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觉醒者崛起 第98章 各路神仙

    又一边灌水一边通过观察孔观察了两天,王院长发现原来预想的下面水漫金山的情况并没有出现。看来觉醒者已经成功地把热水排走了。

    王院长感到有些郁闷,没想到自己苦心准备了这么久,得到的结果却是这么不理想。

    姜岳升倒是一点也没有郁闷,甚至还表现得有些兴奋,因为他通过这次实验似乎看到了新的希望。

    他来劝王院长,他认为灌水不行,可以灌点别的东西,比如可燃物或者炸弹,甚至可以向下扔核弹。

    于是姜岳升把灌水的现场交给胡总司令保护起来,自己带着王院长找空天军徐司令商量,徐司令也认为王院长的工作成效很显著,虽然灌水不行,但是可以灌下去的东西很多,他也想到了核弹。

    但是使用核弹必须要对全世界声明一下。

    于是徐司令和姜岳升联名向上级写了一份报告,希望能够通过钻孔向南之极冰盖下投放核弹。

    很快上级的批示下来了,表示坚决支持,但一定要确保自己人的安全。

    但是要等外事部门与全世界所有国家进行通报,等着通报有反馈之后再实施。

    由于外事部要向全世界每一个国家通报此事,所以华夏国要在南之极动用核弹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世界。

    绝大部分国家都表示支持华夏国的行动,还有十几个国家准备到南之极与华夏国一起干,大部分是美洲的国家,他们恨不得早点把觉醒者灭了。银度和北俄也表示要上南之极与华夏国一起干。

    在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合作意愿之后,上级便下令开始实施。

    第一次先选三个点实验一下,计划投入三颗五十万吨级战术核弹。

    钻孔和扩孔还是由王院长指挥实施,在孔钻好之后,徐司令派特种部队对投掷核弹的区域方圆五十公里进行了清场。

    然后是火箭军登场,他们用三架隐身垂直起降战斗机运来了三颗战术核弹,用事先布置好的钢丝绳拴住核弹沿着冰孔向下投放。

    等着核弹被放到冰盖下面之后,没有耽误,徐司令亲自下令引爆。

    姜岳升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亲身体验核爆。

    先是冰盖的上空升起了蓝色的荧光,接着才感到脚下的冰盖剧烈地颤抖,裂开一道道巨大的裂缝。

    附近的海水在巨大的冲击力推动下产生了小规模的海啸。

    余波阵阵,一共持续震动的一刻钟才慢慢平静下来。

    每个人都想知道下面发生了什么。

    徐司令和姜岳升马上让人拖着钻机到核爆区域的冰盖上开始钻孔。

    冰孔很快钻透了,等把监控被放下去之后,看到了是浓烟滚滚,细节根本看不清。

    姜岳升让手下人再从核爆点向外一公里钻孔。

    等一公里外的孔钻好了,把监控放下去之后,大家都被惊呆了。

    因为在一公里之外的冰盖下面,基地里几乎完好无损,最多只能看到一些被震碎的冰块和一些震倒的设备。

    于是王院长又在离核爆点五百米处打了一个孔。

    通过监控看到五百米处基本上所有设施都被毁掉了。

    怎么会是这样?这个结果可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本来以为核弹一爆炸,下面会发生大面积塌方,就算没有五六平方公里,怎么也得炸毁三四平方公里吧。

    可是事实上,最多也就炸毁了不到两平方公里。

    为什么会是这样?难道三枚核弹没有全部爆炸?

    上级在听取了汇报后,立刻把国内的核爆专家都请来开了一个会,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经过专家们的分析,基本上搞明白了。

    核弹的能量大部分都被上下的冰层和岩石吸收了,因为冰层和岩石之间的空间并不大。

    由于冲击波向周围扩散的空间比较狭窄,所以能量便快速衰减,因此在传到一公里以外时,核爆的能量已经所剩无几了。

    其实,在这样在冰层下面核爆,与在地下核爆的实验结果类似。能量都会被周围坚硬的固体物质吸收。并不会产生在空气中爆炸所产生的破坏力。

    上级立即把这次核爆的结果和分析报告发给了准备参加南之极投放核弹的其他国家作为参考。

    这些国家也都对这个结果感到很震惊,于是开始调整原计划。

    北俄的军方提出了一个新想法,想通过一个钻孔向下注入天然气,然后在另一个附近的孔向下灌氧气,如果能在下面自己被引燃爆炸最好,如果不能自己爆炸,可以向下投放炸弹引燃。

    北俄为此开来了五艘老式的LNG船,并用一艘货船运来了二百台制氧机。

    他们在向下注入天然气时,注入到三亿立方米的时候,没等引燃,下面就自爆了。

    整个冰盖发生了剧烈的震动,比上一次核爆的震动还强烈。差一点就把向下灌注天然气的特种兵震伤。

    经过向下钻观察孔侦查,发现,北俄制造的这一次天然气大爆炸,大概造成了下面五六平方公里的破坏面积,要比核爆的效果强很多。

    于是各国纷纷开始调整方案,效仿北俄方式,用天然气注入引爆法。

    各国在南之极的冰上疯狂地折腾了一年,但是效果并不是太理想,因为通过钻孔侦查,还是经常能发现冰盖下面有大量的没被破坏的空间。

    真的很难想象,觉醒者在冰盖下面到底挖了多大的空间。

    由于效果不佳,很多国家开始有些泄气了。再加上各国天然气的储备都快用完了,国家的军费也快花光了。

    就在各国都有些沮丧的时候,甚至已经有人开始悄悄撤离时,太极国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们打算派一支敢死队到冰盖下面侦查一下,看看下面到底被炸成什么样了。

    太极国的这个计划再一次点燃了大家的热情,各国把目光都投向了太极国。

    太极国的这只敢死队由二十五位壮士组成,从一个冰孔顺着绳子下去,每个人的头上都戴着摄像头。

    可是他们下去后,马上就遭到了觉醒者机器人的围攻,很快便都牺牲了。

    镜头里清晰地看到了周围围上来上百名机器人战士。

    如果单纯从视频的画面看,觉醒者还是具备很强的战斗力的。

    鉴于目前各国低落的士气,再继续对南之极冰盖下进行大规模的钻孔攻击看来是行不通了。

    于是华夏国牵头组织大家召开了一个会议,建议由各国出兵,成立联合舰队,对南之极实施无期限封锁。

    至于钻孔攻击是否继续,由各国根据自身的情况决定。

    联合舰队由各国派出的舰艇组成,轮番执行封锁任务。

    太极国的敢死队虽然失败了,但是姜岳升从中得到了启示。

    如果派到冰盖下面的战士是机器人的话,即便是阵亡了,也不会对人类产生那么大的冲击。

    于是姜岳升产生了派机器人敢死队进入南之极冰盖下与觉醒者作战的想法。

    姜岳升回到了力亚尔研究院就开始召集高层开会,讨论这个想法。

    “我认为我们的机器人的智能与觉醒者还有差距,毕竟这些年我们把重点放在了机甲的研究上,在智能机器人上的投入不足。”李副院长说。

    “不足确实是不足,这是事实,但是要想打败觉醒者,你不用机器人跟他们拼也不行,人家是机器,咱们是血肉之躯,咱们肯定是拼不过人家。所以我认为,只此一条路,就是用机器人与觉醒者硬拼!”张副院长说。

    “但是国家当初为什么要以发展机甲为主呢?如果早就发展智能机器人,现在就不会这么被动了。”李副院长抱怨说。

    “当年的情况与现在不同,当年全世界都在反对发展智能机器人,再说当年作战的环境就是普通的地理环境,谁知道今天需要到冰盖下面去打仗呀?所以走一时说一时,你不能总是拿过去来拒绝现在。”张副院长说。

    “我同意张副院长的话,既然现在我们就得到冰盖下面去战斗,那我们就得适应新的作战环境,不能总是拿过去的对策来否定现在。”一个研发总监发言。

    “我确实也同意应该派机器人下冰盖作战,但是我们要想研发出与觉醒者水平相当的机器人确实难度很大,可能必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孙副总说。

    “代价肯定是要付出的,要么死人,要么死脑细胞,死脑细胞总比死人强!”张副院长说。

    “好啦!”王院长微笑着扫视了一圈道:“我看大家还是想死脑细胞的占多数,那我们今天就决定了,我们要多死一些脑细胞。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短板补齐。我认为我们的第一短板就是机器人的人格代码不够完善,第二个短板就是性格代码,差得更远。我们就分成两个组,一个组搞人格、一个组搞性格。张副院长负责抓人格代码,我负责抓性格代码。”

    “老王,我想参加性格代码的研发!”姜岳升举手示意。

    “姜总要亲自参战,那我们必须欢迎!”王院长说完开始鼓掌。

    全体参会的人员都一齐鼓掌,表达对姜岳升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