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见缝插针

    “你去过小孤山吗?你知道怎么走?人家待见你吗?到时候,别碰了一鼻子灰,还说不知道!”黄安心里总是不安。

    “你都没有勇气去试一下,怎么知道行不行?”

    “我觉着黄老弟的方法值得一试,是,所有人都知道:日本人厉害在于飞机,也不能说没有人想过去炸飞机,可这些人的想法只是蓝光闪过之后,并没有付诸实施,叹一口气拉倒,知道为啥?理一理:困难确实太多,眼是孬蛋,手是好汉,没行动,先愁上,这事还能成吗?就象当年灭单无霸,多少好心人反对?可是黄兄弟还是义无返顾,最终让他干成了,这意味着什么?也许就是我们几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说不定就能够成就一番大事!我们是走一步看一步,如果不行,我们可以打道回府,就彻底断了念想!困难在前面,你不试,永远都不知道行不行!”北风拍拍黄安,“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对黄老弟有信心,他的眼光一直超前,这些年,大家一直跟着他,日子不是一直往崭新了过?”

    关键时刻,北风这样一席话,让大家吃了定心丸。

    月色如水倾泻,在这样的月夜里,每个人心里都在摩拳擦掌。

    果不其然,太阳已经普照大地时,围沟外面已经排了长长的多路纵队,吊桥还没有放下来,那些等着进城和出城的人,都在焦急等待,警察和戴着钢盔帽的小鬼子,三五成群,端着枪,在岗楼上耀武扬威,看着下面多如蝼蚁的人群,发出鸭嘴兽的怪叫,那些警察乐得屁颠屁颠的,站在城门楼上,不断清嗓子,或是给日本人递烟,上火,日本人叽哩呱啦,神气十足吞云吐雾,“你的良心大大地好!”。

    “这帮兔崽子,在中国人面前充大爷,在鬼子面前当孙子!”黄兴忠坐在马车上,吐口唾沫。

    “这他妈的得猴年马月才能开城门?眼见日上三竿了!”黄安用手遮挡太阳,把土布褂子上头布钮扣解开。

    谁家的驴,在人堆里呼呼啦啦尿开了,那骚骚的气味冲天,有人捂着鼻子,有人开骂。

    “谁家的小祖宗,这是要给大家伙上道开胃的菜,听这声,那东西跟水管差不多粗细!”人群一阵悸动,太阳有些烤人。这时沉重的大吊桥,从上面“咣当---”一声砸下来,尘土飞扬,那气浪毫不客气扑人身上。

    大门洞开,东门边出来一队鬼子,西门边出来一队警察,中间立刻竖起活动木栅栏,进城的走东门,出城的走西门。

    “各位,各位,太君已经发话了,无论是进城的,还是出城的,一律拿好由皇军印发的良民证的,以便快速接受检查,没有的一律不准进出……”小警察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扯开嗓子喊话。

    “良民证,我有!在这儿!”有人晃动着手中良民证,“快点儿放我们进去,要不然,就误了开市!”

    “谁没良民证?也不会往这儿凑合,你说是不是?”

    ……

    黄兴忠掀开斗篷,拍拍腿边的几个酒坛子,“饮驴的酒水,我是备下了,看来是派上用场的时候了,我说各位,稳着点,不要慌!”

    2

    “慌是不会慌,再说,咱又不是第一次见日本人!”达子装出信心满满的样子。

    “还不慌,你腿抖什么?”黄安看见达子双腿一阵阵痉挛。

    “我抖了吗?我哪儿抖了?你哪只眼睛看见它们抖了?”达子把双腿往一起缩,象风中之竹。

    “都不要再说了,听我的,一切看我的!”

    挨了好一会儿,终于等到他们了,黄兴忠从车子上跳下来,其他几个也跳下车。

    “你们的,什么的干活?”一个日本兵抓着枪,雪亮的刺刀,斜斜贴着黄兴忠的胸,马儿却伸出腥红的舌头,友好地舔着日本人军靴。

    黄兴忠陪着笑脸,指着这些人:“太君,这些人都是我的伙计,我们是酿酒的,我们带着样品,来找销路的!”黄兴忠拿过那坛没有红纸的酒坛子,打开干涩的猪尿泡,把那坛子酒送到日本人鼻子下,“太君,你闻闻,纯粮食酿造,不是吹,绝对的,饮驴!”他举起坛子,就势吸咂一口,并且意犹未尽舔舔下巴。

    “陈君,你的过来!”

    随着日本人一声吆喝,从栅栏后面,跑出来个人,形象还算伟岸:“太君,有何吩咐?”

    “他们的,什么地干活?”

    “太君问你们话,要有实据实回答,撒谎的不要!你们这群人是干什么的?别对我讲你们是种庄稼的,皇军不是那么好忽悠的,我看你们不象!”姓陈的翻译官围着黄兴忠转了一圈,上下打量。

    “我们都是良民,大大的良民,府哪儿?待会儿我们办完了事,专程去府上拜访!我们就是做酒的,要不你闻闻!”黄兴忠把酒坛子送到陈翻译鼻子下,“绝对的好东西,酒是粮食精,这东西不仅解愁,那得往深处了喝,还提神醒恼,当年刘伶为了酿造它,把自己醉得不行不行!”

    “小蔽处不大,狮子胡同!”

    “好嘞,晚上我做东,我这个人喜欢交八方朋友!”一只手拎着坛子,往陈翻译鼻子下送,另一只手,把十块大洋放陈的衣兜口袋中,叮当有声,“陈大翻译,你这个朋友,我黄兴忠算是交定了!”翻掌拍几下口袋。

    “就这样,我们成了朋友?”

    “一回生,二回熟!”黄兴忠见火候差不多了,就拍拍他的肩,“陈翻译,就请你给太君说说!”

    陈就走过去,叽哩呱啦人说了一阵,日本人脸上乐开了花,并且去车子上拍拍,要抓起一坛子酒。

    黄兴忠忙上前按住。

    “你的什么地干活?”日本人很不爽。

    “太君,太君,这里的好!”黄兴忠举着开口坛子。

    日本人用日语问:什么意思?

    黄兴忠上前解释说:“这是原汁原味,那边几个坛子全部掺了水!”的确如此。

    陈翻译又是附在日本人耳朵后一阵叽里呱啦,日本人那张阴晴不定的脸,笑逐颜开,走过来,用拳头在黄兴忠右肩头轻捣几下,“你的良心大大地坏了,商人,狐狸的,狡猾狡猾的!”日本人挡不住酒香的诱惑,举起坛子就“咕咚咕咚”喝了起来,酒液顺着稀疏的长长的胡须,象屋檐滴水,离离拉拉,“尤西!尤西,よし、よし。ありがどうございます!”竖起大姆指。

    “他说的是什么意思?”黄兴忠笑着摇头。

    “他夸奖你的酒是好东西,要谢谢你!”

    “谢就不用了,饮驴的东西,能不好吗?”

    “你说什么?”陈翻译脸色一寒。

    “银驴,银驴!你也许听偏了,是这酒的名字!源于内蒙古的闷倒驴一个分支!”黄兴忠一本正经,若得众人哈哈大笑。

    “他们的,笑什么?”日本人放下酒,“你的,大大地好人!”

    “对!,良民,良民!”

    几个人重新爬上马车,就进了临江城。

    “黄老爷,我们晚上真的要去上那个梳着汉奸头的陈翻译家?还要请他吃酒?”达子赶着车。

    “这是块最趁手的敲门砖,什么叫机会?虽然我们还不了解这个人,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交往,没有这些人帮助,我们就是瞎子摸象!”

    “我听那叮当声,那大洋怕不少于十块,肉包子就这样打了狗,多可惜呀!”

    “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娃娃,哪里懂得:没有金弹子,打不下巧鸳鸯的道理?我告诉你:这要铺路,就得下些本钱,可以一用;二用;三用,明白吗?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这些人官不大,知道得却不少,就象巫婆,通着人和神,等着吧!”黄兴忠扬脸上天,长长舒一口气。

    晚上,月牙弯出了韵,妩媚到骨子里,虽然气浪还在东游西荡,但明显比有太阳时,要凉爽一些,蚊子象麦糠扬在半空,在嗡嗡声里翩翩起舞,狮子胡同不大,青石板铺就的路,经年迎风历雨,油光水滑,地方黄兴忠早就打听清楚了,所以尽管天擦黑,道路不太熟,但找起来,也很容易,达子和黄安拎着东西,走在后头,北风和黄兴忠打头,其他人在中间,陈家不算贫穷,但也算不上特别显贵,门前有一对不大的小石狮子,尽管在黑暗中怒目圆睁,张牙舞爪,但天有些黑,看不见什么,门脑上上书俩字“陈府”,大红灯笼就挂在外头。

    “就那儿!”黄兴忠快走几步,先北风而至,“咚、咚咚!……”就是一阵敲门,听到里面有狗狂吠,黄兴忠把耳朵贴在木板上,既听不到脚步声,也听不到人语,然后,退后几步,上下看看,自言自语:“是这儿呀,没错呀?”上去又敲,这一回不但听见有人说话,还听到了脚步声。

    “嘿!这回有戏!”黄兴忠转过身子,对后面人说。

    听见仿佛的狗吠,人语分明,脚步的杂乱,心嘭嘭然。

    “谁?是谁?”听不出这声音的归属,但铿锵有力,不容质疑,有些生硬,掉地上,没有跌碎,囫囵滚个几个身。

    “黄兴忠,和陈大翻译有约在先!”

    “白天怎么不来?这夜色苍茫,就不怕不安全?”

    “有陈大翻译罩着,能怎地?有惊无险!”

    “我们家老爷人微言轻,恐怕没有你期望的那样:要办什么过格的事,还得走日本人的门子!恐怕耽误你的正事!”猛一拽,拽个门响风进,开门的人,四十岁上下,高大弯曲,象骆驼笨拙,见是几名壮汉,面孔生得很,“你们是……?”

    “陈翻译在吧?”

    “在是在,刚从日本人那里回来,没顾上吃饭,正在洗澡,太太和佣人正在厨房忙着,你们这时候来见,是不是有些尴尬?”这种人忠实得象一条狗,处处防着外人。

    黄兴忠一举嘴,示意达子和黄安:“一点儿意思,不成敬意,成望笑纳!”

    达子和黄安从北风身后走出来,这拎的是大包小包,看得出来访者既是道上的人,又出手阔绰,不拘小节。

    “我就是个看门护院的,陈老爷是我们老陈家的一把大红伞,是我们陈家祖林上冒得第一缕青烟!我代我们老爷谢谢你们,我看时间也差不多了,都进来吧!”他接过达子手中的礼,“各位请!老爷,老爷太太,有贵客求见!”这声音,象要爆炸的鞭炮,哧哧燃烧,心撞击着热情,热情飞花碎玉,似烟花耀眼寂寞,左右两手的礼物,象秋千往不同的方向荡漾。

    北风感受着这儿雅院静室的气韵,有竹婆娑,有花夜怒。

    随着一声声咋呼,陈品章甩甩潮湿的头发,把白边眼镜戴上,穿着宽松布满条纹的家居服,靸拉着熊掌一样松软的大拖鞋,鞋很大,却很轻,质地是棉布,但没有重量,一看就知是东洋的东西,在电灯下,煞有介事地半仰躺在摇椅里,手里拿把黑纸扇,有节奏驱赶着蚊子,“慢着点儿,我跟你说过多少回了,天塌不下来,你慌张什么?你下去吧?”陈品章这时候斯文起来,“各位,都请坐,深夜造访,有何赐教?”

    黄安学着佣人,把礼物放在茶几上,退后到一旁。

    “各位,远道而来吧?看着面生,有何敝人可以帮上忙的?”

    黄兴忠见陈品章装作不认识,也就不客气,往旁边沙发上一坐:“看来陈翻译是贵人多忘事,上午我们在城门口见过面,我们相约今晚一起吃酒,怎么?你忘了?”

    “那倒没有,只是……?”

    “你以为我们只是随口一说?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黄兴忠,家住黄花甸子,我家酿酒,酒名女儿红,这趟进城,是为了收购高粱,早就闻听连脚盛产高粱,堪称一绝,粒大皮薄,水分天然的足,丰稔的高粱,带着芳香和水汽,所以……?”

    “可是那里现在成了军事禁区,只准进,不准出,我也爱莫能助,如果是为了这事,我劝你们干脆打道回府,就算有日本人特别通行证,一路上也要经过三查四审,那里地势多低山丘陵,且多有毒蛇出没,当地人尚若畏缩不前,多想出来,你们为了几个钱,冒这么大风险,值得吗?如果信得过我陈品章,你们就在临江城里折腾,有个坎什么的,我也能说上话。”陈氏摇着纸扇,隐隐觉得这里头有什么不妥,“你们来自于重庆亦或是延安吧?”

    “我这口音象吗?这两顶帽子太沉实了,我受用不起,我不相信:你没有喝过我们家女儿红?”

    “临江城里有的是连脚过来的高粱,如果你们需要,我可以给几个粮食贩打声招呼,替你们留着!”

    “人离乡贱,物离乡贵,这成本上就不好说了,再说:富贵险中求,我已经跨过龙泽,到了这儿,就差这一步了,你放心:我就是个做酒的,绝非什么党呀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