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大海的召唤 第32章 忠诚战士机器人

    来到了力亚尔,姜岳升才知道,给研究院建设的浮岛一期工程已经动工两个月了,位置在力亚尔群岛以西五十多公里的一个暗礁群上。

    姜岳升还是第一次亲眼看见建设人工浮岛的过程。

    原来浮岛的漂浮物基础是一层一层地叠起来的,最先建的是最底下的一层,工人们就叫第一层。

    工人们先将一块块一立方米大小的漂浮物在海面上排在一起,然后把高强度的绳索压进漂浮物的卡槽内,将一块块方形漂浮物连接在一起,每一块漂浮物之间保留二十厘米的间隔。

    就这样不断地像搭积木一样,把一排排、一列列的漂浮物连在一起,一直扩大到设计要求的尺寸,便完成了第一层。

    生产漂浮物和高强度绳索的大船就在浮岛建设工地的附近,按照工地的需要不停地生产。

    第一层搭建完毕之后,再在第一层的基础上建第二层。第二层还是从第一层的中心开始,设计师要求第二层的每一块漂浮物要与第一层漂浮物的接缝错开,也就是第二层的每一块漂浮物都压在下面第一层的四块上,并用结构件连接起来。而且第二层的每一块的边长比第一层略大十厘米,彼此间的间隔也从二十厘米缩小到十厘米。

    第二层的漂浮物彼此之间依然用高强度的绳索连接。

    铺设好第二层,接下来就是第三层、第四层,一共要铺设十层。到第三层的时候,漂浮模块间开始紧挨着排列,不再留间隙。

    从第六层开始需要给各种管道预留通道。同时还需要进行整个浮岛的重量平衡。

    之所以要进行重量平衡,是因为在浮岛上面各种建筑物的重量不同,有些地方有楼房、厂房,甚至还有一些重型的设备,这样就需要根据建筑物重量的不同,从第六层开始进行整个浮岛全局的重量平衡,以便使整个浮岛上的重量保持基本均衡。

    具体的方法就是需要在建筑物较重的地基下留出一些空腔,比如地下职工宿舍、健身房等设施就可以建在厂房下面,以减轻整个区域的重量。

    需要在建筑物重量较轻的地方,比如绿化带下面增加一些较重的设施,比如把污水处理设备、电力设备等较重的设备安装在绿化带下面,以便增加这一区域的重量。

    力亚尔是一个典型的热带群岛岛国,在西和平洋赤道北部三百多公里,有较大的岛屿十二个,三十二万人口,大部分都从事渔业、种植业和旅游业。

    这里除了热一点、潮湿一点、台风多一点以外,其余的都是姜岳升非常喜欢的。

    沙滩上高大的椰林、街道旁挺拔、傲人的棕榈、各种美味的热带水果和花样繁多的海鲜。

    他开始一边欣赏的当地的美景,一边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也开始构思机器人研究院的筹备方案。

    他结合自己以前组装机器人和设计机器人的经验,决定搞一款价廉物美的机器人战士,叫忠诚战士机器人。

    他设想这种机器人有两种模式,一是跟随模式,二是自主模式,但大多数情况下会工作在模仿模式,因为它的自主能力比较差。

    一般情况下,这种机器人会模仿主人的动作、跟随主人的命令行动。如果主人在战斗中牺牲了,或者失去了战斗能力,它会先启动自主模式,然后马上寻找第二个主人,在找到第二主人后,便把工作模式切换回跟随模式。

    姜岳升之所以要搞这样一款战士机器人,主要是考虑新成立的研究院研发实力还很弱,应该从比较简单实用的产品开始搞,再有就是这种机器人的成本很低,估计只有普通机器人战士成本的一半。

    另外,他还想搞一个机甲产品和一个侦察机器人产品。

    两周后,他的方案写好了。于是他又回到双庆,向曹总汇报方案内容。

    曹总认为姜岳升写的方案没什么大问题,但是感觉先期规划的产品太多了。他认为在起步阶段有几个人能先搞好一个产品就行,比如先集中精力把那个忠诚战士机器人搞起来,以后可以根据情况随时上新产品。

    他还建议姜岳升现在就应该着手招聘一些退伍军人做保卫,因为那里的环境比较复杂,很可能以后需要发展具有一定战斗能力的武装。

    姜岳升回想起来,他第一次见曹总时,曹总就说:“斗争为主、研发为辅”,现在又说发展具有战斗能力的武装,看来真的要打打杀杀。

    “看来自己低估了这个事情的复杂度,思想一直没有转过弯来,没有真正领会斗争为主、研发为辅的真正含义。”姜岳升心想。

    他反复地思考了几天之后,决定调整原来的思路,把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放在组建“有战斗能力的武装”上,把筹备研究院放在第二位。

    于是他开始学习如何组建和管理保安团队的知识,接着便开始着手保安团队的招聘工作。

    他把研究院的招聘工作承包给了一个专业的人力资源团队。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他亲自组建的一个二十人的保安团队,和一个七人的研发团队组建完毕。其他的一些附属部门的人也都招上来了。

    此时,力亚尔那边的浮岛一期工程,和岛上的研究院一期工程已经基本完工了。

    姜岳升便带着新组建的保安团队和研发团队,以及其他一些附属部门,搬进了崭新的海上浮岛研究院。

    这一次浮岛的设计,借鉴了以往很多浮岛建设的经验,进行了大规模的改进和创新。增加了大量的水下舱室,利用海水的恒温效果,把这些水下舱室用于员工的卧室、仓库、设备间和健身房等,可以极大地改善员工的居住环境。

    地表部分也在屋顶上增加了大面积的蔬菜种植基地和太阳能发电设备,同时在浮岛的外围增加的防浪墙,以减轻台风对漂浮物的冲击。

    比起以前早期建设的浮岛工厂,这个浮岛研究院的舒适度得到了极大的改观。

    这天,姜岳升正在会议室开会,突然保安队长闯进了会议室。

    “姜总,有土著渔民要强行登岛!”

    姜岳升一愣,没太明白保安队长的意思,于是瞪大了眼睛看着保安队长说:“你别急,具体怎么回事?”。

    “有三条船,大约二十多人,在西边码头边上吵吵嚷嚷,好像要冲上来的样子,我们也听不懂他们说什么。”

    “哦?”姜岳升迟疑了一下,他想起了曹总反复跟他强调的,这边的情况非常复杂,看来曹总所言非虚。

    “走,过去看看!”姜岳升起身跟着保安队长快速向码头走去。

    距离码头还有一百多米,姜岳升就看见有三条渔船停泊在码头边上不远处,二十几个棕色皮肤的渔民正对着码头上站着的保安大喊大叫。

    见此情景,姜岳升转身对保安队长说:“你去后勤部找赵部长,向他要个会说汉语的当地人过来,给咱们当翻译。”

    没有五分钟,保安队长就带着一个当地人来了。

    “他们在说什么?”姜岳升问当地人。

    “他们说你们把鱼赶跑了,他们打不到鱼了。要你们赔偿。”

    “你对他们说,以后我们可以多买他们一些鱼,大家交个朋友。”姜岳升对当地人说。

    那个当地人对着土著把姜岳升的话翻译了过去。

    土著们听了以后又是一阵叫喊。

    “他们说,买鱼不行,必须赔偿。”

    姜岳升有些为难,就转头问当地人:“你觉得应该怎么说?”

    “我觉得你们不用搭理他们,他们喊累了就走了。”当地人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说。

    “你觉得呢?”姜岳升转身问保安队长。

    “不行我们就在这里跟他们耗着,看看再说。”保安队长看来也不知道怎么处理。

    “好吧,那就先耗着,看看再说。”说完,姜岳升转身离开了码头。

    吃晚饭的时候,保安队长又来找姜岳升。“姜总,他们现在又想卖给咱们鱼了,不要赔偿了。说只要多买他们鱼,他们就会离开。”

    姜岳升一听笑了,看来耗一耗是正确的,于是对保安队长说:“你再去找赵部长,让他买一些他们的鱼,至于买多少,你们两个见机行事。”

    几天后的一天晚上,姜岳升吃完饭后在岸边散步,他突然看见码头那边又聚集了一些渔船,大约有十条,比上一次的阵势大多了。

    他急忙快步来到码头,只见那些土著又在冲着岸上的保安人员大喊大叫。他估计又是来卖鱼的,但是浮岛上目前人员不多,也没有那么大的消耗量呀,哪能买这么多鱼呀?

    保安队长看见姜岳升来了,很无奈地看着姜岳升笑而不语。

    “你再把后勤部那个当地人叫来。”姜岳升对保安队长说。

    不一会儿,那个当地人来了。

    “你对他们说,每天最多买一百公斤,多了不买。让他们自己排顺序,每天来一艘。”姜岳升让当地人翻译过去。

    当地人对着土著们把姜岳升的话说了一遍之后,对方稍微沉默了一会儿,又开始大喊大叫起来。

    “我看还得跟他们耗着吧!”保安队长笑着对姜岳升说。

    “行!那就继续耗!”姜岳升说完就走了。

    还没等他走出去多远,他就听见身后码头方向传来了更激烈的吵闹声音。

    “电他们!电死他们!”一个保安人员大喊。

    姜岳升意识到可能打起来了,于是急忙转身向码头方向看。

    确实是有两个土著冲上了码头,与几个保安扭打在了一起。

    姜岳升急忙飞快地冲向码头。还没等他跑到码头,几个保安已经把那两个土著抬起来扔到了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