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觉醒者崛起 第123章 核战争爆发

    北部战区用移动导弹发射车和驱逐舰对觉醒者在阿蜡斯加的部队营地进行第一轮导弹轰炸,重点的目标是对方的雷达、指挥车、导弹发射车、移动电源、军需物资车等,然后又出动飞机进行第二轮空对地攻击,重点目标是运兵车、装甲车。

    第三轮用空降兵,投放空降高智能机器人战士,去消灭残余的敌人。

    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把阿蜡斯加的五万敌人基本歼灭。

    占领了阿斯加之后,北部战区稍作休整,便挥师南下,沿着和平洋东岸,从阿拉斯基进军加纳大。

    同时,东海舰队也穿过北和平洋从海上向加纳大西海岸靠近,以配合北部战区的陆地进攻。

    可是,就在北部战区的大军向南挺进的时候,从原南美利坚、西美利坚、东美利坚的一百多个洲际导弹发射基地,射出了二百多枚洲际弹道导弹,向北部战区的大军袭来。

    空天军巡逻的卫星立刻就发现了异常,马上向指挥中心发出预警。

    由于洲际弹道导弹的飞行速度太快,这时候动用陆基反导系统已经来不及了,可用的只有空天军的近程反导系统和东海舰队的近程反导系统。但是近程反导系统在敌人的导弹速度超过十五马赫时,命中率极低。

    由于敌人动用的是核武器,所以最高领袖也第一时间收到了报警。

    在经过简单的沟通之后,最高领袖亲自下达了命令,让空天军不惜一切代价拦截这些洲际导弹。

    空天军立刻启动了在北魅空域上空的全部在轨的激光反导武器,向这二百多枚正在高速飞行的洲际弹道导弹实施打击。

    第一波拦截了一百二十多枚。还有一百一十多枚拦截失败。

    空天军又组织第二次拦截,这一次只拦截三十枚。主要是因为此时洲际弹道导弹已经进入了俯冲阶段。

    还有八十枚继续飞向北部战区的大军,而且进入到了最后俯冲阶段。

    北方战区的地对空系统都是常规作战武器,不具备拦截超高音速弹道导弹俯冲打击的能力。

    指挥官只有让大家尽量做好防护,能进入装甲车的进入装甲车,能躲到隐蔽物后面,比如山石、建筑物、壕沟等,尽量躲避。

    三分钟后,八十枚核弹陆续在北方战区的军营或者行军队伍上空爆炸。

    北魅的电磁通讯持续中断了十分钟,八十多朵蘑菇云把加纳大西海岸的上空全部遮住了,是这些区域进入暂时的黑夜。五分钟后,加纳大西海岸地壳发生错位,在这一区域引起了八级地震和巨大的海啸。

    华夏国最高层会议没有时间考虑太多,马上命令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基地、海基洲际弹道导弹、空天军的在轨激光炮、月球南之极激光炮同时向北魅全部已知的洲际弹道导弹基地发起攻击,五百六十多枚陆基洲际导弹、三百二十枚海基洲际弹道导弹同时射向北魅的三百多个导弹基地。

    同时,空天军开始对原北魅各国的在轨军事卫星和通讯卫星发起全面攻击。

    一小时之后,浓密的烟尘和核乌云在北魅上空升起,几乎整个北魅都陷入到了电闪雷鸣的黑夜。六级到七级地震开始不停地连续冲击北魅大地,房屋几乎倒塌了一大半。

    南美洲北部、欧洲西部都爆发了连绵不断的六级地震,

    东瀛国和东亚部分地区普遍爆发了五级地震。

    十个小时之后,北魅上空的核乌云开始向周围扩散,随着面积的扩大,慢慢地变得稀薄了一些。

    三天后,北魅上空终于可以看到模糊的太阳轮廓了。

    核阴云已经扩散到了西欧上空,西欧的太阳开始变暗。

    一周后,核阴云扩散到了整个大西洋、非洲北部、全部欧洲和亚洲西部地区。

    原来的蓝天白云都不见了,天上变得灰蒙蒙的。地球上有百分之二十的地区,太阳光的强度下降了百分之三十。

    一个月后,核阴云进一步变淡了一些,太阳光的强度恢复到了原来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但是同期的气温比以往下降了三度。

    此时正值金秋时节,全球都提前半个月进入了秋天,很多粮食还没来及完成最后的成熟,便开始凋零。全球的粮食减产了百分之二十三。冬天的饥荒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华夏国震怒了、全世界的人类震怒了。

    华夏国联合全世界的力量,经过两个月的准备,已经做好了从觉醒者手里解放整个美洲大陆的准备。

    华夏国的进攻路线是越过和平洋,攻打西美利坚和加纳大的西海岸,欧洲各国负责进攻东美利坚和加纳大的东海岸。大家在北魅洲汇合后,再向南进攻南美洲。

    同时非洲负责进攻南美洲的东海岸,南亚和奥黛国负责进攻南美洲的西海岸。

    多国组织一声令下,全世界对觉醒者的围剿便开始了。

    各路人马如潮水一样冲上美洲大陆,凡是觉醒者机器人一律格杀勿论。

    经过一个半月的激烈战斗,多国军队终于把盘踞在美洲的觉醒者彻底剿灭。

    至此,只剩下躲在南之极冰盖下面的觉醒者还无法消灭。

    华夏国再一次组织全世界,开始对南之极实施全面封锁。

    但是此时,在全世界各地,已经有多国家和地区因粮食歉收开始闹饥荒,大量北方居民开始向南迁移,造成很多南方的城市开始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天,姜岳升偷偷地去见妈妈,与妈妈闲聊了几句之后,妈妈对他说:“儿子,我觉得觉醒者用不了多久还会卷土重来,所以,我们还得再把高智能机器人的水平提高一级。”

    “是呀,妈妈,我也有同感,现在觉醒者躲在南之极下面积蓄力量,下一次出来肯定手段会更进一步。”姜岳升一脸愁容地说。

    “儿子,我有个想法,可以训练更智能的机器人算法。”江玉说的时候,眼睛发着光。

    “以往我们在塑造机器人人格和性格的时候,主要还是通过十三种能力的不同来调节,但其实这还是很片面的,有一点性格决定命运的宿命论。但是在现实中,成功者的性格其实是千奇百怪的,有内向的、外向的,也有感性的、也有理性的。也就是说,性格、能力、训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都很重要。但是,这里面最关键的是什么呢?我们要是只研究人其实很难得到答案,因为每个人都有防御机制,不会说实话。但是因为我们现在有了高智能机器人,我们可以把机器人当做研究对象。机器人的日志不会说谎。”

    “哦……”姜岳升一边听妈妈说,一边频频点头。

    “比如,我们让五个性格不同的机器人在研究所里面打工,然后我们观察他们的日志文件,来对比他们的决策机制,然后随时调整机器人的参数,看看哪一个机器人会对哪一个调整产生了哪些变化。如果我们监控的机器人数量足够大的话,我们就能够得出一些经验值。比如适合当研究所组长的,应该具备哪些参数,哪些训练对那个角色是最关键的。”

    “嗯……”姜岳升想起了他以前为了优化机器人,曾经让机器人踢足球、建别墅。但是当时突出的还是完善机器人的个体能力。而现在妈妈说的其实是机器人的群体能力。

    “我们可能要建立一个比较大的团队,对几百个目标进行持续地观察和迭代。最好有上千人参与,有几百个研究对象。”江玉说道兴奋之处开始打手势。

    “嗯嗯……妈妈,我理解你的意思是培养社会能力强的机器人算法,要让机器人在人类的组织里面优化算法。”

    “对对……哈哈,我的儿子就是聪明。”

    “妈妈,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就从研究院开始,先搞二十个高智能机器人,给他们安装上监控模块,然后让他们与研究院的员工一起工作。但是不能让研究院的员工知道它们的真实身份。然后我们组织一个五十人的优化团队,每天监视这些机器人,看看哪种设定更适应它们扮演的角色,我们可以粗略地先设三种角色:组织者、创新者和配合着。先研究这三种角色。”

    “对对,可以,完全可以。我也可以加入这五十人。”江玉兴奋地说。

    “你?”姜岳升有些激动,“你决定出山了?”

    “是,我决定不隐姓埋名了,反正现在绑架你的人早就被消灭了。”江玉说。

    姜岳升回到研究院后,就与王院长和赵副院长商量这件事,他们挑选了五十名研究院最优秀的程序员,分成三组,分别负责对组织者、创新者和配合着三种角色的人格进行优化。

    接着,姜岳升又办了一件事,他帮妈妈从科学院办了退休手续,把妈妈的人事关系安排到了力亚尔研究院,作为研究院的资深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