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不值得 第六章 剑道魁首

    李长安走出房门后,边带着洛阳和小平安离开了,是的,总该要再单独去拜见一下自己这位师傅。

    当然还是由小平安开道,他似乎对于这里很熟络,而左长生没有主动跟着,只是在房门口矗立,注视着三人远去。

    这倒不是李长安不讲理,只是李洛阳并不喜欢这位刀客,他倒不是说不上喜欢不喜欢,只是既然佳人不喜,他又何须惹她生气呢,自讨苦吃不是?

    而在三人走出南轩斋后,左长生轻叹一声便推开房门,迈步而进。

    “他怎么样?”刀客的语气似乎都是这般冰冷。

    夏观盛闻言,放了下书卷,看了一眼不敲门就进来的刀客,笑了笑说道:“很有意思。”

    刀客不语,只是又迈步出去,如果小平安在这里,一定会说这邋遢大叔一定又是喝酒去了,他看人一向很准的。

    ......

    在小平安的带路下,很快李长安和洛阳就到了火神斋,李长安看着眼前这座古香古色的建筑物,忍不住赞叹,看到火神斋的匾额时,心底更是一阵惊骇,这匾额居然是用纯铜铸造而成的。

    本来对于那位帝师将自己一个练剑的,分派给一个药师当徒弟的些许不满顿时间又变成了好奇。

    “进去吧,老夫子正在等你们。”门口的一位师兄开口说道。

    “好的师兄。”李长安点了点头,像着话本中师弟给师兄施礼那样施了一礼,师兄虽然觉得这礼有点怪怪的。

    但毕竟是自家关门的小师弟,还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李长安带着一女一小迈步走了进去。

    一进入火神斋就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迎面扑来,李长安忍不住深吸一口气,还没来的疑惑,便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了,一片翠绿的竹林,一座假山,上面似乎还有一座亭子。

    正中央有一棵棵苍劲有力的大树,边上还有几个小池塘,这些让李长安不得不感叹,长安城顶级势力的财力就是不一样啊。

    “老夫子在亭子里等你们。”师兄开口说完,转身便准备离去了。

    "好的,谢谢师兄。"

    李长安说完,带着洛阳和小平安往假山上的亭子方向走去,走了两步,他又停了下来,扭头问道:“师兄,咱们尊的是哪位医术大家?”

    师兄笑了笑:“这个还是由师傅给你讲吧。”

    在假山的亭子上,一位身穿灰衣的老者坐在石凳上,双目紧闭,脸色略微泛红,像是在修炼一般。

    在老人旁边,摆着一个小炉子,里面冒着热气,老人手持一根木棍在上面敲击着,发出啪嗒啪嗒的响声。

    “师傅,徒弟给您磕头了。”

    老人还没反应过来,少年便已经跪倒在地框框磕了三个响头。

    杨守城反应了过来,随即看着李长安一笑:“以后你就跟着我学医了,心有不甘吗?”

    “自然是有的。”李长安如实回答。

    这个回答自然是让杨守城有点意外,毕竟在谁看来,这种问题,就是说假话都要遮掩一二的,这是不成文的规矩。

    但眼前这个少年却不像是在长安城里的万千子弟那样虚伪,不过,这样在他看来,其实还挺好的。

    虽然这样想,但杨守城还是表现得很惊讶:“那你为什么不和夏院长提一下,换个师傅呢?”

    “师傅说笑了,一日为师,则终身为父师傅可以不要徒弟,但徒弟怎能不要师傅?”李长安学着话本中那些年轻剑客的话语,自认为很有道理的说道。

    不过这确实也是道理,人不可能换掉自己的父母,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而其实师傅所扮演的角色,又何尝不是同父母一样呢?

    虽然才刚刚拜师,虽然连拜师礼都舍弃了。

    如果说,刚才李长安的回答只是让杨守城有点感觉不一样,那么现在这个回答则是直接到了他的心里去。

    “好,你这个徒弟老夫认了!”杨守城笑着对少年道。

    这时候一旁的小侯爷儿忍不住插嘴:“杨爷爷,我就站在这,你都不理我吗?”

    “哈哈,小洛阳也来了啊,爷爷眼睛确实有点不好使了,没看见。”杨守城满脸惊喜的看向李洛阳,那眼神就是爷爷看孙女一样的喜爱。

    “嗯,我在北地快想死您和夏师祖,陈师伯了。”李洛阳嘟着嘴说,不知道地以为她这些年在北地受过委屈呢。

    杨守城当然不知道这位他跟亲孙女一样疼爱的小侯爷儿到底在北地过得什么生活,看到这么委屈。

    自然是心疼地说:“没事小洛阳,现在回家了,没事就来看看我们这些老头。”

    末了又补充一句:“小洛阳,你记住,星云阁永远是你的依靠。”

    说完又叮嘱了李长安几句。

    “行了,你跟着小洛阳回王府吧。”

    “啊,师傅,我不应该在星云阁吗?”

    在李洛阳不爽的眼神中和杨守城连哄带赶,李长安又出了星云阁,他不由得暗自道,自己可真是个捡来的徒弟,看人对自己身旁的这位小侯爷儿有多亲?

    不过说实在的,他还真是人家半路捡来的徒弟,自然是没有人李洛阳亲,毕竟李穆天可是星云阁的嫡传弟子!

    但其实李长安是陷入了个误区,相对于徒弟,更多人都是隔代亲,这点在普通家庭里也差不多。

    就是六王基本上也是,个个看自己的儿子很不爽,逼得太子都差点谋反,但对孙子就是恨不得当场传位,这是正常的,又是不正常的,但总而言之还是有道理的。

    “长安,你可要好好和杨爷爷学。”路上一旁的李洛阳很认真的对少年说道。

    而李长安微微别过头看向小侯爷:“可我练的是剑,他教的是悬壶济世的本事。”

    李洛阳不由得叹息一声,为这个好像真的只看话本,很少了解天下大事的少年缓步叙说:“长安,其实杨爷爷练剑也很厉害。”

    “怎么说?”李长安听这个一下子来了兴趣。

    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师傅可以是个执剑天涯的侠客,一身绝顶本事,再偶尔指点自己的徒弟一二,这便是他常常看的话本。

    颇有一股望师成龙的意思在。

    李洛阳白了对练剑有点执着李长安,低声为李长安介绍起几十年前的江湖!

    当然,因为李长安似乎只对剑有兴趣,李洛阳便也只挑关于剑的部分讲。

    当年萧太祖刚刚建立大萧,定都江南临安,整座天下有十位用剑的高手,不过现在大部分都要么死了,要么已经子承父业了。

    其中前三甲,第一甲是如今还独占天下八斗剑道的李翰林,这个人李长安听说过,这个人没有修过灵气,却硬生生以武入道,一身剑意,不输于任何人!

    更有传言,当年太祖起兵时被旧朝皇帝发觉,派出八千精锐部队去围剿还未成事的太祖,当时年岁还不大的李翰林是北国人,太祖早年游历时结交。

    便为太祖出了一剑,一剑之后,八千精锐之师无一伤亡,但甲胄武器皆碎!

    一剑破甲八千!

    至于二甲,则是李长安那位纵横江湖十余载,一朝有命,上山继承天师位的张玄庆,很多人可惜他没有能和第一甲的李翰林交手便继承了天师位。

    这里讲一下,天师是不能随便出手的,象征意义太大,赢了没什么事儿,输了丢得天下道统的脸,故而二人数次的约架要么被其余门派拦下,要么太祖甚至亲自灌醉李翰林。

    听到这,李长安不明所以,这两个人他自然是知道的,毕竟名满天下的李翰林,早就已经被无数话本提到过,他还不至于不知道。

    而张玄庆则是他的亲姥爷,虽然在今天之前他并不知道,但现在知道了反而更加难受了,姥爷为自己为魂归天地,自己甚至也是刚刚知道母亲母家的姓。

    但还在内心难过的李长安,转头就被李洛阳说的第三甲震撼住了。

    “当年的第三甲,就是你的师傅杨守城!”

    李长安停下来步伐,不可置信的看着旁边一本正经的李洛阳,觉得她并不会说假话,但还是有些不信。

    “我知道你不信,但你先别急。”

    这个李洛阳还真没有作假,杨守城早些年不光是练剑出身,还是名门世家的子弟,从小能接触的东西很多,但只是一眼就爱上了练剑。

    二十多岁便已经堪称年轻一辈的剑道魁首(李翰林和张玄庆都比他大。)

    很自然的,在年轻一辈中无敌后,便起身问剑龙虎山,这快吓坏了他的家中长辈,龙虎山岂是说问剑就能问剑的,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

    族人们提心吊胆,赢了家族就完了,输了杨守城就完了,怎么样都不是好结果。

    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出现了第三个结果,两个人没有比试,只是彻夜长谈了一番,杨守城便下了山。

    直言道:“以后不练剑了!”

    从此,萧国少了一个剑道魁首杨守城,却多了一个悬壶济世杨太常。

    李长安听闻后,觉得有些不对,为什么上山问剑,下山后却不练剑了?

    但他的疑问还没有问出口,却听到一声惨叫在不远处响起:

    “你们这样是犯法的,我要去衙门告你们!”

    随后又一道强势的声音:“告我们?告诉你,爷就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