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觉醒者崛起 第117章 保护月球

    小张没有像小刘一样被分到前线,而是被分配到了情报部门,它的工作地点就在巴伐黎郊区的一个军队大院里。

    它每天的工作就是按照任务单,处理检索爬虫在互联网上检索到的信息。

    检索爬虫爬来的信息需要通过它的操作,才能实现与目前奋进者对情报的具体需求的对接。同时它也会把新需求传递给检索爬虫。对于检索爬虫无法解决的需求,它需要整理一下发给谍报部门,谍报部门会通过间谍手段去获取相关的情报。

    像小张这样的信息检索机器人在大院里一共有三百多“人”。

    小张刚刚整理好了一个文档打算发给谍报部门,内容大概是:

    一、西欧地区最新的卫星地图、地形图等地理信息资料;

    二、比里时军队的优势和弱点总结;

    三、瑞仕军队的优势和弱点总结;

    四、比里时军队的部署情况;

    五、瑞仕军队的部署情况;

    六、德意志军队的优势和弱点总结;

    七、德意志军队的部署情况。

    小张在把这份文档发送给谍报部门后,认为这份文档也有必要发给姜岳升,因为这份文档能够从侧面反映出奋进者的进攻计划。

    于是小张用眼睛盯着屏幕,伸左手在自己的喉结处按了几下,这个文档的扫描件便通过它身体内的量子通讯终端直接发给了在欧洲上空划过的一颗量子通讯卫星。

    姜岳升那边的机要室便收到了这个秘密文档。

    “姜总,小张那边报告奋进者计划攻击瑞仕、德意志。正在想办法获得瑞仕和德意志的地理信息、军事部署。”一名机要员向姜岳升报告。

    “哦……我知道了。”姜岳升答道。

    其实他已经预料到奋进者会想办法占领整个欧洲,说不定还会占领非洲,甚至会进军亚洲。

    “如何才能阻止奋进者来进军亚洲呢?”姜岳升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这里有个关键国家就是突厥骑,如果突厥骑能顶住奋进者东进的话,北俄估计也能顶住,因为北俄的军事实力目前在欧洲是最强的,只要突厥骑能够坚持住,估计就能让奋进者止步于欧洲。

    想到这里,姜岳升开始给上级写报告,建议开始对突厥骑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援助,以便形成军事屏障,挡住奋进者对亚洲的攻击。

    很快,上级的回复来了:“经过军总的讨论研究认为,姜岳升的分析很有道理。我军计划对突厥骑进行军事援助,争取在突厥骑形成保护亚洲的屏障,必要时可派驻军支持,在突厥骑挡住奋进者东进。”

    根据目前的形势,军总决定,从美洲撤出全部军事部署,暂时把陆地防御重点放在西部。

    这天,姜岳升收到小刘发来的情报。

    小刘已经被从比里时前线调到了南之极基地,它发现觉醒者正在研制能够登月的重型火箭。

    姜岳升心中一惊,如果觉醒者真要是登上月球,恐怕它们占领月球要比占领地球更容易。因为机器人在月球上的某些时段,不需要穿笨重宇航服,也不需要密封的基地,就可以在月球表面行动。如果一旦在月球发生战争,人类穿着宇航服与机器人在月球上打仗,几乎是必败无疑。

    如果要是让觉醒者占领了月球,那人类将失去太空优势,也就意味着人类被觉醒者奴役或者灭亡的日子就不远了。所以,说什么也不能让觉醒者登上月球。

    但是怎么才能阻止觉醒者登月呢?

    姜岳升决定去请教一下空天军,因为空天军在月球有好几个基地,他们肯定对这个事情更有数。

    于是,姜岳升便与空天军徐司令约好了时间,带着王院长一起,来到了西平安空天军的司令部。

    徐司令很重视这个事情,召集了空天军的十二位专家一起与姜岳升和王院长讨论这个话题。

    徐司令亲自主持会议,他在请姜岳升把情况简单介绍完之后,便让大家自由发言。

    “我觉得这件事情在上一次讨论如何保持太空优势的时候,已经有了计划,那时是打算在同步轨道搞七个空中堡垒,在月球搞两个。我看现在这个计划可以提前一些,特别是月球轨道的两个堡垒,应该马上实施。”刘副司令说。

    “对,我同意刘副司令的意见。”张军长接着说,“我觉得我们应该先在月球上建设足够多的基地,不给觉醒者着陆的机会。我倒是有个想法,可以在绕月轨道上多布置一些攻击型卫星,只要你觉醒者要靠近月球,我就把你干掉。你不是不怕缺氧吗?但是在轨道上你的优势就不明显了,所以咱们要在它们没有在月球着陆前就把它们干掉,根本不给它们着陆的机会。”

    “我觉得既然觉醒者的机器人不怕缺氧环境,那我们的机器人也同样不怕缺氧环境。”王院长说话了。“通过在南之极冰盖下与觉醒者的较量,我们的高智能机器人战士的战斗力远超觉醒者,目前唯一的问题是受各种条件制约产能上不去,但是我们可以把我们的高智能机器人送到月球上,负责执勤、巡逻,就不怕在月球表面与觉醒者发生战斗了。”

    “王院长,我有个问题。”徐司令说。“你刚才说我们的机器人产能上不去,能具体说说吗?”

    “制约产能的因素有几个,第一,受保密条款的制约,整个生产、测试等环节都必须在吐蕃北的保密区域,任何进出保密区域的设备和人员都需要严格的检查,就这一条,效率就下降了一大半。第二、生产区域太小,但是在吐蕃北基地已经没有扩展的空间了。想要扩产,就得再选新址,但是涉密的生产基地选址难度太大。第三、研发和工人不足。符合保密要求的人太少,所以要想扩编太难了。”

    “那我们能不能去月球生产?”徐司令说,“月球的基地与外界隔离,更容易保密。”

    “去月球生产,做保密工作更容易,但是零配件太难解决,从地球运过去的成本太高了。”王院长解释道。

    “我觉得能不能搞个月球简化版,”孙副司令说,“月球的引力小,机器人的下肢力量就可以大幅减小,能量消耗也会大幅减小,电池也容量也可以减小。而且月球的环境要比地球简单很多,并不要求机器人的主板有那么强大,很多功能和模块都可以简化。”

    “嗯……有道理。”姜岳升听了孙副司令的话不停地点头。

    “可以考虑考虑,”王院长也觉得大受启发。

    “要不我们搞一个论证会,论证一下吧?”徐司令说,“先以我和姜岳升的名义给上面打个报告,申请搞一个论证会,听一听各方面专家怎么说。”

    “行,我看行!”姜岳升表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