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伽马射线 第324章 神秘洞穴

    五个月后,姜岳升来到了火星,和姜南美做了简单的工作交接后,姜南美便搭乘一班货运飞船飞往地球。

    姜岳升发现,现在火星赤道一带的温度已经很高了,有时白天接近三十度,晚上五度。

    这么大的昼夜温差,主要是因为大气的湿度较低造成的。

    因为温度高了,大棚里的蔬菜都长得特别快。

    其实这么高的温度也可以在室外种菜了,但是由于在室外灌溉的话,会蒸发掉很多水,而在大棚里,就可以实现水的无限循环,就可以节约很多水。

    赤道一带因为下雨多,形成了很多小水泡和小溪。尽管是黑雨,水泡和小溪里面也长满了蓝藻和其他藻类。但是由于这些藻类制造氧气的速度太慢,火星大气中的含氧量才不到百分之零点一。

    要想实现在火星上不带氧气面罩,恐怕还得经历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

    这天,铁路客运部的负责人来找姜岳升,说最近发现地下铁路隧道出现了渗水的现象。

    姜岳升一听,心中立刻一亮。

    这说明现在在赤道附近的地下永久冻土和冰层都已经融化了,已经形成了流动的地下水,这就意味着,可以打井取水了。

    虽然水比较脏,但是过滤一下肯定是可以用于灌溉的。

    但是,他知道,眼下面临的问题是,地下铁路隧洞有可能因为渗水而坍塌。

    他决定,再挖一条新的环赤道铁路隧道,这一次要加上防水、防塌方的内衬,虽然成本会增加,但是由于现在火星上动不动就爆发战争,在地下挖隧道也是必须的。

    于是,姜岳升把设计的任务交给了阿超。

    阿超干这种事轻车熟路,一周后便把全套的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发给姜岳升。

    目前,在火星上已经能生产绝大多数的建材,包括水泥、钢筋、钢梁、铁轨、模板等,需要从地球上采购的主要是光缆、通讯设备、信号设备、牵引机车、轴承和一些工具等。

    不过现在的火星飞船几乎都使用大规模的太阳风帆推进,运输费用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再加上有华夏国和银度两条太空电梯的加持,每吨货物的运费已经下降到了三千万。

    这天,姜岳升突然接到工程部负责人的电话,说他们挖出了一个洞,有点像地球上的溶洞。

    问姜岳升该怎么办。

    姜岳升马上赶到施工现场,确实看到了一个垂直向下的洞,直径大约有八九米。

    不过这个洞并不像工程部的负责人描述的样子像个溶洞,因为洞壁相对比较规整,看下面深不见底。

    姜岳升马上想起了上一次发现伊娜人飞船的事情,于是他马上命令全部停工,让工人们带着机器人都回去休息。

    他让警备部的部长派机器人战士把这里看守后,他要亲自下去看看。

    他让工程部的人给他弄来了可升降的吊索,他便带着一个机器人战士,顺着洞壁向下。

    大约下降了四百多米,还是不见底。

    警备部的负责人便通过对讲机劝姜岳升该返回了。

    可是姜岳升越是往下,越觉得这个洞很奇怪。

    因为他发现了洞壁上有施工的痕迹,如果自然形成的洞不应该这么规整,直上直下的。

    他看了看氧气瓶里的氧气,感觉还够用,于是他决定继续向下。

    下到六百多米深,终于见底了。

    可是底下什么也没有,就是一些碎石,踩在脚下还挺松软的。

    “姜总,快上来吧!”警备部长喊道。

    “好的,拉我上去吧!”姜岳升也感到有些害怕,毕竟他也是第一次下到这么深的洞穴里,时不时就会觉得后背发凉。

    回到了宿舍,姜岳升一想起在洞里的感觉,还有些后怕,万一要是有一块石头脱落,他可能就没命了。

    第二天早上,他让工程部的人把施工中的隧洞拐个弯,绕过那个奇怪的洞,继续施工。

    没事的时候,姜岳升就琢磨,他明明看到洞壁上似乎有施工的痕迹,但是为什么洞底下什么也没有呢?

    有没有可能是岁月太久了,从洞壁落下来的碎石和尘土把下面的洞口掩埋了呢?

    想到这儿,他决定让工程部的人把铁路隧道通向那个洞的支洞用水泥封死,他就说是担心有人误闯掉下去。

    于是他亲自安排机器人从那个洞附近的地面开始向下挖,挖到一定深度,在水平挖,直到挖通到那个洞为止。

    此时,这个洞已经被水泥墙与施工中的铁路隧道隔开了。

    所以他带着机器人在这里施工,也不会被挖铁路隧洞的人看见。

    姜岳升让机器人安装好挖竖洞的升降机,便开始让机器人继续向下挖。

    那些机器人开始没日没夜地挖,十米、二十米、四十米、五十米……

    姜岳升开始有点怀疑自己的判断,如果真是塌落的碎石,不至于沉积五十米深吧?

    可是,为什么一直向下挖都是没有遇到一整块的坚硬石头呢?挖出来最硬的石头,也都是由碎石挤压而成的沉积岩,这说明,下面的石头确实是碎石沉积而成的。

    他决定继续向下挖!

    当挖到二百三十米深的时候,下面的机器人报告,说在侧面发现了侧洞!

    姜岳升一听,马上跟着机器人一起沿着升降梯下到了八百多米深的洞底。

    他果然看见了一个侧洞,而且还看见了明显的施工痕迹,好像是一个很久远的拱形门。

    虽然经历过无数坎坷和惊涛骇浪,但此时的姜岳升依然觉得心跳加速,因为他知道,在火星上一旦发现古迹,很可能就是外星人留下的。

    他带着两个机器人,打着探照灯开始向侧洞里摸索前进。

    大约走了三十米,前面开始变得宽敞了。

    再往前走,他来到了一个十几米高、几十甚至上百米宽的巨大洞体,因为探照灯的亮度有限,所以很能准确地看到洞内空间的大小。

    他看到在前面不远有一个大土丘。

    他心想,这么大一个洞,干嘛要中间搞一个土丘?

    他估计这土丘下面一定埋着什么东西,于是他便让机器人开始挖掘这个土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