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绝世诗才

    “嗯……?”

    大厅之中,原本大局已定。

    众人都觉得是这位赵御医的极品诗词,技压群贤之际。

    唐伦的一句话,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什么,这首诗不是赵御医的作品?”

    “可是我以前,也从未听说过这首词呀?”

    “唐公子何出此言?”

    ……

    厅中众人,纷纷疑问出声。

    面对众人的疑惑,唐伦眼底闪过一丝阴冷光芒,面上却是镇定开口。

    “诸位,这首诗词绝非赵御医所作。

    晚生当年游学之时,曾遇到黑炎王朝的一名老秀才,他手中有一本诗词古籍,我曾借来一观,其中就有这首诗词,半字不差!”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诧。

    “竟有此事?”

    云风王朝和黑炎王朝,历来敌对,双方文坛交流也很少。

    赵恒这首诗词,若真是抄袭了黑炎王朝的孤本古籍,在场众人没有听说过,倒也是很有可能的。

    更何况,唐伦乃是帝都四大才子,国子监的生员,说话很有信服力。

    而赵无极虽是太医院的御医,身份不低,但在文学一道的影响力,远不如唐伦。

    对方如此笃定的指认,令众人一时间,将质疑的目光看向了赵恒。

    难道这位赵御医,真的如此品行低劣,竟然抄袭他人的诗词,在此为自己扬名,还想白嫖冬雪姑娘?

    此时,原本对赵恒投来惊艳赞叹目光的冬雪,也忍不住俏脸变色。

    她差点就因为对方的这首极品诗词,心生仰慕。

    若是对方真是抄袭他人作品,今夜她不但要丢失自己的贞洁,白白便宜此人。

    日后提起此事,自己这个花魁,岂不成了帝都,乃至云风王朝的笑话?

    一时间,冬雪心中后怕不已,目光再度看向唐伦,眼中有着感激之色。

    面对局面的再度反转,赵恒脸上却看不到丝毫波澜,只是平静地望向唐伦。

    “唐公子,你说的那本古籍叫什么名字,我怎么没听说过,不如你拿出来,让我等开开眼界?”

    唐伦眼底闪过一丝促狭,但还是故作镇定道:“哼,那本古籍乃是那位老秀才的心爱之物,我怎能夺人所爱,我也只是随意一观,恰好看到了你方才所作诗词。

    总之,这首诗一定是你抄袭的,今后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

    诸位若有不信唐某的,也可以去黑炎王朝找寻,相信必然能够发现这首诗。”

    唐伦心中暗暗冷笑,他对赵恒的指摘,自然是无中生有。

    他这一手棋,下得极为阴险。

    他料定众人对他的话更为信任,也不相信这名年轻御医,能够做出如此极品诗篇。

    至于去黑炎王朝调查,且不说两国经常交战,普通人谁敢往黑炎王朝跑。

    就算真的有人去查,他也可以推说那本古籍,可能是年代久远的孤本,总之就是无从查起。

    使出这种阴损的办法,唐伦也算是豁出去了。

    他实在舍不得,让到手的天鹅肉,落入别人口中。

    “冬雪姑娘是我的,谁也不能夺走!”唐伦心中呐喊。

    在唐伦的煽动之下,方才还对赵恒赞誉有加的众人,渐渐变了脸色。

    抄袭他人作品,历来是文坛大忌,加上赵恒之间的狂妄言论。

    现在是新仇旧恨一起算,众人又开始撩胳膊挽袖子,准备重拳出击了。

    对此,赵恒却是依旧淡然自若。

    “唉……罢了,唐公子咬定在下抄袭了,那本不知名的古籍,我也懒得多费唇舌自证。

    大不了,再作一首便是。

    反正想要胜过唐公子,也是轻而易举。”

    “嗯……?”

    众人闻言,一阵愕然,唐伦也是露出古怪的表情。

    赵恒则自顾自地说道:“还好,刚才我一时间文思泉涌,多想了两首诗篇,诸位且听!”

    赵恒再度仰头望天,沉吟片刻,用低沉富有魅力的嗓音吟诵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又是两句,十个字,却将众人带到一片万径千山,不见飞鸟的广袤天地。

    意境深远,更胜“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令人心生辽阔,孤寂之感。

    而赵恒的声音再度压低,缓缓吟诵出下一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声音消失,众人却觉余音绕梁,久久不曾停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怎样的辽阔,又是怎样的孤独,

    众人忍不住抬头,看向那道负手而立,凭栏远眺的身影。

    仿佛看到天地之下,唯有那青年一人,遗世独立,直面万径千山,霜雪漫天!

    一时间,不仅是在场众多文人世子,震撼膜拜。

    众多诗文才学粗浅的青楼女子们,望着赵恒负手而立的身影,看着他那满含故事感的深邃目光。

    都忍不住面露痴迷之色,心中生出无限崇拜和向往。

    有一种冲动,想要扑上去抱住他,用自己来温暖他冰封的内心,陪伴他在这孤独世界中,一路前行!

    就连刚才对赵恒,再度生出恶感的冬雪花魁,都忍不住痴痴地望着他,雪白面颊,红霞飞升。

    这一刻,许多文人才子,心中蓦地升起几个大字。

    “传世之作!”

    此等佳作,足可百年不朽,传世流芳,已经不是“极品”二字能够形容。

    不等众人从这无限孤寂的诗词中,完全清醒,惊叹出声。

    赵恒脸上的深邃目光,陡然一变,从孤寂落寞,变得犀利尖锐!

    “呼……!”

    深吸了一口气,赵恒迈步,紧握住手中,之前入阁时购买的一把折扇,仿佛握住一柄出鞘宝剑。

    他声音铿锵有力,仿佛驻守边关,在城头巡视的将军。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一首诗词,首颔两联,将众人从漫天冰雪,万径千山之中,带到苦寒边塞,雄关万丈。

    众人耳边,仿佛看到了边关将士们,披甲持锐,肃立在雪地之中,远处风雪,带来袅袅笛音。

    万籁俱静,唯有风声,笛声。

    但忽然间,城楼上,有人擂响了战鼓。

    大地开始震颤,飘扬的雪花,变得狂乱,空气中杀机弥漫!

    这一刻,赵恒的声音再度响起。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呼……!”

    刹那间,大厅内仿佛有一股寒风掠过,所有人都是心头一颤。

    好似被一道惊雷击中,灵魂出窍,久久无法清醒。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众人口中反复吟诵这首诗词,呼吸越发粗重,目光越发火热。

    初读此诗,心中寒意骤升,感到了寒气与杀气。

    待惊骇过后,蓦然间,胸腔中涌出一股豪气。

    好男儿志在四方,披甲上阵,为国杀敌,建功立业,迎娶美娇娘!

    “哈哈哈……!”

    大厅中央,一名身穿灰白长衫,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的中年儒生。

    突然起身,仰天长笑,眼中似回忆起曾经的峥嵘岁月,想到了自己未能实现的,满腔壮志!

    笑着笑着,他的眼泪流便流了下来,竟是失声痛哭,并高声呐喊。

    “好诗,此诗当千古传诵,万载流芳,赵先生,大才!”

    随着这位老儒的声音传出,厅中众人这才仿佛灵魂归窍。

    随即,大厅中,或有人悲哭,或有人大笑,有人无语凝噎……

    但无一例外,众人看向赵恒的目光,就仿佛看到了世间最高的山峰。

    高山仰止,恍若谪仙!

    最终只能惊叹一句。

    “先生大才,我辈犹如蝼蚁,今日有幸聆听先生绝世诗文,此生无憾矣!”

    如果说,赵恒方才做出的第一首诗文,可称极品。

    那接下来这两首诗词,皆是可以千古流芳的绝世之作,前无古人,后恐怕也无来者。

    他们已经预感到,今夜过后,这三首诗词,将会在整个帝都,乃至整个王朝,甚至在黑炎王朝,掀起何等的滔天浪潮。

    “赵无极”的大名,也将会成为诗坛中,最耀眼的高峰,哪怕帝都最负盛名的大儒,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这一刻,文人们惊叹赵先生的绝世诗才,心中震撼莫名。

    而厅中这些女人们,看向赵恒的目光,则变成了如狼似虎的炽热眼神,仿佛随时都要扑上去,将赵公子抢入怀中。

    如此绝世诗才,若能为自己赋诗一首。

    且不说她们的身价,可以暴涨十倍,百倍,她们的名字,岂不是也能流芳百世?

    这一刻,全场最激动的,莫过于舞台中央的冬雪姑娘了。

    今日这场诗文比斗,都是为了自己,这位赵公子竟然连作两首绝世诗篇。

    若赵公子成为自己的入幕之宾,并将两首诗词署名,加上“赠冬雪”二字。

    自己的名气,必然会随着这两首诗词的传扬,名动天下,传颂千古。

    想到这里,冬雪的俏脸涨得通红,看向赵恒的目光,再也无法故作高冷,变得水润炙热,勾人无比!

    而此时,四楼上的唐伦,早已经呆若木鸡,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身躯摇摇欲坠。

    仿佛寒冬腊月里,一块僵冻的腊肉,随风摇摆。

    赵恒这两首诗词太惊艳了,即便他再次用刚才的手段,指摘赵恒抄袭,也根本不可能。

    因为这等可以流传千古的绝世诗篇,即便是在黑炎王朝,也一定会流传到云风王朝,这绝不可能是他人所作。

    而能够写出如此绝世诗篇之人,又怎么可能抄袭他人之作,岂不是自降身份?

    唐伦的谎言,已经不攻自破!

    一时间,厅中众人看向他的目光,充满了鄙夷和愤怒。

    竟敢玷污赵先生这般大才,此人当真品行低劣,玷污了国子监的门楣。

    厅中顿时有人对唐伦破口大骂,一人带头,其他人纷纷出言唾弃。

    一时间,曾经名动帝都的风流才子唐伦,成了众矢之,被众人的口水淹没。

    虽然众人忌惮对方的家世,没敢出手,但经过这一夜,唐伦的名声算是臭了。

    今后别说是当才子了,说不定国子监都会将此人剔除,仕途无望,更别想再白嫖花魁了。

    这一刻,唐伦只觉眼前一阵发花,忽然踉跄几步,仰头栽倒,直接晕厥在地。

    直到此刻,大厅才逐渐恢复了平静。

    此时,众人才想起来,今夜可不是文坛比斗,乃是冬雪花魁招入幕之宾。

    众人的目光纷纷看向大厅中央的舞台。

    却发现,冬雪花魁已经直接转身下了舞台,返回阁楼。

    同时,一名跟在她身边的粉裙侍女,快步上楼,来到第三层,赵恒的身旁。

    侍女面颊绯红,一脸崇拜地望着赵恒,双手将一根碧玉发簪递给赵恒。

    “赵公子,这是娘子赠您的发簪,邀您今夜金秋月宴结束,在厢房相见。

    当然,公子也可以现在就前往娘子的厢房。”

    赵恒抬头,恰好看到对面五楼,刚刚登楼而上,正要走进厢房的冬雪。

    此时,对方也正转头,朝他望来,两人目光对视。

    冬雪花魁雪白面颊,红晕微消,看向赵恒的眸光,温柔得仿佛要滴出水来。

    她冲赵恒眨动美眸,露出一个意味深长,既羞涩又妩媚的笑容,转身进入厢房,背影迷人令人遐想……

    一切已经不言而喻。

    赵恒毫无争议的,成为冬雪花魁选中的入幕之宾。

    待夜宴结束,便可登楼入室,一亲佳人芳泽。

    众人见状,虽然都十分艳羡,但又觉得,以赵先生的诗才,除了他,谁又能配得上冬雪姑娘呢?

    此时,赵恒又回到了座位上。

    同桌的四位御医,以及自己的跟班沈三,还有几名作陪的姑娘,早已经瞠目结舌,看向赵恒的目光,惊为天人。

    “大人,想不到您竟然有如此绝世诗才!”

    沈三崇拜炙热的目光,看得赵恒浑身不适。

    而几位老御医,惊叹震撼的同时,更是一脸羡慕。

    其中张御医忍不住开口道:“赵大人,春宵一刻值千金,佳人在楼上等着,你还在这里与我等喝酒?”

    赵恒闻言,却是淡淡一笑,摆手道。

    “不急,金秋夜宴不是还没有结束吗,还有三位花魁要挑选入幕之宾,我也留下来,看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