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此起彼伏 第141章 谋财害命

    有一天,比尔森服务的那家银行给他发通知,说他被解雇了,他感到很突然。他马上找了几家银行投简历,但是人家都不招人。

    这天,他正在家里发愁,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标题是“保你一生无忧项目”。

    他出于好奇,点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个资产担保的保险项目,如果申请人拥有层级链机器人,可以打八折。具体保险的内容是用资产抵押,如果资产评估超过三百万元及以上,可获得终生的基本生活保障。

    他一看,立刻眼前一亮,他的房子估计能值接近三百万,至少打了八折肯定是可以值二百四十万以上,如果抵押成功的话,他每个月可以获得一万四千元的基本生活保障,但是条件是他至少要抵押三十五年。到了三十五年,如果他想赎回房子,他需要支付一百八十万,否则房子自动归保险公司,如果参保人中途出现意外死亡,房子也会自动归保险公司。

    比尔森觉得自己现在的状况很差,每天除了打游戏什么都懒得干,更别说出去给人打工了。但是如果有了这个保险,他每月靠着一万四千块活着就没有问题了。

    于是他决定找这家保险公司咨询一下,他按照短信上的联系方式添加了对方的业务员。

    “你好!”

    “您好!我是资产担保的业务员,请问您有什么问题?”

    “我想了解一下资产担保这个业务,因为我有一套房子,现在又失业了,所以想了解一下。”

    “哦,那您是单身吗?”对方问道。

    “是呀,我是单身。”

    “哦,那太好了,这个业务非常适合单身,因为保额很有限,一般只够一个人的开销,如果您要是养家的话,这个保险一般是不够的。请问您家里有层级链机器人吗?”对方介绍道。

    “有的,我有一台。”比尔森答道。

    “有的话,就可以打八折。”

    “哦,我很好奇,为什么有层级链机器人就给打折呢?”比尔森问道。

    “因为层级链机器人会把主人照顾得很好,而且层级链机器人价格一般也不便宜,也可以认为是一个资产。请问,您的房子的情况能介绍下吗?”

    “在东十六大道,二十五号公寓,我在十六层,面积是四十二平米。”比尔森说道。

    “您是房主?”

    “是的,我是房主。”

    “根据你们同楼的二手房价格计算,你的房子差不多值二百五十万到二百八十万,不到三百万,但是因为您有层级链机器人,所以符合我们的担保标准。应该可以给您担保。”

    “我中间要是想赎回,可以吗?”比尔森问道。

    “可以的。”

    “我很好奇,因为我也是搞金融的,保险公司这期间要给我支付的保险费从哪里来,”比尔森问。

    “这期间,保险公司的运营费用就是用你的房子去银行抵押贷款,因为你把这期间的抵押权委托给了保险公司。我们需要用抵押贷款去运营赚钱。”对方答道。

    “哦,明白了。”

    一个月后,比尔森的资产担保保险办成了,他的账号里第一笔一万四千元打进来了。他别提有多高兴了,因为有了这笔收入,他就可以不工作了。而且还住着自己的房子。三十五年后,如果自己还活着,可以继续依靠社保凑合着活着。

    这天,他在洗澡时,电热水器突然漏电,他就这样被电死了。

    于是,他的房子就归了保险公司。

    他其实不知道,这家保险公司背后的老板与他的层级链机器人的厂家是一个老板。

    ……

    这天,姜岳升收到一个会议通知,让他到燕京参加一个研讨会,讨论的题目是关于一些参保人员猝死的问题。

    会议一开始,主持人先进行背景介绍。

    前一段时间,很多参加财产担保的参保人突然猝死,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比如尚海、深川、航州、双庆等,这些猝死的参保人都有共同的特点:

    第一、把房子抵押给了保险公司;

    第二、失业人员、无收入;

    第三、家里有层级链机器人。

    这不能不另人把这三个特点关联起来,而且现在在国外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也是具有上述三个特点。

    所以,想请各位来献计献策,如何应对这种局面。

    “还是那个层级链机器人在闹妖,层级链机器人与保险公司是一个老板,肯定是谋财害命!”保监会的一位司长第一个发言。

    “是呀,那些无机器人地区和限制机器人发展的地区就没有这些破事儿,真该彻底把机器人禁止了!”公安部的一位司长说道。

    “我看呀,现在禁止机器人的时机还不成熟,还是应该考虑一些变通的手段。”财政部的一位副部长说,“首先国家税收这一块,如果没了机器人产业,税收立刻会下降一大半,可能还要多呀,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们的很多事业单位就得都取消了,因为没有钱了。特别是很多科学研究的经费也得停掉,所以,我看现在就取消机器人产业,还是不现实。”

    “我看不行就收归国有,把先进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都收归国有,这样不就不会乱来了吗?”人工智能部的一位副部长说。

    “我看国有化是一个好办法,但是不一定全部收购,也可以参股嘛,再加上派一些董事进去监视他们,尽量避免他们胡来。”财政部的一位司长说。

    “我看可以分成几类,大型骨干企业,要国资委直接参股;中型企业,要省国资委参股。小型企业可以不用管他们。”

    三天的会议后,形成了一个会议纪要汇报给上级,主要的内容就是,“关于国内民营大中型机器人企业的国资参股的方案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