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剑客

    出海一周后,舰队回到了金澜湾。下船后,李明锴两人第一时间回到参谋部汇报情况。

    “......以上是这次考察的基本情况和发现的问题,详细情况及意见建议航空参谋处会在本周内将调研情况报告提交舰队参谋部。”李明锴向黄克强简要地汇报了这次调研的情况。

    “嗯,看来你们航空作战参谋处这次调研大有收获啊。”黄克强微微点头。

    “另外,还有一个事情,是关于黄一欧中尉的。”李明锴补充道。

    “一欧?这小子又闯了什么祸?!”看来黄一欧肯定不是第一次被告到黄克强这里了。

    “那倒没有,只是了解到黄中尉是舰队最好的飞行员之一,然后正好最近一个月没有飞行任务。”李明锴尽量把黄一欧被停飞的事情说得高情商一点。“所以我想申请在这一个月内请他协助航空作战参谋处工作,提供飞行和舰载航空兵运作方面的指导,以便在制定航空作战计划更具有专业性和可操作性。”

    “最近一个月没有飞行任务?”黄克强呆了一下,马上就回过味来了。“这小王八蛋不是又被停飞了吧?这次是什么问题,高速飞过舰桥?超低空俯冲?还是偷偷把其他飞机开上天了?”

    “实际上,黄中尉他只是想测试‘斑鱼狗’的极限而已。”李明锴帮黄一欧打了个圆场。

    “你少听他瞎掰,他就是皮子又痒了。”黄克强压抑住自己暴走的冲动,想了想,然后说。“也好,就让他过来航空作战参谋处老实几天,不然停飞一个月,不知道又要给老子捅出什么篓子来。”

    “好的,那你尽快把调研报告交上来。一欧的事情参谋部会发函去第三舰载机联队。”他想了下补充道。“对了,这期间如果小王八蛋敢作妖,你随时告诉我。”

    不得不说第七舰队的行政效率还是很高的,第二一早,黄一欧就到航空作战参谋处报到了,看着只有两个人的偌大房间,黄一欧现在有一种被拐卖的感觉。

    “抱歉,航空作战参谋处暂时就只有我和于海波中尉两个参谋,稍后会陆续补充人员。”李明锴稍作解释,化解了一下尴尬的局面。

    “对了,令尊在走廊尽头那间办公室,你要不要去打个招呼。”

    “噢,算了吧。”黄一欧连连摆手,“昨晚刚回家就被老头子骂了半宿,我可不想又去触霉头。”

    稍微闲聊寒暄之后,李明锴把前几天调研中初步拟好的调研报告递给了黄一欧,“中尉,你先看一下,里面有些专业的问题我们需要你的意见。”

    “对,系留的舰载机太多的确会影响甲板运作。”“不,这个问题实际上并不造成太大影响”......三人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

    “哦,对了,一欧,关于降落,我有个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几人已经熟悉到可以用名字互称了。

    “嗯,你说。”

    “是这样的,之前我看你降落的时候,精准地挂住了第二根拦阻索,是怎么做到的?”李明锴突然想起一个问题来。

    “唔,基本上还是靠感觉吧。实际上,挂住第几根拦阻索只是判断降落质量好坏的标准之一,适当的进场位置、下滑角以及速度也同样重要。当然,最理想的着舰动作仍然是以挂住第二条拦阻索为标准,如果是挂住第一条,意味着进场位置太早,有撞击舰尾和甲板的风险。”黄一欧仔细地讲解道。“而挂住后几条拦阻索,则意味着你在拦阻失败情况下的复飞空间大大减少了,有坠海的风险。”

    “感觉?所以并没有一个设备提示什么的吗?”

    “参照物当然有一些,但是并不是完全可靠,仍然需要靠大量的训练来习惯。比如我吧,现在十次降落里面仍然会有一到两次挂在其他拦阻索,以前不熟悉的时候更糟糕。不过,你问这个干嘛?”黄一欧觉得这种纯飞行技术上的问题好像和参谋作业工作没什么关系。

    “哦,是这样的,我突然想到一个东西。”李明锴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这是?”不知道是画工问题还是概念太超前,总之黄一欧完全没有看懂示意图的内容。

    “是这样的。”李明锴又在示意图上补充了几笔,解释道,“我在想,是否可以在甲板边缘设置这样一种装置,比如设置一面大曲率的反射镜,然后灯光通过镜面反射到空中,形成一个与海平面成合适降落夹角的光柱。飞行员在着舰的时候,只需要沿着这条光柱下的引导降,并根据光柱情况调整下降角度。”实际上,这就是前世英国人于1952年发明的航母光学助降镜的原型。

    “嘶,这真是个天才的设计啊!”于海波还在思考,黄一欧却已经反映了过来。

    “当飞行员在看见光柱时滑,这时就是正确的进场位置,这时候级可以开始下降。”黄一欧接过粉笔,在黑板上涂涂画画起来。“然后只要保持在光柱范围内,就是正确的下降角度。再然后就是顺理成章地挂上拦阻索成功降落了。”

    在黄一欧的解释下,于海波也反应了过来,“真是个天才的设计,明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唔,其实,只是刚才我恰好看见窗户的玻璃反光。”李明锴干脆把英国人发明助降镜时的灵感来源换了个说法解释了出来。

    “但是,航母舰体会随着海浪起伏会不停地摇摆,这个装置发出的光的角度也会随着变化啊。”黄一欧想了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唔,其实我就是提出一个初步的概念,要完成成品上舰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你说的航母舰艇摇摆问题,还有光柱到底怎么实现,这些都得交给专业技术人员解决。”李明锴也就是突然想起助降镜这个东西来,至于具体结构什么的,他是两眼一抹黑,但是只要有了这个创意,相信以帝国的科技和工业水平,变成实物并不是什么问题。

    就这样,李明锴负责提出创意,于海波和黄一欧则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对这个创意进行可行性的判断和完善,一天的时间很快就在讨论中过去了。

    “哒哒哒滴答......”直到开饭号吹响,三人才惊觉已经到了晚饭时间。

    “走吧,先吃饭,明天继续。”李明锴招呼于、黄二人道。

    黄一欧则一边收拾着东西,一边说道,“难得咱们仨那么投缘,基地门口有家军属开的鲁菜馆,海参和糖醋鱼都做得极为地道,我请客,今天咱们好好聚一聚,就当是庆祝了。”

    “这......”李明锴沉吟道“要不还是我来吧,你是航空作战参谋请来帮忙的,按道理你是客,让你请客多不合适。”

    “嗨,那我还是舰队老人呢。别这个那个了,走吧。”黄一欧大度地摆摆手。

    飞行军官的津贴比同级的海军军官高得多,加上黄一欧性格豪爽,竟是一口气点了十多个菜,又要了一瓶扳倒井。李明锴一个南云人,吃不出鲁菜是否正宗,只觉得海参极为肥美、石斑鱼也很鲜甜。倒是于海波这个在岛城基地待了不少时间的,对菜品赞不绝口。三人推杯换盏之间,愈发熟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