些学徒把眼光落在唐铭身上,以为又要收拾他,一些学徒则是隐隐露出喜色。

    “无量天尊,贫道苦也!”

    唐铭心道不妙,心中越发恨那搬弄是非之徒。

    “小崽子们,你们的好日子到了。”

    待众人站好,丁雄冷峻的面庞上露出难得的笑容,“在云溪县诸家百业里,可修道成仙斩妖除魔庇佑一方的势力,抛开执掌国运之力的衙门以及依靠先祖阴神法力的四大家族,便只我道坊了。而我道坊的底气,便是入道真经!”

    提高声音,犹如晨钟,丁雄继续道,

    “原本尔等学徒干个三两年后,出挑的人在接触到法器制造时,才会被授予道经!”

    “今晚,奉掌事道长道命,带尔等前往经堂,要提前传授尔等道经!”

    “呼……”

    唐铭松了一口气,感觉幸福来得突然,他正愁没机会接触此世道经。

    学徒们十分雀跃,张铁牛更是忍不住攥着拳,最夸张的是之前的牛犇,一幅跃跃欲试的模样。

    “跟我走!”

    而后众人跟在丁雄身后穿过重重院落,来到一座明黄琉璃瓦筑建的宏伟经堂前。

    只见经堂中门大开,齐人高的香烛燃烧,灯火通明如白昼,香雾缭绕如仙境。

    丈二高的三清道祖法相在氤氲中高坐明堂,雄伟壮奇不可名状,稳稳坐镇天地四极。

    座下,一个个高年级的学徒端坐在蒲团上,他们身上仿佛有法力飘忽,只是根基不稳,一不小心就要溃散。

    “他们……读道经读出花儿了?”唐铭不敢置信。

    可是与中央莲花高台上端坐的中年男子相比,简直是有云泥之别!

    “咯噔……”

    那中年男子让唐铭心惊肉跳。

    只见中年男子身上道韵起伏宛如在世高修,头顶光灿灿犹如黑夜烛火,大脸阔嘴一口钢牙极是骇人。

    “是秦力士!”

    重重一拍唐铭,张铁牛惊呼道,“今日领经人是秦力士,他可是掌事道长最信任的护法力士!”

    道坊制造的法器香烛,每隔三两个月都要送往道临府城,高功修士除前往府城道观述职外,都在道坊中修行绝不擅动。

    据说力士被高功修士赐予了道法,有降妖除魔之能,除护佑高功修士外,还担当护送的任务,是道坊中的核心战力。

    所以,力士也是除高功修士外地位最高的存在!

    秦道奴微闭双眸,面庞毫无表情地扫过各大院跃跃欲试的学徒:“经堂前,休得喧哗,禁声!”

    “唰……”

    数百学徒立即闭嘴低头,环境瞬间安静的落针可闻。

    唐铭低着头,余光扫过牛犇等学徒,瞧见他们满面抑制不住的喜色,不由得微微咂舌。

    说不定,他们进道坊学徒,就是为了道经!

    秦道奴开眸,气息在上,俯视一干学徒道:“真经一卷,假传万卷书,本力士便代掌事道长传授尔等入道真经—‘太上玄门子午坛功经’。

    这是尔等开悟入道修仙的唯一机会,能不能改命,就看尔等造化了!”

    入道真经!

    太上玄门子午坛功经!

    这下子一干学徒再也绷不住,有一个算一个的呼吸急促,面庞涨红,无比期待。

    “入道真经,贫道来也!”

    唐铭心中亦是跃跃欲试。

    “尔等瞧好了,该如何诵读太上玄门子午坛功经。”

    秦道奴当即闭目,开始打坐诵经:“太上玄门子午坛功经,需《早课》诵清静经,即分轻清之意,可结仙缘。

    《晚课》诵救苦经,即为超度鬼魂,可结鬼缘。

    《午课》诵三官经,既是消灾解厄,可结人缘。”

    “大道洞玄虚……炼质入仙真,遂成金刚体……悉归太上经,静念稽首礼。”

    一众学徒无不身体紧绷,探头瞪大眼球紧盯秦道奴,生怕错过丝毫细节,张铁牛和牛犇等人紧攥着拳头呼吸急促。

    “这太上玄门子午坛功经,就是前世的《早晚功课经》!”

    待到秦道奴示范结束,唐铭心有明悟,但装作面色惊奇希冀,与其他人并无二致。

    “今日尔等首次诵经,本力士告诫尔等:赖先圣之典,修自身之道。诵上圣之金书玉诰,明自己之本性真心。所以诚诵则经明,笃行则法灵!”

    骤然,秦道奴眼眉换了人间,金刚怒目降伏四魔,“每次诵经之前,必心中感激掌事道长的赐道之恩。”

    “是,我等必不忘掌事道长赐道之恩……”

    众人虔诚应允,犹如信徒一般机械回应。

    见彻底震慑众人,又向各大学徒院的教头师傅补充一句道:“你们各大学徒院子中,各自统计识字之人,然后领了对应道经数目,便领回去吧。”

    “是!”

    众学徒院子的教头师傅低头称是,恭敬的可怕,不敢稍有违逆。

    “回禀丁教头,小的识字,还……提前背诵过道经!”

    见丁雄前来,牛犇不等其询问,便立即上前低着头,抢答。

    “很好!”

    听到满意的回应,丁雄眼神微微张开。

    “回禀教头,我也识字!”唐铭也回应道。

    这是他距离道经最近的一次机会了,必须要好好把握。

    可他的回应,却让一旁的牛犇身躯微微一颤,然后又快速恢复如常,导致他也没有察觉到异常。

    丁雄见没有他人再回应,道:“两人识字,那便是两本道经。你二人,便是蜡油院的太上玄门子午坛功经的传颂者!”

    “是!”

    牛犇和唐铭颔首回应。

    但在唐铭的心里却泛起滔天波浪,别人不知道,他作为正经道士,怎会不知道。

    非传教不能弘扬大道,非诵扬不能明心开悟。

    道经传颂,是在弘扬大道,是在明心开悟,亦是在积累福德,均有助于入道!

    若是自己死了,那得益最大的便是牛犇!!!

    他回眸盯着牛犇,却见其目光躲闪,不敢与自己对视。

    这一刻,他已经确定搬弄是非之人就是牛犇,恨得他牙根发痒,却硬生生忍耐了下来。

    牛犇的背景他一无所知,贸然动手只会吃亏,报复也需要有缜密计划。

    很快,丁雄已经领完道经,将所有人带回到了蜡油院。

    丁雄将道经送到牛犇和唐铭手上,对众人道:“好了,尔等自行其事吧!”

    说完便转身离开。

    此时,一本真真切切的入道真经,就在唐铭手中!

    “嗷……”

    “快,快教我们诵读道经……”

    而后,一群学徒嗷叫一声,一拥而上,将牛犇和唐铭围了起来。

    最后,二人各自分担一半,带领各自人马诵读太上玄门子午坛功经。

    借故上了个厕所,净手以后,唐铭道人才翻开道经,开始带着众人打坐念经。

    不大会儿,便有人支撑不住,闭着眼打着哈欠回去睡觉。

    非是偷懒,而是这一天下来着实太累,又心思活跃难以入定。

    对唐铭道人而言更是晦涩难明,仿佛此道经的经义距离他有万层纱。

    诵读三五遍脑子还是一片空白,除了脑袋越来越胀以外,他感觉一个字的收获都没有。

    打坐念经最是需要诚心恭敬,讲究道法无为。

    怀揣功利心,便是急功近利,最是容易被外魔所侵。

    “这外来的道长也不好念经。先背诵下来,待明日圆满了谢圣科仪。”

    唐铭道人收拾好心情,明日告假回家,准备香火禀告天地,然后圆满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