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此起彼伏 第157章 太空电梯

    等到了第二天早上,北魅的战斗机飞行员确实用肉眼看见了正在低空飞行的超远程隐身巡航导弹,但是已经晚了,第一枚导弹已经击中了目标,是一个建在半山腰的机库大门。

    接着其余四十九枚导弹也都陆续击中了目标。被击中的机库大门几乎都被炸塌了。

    但是只炸塌了大山里的机库大门,似乎没什么效果。当天依然有一百多颗卫星被敌人的超高空隐身飞机击毁。

    这说明敌人的基地很多,这一次五十枚超远程隐身巡航导弹的打击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联军决定再向华夏国购买五百枚超远程隐身巡航导弹。

    这一次是从陆基发射,命中率几乎达到百分之九十八。但是第二天还是有二百多颗卫星被击落。

    据间谍报告,敌人的一座机库一般有好几个大门,而且有一些大门是假的,所以只是把大门炸坏了,并不能给敌人造成太大的损失。

    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在这一个月内,联盟国家一共损失了接近一万颗卫星。

    有人建议联军用核武器打击敌人藏在大山里的机库,但是也有很多人反对,因为美洲也有核武器。一旦大家开始用核武器互殴,一定会引起全球性的大灾难。

    这天,联军外事处处长来找姜岳升,说北魅派来的大使要见姜岳升。

    姜岳升也猜不到对方来者的意图,于是就安排了几个联军的高级将领一起接见对方的大使。

    双方客套过后,对方便开始进入正题。

    “姜先生,我这次来是代表美洲共和国向贵联盟转达一个意见。”

    大使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我们希望与贵联盟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如果贵联盟不再攻击我们的卫星,我们也会停止攻击贵联盟的卫星。”

    大使说完便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不再说话了。

    姜岳升以及他的同事们也都沉默不语。

    “要不这样吧,我已经说明了来意,就先告辞了。贵联盟随时可以联络我。”

    大使说完便转身走了。

    接下来每天还是不停地有联盟国家的卫星被击毁,而且数量呈现出增长的趋势,现在基本上每天被击毁接近四百颗卫星。

    姜岳升让秘书处把美洲共和国大使的话传给了联盟各国,然后召集各国代表在燕京开会,让各国表态。

    有一大半的国家表示反对,因为一旦让美洲的层级链机器人向太空发射卫星,人类的太空优势恐怕就保不住了,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会丢掉欧亚非大陆。

    而现在层级链机器人击毁的卫星主要是低轨道卫星,我们可以把卫星的轨道提高,就可以降低被击毁的概率。

    姜岳升把各国代表的意见汇总起来,发了一个公告,表示亚欧非联盟拒绝了层级链机器人的要求。

    美洲于是继续用超高空隐身飞机不停地打击各国的低轨道卫星,联盟及各国也开始研究如何用卫星打击敌人的超高空隐身飞机。

    超高空隐身飞机之所以要快速冲到三十五公里到四十公里的高度,是因为到达这个高度后,大气的密度接近于零,对激光的散射和衰减很小,因此可以利用小型可机载的电源提供的电能给激光器充电,打击二百到四百公里远的目标。

    而像华夏国在月球南极的超级激光炮,要能打到几十万公里之外,而且能穿透大气层的激光,是要有很强大的电源做后盾的。目前机载的电源的极限虽然可以穿透大气层,但是打击效果很不理想。

    因此,超高空隐身飞机要靠着发动机的强大动力,在机翼几乎没有任何升力的情况下,把飞机推到三十多公里的高度,在快速锁定目标后,马上开一炮,然后就立即返航。

    这个过程不会超过两分钟,联盟各国的在轨卫星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锁定目标难度极大。

    一年以后,全球的轨道低于四百公里的低轨道卫星基本上都被层级链机器人用激光击毁。给联盟各国造成十几万亿的损失,而且在一百公里到五百公里高度的这一层轨道空间里,充满了各种形状的太空垃圾。

    华夏国正在抓紧时间发射一些高轨道的卫星,以弥补被击毁的低轨道卫星留下的盲区。

    经过这次较量,让联盟各国更加看清了层级链机器人的本质,各国都一致认为,一定不能让层级链机器人发射任何一颗卫星。因为太空优势是人类保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天,姜岳升收到妈妈的短信,说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要说一下。

    姜岳升便在下班后回到家中,在保密会议室里拨通了妈妈的视频。

    “儿子,我有一个设想,是关于人类如何维护太空优势的。”江玉语气平和地说。她以前也是这样,不管说多大的事情,总是气定神闲的样子。

    “妈妈,你说,我听着。”

    “儿子,现在层级链机器人能袭击低轨道卫星,又把我们维护太空优势的成本增加了。我们不得不搞六百公里以上的卫星。可是过不了多久,六百公里到一千公里的卫星也可能保不住,因为它们的技术肯定也在进步。”

    “是呀!”姜岳升点头道。

    “它们能打得越高,我们发射卫星的成本就越高。这样下去肯定不行。”江玉说道。

    “是呀,妈妈,我也在想这个问题。”姜岳升点头道。

    “儿子,你还记得以前有人提出太空电梯的设想吗?”江玉问姜岳升。

    “记得。”姜岳升答道。

    “如果能建一个太空电梯,用电梯把卫星运到外太空,发射卫星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甚至我们发射卫星的成本说不定比它们击毁一颗卫星的成本还低。”

    “是呀,但是不知道太空电梯能不能实现。”姜岳升疑惑地说。

    “你觉得能不能实现?”妈妈反问道。

    “我觉得现在应该实现不了,可能技术还不成熟。”姜岳升答道。

    “嗯,你说得对。我让我的一个小组用计算机做过模拟,确实是无法实施。第一个问题是雷电的问题无法解决,雷电会不停地通过潮湿的缆绳放电,会损坏设备。”江玉说道。

    “哦,那第二呢?”姜岳升急切地问。

    “第二就是大气层内的风力会让缆绳摆动,会使整个缆绳无法稳定。”

    “哦,第三呢?”

    “没有第三,就是这两个最主要的问题。但是我又想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就可以回避这两个问题。”江玉一边说,嘴角略微得意地上扬。

    “哦?妈妈快说,什么方案?”姜岳升立刻追问。

    “我的方案是电梯的最低点吊舱不连接地面,而是悬挂在六十公里高的空中。这样就可以回避上面说的雷电问题和风力问题。只不过要用飞机往返于太空电梯的吊舱和地面之间。而现在的飞机已经具备了飞到六十公里高度悬停的能力。”江玉说完得意地冲儿子微笑了一下。

    “哦……”姜岳升张着大嘴惊讶地说,“妈妈,我一直在想,从同步轨道下垂到地球的缆绳会不会把同步轨道卫星从轨道上拉下来呀?”

    “哦,这不是问题,为了平衡拉力,需要在同步卫星的另一个方向向外再建一个配重系统……”江玉解释道。

    “配重系统?”姜岳升有些疑惑。

    “对,用比同步轨道卫星更高轨道的卫星配重,配重卫星在更高的轨道上,但是转动的角速度却与同步卫星相同,就会产生一个向外的离心力,就会抵消通向地球表面的缆绳向下的拉力。”江玉耐心地解释道。

    “哦……”姜岳升似乎有点明白了,但是又没有全懂。

    “儿子,你想象一下,你用手挥动一根绳子围着你的身体转,如果这个时候绳子的中点断了,绳子外面的一段是不是会飞出去?”江玉继续耐心地给儿子讲解。

    “嗯……是呀,断的一段绳子会飞出去。”姜岳升一边说,一边眨巴着眼睛琢磨着。

    “那留在你手里的另一半绳子会怎么样?”江玉反问姜岳升。

    “留在手里的一段……?”姜岳升眼珠子飞快地转了几圈,“留在手里的一段会落下。”

    “嗯!对!我的儿子就是聪明。”江玉接着说道。“假如那个绳子的断点就是同步卫星的位置,你手里的这一段绳子就相当于太空电梯连接地球的这一段,而断点上面飞出去的绳子就相当于配重的部分。断点外边的一段把断点向外拉,断点里面的一段把断点向里拉。原因是断点里面这一段的速度低,离心力小于引力,所以会向下掉。而断点外面的一段速度高,离心力大于引力,所以会往外拉,这样就平衡了。如果没有外面的配重部分,太空电梯就会掉下来。懂吗?”

    “哦……哦……”姜岳升恍然大悟,他这一下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个太空电梯还需要一个超级长的配重部分在同步轨道的外面,整个系统才能平衡。

    这个系统看起来就像一根大鞭子,一部分甩在同步轨道的外面,把太空电梯向外拉,才能抵消下垂到地球的那一部分的重量,否则太空电梯就会掉下来。

    “儿子,我的学生已经用计算机模拟过了,这样的设计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

    江玉兴奋地说。

    “那大概的预算是多少?”姜岳升兴冲冲地问。

    “八十万亿左右差不多。”江玉答道。

    “80万亿?”姜岳升惊叹道。

    “是很贵,这还是因为汪淼院士突破了纳米纤维技术后的结果,如果是放在以前的话,花多少钱也无法实现。”江玉解释道。

    “如果建成了,以后再发射卫星就容易了,只要坐着太空电梯往外扔就行了。”姜岳升感叹道。

    “儿子,这个事情还是从你这边发起吧,我和我的团队给你做后盾。”江玉说这话时变得很严肃。

    “哦,那也行,我跟上面沟通的渠道比较畅通,但是方案设计里面不要写我的名字,我只是作为这个事情的推动人。”姜岳升不想和大家争功劳。

    “那也行,反正这都是国家的事情。”

    等江玉带着团队把太空电梯的方案汇报材料准备好之后,姜岳升便先约请了军方的几位高级将领在小范围交流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