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新时代

    三个年轻人都是航空制胜论的坚定拥趸,讨论起航母的话题,顿时来了精神,很快,他们讨论的话题就来到了海军的新一轮的军事技术和思想上了。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综合世界列强来看,也只有白鹰海军有资格在未来与帝国海军一争高下了。”于海波说话很客观,虽然他同样对白鹰恨之入骨。“实际上,现在的白鹰有着不亚于帝国的国土和资源,同样强大的工业能力,并且在上次战争中在政治和经济上捞到了足够的好处。这让他们有着世界上除了帝国之外最大的战争潜力。”

    “是啊,尤其是根据《阳城条约》,白鹰海军能够拥有和帝国海军一样的规模,尤其是航母方面,海军部的那几个老古董为了保留四艘“昆仑”战列舰,在航母方面做了太多的让步。”黄一欧愤愤不平地说道。“甚至如果不是《阳城条约》,三艘‘天帝’级航母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下水。”

    “起码中美现在的新航母数量是一样的啊。”李明锴劝了一句。

    “但是白鹰海军还有2艘‘克城’级很快就会完工,而帝国海军‘天帝’级的后续型的还在图纸之上。”于海波马上回答道。“而且因为风暴洋一侧有皇家和雄鸡牵制,他们可以把全部航母投放在安定洋。”根据《阳城条约》,帝国海军现有2万多吨的航母建造空间,但是后续建造计划却被海军中的保守派以这样那样的理由给否决了,实际上就是为了将资源投入到四艘“昆仑”战列舰的建造工作。

    于海波的话也从侧面点出了帝国海军中阻碍舰载航空兵发展的最大的问题——保守。一战之前,东煌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为了维护帝国的海洋利益和海外领土安全,帝国海军早在百年之前就出台了所谓的“两强原则”,即帝国海军实力应当相当于两个最强大竞争对手力量之和,以保证帝国能同时在全球应对两场战争,巅峰时期的帝国海军,甚至拥有近百艘主力舰。而这也是在上次战争中,帝国在全面劣势之下,最终能够逼迫反帝国联盟以一个相对公平的合约结束战争的原因之一。正因为如此,更造成了帝国海军高层对大炮巨舰近乎病态的迷恋和执着。

    事实上,在过去的数百年中,帝国海军在创新军事技术的使用方面一直不落人后的,不管是帝国海军首先采用的蒸汽动力、后装式火炮、无畏舰等设计,抑或是重油锅炉、射击指挥仪、潜艇等非首创设计,但凡能够提升帝国海军实力的技术,帝国海军都会很快加以采用,并凭借帝国强大的工业和科技实力,超越任何一个对手。

    但是,其这种创新的是有前提。在军事思想的方面,帝国海军是极为保守的,受制于海军论资排辈的晋升体系,帝国海军的高层通常都被阅历丰富的老将们占据,对他们来说,保持帝国海军实力的稳定才是第一要务,在这种求稳的思路下,任何一种新的技术和思想,在未能证明其先进性或正确性的情况下,是很难被帝国海军全面接受和采纳的。

    “如果白鹰海军来的是西北舰队的话,那我们第七舰队岂不是就有机会和他们一较高下从而证明自己了?”黄一欧有些兴奋地说,“到时候我去‘克城’号上飞个通场,吓死这群扬基佬!”

    “未必啊。”李明锴摸了摸下巴,“上次演习,第一舰队输给了陆航,不知道海军部高层会不会想借这个机会找回面子。”

    “也是,我来之前听说海军部下了一大批高炮和机枪的订单,正在对第一舰队的主力舰进行全面改装呢。”于海波点点头。

    “什么?上次演习的事情是真的?”黄一欧听着两人的对话,惊讶地问道。

    于海波是从第一舰队调过来的,虽然没有亲历演习,不过比起李明锴这种只看过简报的,当然更了解演习的内情。所以就由他简要地把上次演习的情况对黄一欧讲了一下。

    “嘶,怪不得林子谦上将被撤换了,原来真是因为演习的事情啊。”黄一欧摸了摸下巴,虽然他之前听到过一些小道消息,不过实际证实还是让他颇为震撼。

    “但是光靠加装高炮也不是办法啊!”随即他又挠着头说说道,“就我们现有的高炮性能,也就勉强对付下陆航的水平轰炸机,让他们不能低空投弹,但是对上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还是全无还手之力啊。”

    说到这里,三人都沉默了。基于前述的原因,在这个各国竞相发展航母的时代,帝国海军虽然已经建造了三型五艘航母,但是实际上,在航母的发展上,帝国海军可以说是起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和其他海军强国一样,帝国海军第一艘航母是利用老式补给舰“太湖”号改造而来,其时间并不比“赫尔墨斯”或者“朗利”号晚多少,并且在此之后两年多,帝国海军就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专门设计的航母“万户”号,其吨位甚至还大于晚于自己服役的白鹰海军“突击”号。但是在此之后,帝国海军的航母发展却一直裹足不前,后续的发展计划被海军中的保守派以需要根据航母的使用情况再决定为理由给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里,除了几艘辅助性质的水上飞机母舰,海军的航母发展计划基本都是停留在绘图板上,直到《阳城条约》签订后,海军部高层才基于一种“人家有我也要有”的心态,加大了航母的资源投入力度,并在聂汉骞将军的一力主持和帝国强大造舰能力的支持之下,以一种后方先至的形式,用不到5年世界服役了改装自战巡舰体的“昆仑山”号航母和3艘“天帝”级航母,加上原有的“万户”号航母,从数量和吨位上成为世界海军的航母第一强国。

    虽然如此,对于帝国海军大多数高层来说,起码到现在,他们对航母以及舰载航空兵的实际作战能力仍然是存疑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昆仑山”号航母仍然保留了四座双联200mm主炮。

    作为穿越者,李明锴当然能够笃定航母必将成为未来的海洋霸主,但是在这个时代,如同聂汉骞、黄克强、于海波这样的航空制胜论者并不会太多,特别是帝国海军高层内部,从刘子香元帅到各大舰队司令、参谋长以及各类海军院校的校长,他们大多来源于战列舰舰长,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大舰巨炮”主义的坚定拥趸,在他们看来,所谓“蚁多咬死象”不过是航空制胜论者的诡辩,那些脆弱的舰载机根本没有可能对皮糙肉厚的战列舰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无论如何,我们已经在路上了不是吗?”最终还是李明锴打破了沉默。

    “是的,何况帝国海军还有我这样的天才飞行员!”黄一欧自信地附和道。

    “切......”李、于两人同时对他竖起了中指。

    “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先完成任务吧。”在黄一欧的插科打诨下,于海波也将心态调整了过来。

    “对,先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啊。”李明锴表示同意。“这次的时间没有那么急,我负责总体航空作战计划,海波负责航海配合部分,然后一欧你负责舰载航空兵运用这块,以白鹰西北舰队为假想敌,从以第七舰队的角度制定演习计划,大家没问题吧。”不知不觉中,李明锴已经将自己代入领导者的角色了。

    两人摇摇头,表示对工作安排没有异议,帝国海军第七舰队航空作战参谋处开始忙碌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