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宋,朕来了

    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十二。

    汴京城内热闹依旧,年味不减反浓,元宵将近,更是一番锦绣气象。

    与城内的热闹熙攘截然相反,皇宫中笼罩着一股诡异的凄凉。

    尤其在福宁殿,触目可及的素白随处可见,内侍、宫娥、侍卫等人小心翼翼地低头守卫着各自的岗位,鲜少交流,偶尔进出,也是低头碎步,生怕惊扰了什么。

    灵堂内,小殓后的赵煦静静地躺在门板上,脸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纱绢。

    哀痛笼罩,根本没人留意到,此刻赵煦的右手缓缓伸起,掀掉脸上纱绢的瞬间,脸庞惊愕便饱和。

    豪华灵堂?

    古装守灵人?

    这是······下一刻,无数记忆碎片如潮水般涌入他的意识。

    很快,他弄清了自己的离奇遭遇。

    穿越了。

    后世理工男赵煦,由于一场宿醉,穿越为宋朝皇帝赵煦。

    在后世,每每提起弱宋,赵煦都有无限遗憾。

    他闲暇时常常研究宋史,还不止一次在脑中论证:假如我是宋哲宗,大宋能不能进入一个空前强大的时代?

    如今老天既然把这个契机抛给他,他自然要把握住,但当务之急却是阻止赵佶偷鸡。

    赵煦缓缓坐起,目光落在一名正跪拜烧纸的小黄门身上,沉声静气道:“今天是哪一日?”

    小黄门还道是别人问,不经意道:“元符三年正月十二,你问这个干嘛?”

    “来得及,才几个时辰而已。”

    赵煦喃喃自语,小黄门感到异样,忙抬头观望,目睹坐起来的赵煦,惊恐尖叫:“诈尸啦!”

    刹那间,殿内人纷纷抬头,看到眼前一幕,惊呼不断,有人瘫软,有人外窜,门外的护卫听闻殿内动静不明就里,忙往里冲。

    灵堂前顿时兵荒马乱。

    大太监梁从政伺候赵煦多年,皇帝驾崩,他自知失势,此刻正为此事伤感,见到赵煦奇迹般“复活”,惊恐之余突然看到希望,跌跌撞撞向前迈了几步,终因腿软而瘫跪,结结巴巴道:“官、官家,您、您回来了?这、这真是太好了······”

    赵煦起身,巡视一众战战兢兢的仆从,正准备开口,突然外面传来一个严厉的声音。

    “混账东西,竟敢在此喧哗,惊扰了圣上之灵,老夫诛你全家!”

    片刻后,一个面容庄重,眼神锐利的官员踏入殿内,他虽年过花甲,浑身却依然透出一股不屈的锐气。

    他便是人称“扒皮章”的当朝首相章惇。

    章惇一眼瞥见赵煦,顿时愣住。

    他怕自己看花眼,揉了揉眼睛再看,赵煦还在笑吟吟望着他。

    “官家······”

    章惇蹒跚上前,喜极而泣,跪地哽咽。

    “章相公请起,朕本魂归黄泉,幸得太祖相救,他说大宋需要我,便护送我重返人间。”

    赵煦早想好说辞,伸手扶起章惇,振振道:“你我君臣曾立誓强宋,西灭党项,北顾江山,今西贼尚存,燕云未归,志向尚未达成,朕岂能轻易离世?”

    章惇感受到赵煦手心的温暖,心里顿时踏实不少。

    这不是诈尸,是皇帝真回来了。

    “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官家完成未竟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好!

    章惇突然停止哽咽,忙拭了一把泪,神色凝重道,“官家,向太后正和百官在紫宸殿讨论皇位归属,臣本荐简王,不想太后说官家遗诏立端王。臣疑惑,便说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被太后呵斥······臣愤懑,便离开紫宸殿来给官家烧点纸钱,唠几句家常······”

    “无妨!”

    赵煦微微一笑,只要他还活着,赵佶就没一点机会。

    “更衣,摆驾紫宸殿。”

    “唯!”

    数个宫娥迅速行动,梁从政也喜出望外道:“还不拾掇灵堂?官家回来了,这等晦气的东西就该拆除,要快······”

    大伙立刻动手拆除,福宁殿内瞬间洋溢着欢喜。

    换好朝服,走出福宁殿,赵煦抬头远眺,心中暗暗喊了声:“大宋,朕来了!”

    ······

    紫宸殿内,赵佶时不时用余光瞥一眼空着的龙椅,内心狂热,面色却十分镇定。

    由向太后主持,章惇又被气走,他坐上这个位子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想要以后坐得舒服,除了向太后之外,还有很多需要感恩的人,此刻他目光巡视处皆是。

    赵佶默默记下人情。

    “端王君临天下有先兆,去岁曾有两只白鹤从天降落王府,在庭院且鸣且舞,久久徘徊,走时恋恋不舍······”

    枢密使曾布别出心裁,用祥瑞为赵佶造势。

    鹤鸣于堂是千年难遇的祥瑞,端王府有此祥瑞,君临天下便是天意。

    曾布打的就是一个天命难违。

    “曾相公说得不错,今年元日,端王寝室窗外曾长出百年难遇的玉灵芝,炫彩夺目······”

    御史中丞封稷锦上添花。

    “我善卜卦相面,端王确实有天子命格,君临天下实乃天命······”

    大伙变着法儿造势,郓州节度使陈彦却把势造到赵佶心坎儿上了。

    这从龙之功,陈彦当执牛耳。

    赵佶内心欣欣然,但看到那些板着脸不言不语的大臣,也默默在心中记了个账。

    尚书左丞蔡卞、中书侍郎许将、同知枢密院事林希······他们和章惇一个鼻孔出气,等朕登上大宝,尔等便滚出汴京。

    “官家驾到!”

    突然间冒出一个熟悉的声音,众人转头,就见死去的赵煦跨进紫宸殿。

    “诈尸啦!”

    “快跑!”

    “······”

    殿内顿时乱作一团,纷纷向后殿挤,鞋子被踩掉,帽子被挤掉,腰带被拽断······百官丑态尽显。

    “肃静!官家在此,尔等岂可殿前失礼!”

    章惇一声厉喝,纷乱的场面安静了许多,众臣也只是勉强稳住情绪,颤抖的手脚才是此刻内心最真实的表白。

    “官、官家,您、您真的······回来了?”

    眼见煮熟的鸭子飞了,赵佶内心的失落大于恐惧,壮着胆子问了一句。

    “端王,是真的,朕回来了······”