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国破山河在 第九章 锦囊里的身世

    回到自己的屋子,陆齐光从床榻下取出一个早已沾满灰尘的小木箱子。

    他轻轻吹去木箱上积存的尘埃,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箱子,取出一个锦囊。

    锦囊上绣着一座青山和一只展翅高飞的凤凰。以前,陆齐光并没有特别关注过它,毕竟这十多年来,他从未想过会用到它。

    除了外面的精致刺绣,这个锦囊实际上还是有些沉甸甸的。

    看着手中的锦囊,陆齐光的思绪飘到了十多年前,在昆仑山上目送师父开阳子离开的场景。

    那一天,昆仑山真的很冷,大雪如鹅毛般纷纷而落,将整座昆仑山脉掩盖在一片茫茫白色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在数百名昆仑弟子的注视下,缓缓下山,远去的背影逐渐融入了天地的一片。

    “师父,徒儿今日终于要打开您当初留下的锦囊了。师父,请您不要责怪徒儿无能吧?”陆齐光注视着手中的锦囊,长叹一声。

    不知何故,此刻陆齐光有强烈的预感,手中的锦囊与李山河的身世有重大关系。

    转眼已是十多年距离,十多年前自己还是他人的徒弟,而今却成为他人口中的师父,陆齐光不禁感慨万分。

    一阵感慨之后,陆齐光小心翼翼地打开锦囊,解开系带的同时,锦囊中显露出一块晶莹透明的玉石,与其一同脱出的还有一封泛黄的信件。

    “这块玉石,仿佛是十多年前山河身上佩戴的那块!这个图案,是一条栩栩如生的金龙……对!就是那块玉石。”陆齐光皱起眉头,注视着手中这块熟悉的玉石。他轻放在桌上一旁,急忙拆开那封泛黄的信。

    信中的字迹洋溢着行云流水的美感,墨汁饱满而自由流畅,精湛无比。即便是通读经书的陆齐光,在此刻也为信中的字迹感叹不已,它们如同壮丽的山河,气势恢宏……

    “齐光,为师真的希望,你永远都不必打开为师当初赠予你的锦囊。本来并不该将这锦囊留给你,只是为师此次离山,远游修身修道,可能历时数年,抑或数十载,甚至可能近百年才能归来。然而,为师对你始终放心不下。因此,在深思熟虑之后,为师决定写下这封信给你。”

    “齐光,当你阅读这封信时,想必你已经慎重考虑并下定了决心。你是为师亲手抚养长大的孩子,平日里只是凭一指点,为师就能猜出你的心思。我们之间的关系,既是师徒,也是父子。齐光,你赞同这一点吗?”

    阅读到这里,陆齐光不禁身心颤抖,握着信纸的指尖微微发抖。

    “师父……”陆齐光紧紧咬着嘴唇,只觉得眼前这封信上的字迹,竟开始变得有些模糊起来。

    在缓了许久之后,陆齐光这才再次小心翼翼地翻开手中的这封信,努力睁大着眼睛继续往下缓缓看去。

    “你从小就不问世事,可唯独那个叫做李山河的娃娃,深得你心。你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却是如此用心地去照顾这个小娃娃,说实话当初为师把这个小娃娃托付给你,是有自己私心的。”

    “你和他同为孤儿,虽出身不同,但命运的波折却是相似的。这些年来,你一直不爱习武,不过却是为师最为放心的弟子。所以为师想啊,在所有昆仑的弟子中,你恰恰是最合适的人选,或许冥冥之中这个小娃娃和你之间早已有了安排……”

    “如今能让你打开为师留下的这个锦囊,想必多半就是为了李山河这个小娃娃吧。小娃娃所问的是身世,而你所问的是如何帮助自己的徒弟。这个孩子的身世确非寻常。当初为师作为昆仑派掌门,必须为整个派的安危着想,因此在你面前焚烧了那封唯一能证明他身世的信件。”

    “后来为师要去远游了,所谓证道的第一步就是得斩去心中所念,也就是人世间的杂念,于是在远游的前一晚,为师把那封信上的内容,又给一字不落地抄写了下来。如今,能解开小娃娃身世的证据,为师算是一字不落地给你了。至于最后你去不去和这个小娃娃说,或者说你想不想和这个小娃娃说,那就取决于你自己了。齐光,勿念。”

    当陆齐光看到这一段时,他已经激动得几乎不能自已。他想问,世间又有几人能如此了解他,又有几人对他如此关怀呢?然而,他只能噤若寒蝉,泪水已不可抑制。

    陆齐光手中的这封信,一共五张纸,看到这里的时候刚好翻了两张,剩下的三张想必也就是关于李山河身世的证据吧。

    像开阳子这样实力高深莫测的昆仑派掌门来说,想要背下一封信上的内容,简直是易如反掌。所以,开阳子留给陆齐光的这封信,也确实和信上说的一样,一字不落。

    陆齐光长舒了一口气,随后便翻开了下一张纸……

    “见字如面,展信如唔。炎月王朝,永宝二十一年,寒冬。炎月王朝三王之一,镇西王燕洪阳,起兵谋反,率二十万大军攻入永安城……”

    “原来山河的父母是这样离世的……好一个炎月王朝!天子和皇后纷纷以死殉国,竟是如此的让人心生敬仰。师父不让我教他习武,想必定是不愿让山河再次卷入这场帝王的纷争之中吧……”

    陆齐光整个人微微一颤,过了许久后喃喃自语道:“既然如此,今后便让为师来担起这个责任吧。”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都有需要承担的责任和完成的事情。师父,徒儿完全理解了您曾说过的这一句话。”此刻,陆齐光眼神坚定,仿佛心中已做下一个谨慎而深思熟虑的决定。

    ……

    这一日过后,原本一向不喜修炼武功的小师弟陆齐光,却是在第二日一早便在昆仑派的习武广场上开始练起了剑。一时间陆齐光就像是变了一个人,就连平日里最亲密的师兄沈翰飞都未曾缓过神来。

    自此,这位昆仑派的小师弟开始专心练剑,这一练就是整整数十载的岁月,寒来暑往从未间断,即使后来这位小师弟已经变成了一个疯疯癫癫的老道长,也不曾放下过手中的这柄剑。

    看着漫天飞雪下,站在偌大的习武广场上,不停挥舞着剑的陆齐光,沈翰飞缓缓地抬起头来叹道:“师父,小师弟他终于是开始习武了,只是为何习武,小师弟他却不愿告知我,以为随便整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便能把我忽悠过去。可他不明白,这些年来,我可是陪着他一起长大的师兄啊!”

    “徒儿此刻在想啊,要是师父你还在昆仑山的话,想必定然是能够猜出小师弟他的心思,不像我似乎只能猜出一个大概吧。”沈翰飞叹息道。

    其实自从开阳子离开昆仑山远游的那一日起,这位昆仑派的大师兄就在私下里一直以师徒相称。

    后来用沈翰飞的话来说,那晚掌门开阳子把昆仑派的镇派武学《沧海乾坤》的抄录本,交到他手里的那一刻起。在沈翰飞的心里,就已经把这位平日里德高望重的掌门当成了自己私底下的师父。

    只是关于这个称呼,他却是从未在别人的面前提起过,而是埋在了自己的内心深处,直到成了一捧尘土永远地埋葬在了地底下。

    ……

    过了十天,昆仑山上依旧雪花纷飞,洁白的雪覆盖整个昆仑山,这个寒冬似乎格外漫长。

    在习武广场上,一位身着道袍的男子舞剑挥洒,气势如虹,剑气如澎湃的波涛,白雪纷飞,翻腾着风的舞姿。

    就在这一天,昆仑派的年轻第三代弟子陆齐光,一举突破了炼气境界,跨入了筑灵境界,修为达到了筑灵境的第三道,登上天魂境界的顶峰。

    从那之后,昆仑派掌门开阳子的关门弟子陆齐光的这重身份,渐渐被浸没在众多弟子的记忆中,只剩下昆仑派的大师兄陆齐光这个称谓。

    在修行的道路上,武功境界可以分为六个层次,它们分别是凡武境、炼气境、筑灵境、龙象境、天人境和天道境。其中,凡武境、炼气境和筑灵境被称为下三境,而龙象境、天人境和天道境则被称为上三境。

    在凡武境中,修行者致力于修炼体力,滋养筋骨,以增强身体素质,为进入炼气境打下强大的身体基础。凡武境若是练至巅峰,修行者能够迅速积蓄全身的力量,蓄力一拳打破甲士身上的铠甲而击杀对手。

    在炼气境中,修行者致力于修炼内力,吸纳天地间的灵气,并将其融入体内转化为真元之气,丹田成为真气的贮存之地,以供施展武学。

    该境界共分九个层次,当修行者达到第一层时,丹田内将形成一轮气海,当修行者达到第二层时,丹田内将形成两轮气海,以此类推,直至达到第九层时,丹田内将形成九轮气海,环绕在丹田周围。

    在筑灵境中,修行者专注于修炼灵魂,提升神识。该境界划分为三道,分别是命魂、地魂和天魂。

    第一道命魂,主要侧重于提升对自身的感知能力,使修行者能够更加敏锐地洞察内在的变化,能够将真元之力,也就是丹田内的九轮气海融为一体。

    第二道地魂,主要注重提升对万物的感知,让修行者与世间万物建立更深厚的联系,此境界能比常人更快地察觉到周围的杀气。

    第三道天魂,主要强调提升对天地的感知,使修行者能够洞察天地间的奥秘和律动。能够感应到天地灵气的波动,巩固与提升自身的灵魂之力。

    至于龙象境,是修行者将身躯修炼至凡人极致状态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身体坚如磐石,力量无穷,一拳可媲美龙象之力,几乎无敌之姿。即便身处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也不再是难以企及的壮举。然而,这个境界难以避免某些毒物的入侵。

    还有天人境,是修行者感悟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这个层次上,灵魂和肉体都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使得修行者能够与天地相互共鸣。修行者甚至可以轻微驾驭天地之力,在其周围催发无与伦比的气势。无论是展现武学技巧,还是释放攻击的威力,皆能倍增提升。

    关于天道境,是凡人修炼的最高境界,是修行者感悟天道法则的境界,此境界的修行者寿元可达两百岁,神识倍增。修行者能够掌控一方天地之力,从而展现出让人叹为观止的能力,甚至能够御剑飞行。那些江湖上鼎鼎有名的剑仙修为,正是达到了如此高深的境界。

    如今小师弟陆齐光从炼气境的第一层,一举突破到了筑灵境的巅峰,这等修炼速度堪称昆仑派第一人。也因此,配得上昆仑派的这一声大师兄了。

    不过没有人会知道,这如此飞速的修炼背后,那可是整整十多年的苦读经书所成。

    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小师弟陆齐光,正是这样的修行者。

    男子收起手中的长剑,望着这漫天的纷飞白雪,轻声叹道:“师父,当初您老人家说的那番话。若是能习武,还是要习武的好啊!齐光如是也……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齐光亦如是也……”

    他背负双手,静静地站着,凝视着飘雪,陷入了沉思。就在这时,一位身穿白衣的美丽女子缓缓走近。

    “陆齐光,你真的已下定决心了吗?”身着白色长袍的唐雪月,走到他身旁,轻声问道。

    身着道袍的陆齐光只是轻轻点了点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在唐雪月的目送下,一袭道袍的执剑男子,轻轻地踮起了脚尖,纵身一跃片刻间便消失在了这座习武广场上。

    “哼,不就是练了几天剑,倒是变得像得道高人了?”唐雪月冷哼一声,似乎也是被陆齐光的这一举止给弄懵了。

    “不过还别说,刚刚的这一招轻功清风行,这家伙是真的练得炉火纯青啊,怕是当下的我都无法追上了吧……”

    一袭白衣女子,从习武广场上轻轻踮起脚尖,便也朝着陆齐光离去的方向紧随而去。

    待陆齐光和唐雪月相继离开,习武广场上的石柱后面,才缓缓走出来一个人。

    眺望着唐雪月远去的方向,一袭道袍的男子轻轻叹息:“有时候确实有点嫉妒小师弟,不像我,相见亦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十二年前为何要将那个孩子交给小师弟呢?本以为是解脱了一份责任,如今回想起来似乎是错过了一份缘分啊……”

    “还有,这家伙的修炼速度也太快了一些吧!想当初我可是修炼了整整十数年才将修为练到筑灵境的第一道,谁知这家伙才不过寥寥几日,修为便从炼气境第三层一跃突破到了筑灵境的第三道。”一个身穿道袍的执剑男子,正在漫天飞雪的习武广场上喃喃自语着。

    今日的沈翰飞,倒像是一个小婆娘。

    碎碎念,念念碎,唠叨个不停,仿佛没完没了。

    ……

    在百草子的庭院里,身穿道袍的陆齐光站在屋外沉思良久,却再也没有向前迈出一步。

    身披白衣的唐雪月同样站在雪中持剑而立,跟随在陆齐光的身后静默无言,仿佛宁静如水。

    “吱……”

    不知过去了多久,屋门轻轻被推开。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从室内缓缓走出,一股热气瞬间扑鼻而来,融化掉了男子眉上的寒霜。

    老者皱了皱眉,缓缓抬起头,看着站在门外的这位男子,长叹一声:“齐光啊,既然你来了,那就进来吧。”

    “嗯,前辈。”陆齐光轻声应道,点了点头。

    陆齐光在屋外轻抖着道袍,身上洒落了些许雪花,缓缓朝着屋内走去,每一步似乎都充满了艰辛。

    原本站在他身后的唐雪月,欲跟上去,却被百草子拦住了去路。

    “雪月姑娘,老朽还得劳烦你帮忙整理院中的草药。今年的雪下得太大了,几乎压断了这些草药的叶子。我已年事已高,手脚不如年轻人灵活。”说完,百草子不等她答应,已迈开步伐,卷起衣袖开始清理地上的雪花。

    “好的,前辈。我会立刻过来,与您一同整理院中的草药。”唐雪月轻声回答,转身开始弯腰整理每一株草药。

    “这些药草啊,有些很普通,几乎只要是片林子都能将它们找到。可是有一些啊,即使你踏破了脚下的鞋,依旧还是无法将它们找到。不过在老头子我看来,无论是哪一种药草,真到了关键时刻啊,这些药草都是能够救人性命的。”百草子一边弯着腰小心翼翼地打理着脚下的药草,一边低着头自言自语着,但又不像真的只是说给自己听。

    “前辈的一番话,让晚辈眼前豁然开朗。”唐雪月轻叹道。

    对于这样一个能够从鬼门关救人性命的神医百草子来说,手脚怎么可能会不如年轻人灵活呢,要知道眼前的这个老人可是拿着九把骨刀,如行云流水般穿线缝合的人。

    刚刚他所做的,不过只是想给屋子里的师徒二人留下一点空间罢了。至于刚才的那一番话,唐雪月到底明白了多少,那就不得而知了。

    这一日,大雪纷飞,落满了整座昆仑山。

    院子外,一老一少二人,正专心地打理着地上的每一株药草。

    屋子里,一大一小二人,正躺在床榻上彻夜长谈,屋内的灯火迟迟未曾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