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他这怕不是来寒碜自己的吧?

    许母拉着易云平一定让他在家里吃顿饭,易云平没办法拒绝,只能答应下来。

    大院配有专门的厨房,要是大家不想做就去食堂打饭,今天有客人在,许母亲自下厨。

    五个人,四菜一汤,味道不错。

    吃饭的时候,许父和易云平聊了几句当前的局势,还有一些农民创收的话题,易云平都说得有模有样的,倒是让许父刮目相看。

    他知道易云平这孩子比一般乡下人多些见识,但真没想到竟然能有这么多见识。

    就洋柿子酱这个事情,许父试探他们有没有建厂的想法,但被易云平一口否决了。

    他表示,一旦建厂,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的利益会被一步步压缩。

    他做这个事情的初衷只是为了村子里能吃饱饭,并没有其他太多的要求。

    许父又问,你胸怀大义,难道就甘于一辈子窝在一个小山村里过一生吗?

    甚至,言语中透露出要是易云平想进城,他可以帮忙安排一个合适的工作。

    但是,易云平依旧一口拒绝了。

    他的原话是:“城里有的是胸怀大义,干劲十足的年轻人,不缺他易云平一个。”

    “但是,刘家垣村没了他易云平,大伙儿就少了一条创收的路子。”

    最后更是开玩笑地表示:“我是祖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许父哈哈大笑,心底对于易云平的评价更是高上几分。

    如今的年轻人,肚子里头稍微有点东西,就一个个舞舞煊煊的,什么话都能说得出口,恨不得天老大他老二呢。

    像易云平这样脚踏实地的年轻人,真的不多!

    一顿饭吃完,许报国拎着从他老子卧室拿出来的特供烟酒出门去了。

    这一站直奔李副厂长家里,而且是开着吉普车去的。

    李副厂长这会儿刚在家吃完饭,拾掇拾掇准备出门去找自己的小情儿呢。

    结果,刚下楼就见易云平拎着东西从一辆吉普车上下来,开车的是个二十六七岁的青年,他虽然没见过,但看那一身气质就是部队出来的。

    “李厂长,您这是出去啊?”

    易云平看见李副厂长,脸上顿时露出笑容来。

    李副厂长看了一眼易云平手里拎着的布兜子,心里头有些不高兴。

    我找你定了两万块钱的货,你上门就给我拎这点东西?

    这要是没有许报国在旁边,他肯定扭头就走了。

    “哎,易会计,来来来,上家里说话。”

    说着话,又看向刚刚停好吉普车的许报国,笑吟吟地问:

    “这位同志是……”

    易云平赶紧介绍:“李厂长,这是许报国同志,洋柿子酱的生意他也有份。”

    李副厂长是个精明人,知道“他也有份”这四个字代表着什么意思,赶紧伸手跟许报国握手:

    “许同志你好。”

    许报国也伸手跟李副厂长握了握,表情不咸不淡的,李副厂长也没生气。

    三人一块儿上了楼,李副厂长推门请两人进屋,常见的两室一厅格局,布置得简单大气。

    “你不是要出去吗,怎么……”

    伴随着一道女声从厨房传出来,一个看着三十来岁的女人出现在三人面前。

    一见有客人来了,脸上顿时露出笑容来:

    “有客人来了?实在是不好意思,你们坐下说话,我去倒水。”

    “谢谢嫂子。”

    许报国和易云平道了声谢,李副厂长招呼两人在沙发上坐下。

    杨翠芳端着茶水出来放在茶几上,盯着许报国看了半天,有些疑惑地问:

    “你是许叔家的小四?”

    第2/2页)

    许报国嘿嘿笑着点头:“嫂子,就是我,没想到您还记着我呢。”

    杨翠芳哎呀了一声笑道:“还真是你,这都多少年没见了,要不然今儿在家遇上了,我还真不敢认。”

    李副厂长见媳妇认识许报国,就知道这许报国肯定大有来头,心里头顿时高兴起来。

    杨翠芳跟许报国简单叙旧几句,就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易云平把烟酒拿出来放在桌子上:

    “李厂长,这次来得匆忙,也没带什么土特产,就上许叔家拿了两瓶酒,两条烟,您可别嫌弃。”

    李副厂长一看那烟、酒包装上的特供两个字,一颗心差点就从嗓子里眼里跳出来了。

    这样的好东西,他自然是见过的。

    逢年过节的带着媳妇回娘家的时候,岳父会给他拿一盒,至于酒肯定带不回来,一般都是在桌子上喝了。

    如今,易云平这小子竟然不声不响地给他带了两条烟,两瓶酒,这……

    就这牌面还让自己不要嫌弃?

    他这怕不是来寒碜自己的吧?

    不过,李副厂长不在乎,要是有人天天这么寒碜他,他天天能高兴的笑掉大牙。

    送完礼之后,李副厂长亲自把两人送下楼,要不是易云平再三拒绝,他都想邀请两人在家吃顿饭了。

    等吉普车开走了,李副厂长这才上楼进了屋子,见媳妇已经把烟酒收起来,于是乎凑到媳妇身边小声问:

    “翠芳,那许报国到底是什么来历?”

    杨翠芳没好气地瞪了自己爷们一眼:

    “你不是要出门去找你那相好的吗,赶紧走,别在这儿碍我的眼。”

    李副厂长不管是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是能屈能伸的主儿,见媳妇跟自己耍起了小性子,当即耐着性子哄了几句。

    杨翠芳心情好了点,这才开口说道:

    “他是杨首长家的小四,前几年被御林军看上,特招进去,这几年一直没见。”

    “前些日子听说受了重伤退出一线了,不过现在还在国字开头那个部门挂着闲职。”

    “我们家小时候跟他们家住一个大院,不过这些年他们家倒是越来越有出息了,四个孩子也都挺好。”

    说到这儿,杨翠芳重重的叹了口气:

    人家倒是越来越有能耐了,反观她们家却是一直在走下坡路了,几个兄弟姐妹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

    万一有一天,她爸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现在住的大院估计都要被收回。

    李副厂长并没有注意到媳妇的小心思,反而因为自己偶然间搭上了这么一条人脉而兴奋不已。

    易云平和许报国出了李副厂长家,又开着吉普车往第一轧钢厂去了。

    四九城不止有红星轧钢厂这么一个轧钢厂,事实上红星轧钢厂在四九城的轧钢厂中就算不垫底,但也排不到前面去。

    而许报国即将要去的第一轧钢厂,那可是四九城名副其实的第一轧钢厂。

    “我二哥是第一轧钢厂的副厂长,正好管后勤的,李副厂长那儿有五万瓶订单,自家生意我二哥肯定也要照顾过。”

    易云平看了一眼驾驶座上的许报国,嘴唇动了动,最后忍不住来了一句:

    “你悠着点,要是订单太多,年前弄不完怎么办?”

    许报国看了他一眼:“等收秋以后就没什么事情,把村子里所有人都动员起来,肯定弄得完。”

    易云平想了想,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

    第一轧钢厂的大门外,许报国停下吉普车把自己的证件递给门口的保安。

    易云平注意到,保安拿着证件的手都哆嗦了一下,不过还是硬着头皮去打电话求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