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此起彼伏 第163章 逆推算法

    回到家中后,姜岳升没有休息,第二天就坐飞机从燕京飞到了拉尔萨,又坐专机从拉尔萨飞到吐蕃北基地。

    现在力亚尔研究院已经把军品部分全部搬到了吐蕃北基地。吐蕃北基地的规模也比姜岳升第一次来的时候扩大了一倍多。

    姜岳升这次主要是想看一看超级机甲的进度。

    王院长得知姜岳升要来基地看超级机甲的进度,便放下手里的工作,亲自陪着姜岳升来到距离基地二十公里的试验场。

    这是一个由军队严密把守的露天试验场,四周都是光秃秃的石头山,在中间的一片较大的空地上有几座厂房。

    姜岳升老远就看见在厂房的门口站着两尊威武的机甲。

    这两尊机甲大约有五米高,是直立行走的重型机甲。上臂和小腿都比较粗壮,因为里面都装着电离空气等离子发动机。

    每一台超级机甲配有六台电离空气等离子发动机。

    两条上臂后肱三头肌处各一台、两条小腿肚子各一台、背部有两台。

    超级机甲在地面行走状态是,这六台发动机是缩在机体里面的。在需要飞行时才会把发动机伸出体外,只要有任意三台发动机能正常工作就可以飞行。

    微型核聚变发电系统在超级机甲的胸腔里,计算中心在小腹部。

    电磁炮和激光炮在小臂内。驾驶舱的位置在胸口处。

    王院长带着姜岳升走到超级机甲近前,王院长对测试的工程师说了几句。

    测试工程师便攀着机甲的大腿爬进了超级机甲的驾驶舱。

    然后便驾驶着机甲“砰砰砰”地跑向远处,在距离姜岳升他们五十米左右时停下脚步,只见“卡朗卡朗”一阵响,隐藏在超级机甲身体里的六台电离空气等离子发动机快速地从超级机甲的背部、小腿肚子、和上臂后侧伸出,接着便喷出了蓝色的火焰,五秒钟后,超级机甲便快速飞离地面向高空飞去,加速度极其迅速,十几秒钟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小黑点。

    接着小黑点开始在上空水平飞行,然后降低了一些高度,在空中做了几个翻滚动作,便朝着试验场左边的山崖飞去。

    只见超级机甲的右臂伸出,从右臂里伸出一只电磁炮,对着山崖就是两炮,“轰轰”,山崖被炸得碎石飞舞。

    “姜总,咱们的超级机甲是可以在外太空飞行的,但是只能飞四个小时,因为可以携带的高压气体有限,但是四个小时也足够飞到全球任何一个位置。”王院长向姜岳升解释道。

    “那超机动空天飞机和在轨攻击卫星是不是可以淘汰了?”姜岳升问王院长。

    “超机动空天飞机的电磁炮和激光炮的功率比超级机甲大上百倍,大目标还得空天飞机去打,在轨卫星也不能淘汰,因为在轨卫星的成本低,一台超级机甲的造价相当于差不多三十台在轨激光炮卫星的价格。”王院长解释道。

    “哦,那就是说超级机甲比高智能机器人贵得多。”姜岳升继续问。

    “那是,一台超级机甲的造价可以造五百台高智能机器人。”王院长道。

    “啊?!”姜岳升一听,感到很吃惊。他没想到这个东西这么贵,“那一台不是要接近一百亿?”

    “嗯,七八十亿,”王院长微笑着看着姜岳升,“不过这个东西的机动性超强,要是遭遇了敌人的层级链机器人,就像砍瓜切菜一样,顺利的时候,在一场战斗中杀掉上千层级链机器人也是有可能的。”

    “哦?有这么厉害?”姜岳升有些不敢相信。

    “因为它的激光炮和电磁炮的射程都比单兵机器人远几倍,它还配有多面相控阵雷达,可以同时锁定几百个目标,可以在千米高空向敌人开火,而敌人的火力却够不到它,只能被动挨打。”王院长解释道。

    “那敌人要是用导弹或者大功率的电磁炮打击它呢?”姜岳升疑惑地问。

    “它有防激光涂层,不怕激光炮。它的雷达能感知电磁炮和导弹,只要开足马力逃跑或者躲闪就没事了。”王院长解释道。

    “哦,那如果派它们到北魅去干掉敌人的地下基地行不行?”姜岳升问。

    “肯定行,但是如果进入敌人的基地恐怕也很危险,毕竟基地内的空间很小,不太容易躲避。可以让它从基地的洞口对基地内部实施打击。比如先用超远程隐身巡航导弹把洞口炸开,然后让它去向洞内扔高爆炸弹。”王院长解释道。

    “嗯……”姜岳升的脸上露出的欣喜的表情。

    他心想,要不是妈妈,可能现在我们早就被机器人打败了。

    ……

    这天,刘思洋刚上班,就被主管处长叫到办公室,说想把他调到软件二科,让他跟二科的科长聊聊。

    刘思洋知道,这都是因为上周他跟一科科长吵了一架,于是一科科长就不要他了。

    刘思洋回到工位冷静了一下,决定主动找二科的赵科长聊聊。

    其实赵科长早就知道了他的情况,因为处长已经跟他通气了。

    赵科长虽然与刘思洋不熟,但是眼下他正好缺人,所以他还是需要刘思洋的。

    二科的开发任务是根据大数据抓间谍。

    我方的间谍会在敌人内部得到一些信息,可以证明我方的一些保密信息泄露到敌方了。二科开发的算法就是根据泄露到敌方的保密信息的特点来倒推出泄密的嫌疑人。

    开始的时候先把接触到这个保密信息的人都列为嫌疑人,然后再根据每一个嫌疑人的各类信息进行综合评判,比如这个人的支付消费信息、使用大模型查询情况、行踪信息、朋友关系、聊天信息、邮件来往等。最后圈定一个重点嫌疑人进行持续的监控。

    解决这一类问题的算法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叫逆推算法。

    刘思洋在川大读博士的课题就是逆推算法,在这方面还是有很深的造诣的,这也正是二科需要的。

    刘思洋在与二科的科长沟通后,发现二科的科长比较好沟通,于是就决定在二科干。

    这天中午,他在成川都双流机场等去尚海的飞机时,看见新闻上说联军又在白零海峡与美洲的机器人在作战,他心想,这旷日持久的战争打到什么时候是头呀?难道就没有一种能够克制层级链机器人的办法吗?

    他心想,如果能开发一种更强大的机器人不就可以克制层级链机器人了吗?

    那么怎么能开发出一种更强大的机器人呢?

    我能不能利用逆推算法帮我找找答案呢?

    他知道,现在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大模型,每个行业、每个公司的大模型都是几代人智慧的结晶,如果能把这些智慧的结晶汇聚在一起,那肯定会是一个超级有智慧的程序。

    只可惜各行业个各公司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大模型的核心代码拿出来对外公开。

    “我能不能用逆推算法把各行业的大模型核心算法推导出来呢?”

    刘思洋突然产生了一个极其震撼的想法,以至于他沉醉在自己的想法之中忘记了登机。

    他不得不又订了下一班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