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觉醒者崛起 第108章 太空优势

    一个月以后,来自航天领域、火箭军、空军等各个部门的三十多名专家。秘密地聚集在成川都西边大山里的一个秘密军事基地。

    徐司令亲自主持会议,会议的主题是:

    一、讨论保持太空优势的关键点;

    二、讨论保持太空优势的路线图;

    三、讨论保持太空优势的时间表;

    四、讨论保持太空优势的任务书。

    在徐司令的主持下,大家分成三组,每一组都针对上述四个议题进行讨论,最终要形成方案,然后三组进行PK,再进行优化融合,形成统一的意见。

    姜岳升被分在第二组,被大家推举为第二组的组长。

    他开始组织十名组员讨论第一个议题:保持太空优势的关键点。

    姜岳升先让大家自由发言。

    “我觉得觉醒者进步的速度很快,如果我们还是按部就班地搞,估计被觉醒者超越是板上钉钉的事,所以我们必须要走一条不寻常的路线。”空天军的政委刘忠发言。

    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他,都在想,刘政委有什么不寻常的路线。

    刘政委接着说:“我觉得,第一,我们要搞几个太空堡垒,具备全方位的攻防和基地功能的超级堡垒,在月球上搞两个、在同步轨道上搞五六个、在一千公里以内的轨道上搞十几个。这个堡垒要能打人,也很抗打。什么叫抗打呢?我认为除了核弹,应该能抗住任何攻击。”

    “要是觉醒者就用核弹攻击怎么办?”科学院的一位院士问道。

    “那只能拦截,拦不住只能完蛋呗。我为什么不能要求抗核弹呢?因为根本就造不出来能抗得住核弹的飞船。”刘政委解释道。

    “我认为我们要联合全世界搞一个卫星数据库,把天上每一颗卫星都进行全动态地跟踪监测。凡是没有人认领的卫星,一律干掉!”航天部的赵副部长说。

    “我觉得我们人类要维护月球的绝对占有权,不能让觉醒者染指一点点!首先,我们要加强月球防御基地的建设,能够对月球的全部陆空进行严密的监视。其次,我们要有能力在月球摧毁入侵者,一旦发现觉醒者试图要登陆月球,要确保有能力摧毁它们。”空天军朱副司令说。

    “我觉得火星也不能给觉醒者留任何机会,如果让觉醒者占领了火星,那它们肯定会反过来攻击地球。”王院士说。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了两天,最终形成了一个纲要,概括为:

    一、确保火星、月球为人类专属;

    二、通过超级空中堡垒保证太空优势;

    三、通过全球联合建立卫星登记注册制度;

    四、对于觉醒者发射的卫星要发现一颗打掉一颗,将其太空能力压降到最低。

    会议总共开了半个月,最后一天,最高领袖亲自到场并讲了话,表示对这件事的重视和支持。

    最终,会议形成了一个任务书,概要如下:

    一、由科学院负责牵头,联络全世界所有卫星发射国,组建世界卫星联盟,并建立世界卫星数据库。对全世界的卫星进行统一登记、注册、追踪、报废处理和管理,由于此项工作以前已经有绝大多数基础数据,剩下的工作主要是成立联盟和建立联盟章程,所以必须在半年内完成。

    二、由空天军负责对南之极和南美洲进行严密监控,发现觉醒者的卫星,及时打掉。

    三、由空天军牵头,科学院、航天工业集团配合,初步拟定筹建十四个太空堡垒,分布在近地轨道7个、同步轨道5个、月球轨道2个。第一期重点建设7个近地轨道堡垒,完成日期为两年到五年;第二期在地球同步轨道建设5个堡垒,完成日期为三年到八年;第三期月球轨道堡垒两个,完成日期为四年到九年。

    四、火星控制暂时不安排时间表。

    这天,姜岳升正在力亚尔研究院与研究员们一起测试高压空气电离装置。

    赵副院长来找他,说有个事情想商量一下。

    于是两个人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赵副院长说:“姜总,我有个想法,思考好久了,但是总觉得时机不成熟,于是就犹豫至今。”赵副院长是个比较腼腆的人,一说话就害羞。

    “老赵,咱们都是老熟人了,你有啥事就直说。”姜岳升鼓励赵副院长。

    赵副院长笑了笑说:“我以前一直想搞一个太空业务,就是那种专门帮助飞船返回地球的系统。如果能形成应用的话,往返的空天飞机或者飞船就不需要安装耐高温的隔热层了。就可以节省很多费用。”

    “哦……”姜岳升微微点点头,表示有兴趣听下去。

    “现在全世界都要参与与觉醒者的太空竞赛,起码十年内会有大量的卫星、飞船、空天飞机要往返于太空和地球之间。我想,如果我们专门搞一套系统,能帮助这些卫星返回地球的话,估计能接到很多业务。”赵副院长接着说道。

    “嗯……有道理。”姜岳升点了点头。“你是怎么构想的?”

    “我想,搞这项业务需要一个空间站,需要返回的卫星得停靠在空间站上,然后我们根据这个卫星的尺寸,给它提供一个返回舱,活着叫隔热外壳,把这颗卫星装在这个隔热外壳或者返回舱里。当然,这个返回舱主要的功能其实就是隔热。然后我们控制返回舱返回地球,降落在地面或者海面后,我们帮客户把卫星从返回舱里取出来,完整地交给客户。然后我们再把这些隔热层拆解开,用飞船运到那个空间站,在空间站把这些隔热材料组装成不同型号的返回舱。这样客户就不需要自己设计卫星返回的一系列设施,就可以降低费用、缩短周期。”

    “哦……”姜岳升大概听明白了,其实这就有点像太空物流,只负责返回地球大气层这一段。

    “老赵,那你为什么不考虑也帮助客户发射卫星呢?”姜岳升问道。

    “发射卫星这个业务太卷了,做的人太多,肯定不赚钱。”赵副院长笑着说,是江南人那种特有的精明的表情。

    “嗯……我觉得可以考虑,你搞个团队做个方案和预算,然后董事会上讨论一下。”

    “行,我马上就办。”

    一周以后赵副院长就搞好了一个方案,空间站加上往返运输的飞船估计需要六百四十亿左右,如果业务进行顺利,四年后就可收回投入。

    赵副院长在董事会上宣讲了方案后,七个懂事中有五个同意上这个项目。于是董事会就决定上这个项目,起名叫:太空返回运输站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