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伽马射线 第295章 火星大劫

    贝尔莱德集团的指挥官一看情况不妙,便宣布停战。把士兵、机器人战士和各种装备向赤道以南撤。

    赤道以北的所有国家都开始往南撤,有车的开车,没车的带着氧气面罩向南狂奔。

    姜岳升一看很多难民在没有持续氧气供应的情况下,可能缺氧而死,于是就让地下基地收容一些携带氧气不足的难民。

    第三周后,北极圈的爆炸终于停止了,大约炸开了一个直径一千四百多公里的区域。

    此时,大爆炸引起的黑云已经遮盖了整个火星,只是北半球比南半球更浓郁一些。

    第五周后,很多灰尘沉淀了下来,空气的能见度提高了一些,从原来的两米能见度,变成了七米。

    “姜总,大气压力比以前升高了接近一倍,达到了0.76个大气压。”

    公司的气象专家来向姜岳升汇报说。

    “哦,我说的那,我怎么觉得呼吸和体感都有变化呢。”

    姜岳升这才感觉到,与一个多月前相比,呼吸好像是感觉越来越轻松了。看来北极的大爆炸把整个北极冰盖下的二氧化碳干冰都气化了。

    “姜总,大气中的湿度也增加了三倍,看来北极地下的冰川融化了一些。”气象专家汇报说。

    “这个湿度能下雨吗?”姜岳升问。

    “下雨还不行,这个温度距离下雨还差很多,下雪倒是有可能。”气象专家说。

    姜岳升发现,现在基地里储存的食物已经快吃完了,地面上的大棚也因为灰尘遮住了太阳而上冻了,大部分蔬菜都死去了。

    他已经给在地球负责采购的姜春华打了电话,让姜春华尽快往火星运食品救急。

    ……

    贝尔莱德集团万万也没想到会捅这么大个篓子,现在不但刚刚占领的南美和北俄的领土白占了,自己也得从北半球的领土撤出。真是没想到这个射线武器会这么凶残。

    大爆炸两个月后,各国的火星基地开始全面进入物资极度紧缺阶段。每天每个人一般只能分配到二百多克食品,大家都尽量减少活动,尽量躺着。等待地球的飞船来救援。

    “姜总,这两天平均气温上升了一度。”气象专家来汇报。

    “哦,看来大气厚度增加了,火星开始升温了。”姜岳升自言自语道。

    “我观察到,现在空气中有了一些水蒸气的含量。”气象专家说。

    “哦,你不是说外面的气温还很低吗?”姜岳升反问道。

    “是很低,但是也确实发现了水蒸气。”气象专家答道。

    大爆炸第三个月,第一艘救援飞船来了,是姜春华发来的食品。

    姜岳升马上组织大家把这些食品从飞船上卸下来,然后开始分类,耐储存的食物要安排在以后吃,不耐储存的先吃。

    此时的大气温度已经恢复到了大爆炸前的温度,但是似乎还在继续上升的趋势。

    这天,环赤道铁路公司的基地来了几个银度人,说他们的基地里已经有人饿死了,他们希望姜岳升能帮帮他们。

    姜岳升实在看不下去对方的可怜样,于是就让后勤主管拿出了十公斤食物分给了对方。

    可是第二天,竟然来了三十个银度人,说他们就快饿死了。

    姜岳升没办法,只好又给了他们十公斤食物,然后把基地的大门彻底封死了。

    第三天,来了一百多银度人开始用石头砸门。

    姜岳升让警备部不要回应他们。

    大爆炸的第四个月,又来了几艘救援的飞船送来了食物,火星上的饥饿暂时得到了缓解,但是已经饿死了三千多人。

    此时火星的气温比大爆炸前提高了六度。地面大棚内的温度开始升高,又可以种蔬菜了。

    于是姜岳升派了一些人的到地面开始把被冻死的蔬菜清理掉,开始播种新的蔬菜种子。

    由于空气能见度已经达到了一百多米,而且气温也升高了,很多北半球的难民开始陆陆续续地向北半球回迁。

    贝尔莱德集团已经基本搞清楚了北极圈爆炸的原因。

    可能是他们用混合射线武器击中了地下的氦三矿脉,于是就引起了大范围了氦三矿脉爆炸。

    这一次大爆炸,几乎把北极的冰盖的百分之七十都炸飞了。这就是火星大气压升高了一倍的原因。

    大爆炸的第五个月,大部分人都从地下基地回到了地面的大棚里生活,环赤道铁路公司的蔬菜大棚里基本都长出了新的蔬菜苗。

    大气的能见度达到了三百米,气温比以前升高了15度。

    在赤道附近的一些山谷里,由于冰川的融化,开始出现了一些小溪和湖泊。

    此时,北俄人又悄然地回到了被贝尔莱德集团占领的领土,至于南美的领土,北俄暂时不敢去占了,因为他们知道贝尔莱德集团手里有超级武器,惹不起,只能忍着。

    火星大爆炸这半年中,火星的情况始终是地球各大媒体的头条。

    每天都在报道饿死了多少人、能见度是多少、温度是多少、去了几艘救援飞船。

    很多人都在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去火星。否则要在火星煎熬半年,说不定还会在冻饿中死去。

    ……

    “姜南美,我怀孕了!”赵淑云一本正经地对姜南美说。

    姜南美先是一愣,然后张大了嘴想笑,但是还没等笑出来,却又蹲在地上掩面大哭起来。

    两个多月前,他和赵淑云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赤道。

    这里白天的沙土的温度达到60度,只要太阳一露出来,大气就开始快速升温。

    贝格姆告诉姜南美,要想脱去鳞甲,必须要夜间站在沙地上,白天躲在沙坑里睡觉。

    因为白天从沙土里蒸发的水汽会减弱从地平线射来的伽马射线。

    只有晚上,气温降下来,从地平线射来的伽马射线才会最强。

    需要坚持两周,鳞甲就会自动脱落。

    姜南美开始按照贝格姆教诲,每天晚上站在沙地上沐浴伽玛射线,天天就靠盯着天上绚烂的彩色光晕来消磨时光。

    强大的伽玛射线在夜晚变得最强,射在大气的分子上,便会产生出五颜六色的光晕。

    第一周基本没有任何变化,姜南美有些急躁,他怀疑这个位置不对,可能需要继续往南走。

    于是他带着赵淑云趁着夜色又向前走了几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