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反光镜 第182章 勇士机器人

    姜春华毕业实习的单位是姐姐帮助介绍,姐姐大学时学的是无线通讯专业,毕业后在恒华卫星通讯公司呼和浩特卫星地面站工作。后来怀孕后就开始休产假。

    听弟弟说,他毕业实习可以自己找单位,于是卓玛就给把春华介绍给了自己的单位,因为自己的单位也有一些雷达系统,也算是符合春华学的雷达专业。

    与姜春华一起进入恒华实习的还有一个年轻人,叫雷春明,由于两个小伙子的名字里都有一个春字,大家都戏称他们叫“二春”。

    很快,姜春华便发现这个雷春明不一般,因为他们的值班室的墙上贴着一张公司的通讯卫星列表,值班人员在遇到有通讯卫星发生大尺度漂移后,都需要及时地调整地面站的雷达,以便雷达能接收到最强的信号。

    每一个值班员都需要在接到卫星漂移的报警后,去墙上查看那张表上写的这一颗卫星的轨道编号,然后根据轨道编号计算雷达应该调整的角度。

    而这个雷春明来上班两周后,便能把表上一百多颗卫星的编号与轨道号完全记在脑子里。

    雷春明的这个本事让所有的值班员都感到很震惊,都夸他的记忆力太好了。

    但是,雷春明的性格却很各色,他从来不在食堂吃饭,总是拎着饭盒买回来到宿舍里吃,也从来不跟同事们出去娱乐。

    在快结束实习时,雷春明向卫星地面站的领导表示想留在卫星地面站工作。

    卫星地面站的领导经过研究后,同意了雷春明的要求,同时也决定让姜春华留在卫星地面站工作。

    这还是卫星地面站有史以来第一次,一次性把两个实习生都留下了。

    ……

    罗平本来是蓝鲸远洋运输公司的懂事,但是前不久他突然借钱帮公司还上了一大半的债务,成了董事长。

    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华夏国到阿哥廷的农作物和矿产等大宗商品的运输。由于层级链机器人长期霸占南美,导致公司的业务几乎停滞,濒临破产。

    虽然现在南美解放了,但是公司由于负债过重,已经没有起死回生的机会了,除非有冤大头来收购,或者破产重组。

    原董事长做梦也没想到,罗平会愿意借钱来接手这个烂摊子,所以就非常愉快地把公司交给了罗平。

    罗平的金主是南奥黛国的一家银行,在罗平当了蓝鲸远洋运输公司董事长之后,又借给罗平二十亿,让罗平扩大业务。

    罗平买了两艘二手的滚装船,打算接手一些华夏国向阿哥廷运输汽车的业务。

    这两艘二手的滚装船从水手到大富到船长,都是罗平亲自从南奥黛国招聘的。

    其实,这些船员都是阿超派来的机器人。打算利用这两艘滚装船偷偷地向南之极运送物资。

    罗平当然也是阿超开发的最新版勇士机器人。姜春华的那个同事雷春明也是。

    这天,罗平接到阿超的指令,让它收购摩尔本的莱比斯造船厂。

    这家造船厂的命运与蓝鲸远洋运输公司的命运差不多,也是因为经营不善,濒临倒闭,一看来了买家,马上就成交了。

    阿超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方法能够躲过联盟的封锁,向南之极运送货物。

    它让柔性潜航器从冰盖下面拖动几根绳子,拖到距离南之极边缘五十公里外。然后罗平的船队会把阿超需要的物资用专用的潜水箱装好,在从摩尔本港出发以后,丢在中途的海底指定的位置。柔性潜航器会潜下去把潜水箱拖到南之极冰盖边上预先放置好的绳子端部。接着用绳子把潜水箱拖进冰盖下面。

    虽然这样运输成本很高,但是阿超需要的一般都是一些比较贵重的东西,比如一些元器件、贵金属什么的。

    这天,姜岳升正在通过视频跟妈妈聊天。

    “我今年马上就七十岁了,对搞科研越来越提不起兴趣了,但是闲着又无聊,所以想研究研究怎么教育下一代。”江玉悠悠地对儿子说。

    “是吗?妈妈有什么计划吗?”姜岳升心想,当年的天才少女要搞教育,那可是教育界的幸事。

    “谈不上计划,我只是有一个初步的想法,我想录制一些教程放在网上,免费给孩子们看。”江玉说。

    “哦,公益教育?”姜岳升问妈妈?

    “是呀,我又不是专业教师,就是为了解闷。”江玉笑着说。

    “嗯,我觉得可行,那妈妈打算讲哪方面的内容呢?”

    “就是按照孩子们的教材,教材上讲什么我就讲什么。”江玉不急不慌地说。

    “嗯,这个想法确实不错,我在工作以后就经常回想起当时老师讲课的内容,觉得要是我讲的话应该有好多需要改进的。”姜岳升看来也喜欢给别人讲课。

    “对对,我最近没事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些教材看,感觉有很多地方可以讲得更好一些,于是就产生了这个冲动,……再说,我从小都是自学的,没上过学,心中总是很遗憾,也可能是想弥补一下自己的遗憾吧。”江玉说道。

    “妈妈,我支持你,我可以在地球这边当你的助手,帮你搜集素材。”

    “那倒是不用,你工作那么忙,还是干你的正事吧。”江玉笑着回绝了儿子的好意。

    “好吧,……我觉得妈妈可以开辟一个账号,类似于教育专栏,起一个名字……叫院士讲堂,怎么样?”

    “不好,人家一听是院士什么的,讲得内容应该是科学技术,但是我要讲的内容是小学、初中的课本,用院士不合适。”江玉没同意姜岳升的建议。

    “那就叫工程师讲堂,怎么样?”

    “不好,我觉得应该叫高工课堂。”

    “高工课堂?”姜岳升眨巴眨巴眼睛,感觉这个名字确实不错。

    “因为我不是教师、职称也不是教授,但是我的研究员的级别是比高级工程师高的,所以叫高工应该可以。”

    “嗯嗯,可以,也比较符合学生的心态。”

    “我打算先从初中开始讲。”江玉说。

    “哦?妈妈为什么不从小学开始讲呢?”

    “我对讲小学的课实在没把握,我想等我有了一些准备了,再讲小学的课。”

    “小学不是最简单吗?妈妈。”

    “小学的内容虽然简单,但是主要是小孩子的认知能力还没发育好,我还没有学会怎么给比较幼稚的小孩子讲课,主要是技巧还不懂,我这一辈子也接触过几个小孩子。”

    “哦……”姜岳升恍然大悟,妈妈在月球上确实没有机会接触小孩子。

    “那妈妈打算讲哪一门呢?”

    “我想先讲物理,先试一试,如果可以,就继续。”

    “嗯,妈妈讲物理那肯定是最棒的!”姜岳升对妈妈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