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去长安两千里 第十六章 人间烟火在万家

    一转眼,又过了五六日,众人已经到达洛阳,距离长安已经没有多远了,与李长安想象中那无数的刺杀不同是,他们是确确实实的在这一路上,任何危险都没有碰到过,便是连劫道的似乎都躲他们远远的。

    这是李长安亲眼看到的,那劫匪看见他们的马车上北地侯的过关令,像是见了瘟神一样直接瞬时间逃跑,那感觉就像是在避瘟神一样,不过赵宣儿对此也是乐得一个清闲,能平平安安的到达长安自然是更好的。

    但这么乐观的恐怕也只有乐天派的赵宣儿了,其余人都明白,这并非能够代表他们可以安全的到达长安,此刻的风平浪静,也许只是暴风雨来之前最后的宁静而已。

    在想清楚这些事情后,李长安提议可以与商队同行,混迹于商队之中,可能可以迷惑到那些刺杀小侯爷的刺客,虽然这个主意并不怎么好,但此时此刻也没有人能提出更好的主意,在几个人商议片刻后,便直接全票通过了。

    这件事情好办,只要白花花的银子给够,什么事都能办,有钱能使鬼推磨吗,冉柒很快就在洛阳找到了一个第二日便要出发前往长安的商队,在给够对面银子的情况下,他们很豪爽地同意了一行人跟他们同行的要求。

    在办妥这件事情后,已经到了下午,李洛阳拍了板子,让众人今晚可以自由活动放松一下,感受一下,这同样坐过九朝帝都的洛阳城的底蕴。

    到达洛阳之前,李长安特地找王佐补过功课,这洛阳城在太祖一度克复两京后为行在,算上本代立国之初,正好九朝帝都,这里面的文章也不少,九为极数,而本代太祖之所以在克服两京后选择定都洛阳,就是因为想借助这气运来巩固河山。

    但有时候想法是好的,现实却非常的残酷,在太祖驾崩,太宗继位的空隙时间,柔兰国突起精兵五十万,一举拿下包括整个北方,吓得太宗一度放弃北国,迁回临安。

    后来又克复两京,选择了龙气更盛的长安城,期待有朝一日可以收拾旧山河!

    但可惜,一直到太宗驾崩,也没能等到这一天,但有时候也不能不相信气运之说,后面本朝隆庆皇帝继位,虽然初年天灾连续爆发,但是在四年的时候出兵收复北地,也算是了却了太宗文皇帝的意愿,虽然后面冤枉逼死了李穆天有些卸磨杀驴的意思,但是在收复北地后,隆庆皇帝的一系列治国手段确实上乘。

    在先减免赋税到三十税一的同时,又启用了很多政治理念先进的年轻官员变法改制,使得这些年大萧的国力越发强盛,不说这洛阳城越发的繁华,就是远在北地时,李长安都能明显感受到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至少在目前李长安的心里,皇帝确实是个好圣人。

    赵宣儿在听到李洛阳拍板子放假半天后,直接就拉着王佐向繁华的东市跑去,吵闹着要一起去吃洛阳闻名的美食,看洛阳绝美的牡丹花,再一起逛逛夜晚的洛阳城有多繁华。

    看着书生意气的王佐被赵宣儿这样扯着形象全无的无奈笑意,李长安苦笑了一声,但并不是说对赵宣儿的余情未了,只是说在担心自己的这位兄长日后怕是会夫纲不振,也许不是担心,而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然后扭了扭自己的脖子,随后走到了依然穿着白袍,也已经把长剑放在剑匣背带在后面的林芷,咧着嘴只笑不说话。

    林芷被他吓得一惊,“你这是要干嘛?”

    “上次是你约的我出去走走,我这次想约你跟我走走。”李长安尴尬地挠了挠头,但他觉得这个理由没有任何的问题,因为本来就该这样,礼尚往来?其实好像也算不上,但是他在内心依然这样宽慰自己,对,没错,礼尚往来!

    “好,上次你带路。”林芷早已经习惯李长安这看似腼腆,却只认死理的性格,而且她觉得这样也没错,不能总是她主动,也应该让李长安多约一下她的,毕竟是女孩子,还是应该矜持一些不是?

    李长安闻言立马来了精神,来的时候他就问过王佐,这洛阳城,如果一定要问哪里的夜景最美丽,那么肯定非洛阳城墙莫属了。

    站在城墙上,夜晚时的洛阳城尽收眼底,万家灯火虽然不规则,但似乎却能连着四个大字——太平盛世!

    然后再配上即使街边卖的牡丹花,花美,风景美,人更加美,李长安甚至现在就能想象时候那个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的场景。

    想着,便并肩向城楼走去,一路之上,道路平坦,四周的商贩都在热情的叫卖着自己的商品,多卖出一份便能多挣一份的钱,这样就能让一家人多吃一顿饱饭了,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但每个人都仍然在努力的活着。

    “卖豚肉咯,今天新宰的,非常的新鲜。”

    李长安和林芷捂着鼻子快速的走过这卖豚肉的商家,实在腥气味太足了,但那卖豚肉的八尺大汉似乎跟闻不见一样,站在那里拼命的叫喊着,叫完一声大口呼气一下,这让李长安非常的疑惑,但私以为是人家的祖传绝技,如果问肯定是不好的。

    很快,有路过一家卖炊饼的小摊,摊主看着是个年纪挺大的小老头,李长安摸了摸肚子又看了看林芷,随后拽起林芷的胳膊就走了过去。

    李长安开口询问道,“老大爷炊饼怎么卖?”

    “一枚铜钱一个。”老大爷回答道。

    “嗯,给我来三个。”李长安带着笑意从长袍中掏出五枚铜钱,放到了小老头的桌子上,小老头接过来一看,赶忙语气非常诚恳的感谢,“谢谢小老爷,谢谢小老爷。”

    李长安摇了摇头:“我给你五枚铜钱,是因为我觉得你的炊饼能够值得五枚铜钱,这是因为你自己炊饼烤得好,为什么要感谢我呢?”

    说完塞给了林芷一张炊饼后,又拽起林芷的胳膊,在摊主感激的目光下,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摊主在目送李长安和林芷走后,便又回去继续摆弄他的摊子了,当今虽然是盛世,但是盛世生病了也是要钱的,他的儿子生的晚,今年才八岁,老伴却生了重病,所以他干完地里的农活,便又马不停蹄地烧好炊饼,拿到这城里面来卖,以确保有钱能给继续给老伴抓药。

    在走出一小段后,林芷皱着眉头看向李长安,“你这样只能接济他一时。”她并不觉得眼前少年是如此愚笨之人,这个道理恐怕任谁来了都能知道,这种困难不是一两枚铜钱能解决的。

    “我知道。”李长安点了点头。

    本以为眼前少年会像之前那般认死理反驳自己的林芷在听到这次少年这么快就认同自己的道理,虽然带点得意,但还是十分不解的问道,“那你为什么还?”

    李长安咧出大白牙,笑着对眼前人说,“人总归还是要对生活有些希望的,林姑娘,你说这个道理对吗?”

    林芷没有想到是自己的格局小了,也没有想到眼前少年的格局如此大,但想明白少年说的道理后还是脸颊笑得像酒窝一般道。

    “对,人总归要对未来有些希望的。”

    .....

    再远的路,总归也是有尽途,而李长安也终于和林芷走到了城楼处,他们刚要踏足马上城楼,总归是李长安的眼睛要尖一下,一眼便看到城门处有一个乞丐模样的少年,边上立着一个木牌。

    见李长安迟迟不踏足城梯,林芷不以为有他,只当是李长安突然愣神了,拉了拉他的衣角见依然没有回应,便扭头向李长安看去,也发现了李长安所注视的那个角落。

    二人走到了近前,上面刻着四个字,卖身葬母。

    李长安看到这四个字不由得浑身一颤,看着眼前男孩的年纪,跟当年的自己也差不多大,便尽量压下去颤抖的情绪,“小朋友,怎么只有你一个人?你父亲呢?”

    “死了。”那少年抬头看向了李长安,只是两个字便回答了他的问题。

    李长安仿佛再次暴击,这不是说他圣母,只是刚才看到他的木牌便早就和这少年感同身受,如今在得知小小年纪,这十岁上下的少年便没有了双亲,下葬都要卖身才能凑够钱,任谁又能无动于衷呢?

    “林姑娘,你看我能不能让他当我的书童?”李长安带着商量的语气同林芷恳求道,他觉得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做法,毕竟既能让这少年以后可以免于生计,自己也可以跟话本中那些带着书童的大侠更加相似。

    只是还没等李长安在幻想中回过神,林姑娘那冰冷的声音就让他回归现实,“不行。”

    “为....”李长安刚想问为什么,但突然想到他们还要护送北地小侯爷进京,尽量要少些差错,但眼前少年却又可怜的......他不免只能叹气一声。

    微微低着头,突然玉手伸向了他,李长安再微微抬头看向了表情略带笑意的林芷。

    “给钱。”

    李长安自然能够明白林芷的意思,很快地从自己的身上拿出五两银子递给她。

    林芷接过银子后便走向了卖身少年。

    “这五两银子你拿着,不用还了,但你要记住叫我林芷姐姐,那位是长安哥哥,等你以后如果混好了,要罩着我们。”

    那少年一愣,自然也能明白对面这是尽可能的保留他的尊严,但他这个年纪实在不是太会表达,只是接过银子随后低下头,小声喃喃,“谢谢,一定会的。”

    ......

    城楼之上,李长安满目春风地看着眼前望着洛阳美景的林芷和万家灯火,正要说些什么,却忽地一声声炮竹冲向天际,在天空响彻云霄后四散天地,这一刻,他从内心深处觉得似乎再美丽的烟火,也应该在人间才对。

    此景天上几回闻?人间烟火在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