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反光镜 第175章 初级戴森球

    层级链机器人之所以选择用皮筏子把半潜船拖出来,是它们担心会被华夏国的卫星投影系统和侦查卫星发现。因为华夏国的侦查卫星可以探测到大型物体运动引起的磁场变化,但是如果运动得很慢,侦查卫星就无法探测了。

    还有就是不能用磁流体推进器推动半潜船,因为磁流体推进器会产生氯气,也能被卫星发现。因此层级链机器人选择了用机器人划着皮划艇拖着半潜船缓慢地从冰盖下面出来。

    这样华夏国就没有办法发现了。

    层级链机器人根据间谍提供的情报,也掌握了把太空垃圾的粉末等离子化的推进技术。这一次他们把粉末等离子发动机装在了隐身飞船上,于是制造了一架超机动隐身飞船样机,想飞到太空垃圾漫天的低轨道空间上试一试身手。

    由于低轨道的太空垃圾数量太多,原来的投影计划几乎失灵了。

    因为成百上千万的太空垃圾碎片导致投影计划的报警系统每时每刻都在疯狂报警,根本不知道哪个是太空垃圾、哪个是卫星。所以投影计划的系统基本上算是报废了。除非有一天把这些太空垃圾清理干净了,才可以让投影计划系统继续发挥作用。

    层级链机器人的超机动飞船快速在飞出大气层后,便开始在太空垃圾之间穿行,时不时地捕捉太空垃圾作为自己的燃料。飞行得非常轻松愉快。

    层级链机器人决定再生产几百架,如果好用的话,就生产一千架,然后对北魅进行突袭,争取快速夺回北魅。

    这几天,姜岳升正在忙着一个项目。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施工队派到了月球背面,开始大规模挖隧道,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

    姜岳升打算在绕月轨道再建二十面反光镜,给这些施工队伍提供太阳能。如果将来一旦发生战争,这些反光镜也都是武器。

    这天,正在月球南极基地办公的姜岳升突然收到电话,二十万敌人的翼装飞行机器人已经降落在危蒂马拉,并开始向南对驻扎在坝那马的联军展开围攻。

    姜岳升意识到敌人是想夺回北魅,马上命令联盟北魅军区派兵增援。

    就在他准备坐上一艘货运飞船回地球时,他又收到消息,驻扎在莫西哥的联军遭到敌人上百架的超机动飞船的袭击。

    姜岳升马上命令联盟非洲军区派空军支援莫西哥。

    不过已经晚了,敌人又空降了一百万翼装飞行机器人到莫西哥,很快就把联盟在莫西哥的驻军歼灭。快速地占领了莫西哥全境。

    幸亏北魅部署了大量的高智能机器人战士和超级机甲,暂时顶住了敌人向北的进攻。

    姜岳升乘坐飞船降落在酒之泉以后,立刻乘坐军用飞机飞往洛杉尔矶,同时他命令联盟华东军区调集五万高智能机器人和两万超级机甲运往洛杉尔矶,做好迎击敌人北上的准备。

    敌人开始大规模地向莫西哥运送机器人战士,一个月之内就运送了一千五百万层级链机器人战士。

    姜岳升知道敌人要发动大规模的北上战役,于是又从欧洲、亚洲、非洲的各个战区开始向德克尔萨斯州、亚利尔桑那州和新墨尔西哥州调集人马。准备迎击层级链机器人的大规模进攻。

    他总共调集了二十万高智能机器、十万超级机甲、二百万层级链机器人战士。还有各类飞机、飞船、装甲车。

    有人建议姜岳升应该把边境附近的热带植物全部清理掉,这样才能发挥出超级机甲的威力。姜岳升想到了现在正在建设的八个人造月亮和绕月的二十面反光镜,他决定用人造月亮和反光镜对敌人实施打击。但是要等着敌人在边境上集结完毕后。

    通过精密红外侦查卫星侦查的结果,敌人的一千五百万层级链机器人战士正在向边境靠近,但是密集程度并不高,看来是担心被袭击。

    就在姜岳升还在犹豫什么时候用人造月亮和反光镜照射敌人的时候,敌人先开火了。

    敌人的几百架超机动飞船突然从格伦必亚的几个秘密基地起飞,向华夏国的经营发起猛烈攻击。

    华夏国也出动超级机甲和超机动飞船迎击,在莫西哥上空打在一起。

    此时,一千五百万层级链机器人也开始大举向北冲锋,想越过莫西哥边境。

    姜岳升立刻下令人造月亮和绕月反光镜开始对层级链机器人的地面部队发起攻击。

    十几道白光突然从天而降,所到之处草木皆枯,并迅速开始燃烧。

    一台台层级链机器人被烤得发生爆炸。

    人造月亮采用扫射的方式,把投下的光柱沿着地面一道道地横扫,所过之处皆为焦土。

    不到二十分钟,一千五百万层级链机器人基本上都失去了战斗力。

    有些层级链机器人的在高温下发生爆炸、有一些的关键部件在高温下损坏,只有极少数躲在了水里或者山洞里,逃过了一劫。

    层级链机器人的指挥中心一看情况不妙,立刻下令撤军,把超机动飞船也全部撤了回来。

    这一次战斗,让全世界都知道了人造月亮的强悍威力。大家都庆幸,幸亏当初及时地把敌人的人造月亮干掉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华夏国立刻召开一个关于人造月亮的专题研讨会,由科学院牵头,约请姜岳升参加,讨论关于人造月亮的开发潜力。

    大会主持人在做了一些基本介绍后,便请大家分组讨论。

    “我觉得应该加大人造月亮的投入,抢占战略制高点,不能给层级链机器人机会。”北大的一位教授说。

    “我觉得可以大力发展人造月亮发电,假如在吐蕃高原大规模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接收人造月亮的照射,这样就不用在储能上花那么大的代价了。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会大幅度下降,甚至会比核聚变发电的电价还低。”西北工业大学的一位教授说。

    “我觉得可以军事和民用两用都要搞,不打仗的时候民用,打仗的时候军用,可夜间照明、发电、军用,多用途发展。”科技大学的一位教授说。

    “可以考虑把同步轨道上建设几百个、甚至上千个人造月亮,因为我们有太空电梯,太空电梯的核心节点空间站就在同步轨道上,我们可以利用太空电梯把材料向上运输,这样运输成本就会大幅下降,以后我们的发电可以全部依赖人造月亮,或者至少可以做到一大半用人造月亮发电,这样能源的价格会大幅度下降。”燕京理工的一位教授说。

    “现在可惜的就是太空电梯的吊舱太高了,如果能解决太空垃圾的问题,把太空电梯的吊舱降低,那就完美了。”航天科技集团的专家说。

    “太空垃圾的问题看来暂时还无法解决,所以太空电梯的吊舱也没有办法降低,”姜岳升举手发言,“但是现在超机动飞船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从地面向六百公里高的吊舱运输货物的成本也大幅度下降了。所以我是同意在同步轨道大规模地开发人造月亮,用于发电和夜间照明。地面的接收点可以设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地面接收点也可以设在大型的厂房上。接收点的面积小不要紧,可以让人造月亮投射过去的能量也减小,因为人造月亮上的每一块镜片都是可调节的。如果人造月亮的数量足够多,就可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发电系统。”

    “这不是有点类似戴森球的意思吗?”科学院的一位专家半开玩笑地说。

    “确实,这其实可以算作最初级的戴森球。”科学院的副院长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