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去长安两千里 第十三章 半卷春风常在

    半卷春风似仙境,迎着漫天风絮,一队人马正向西而去,此时的北地尚且不是,在过个大半年后用那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时才是北地景色最美的时候,当然了,现在的风景也并不差,只是还会有更美的时候在。

    马车内,感受着自己聚灵境初期的修为,李长安感觉很好了,又看了眼手中龙渊剑,不由得想到那句自古天下便常言的,北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自己虽然现在还并不算,但想来也是差这慷慨悲歌之士没有太多,暂且算个初出茅庐的少侠吧。

    压抑住自己有点兴奋的内心,眼眸一动,脑袋探出车帘,看着前方独自除去驾车的侯府侍从,一人坐着一辆马车的李洛阳,眉目微微皱起,随后慢慢舒展,想到昨日与其的谈话。

    “好,我答应你。”

    李洛阳当时就露出笑脸。

    “所以第三件让我做的事情是什么?”李长安再次发问,他觉得既然自己拿了人家的好处,事情是一定要办的,既然要办事,那就要提前规划好,方能不拿亏心“钱”,是的,在李敬念十几年的教育中,就有这个简单朴素的道理。

    要么不做,要么做好。

    李洛阳轻抿了一口茶说:“一件不用现在做的事情。”

    “那什么时候去做?”

    “待到将来,天道崩塌,世无太平,天灾再至的时候,希望你能再给这天下一个机会。”李洛阳说了一段并不符合当下情景的话,让在外偷听的张墨庭也不免一愣。

    李长安点了点头向他道:“我明白了。”

    他笑着说:“真的明白了?”

    “假的。”李长安摇了摇头,随后又十分坚定地说道,“但如果真的会发生你说的那么一天,我想必然是只有当时的我能给解决,我总归是会成为话本中的大侠的。”

    又顿了顿道。

    “大侠总是要承担更多的,侠之大义,小侯爷你说对嘛?”

    小候爷儿微微一愣,随后哈哈大笑道:“对,李少侠自然会是这方世界的天下第一,这天下总归是要高个子顶着的。”

    “还有什么想问我的嘛?我可以再回答你一个问题。”

    “为什么是我们护送侯爷儿你去长安”李长安想了想,问出了自己打心底里疑惑的问题。

    按理来说,应该是由侯府亲选甲士护送这近两千里的路程,而偏偏北地侯府却没有让甲士护送,而是让他们几个,悉数五个学子年龄的人去护送,给出的报答还非常的丰厚,这任谁也无法轻易理解。

    “只有你们,或者准确的说,只有你,才能让我活着到达长安,其他人是做不到的。”李洛阳想了想,语气很真实的回答道

    李长安点了点头,似乎并不质疑小侯爷儿这句话,不是说他自大又或者托大,只是当一个人确实发自内心认为一件事就应该如此的时候,那么这件事儿可能就本该如此。

    “我还以为你会问为什么呢。”

    “这是两个问题了。”

    李洛阳其实往日并不爱笑,只是今日在与李长安聊了不大一会儿的功夫,笑声便连绵不断的灯火熄灭。

    那时的李长安并不知道,在他走之后没多久,李洛阳便就笑极反哭,笑中带泪,泪中带笑。

    思绪回到现在,李长安笑了笑,似乎是非常满意自己现在的修为和装备,然后打了声哈欠并在这长途中眯上眼,沉沉地睡了过去。

    约莫着过了两三日,李长安一行人到达了一处村子,刚刚抵达村落,李长安觉得这里十分的古怪,却又说不说来哪里古怪。

    眼见天黑前已经到不了最近的县城,王佐便提议先在此休整一夜,第二日再出发,还没等李长安提出兵贵神速的论断,小侯爷儿便已经双手赞成了。

    赵宣儿和冉柒自然支持王佐,林芷一票在李长安,四票对两票,很显而易见的胜负分晓,便跟随着王佐,给了村长一些银两,换取一些食物和在此休息的宅院。

    李长安刚准备脱衣睡下,便听到外面的轻声呼唤:“李公子,出来一下。”

    声音自然是那位烟阳林芷的,至于他口中的李公子,也肯定是李长安而并非李洛阳。

    听到林芷的呼唤,李长安便放下了脱衣服的手,在王佐的笑意中走出房门。

    林芷穿的是李长安在自家母亲旧时曾穿过的白袍,穿在她的身上十分的英姿飒爽,非常的合身,不过为什么自家母亲的陈年旧物中会有这么一件不太像女性该有的衣服,自然是不知道的。

    在月色的映照下,一袭白衣的林芷更似天上掉下人间的谪仙人,这并不是恭维,只是李长安一直觉得,她的身边都有一层仙气笼罩着,并不似一个凡人。

    “林姑娘,有什么事儿?”李长安尽量让自己的眼神不看林芷,明显压抑的平静说出这句话。

    林芷的语气听不出好坏,“公子如果无事,陪我走走。”说完便抱着佩剑往外走去,似乎身后人跟不跟着她是无所谓的。

    李长安自然不会放过这个促进感情的机会,而且在他看来,就算不是林芷,这大晚上的自己也不可能让一个姑娘自己在这偏僻的村镇里走夜路,这肯定是不对的。

    “林姑娘等等我。”说着便跑着追上了林芷。

    屋内,看着窗外情景的冉柒即使话少,也不免发出一声感慨:“这两人很配。”

    王佐放下手中圣贤书,明显感出笑意的语气:“天上人和天下人,自然绝配。”此时王佐只是想到李长安同自己说过他与林芷是如何相遇的事情而发出感慨,但却不知此话在日后一语成谶。

    其实这里说是一座村落,但平心而论,只是围着一座道观而修建的一圈茅草屋,也仅仅只有寥寥几件还算不错的宅院,有两处还被多才多艺的王佐租借了一宿。

    剩下的像街道的划分也非常的不规律,与一般的村镇,像李长安所在的古莫,就是很多连在一起的宅院或者屋子,但总归是有空隙的,而这个村落的却都紧紧的贴合在一起,而且整体布局,李长安虽然没有细看,却隐隐觉得,自己像是在一个椭圆形中。

    一路无话,不是李长安不想跟自己这位“仙人”林姑娘说话,只是能清晰看到,此时的林芷脸色冰冷,像是心情不好,所以她如果不主动说,自己肯定是不会触这个眉头的。

    走过一间又一间的茅草屋,李长安越发的疑惑,只是发自内心对于林芷的信任让他能够一直跟着。

    不过李长安始终觉得,这深更半夜,孤男寡女二人,还是不好的,刚想出言同林姑娘说些什么劝阻的话。

    就见眼前的林芷忽然停住了自己的步伐,转头双目对着李长安,“公子,到了。”

    李长安看着林芷清澈的目光,知道是自己稍微想歪了,随后朝着林芷的身后看去,正是那座在村中心的道观。

    这道观并不大,也算不得多小,大门也不是多辉煌大气,但却莫名的让人发自内心的虔诚,李长安在今日同众人进村的时候听到村长对于道观的介绍。

    再往前不知道几十年的时候,那时候北地刚失陷于柔兰,这个村镇不知道为何,可能是上天对于异族统治中原的不满,大旱三年的时间不知道饿死了又渴死了多少人,当时活着的人是能走则走,剩下的大多是自幼生活在此地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妇女儿童。

    人们对于天灾的到来和横行霸道是无奈或者说无可奈何的,不是没有请过道士和尚来做法事儿求雨,只是大多都是骗钱的神棍,前脚做完法事儿,后脚头也不回带着钱财跑路。

    当然,也不是都这样,有些良心的只会在做完法事儿后轻谈一声,告诉还在村中的村民们,这天灾不是自己能解决的,就算是真能请到得道高人,强管此事也只是个身死道消罢了,说完便也灰溜溜地离开了。

    在这日复一日的艰苦日子中,所有人都绝望了。

    直到,一位准备北上龙城的道人路过此处,听闻此处的事情而后,看着一村镇的老幼没有做出任何承诺,只是在第二日换上了被他非常宝贝的道袍和一柄木剑,于村中心开坛做法。

    据村长描述,当时天地乌云一片,道人为众人求雨此举就像是触怒了天威一般,当时的老村长也就是现在村长的父亲还劝道人说,“真人,为了我们毁坏您的道行不值当,您...”

    道人只是笑着摇了摇头,随后便木剑指苍天道:“雨来!”

    天雷滚滚而下,而后三年皆是丰收年。

    为了纪念这位不知道为何要北上却埋骨此处的道人,村民们为他修建了这座名为无上观的道观,道观中没有一个道人,三清的雕像也是没有,只有一件带着焦色的道袍和一柄残缺的木剑,却近乎每一天都有村民来烧香祭拜。

    在听完村长讲述的这段故事后,李长安的脑海中想到了这样一句话。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