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大海的召唤 第60章 独立人格机器人

    开始挖洞了。

    姜岳升的手下们感觉激光挖掘机还是很给力的,切石头就像切豆腐一样,感觉很轻松。其实最累的活儿是把切下来的碎石头装进车厢里,不过这倒是难不倒这些生龙活虎的小伙子。

    他们大概每天能挖六七米深,挖了一个月,终于挖到了四层地下空间的混凝土墙壁。

    由于怕声音太大被里面听见,所以他们在挖混凝土墙壁时特别小心,挖了一天才把混凝土墙壁挖穿。

    透过刚挖开的小洞,他们看见了第四层空间里的景象。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们发现,这一层的机器人与第三层最明显区别是,这一层比第三层有秩序。

    第三层的机器人因为有了荣辱观,所以争斗特别多,而这一层虽然也有一些争斗事件,但是总体的来讲更有秩序,能见有的在排队,有的在开会,有的在商量。

    这说明,这一层的机器人是懂得妥协和协商的,具备了组织和协作的能力。

    它们之所以会妥协,是因为它们具备了对未来的推演能力。也就是说,这一层的机器人具备了猜测和预想的能力,也是我们常说的而演绎和推理能力。

    有了演绎和推理能力,再结合自我意识,就能产生价值判断。

    有了价值判断才能知进退,才会产生妥协行为,才会显得有秩序。

    姜岳升意识到,这一层的机器人几乎具备了完整的人格,有欲望、有荣辱、有预见。

    这可太可怕了,如果把这些机器人放出去,他们很可能就会与人类为敌!

    他认为这个事情是大事,必须尽快上报。

    他让手下人把租来的小院子暂时恢复原样,先把挖开的洞口堵上。他只留下两个手下在小院子里留守,带着其余的人离开了金岛。

    回到大阪后,他便开始给上面写报告,把自己近期侦察到的情况汇报给上级。

    等了一个月,上面的回复终于来了。

    “姜司令,你提供的情报非常重要,我们把相关情况已经转达给了有关部门。”

    姜岳升看了回复以后有些失望,没想到自己两次冒着生命危险得到了线索,却换来了这么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回复。

    这使他不禁想起了以前的老上级曹总,不比不知道,曹总才是真正的率直男儿、铮铮铁汉。

    不过等过些日他逐渐冷静下来之后,他又似乎理解了上面的态度。毕竟这里是别国的领土,国与国之间其实是没有法律可言的。即便有世界法公约,其实真正的约束力也是很有限的。南浮联的崛起其实就是最好的例子,即便是南浮联不停地践踏世界海洋条约,也没有受到任何实质性的制裁。主要原因就是执法主体和执法后的受益主体不统一。说白了就是,想管的没能力管,有能力管的不想管。

    这天,姜岳升在刷手机时看到了一条新闻:

    “南浮联成立人类首个机器人村!”

    他看到这个新闻标题,立刻跳了起来。

    “这帮家伙真的脑袋被驴踢了吗?”

    等再往下看了看,他才明白,原来是个旅游项目。

    新闻上说,机器人村设在弗林德斯岛上。游客可以在机器人村住宿、餐饮、与机器人聊天,也能一起参加娱乐活动。

    村里面除了游客外,给游客提供服务的全部是机器人。

    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姜岳升觉得应该去看看,他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南浮联的智能机器人到底达到了一个什么水平。

    弗林德斯岛在金岛的东面四百多公里,姜岳升先飞到摩尔本,又从摩尔本到金岛转了一圈,看了看在他们租的小院子里值班的两个年轻人。之后,他就带着其中一个手下去了弗林德斯岛。

    机器人村就设在弗林德斯岛的西海岸码头附近,占地面积接近一平方公里。

    姜岳升他们刚从渡轮下来,就看见有专线旅游大巴停在前面不远处。

    上了旅游大巴后,姜岳升发现大巴上的司机和乘务员都是机器人。这两个机器人的工艺水平很高,如果他们不说自己是机器人,还真的不容易辨认。

    姜岳升发现,机器人村为了让游人能区分谁是机器人、谁是游客,所有的机器人都带着印有“M”的臂章,大概是取Machine的字头吧。

    旅游大巴带着游客先来到一个四五十米长的展厅。

    进了展厅,姜岳升看到在展厅里有很多机器人的实物和应用场景的展示,体现的是机器人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历程。

    导游机器人小姐一边带着大家参观,一边向大家介绍一些机器人的科普知识。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M6机器人,名字叫丽萨。下面我来给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各位贵客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打断我。”

    “机器人从发展初期到现在,经历了大约一百二十多年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七个发展阶段,或者叫七代。”

    “第一代机器人是从二十世纪末开始,也就是一百二十年前,有人把那时的机器人叫程序性机器人,或者叫规程性机器人。主要用在流水线生产上,比如现在在咱们面前的展台上展示的早期汽车生产线上的焊接机器人和拧螺丝机器人,就是最典型的规程性机器人。它们的动作都是预先设定好的,身上安装了特定的工具和特定的传感器,比如焊接机器人的手臂前端安装了焊枪和位置校准仪器,就决定了这个焊接机器人只能完成特定的焊接任务,在别的工序就需要其他种类的机器人。”

    丽萨带着向前走了几步,来到了第二个展台。

    “第二代机器人起步于上个世纪初,也就是二十一世纪初,我们把这类机器人叫做任务型机器人。这一类机器人外形看起来更像人类,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以通过灵活地运用一系列的规程,来完成设定的任务。比如潜水机器人、自主型无人机,机器清洁工人等。但是它们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潜水机器人也只能完成一些潜水任务,它无法完成清洁工的工作。这主要是因为在任务型机器人的身上一般只安装了完成特定任务所需要的传感器和规程。因此,它们的能力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三代机器人也叫第一代智能机器人,起步于二十一世纪三十年代。它们比第二代机器人的最大进步是具备了基本的逻辑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它可以让机器人摆脱对规程的依赖,自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具有了与人类进行简单沟通的能力,比第二代机器人的通用性更强一些。可以替代一些售票员、门童等较为简单的工作。”

    “第四代机器人,也叫第二代智能机器人,起步于二十一世纪七十年代,这一类机器人最大的进步就是具备了一些安全和危险的判断能力,可以在一些有危险的行业代替人类,比如隧道施工、井下作业、潜水员等。”

    “第五代机器人,也叫第三代智能机器人,起步于2085年前后,这一类机器人具有了多任务判断能力,有了类似于人类的轻重缓急的选择和优化能力,也具有了人类的一些简单的情绪表达能力,比如快乐和愤怒。可以从事比较复杂的工作,比如餐馆服务员、商场导购、执勤警察、交通警察等。”

    “第六代机器人,也叫第一代独立人格机器人,起步于2095年前后,它们具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有了简单的利益和价值判断能力。可以根据价值判断选择投入精力的多少。可以从事助理、保姆、保安等服务工作。”

    “第七代机器人,也叫第二代独立人格机器人,它们起步于本世纪初,在具有自我意识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具备了预想和猜测的能力,可以根据预想和猜测来调成策略,可以选择采取妥协、合作、调和等更加复杂的策略,从而形成一定的群体意识和组织能力。可以从事士兵、海员、警察等需要协作才能完成的工作。”

    听到这儿,姜岳升心想,应该还有第八代和第九代,但是可能过于先进,不便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