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孤身入江湖 第三十一章 化缘

    “咕噜!”

    这个时候,李山河的肚子发出了一道声响。

    “让慧空小师父见笑了,不瞒小师父,此行出来本少侠走得太急,一下子忘记带了盘缠,这不眼下肚子有些饿了。”李山河尴尬地抬起头,看了看一旁的慧空。

    “哈哈!李少侠说笑了,民以食为天,小僧明白的。等回头,小僧自会带李少侠去饱餐一顿。”慧空轻笑道。

    “饱餐一顿?这么说慧空小师父出来,想必是带了一些银两不成?”李山河有些欣喜地看了看慧空。

    只见慧空摇了摇头叹道:“李少侠有所不知,小僧此次出来,也是分文未带。”

    “啊?那你刚才还说,要带本少侠饱餐一顿的?难道你是骗我不成?”李山河有些皱了皱眉,似乎难以理解。

    “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小僧既然答应了李少侠要饱餐一顿,届时自会做到。”慧空合掌道。

    还没等李山河追问,慧空便继续说道:“不知李少侠可还记得,刚刚小僧出手相救那名女子后,那位恶霸临走之前可曾说了什么?”

    李山河毫不犹豫地回答:“那个恶徒说要你等候!此举必是为了筹备人马,为报复而来!”

    “确实如此,然小僧绝不愿意等待他。因此,恳请李少侠先以此烧饼填饱腹内,前方不远即为中州城,届时我必定让李少侠饱餐一顿。”慧空从怀中取出一个烧饼,庄重地向李山河承诺道。

    “哈哈!没想到小师父你还挺聪明的!”李山河笑了笑,随即从慧空的手中拿过烧饼,便大口地吃了起来,看来是真的饿坏了。

    看着李山河这副狼吞虎咽的样子,慧空摇了摇头轻叹道:“阿弥陀佛!”

    “慧空小师父,那你呢?”李山河放下了手中的烧饼,轻声询问道。

    “李少侠请放心吃便是了,烧饼小僧这里还有一个。”说完,慧空再次从怀里取出了一个烧饼,开始吃了起来。

    “哈哈!”二人大笑。

    随后,他们骑着快马离开了城内,向着南边的中州城飞驰而去。

    就在李山河和慧空离开后不久,柳广率领一群士兵气势汹汹地来到刚才的地方。

    “可恶!”看着刚才的地方早已空无一人,柳广大怒道。

    “回禀公子,刚才那位小僧,想必就是少林寺的和尚,如果公子气不过,咱们就举兵踏平了这座少林寺!”一位家丁在柳广的身边献计道。

    只见柳广眯起了眼,随后转过身对着这位家丁就是狠狠地一巴掌,大骂道:“本少爷就是有你们这群目光短浅的仆从,这才吃了那个亏!带兵踏平少林寺?真当本少爷是傻子不成?这事要是被大伯知道了,本少爷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来人!”柳广卷起衣袖喊道。

    “属下在!”一名士兵上前应道。

    “将此人给我拉下去,狠狠地打上五十大板!看他下次还敢不敢给我出这些馊主意了!”柳广大怒道。

    “遵命!”士兵大声回应道。

    “哎呀!少爷,请饶恕我一命啊!”这名家丁早已失去了之前的嚣张气焰,跪在地上恳求着。

    然而,此时的柳广已经无法寻找到慧空,他将内心的怒火全都倾泻在了这名家丁身上。

    “啊!少爷,请饶恕我啊,啊……”

    接着,街上响起了一连串撕心裂肺的惨叫声。

    然而,这些惨叫声并没有引来周围的百姓前来围观,反而所有人都远远躲开,生怕卷入祸端。

    ……

    与此同时,李山河和慧空已经疲惫不堪地来到了中州城外。

    “呼!”

    “这座城关真是雄伟壮观啊!比那座汉水关要大得多!”李山河看着眼前的城关,感到有些惊叹。

    “唉,可惜啊。”慧空骑马经过李山河身旁,深深叹息了一声。

    李山河皱了皱眉,紧随其后,上前询问道:“慧空小师父,你为何叹息呢?”

    只见慧空再次长叹了一声,随后才缓缓地说道:“李少侠有所不知,如果说汉水关乃是进入中原的第一关,那么这座中州城便是进入中原的第一城!多年前,北蛮举兵南下,不知有多少将士埋骨在这座城内!”

    “这适逢乱世,最苦的还是这些将士和老百姓们!”李山河轻声感慨道。

    “自从十六年前,燕王发动叛乱,中原这片繁荣的土地便陷入了四分五裂的混乱,各路豪杰割据争霸,战火四起!回想起往昔,当年中州的镇北王赵信还在世的时候,北蛮可从未敢有如此异心!”慧空感慨地说道,眼中透露出忧国忧民的神色。

    “镇北王赵信?”李山河默默重复着,略感迷茫。

    “是的,李少侠或许不知道,当年镇北王赵信与镇西王燕洪阳,即现任的燕王,以及镇南王李玄天,是炎月王朝的三位王爷!而在三位王爷中,镇北王赵信仅以一座中州城池和一座汉水关隘,便抵御住了虎视眈眈的北蛮多年,使中原百姓免受战祸之苦。因此,赵信被世人尊称为镇国大将军,备受皇上器重!”慧空铿锵有力地讲述着,眼中充满敬意。

    “我曾听闻,窥视中原的势力众多,然而最为嚣张和野蛮的却是北方的蛮族。能够以一座城池和一处关隘,抵挡住号称近三十万兵马的蛮族,镇北王的英勇可谓当世无双!”李山河感慨地说道。

    慧空望着李山河,摇了摇头,然后长叹一声说:“可惜这位镇国大将军并未阵亡在沙场上,而是死于十六年前的那场内乱之中。而在那次叛乱之后,中州的赵家一族就被燕王给派人灭了满门!”

    “可恶至极啊!”李山河握紧拳头,满腔愤怒。

    长叹一声后,慧空继续说道:“当年除了永安城皇宫的那场大火震惊天下外,另一场大火就是燃烧在中州城的镇北王府中了。据说,赵家一百四十六口人全都在那场大火中遇难,没有一个幸存者!”

    “真是荒谬可恨!”李山河大怒。

    看着李山河愤怒的神情,慧空也意识到事态的紧迫,于是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声安慰道:“像镇北王这样的英雄人物,百姓们都深感痛惜。然而,已经过去了十六年,当年叛乱的真正缘由已无从考究。”

    李山河失去了自我,大怒道:“我必定要杀了燕王!”

    慧空连忙捂住李山河的嘴巴,环顾四周后轻声告诫道:“李少侠,不可妄言!否则我们的性命将难以保全!”

    在慧空的提醒下,李山河此恢复了一些理智,轻声回答道:“刚才是我冲动了,听完慧空小师父的叙述,我实在为镇北王感到愤慨不已!”

    “无妨,李少侠的心情,小僧明白的。当初小僧曾从师父老人家的口中得知此事,小僧也和李少侠现在一样义愤填膺!”慧空摇了摇头轻叹道。

    随后,慧空接着说道:“不过这天下大事,冥冥之中早已注定,李少侠,当下咱们还是赶快进城吧!也好让小僧,早些将你的肚子填饱。”

    李山河深深长叹了一声,作揖道:“那就有劳慧空小师父带路了。”

    “驾!”

    二人骑着马,朝城内驰去。

    在穿过城门时,守城的将士几乎未对李山河等人进行过多盘查,这使得李山河不禁感叹与小和尚一同前行的明智选择。

    中州城内繁华盛景,宛如织锦的画卷。热闹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绚烂的灯火映照着熙攘的人群。琳琅满目的店铺林立,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好繁华的一座城!”李山河不禁感慨道。

    “李少侠,有所不知,中州城虽是北拒蛮族的第一城,但也是中原腹地的门户,这来来往往的商贾自然是数不胜数。”慧空淡淡地回道。

    这时街旁酒楼里的美食香气,随着清风吹拂而过,弥漫在空气中,勾起了李山河的食欲。

    终于想起了“正事”的李山河,他急切地转过头向慧空喊道:“慧空小师父,我们已经进城近半个时辰了,路过了不止十家酒楼,不知道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吃一顿饱餐啊?”

    听到李山河的催促,慧空只是微笑着安慰道:“李少侠,不要着急,能让咱们饱餐一顿的地方就快到了。到时候,李少侠尽管放开了吃便好!”

    “既然如此,那咱们快些过去吧!”李山河摸了摸饥饿的肚子,略显着急。

    “哈哈,好!”慧空说完,率先驾马前行,李山河紧随其后。

    他们穿过几条巷子后,慧空停下了马,向身后的李山河挥手示意道:“李少侠,我们到了!”

    “哦?”李山河眼前一亮,那扑鼻而来的香气让他陶醉其中。

    眼前出现了一家古色古香的酒楼,外观装饰宏伟壮丽,门前人潮如潮涌动,热闹非凡。

    “广聚轩?慧空小师父,难道是准备带我在这家酒楼里饱餐一顿吗?”李山河感到有些惊讶。

    “不瞒李少侠,正是如此。”慧空说着,将马系在门外,率先踏入了酒楼。

    “这个小和尚真是气度非凡啊!”李山河轻声感叹。

    此刻,李山河似乎已经忘记了面前的小和尚,和他一样没有带钱出门。面对这家酒楼诱人的美食,他没有多想,将马拴好后,径直走进了酒楼。

    酒楼内人声鼎沸,笑语盈盈,犹如盛夏的蝉鸣一般喧闹。菜肴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酒客们举杯相邀,亲密交谈,笑声此起彼伏,一片酒足饭饱的欢乐氛围洋溢其中。

    “请两位客官快进来吧!”一位热情的店小二迅速走过来,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将慧空和李山河引领到座位后,店小二热情地开始介绍:“尊敬的客官,本店供应上等的酱牛肉、冻羊肉,还有……”

    然而,在店小二还未完全介绍完酒楼的招牌菜品时,慧空突然站起身来,双手合十,诚挚地说道:“店家,实不相瞒,我等此次前来,只是为了求取两碗面,以解馋饥之苦。恳请店家是否能施舍给我和这位少侠?”

    这番话让一旁的李山河惊讶得张大了嘴,难以置信地盯着慧空。

    “这位小师父言重了,我家酒楼乃‘广聚轩’,虽说没有别的饭菜可赠,但是小店的阳春面绝对管够!”店小二拍了拍胸脯说道。

    “那就有劳店家了!”慧空双手合十,一脸真诚地谢道。

    “小师父,还请稍等片刻,我这就去吩咐伙房给小师父和这位少侠下面去。”说完,这位店小二便转身离开了。

    店小二离开后,李山河靠近慧空,赞叹道:“慧空小师父,你真是太厉害了!”

    “李少侠过奖了,小僧只是依靠一路化缘而行。”慧空平静地回答道。

    李山河略感疑惑地问道:“但我们进城后,街上有好几家酒楼,为何你非要来这家酒楼化缘,还花费了这么多周折呢?”

    “李少侠,你有所不知,虽说是化缘,但也分店家。先前的十多家酒楼,客人或多或少,但始终不如这一家‘广聚轩’里的热闹,小僧又岂敢再去前往那几家酒楼白吃呢?而这家酒楼,取名‘广聚轩’,正有招待四面八方客人的意思,小僧只是求两碗面,店家自然会答应,且是乐意至极。如此一来,岂不两全其美!”慧空一脸平静地陈述道。

    “妙!小和尚真的是妙啊!”李山河忍不住地拍了拍手,有些赞赏道。

    “李少侠,说笑了,还请李少侠叫我慧空小师父。”慧空轻叹道。

    不一会,店小二会端着两碗热腾腾的阳春面送到了二人的桌上。

    饥肠辘辘的李山河毫不客气地拿起筷子,大口吃了起来,还匆忙递给慧空一双筷子。

    看着面前这个狼吞虎咽,却还稍有顾及别人的李山河,慧空只是摇了摇头,微笑着。

    随后,慧空接过李山河递来的筷子,也开始大口地享用,但没有展现出李山河那样的狼吞虎咽。尽管他的肚子饥饿难耐,慧空仍然保持着平静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